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前十位国家

合集下载

风电发展趋势

风电发展趋势

一、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的总趋势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持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形势愈发明显,缓解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上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蕴藏量、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使风能发电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1、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发展迅猛基于美国、德国、法国、丹麦等发达国家对发展风能的高度关注,以及积极出台并实施促进风电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风电产业的发展;据全球风能协会GWEC公布的1995-2009年统计数据,比较详实地揭示了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趋势;截至2006年底,世界风电装机新增装机容量为15. 197 GW 吉瓦,相当于103兆瓦,同比2005年增长31.8%, 1995年以来平均年增长27.24%:世界风电装机累积容量己达74.223 GW,同比2005年增长25.6%, 1995年以来平均年增长28.35%.最近GWEC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20.073 GW, 2008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27. 00 GW,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为36. 5 G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已逾150. 00 GW;2、欧洲引领世界风电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欧洲制定了风电发展计划,确立了风电发展目标: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0 GW,并要求其成员国基于此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在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等国推动下,风电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3、风电已成为世界主要替代能源之一步入21世纪,在欧洲风能发展计划的引领下,世界风电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在世界38个主要国家地区中,德国、美国、西班牙、印度、中国、丹麦等6个国家年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已超过GW:在世界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中,德国、美国、西班牙、印度、中国、丹麦、意大利、法国、英国、葡萄牙、加拿大、荷兰、日本等13个国家已超过GW;2007年初,根据风电技术及能源发展的需要,欧洲又进一步修订了风电发展计划和目标:到2010年欧洲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 GW,较1997年提出的发展目标翻了一番:到2020年欧洲风电装机达到招0 GW,发电量达到4300亿千瓦时,分别占欧洲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20%和12%;2030年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300 GW,发电量要达到7200亿千瓦时,届时分别占欧盟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35%和20%0因此,在不太遥远的未来,风电将成为欧洲以至于世界的主要替代能源之一;4、发达国家积极出台促进风能发展计划与政策美国政府实施系列法律法规及经济激励措施;美国是现代联网型风电的起源地,也是最早制定鼓励发展风电包括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法规的国家;1978年实施能源税收法,规定了购买太阳能、风能设备所付金额在当年须交纳所得税中的抵扣额度,同时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的发电技术投资总额的25%可从当年的联邦所得税中抵扣;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规定风力能源生产税抵减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生产补助;1998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RPS,提出2010年7.5%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资源供应的发展目标;2004年能源部推出风能计划,着力引导科研向海上风电开发等新型应用领域发展,并通过制订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RPS、减税、生产和投资补贴、电价优惠和绿色电价等多种多样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措施确保风电产业的持续增长;德国出台促进风电入市政策;德国1991年通过购电法,明确了风电“强制入网”、“全部收购”、“规定电价”三个原则;2000年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力运营商必须无条件以政府制定的保护价,购买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并有义务以一定价格向用户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政府根据运营成本的不同对运营商提供金额不等的补助;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制定了市场促进计划,以优惠贷款及补贴等方式扶助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英国实施风电到户计划;2007年12月,政府宣布全面风力发电计划,将在英国沿岸地区安装7000座风力发电机,预计2020年将实现家家户户使用风电;法国制定风电发展计划;法国政府一直采取投资贷款、减免税收、保证销路、政府定价等措施,扶持企业投资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项目;2004年制定风力发电的中期发展计划,到2007年增建1-3 GW的风力发电设施;丹麦确立风电长期发展目标;丹麦风能发电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第一部能源法实施至今,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高达30亿欧元的产业,风电机组已主导全球的市场;2006年,在能源法中提出:2030年以前丹麦风电装机容量将达5. 5GW,实现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50%的目标;西班牙确定风能发展的长期政策;西班牙政府通过推行54/1997号电力行业法,使可再生能源发展享受了无需竞价上网的特殊政策,并获得了相应的能源补贴,增加了与其他一次能源的竞争优势;1999年12月,政府通过可再生能源促进计划,确立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一次能源12%的发展目标;2001年制定6/2001号环境影响评估法,2002年经济部通过电力、燃气行业以及电网运输发展规划,2004年436/2004号皇家法令正式生效,在加大信贷对风电开发支持的同时,将风能发电量与COZ排放权直接挂钩,从而为未来风能发展确定了长期的经济政策;印度出台促进风能发展的优惠政策;印度政府为促进风能相关项目的开发,财政方面出台了特殊优惠政策:1994-1996年,通过非常规能源部MINES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署IREDA 在全国实施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与推广,设立专项周转基金,以软贷款形式资助商业性项目;制定了减免货物税、关税、销售税、附加税、免税期、设备加速折旧待遇等一系列刺激性政策;另外,历来重视以租赁形式促进风电场项目开发,并发挥私营企业在风力发电计划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推动大型私营企业与机构转向投资风能开发项目;日本推进风能的开发与利用;日本政府为加速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相继颁布了系列政策与法律;二、当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1、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1.1发展速度“风驰电掣”,装机容量连续翻番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成熟的发电细分产业,风电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球风能理事会GYVEC 日前公布的年度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风电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过去十年内的平均增长,达到28.8%. 2009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380.3万千瓦,增长率连续6年超过100%,居世界第一,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80万千瓦,超过德国,位列全球第二;从风电装机容量分布来看,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省有9个,超过200万千瓦的省有4个;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累计装机容量920万千瓦,河北省278万千瓦,辽宁省242万千瓦,吉林省201万千瓦;可以看出,我国风电场分布与风资源的分布情况相吻合,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和东南沿海;1.2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基本形成,但发展不平衡风力发电产业链总体上分为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运营两个环节,其中风电设备制造又可细分为风机零部件制造和风机整机制造,风电运营从风电场投资开始,按照运营模式的不同分为并网和离网两种,并网风力发电以运营商为主体构建整个体系,离网风力发电以销售商为主体构建整个体系,风力发电产业链如下图所示;总体上风机零部件及整机制造处于初创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风电运营处于成长期;在风电设备产业中,风电整机制造业环节逐步形成了日益多元化的企业主体;我国形成了大型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三分天下的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多元化主体;在国内新增市场中,内资企业生产的风电机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断上升;风机零部件制造环节,发电机、叶片、齿轮箱的产业化发展进程较好,这也是国产化率最高的几种主要部件;但是,随着国内整机企业数量的增加,研发进度的加快,上述部件的产能将会成为整机企业发展的瓶颈;鉴于零部件供应不能满足整机制造的需要,在目前的生产能力基础上,各零部件制造企业都在积极扩大产能;值得指出的是,外资企业也开始批量采购国产零部件,Games 的部分发电机由淄博牵引电机提供,GEWind的部分控制系统由上海惠亚电子提供;1.3围绕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场建设,形成多个风电产业集群风电设备制造方面,除了原来的金风科技、浙江运达加大投入、迅速扩张之外,上海电气、东方汽轮机、华锐风电原大连重工集团、中国船舶以及通用电气、维斯塔斯、歌美飒、苏司兰、西门子等一批国内外大型制造业和投资商纷纷进入中国风电制造业市场,还有一批中小型制造企业正在成长,依托良好的研发基础,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实力,如南车、湘电集团等;以这些设备制造商为中心,形成了新疆、河北、浙江、上海、湖南等产业集群;风电场方面,风能分布比较丰富的省、市、自治区主要有内蒙古、新疆、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江苏、福建和广东等;2008年起,国家将陆续在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和江苏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展了6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其中甘肃酒泉作为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己经开工建设;2、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展望2.1近期看,产业仍会保持快速增长中国风电2008年已经突破1000万千瓦,展望以后的市场发展形势,2010年很有可能达到2500万千瓦;国家制定的2020年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有可能在2011年实现;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的最保守估计是8000万千瓦,一般估计是1亿千瓦,乐观的估计为1.2亿千瓦;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情况可能更加乐观;根据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判断,2012年中国风电装备制造能力将达到1000万-1500万千瓦,除了满足中国风电市场的需求之外,还有可能成为世界主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开始向美国、欧洲等地区出口,成为新的国内产业出口力量;2. 2中长期看,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智能电网计划等因素将保证产业持续发展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将促使国家加大风电产业的发展,继汽车、信息产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先后出台后,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即将破茧而出;据悉,规划将对新能源发展指标作重大调整,在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中,风电产业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对风电产业而言,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推出的最大受益者,将是风电产业链的上下游两端,包括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风电场运营商;在政策扶持下,未来风电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为风电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更广阔的盈利和发展空间;而随着更多的风电厂商参与到市场中,风电整机市场将出现群雄遂鹿的局面,少数优势企业将脱颖成为业内龙头;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发展计划,根据该计划,智能电网发展在我国将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由于智能电网便于风电等新能源并网发电,风力发电受制于电网调度的瓶颈有望打破,所以该计划堪称风能等新能源发展的一大“利好”;一旦智能电网建成,国家将通过政策鼓励家庭和企业安装小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并支持消费者购买或出售绿色电力;也就是说,智能电网可供风能等及时接入电网,介入过程还可以自行控制;2. 3产业仍面临上网、电价、设备指令等三大制约因素1电网将会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远离负荷中心的“三北”地区和海上,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电网建设相对薄弱,风电上网的难题短时间难以解决;另外,受风力影响,风电相对不够稳定,电网企业对接收风电的积极性不高,也被认为是造成风电上网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国网公司将建设有利于风电接入的智能电网,但可以预见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难以解决近期产业发展问题;目前,我国风电开发模式是“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而电网调节问题还没有达到规模化风电接入的要求;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己突破1215.3万千瓦,其中1000万千瓦风电机组已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仅有89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并入电网;目前在欧洲国家,风电装机容量的比例能达到10%-20%,甚至可以达到30%,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么大的比例,除了欧洲的电网能力强外,还因为其拥有技术先进的风机设备,电网侧的变电站可以控制电机侧的风机,变电站通过网络可以对各个风机的发电量进行集中控制;但我国使用的风机都是用最大功率输出进行控制的,所以,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一旦超过5%就会严重影响电网侧的正常运行;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增强电网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的适应性,包括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加强电源侧和负荷侧的管理;目前,正在规划的智能电网建设是对风能利用方式很大的支撑;当然,在考虑接入大电网的同时,也要考虑分布式电源系统和区域间的调度问题;其次,要研发使用世界一流技术的风机,而不能使用落后的风机;2上网电价仍然是制约风电产业投资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与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风电上网电价仍然偏低,大体上比国外平均水平每千瓦时低1-2欧分,个别地区开始出现风电上网电价接近或低于煤电电价水平的不正常现象,不能体现国家鼓励发展风电的政策;同地不同价的问题普遍存在,且差别较大,例如内蒙古风电项目每千瓦时0.382-0.54元,相差近0.16元,不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适时出台同网同质同价的风电政策、并适当提高电价,反映风电低碳、无污染的真实价值,对于鼓励风电稳定持续发展十分必要的;3风电设备质量问题将会逐步显露出来由于风电设备制造业竞争激烈,有的企业为了尽早占领市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产能发展上,没有严格按照产品研发的程序,从科研样机到产品样机之间给出足够的时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目前国内风电制造企业的样机刚出来,运行试验周期不足一年,来不及反复试验和论证,就进入批量生产了;通常,风机产品要求交付之后的使用寿命要达到20年,并且在前两年,生产厂家要负责风机的维修和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还要赔偿风电场由于停机、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但发电效率却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有数据显示,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5%至30%之间;今后2^-3年,最多5年,是考验中国风电装备质量的关键时期;在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急速扩张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产品质量问题;原因是整机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控制产品质量的手段较低,产品批量投产后,性能不稳定;各整机制造企业的产品在试运行阶段和交付业主后均出现过质量问题,也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稳定可靠的风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能力的提高将是影响中国风电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3、发展方向国际风电产业日益向着一体化、国际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技术上要求很高,风力发电机组要求可靠、寿命周期长,因此零部件的精度、功能要求高;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风电机组的原理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未来的风电机组在向结构简单化,体积减小的方向发展;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两个主要部件是风力机和发电机;风力机向着变浆距调节技术发展、发电机向着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发展,这是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风力发电的核心技术;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安排和重点任务,以及现有的技术状况,今后我国大力发展大型风电机组的重点是,努力掌握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核心关键技术,包括总体设计、总装技术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等,整机技术路线将以目前欧洲国家流行的变桨变速的双馈异步发电型、低速永磁同步发电型为主;目前,我国生产最多的还是有齿轮箱风力发电机组,属于欧洲2000年左右研发的风机;少数企业虽然初步掌握了直驱永磁技术,但在整个产业链中还没有普及;从长远利益来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转换效率高、维护量低、变速范围大,取消了沉重的增速齿轮箱,发电机轴直接连接到风机轴上,转子的转速随风速而改变,其交流电的频率也随之变化,经置于地面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器,将频率不定的交流电整直流电,再逆变成与电网同频率的交流电输出是未来风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风电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风电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148“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发展速度稳居全球之首,2010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3131万千瓦,是2005年的32倍,2010年全国风电发电量为501亿千瓦,是2005年的33倍,装机和电量均实现了连续五年翻番。

2006~2010年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约为100%,同期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速约为23.6%,我国风电发展速度远高于同期全球水平。

风电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风电开发与电网规划、建设不同步,风机并网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风电大规模消纳能力、电网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发展政策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我国风电发展的现状和特点1.1 规模化开发为主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我国单个风电场容量增长很快,规模化趋势特点明显,目前,全国已形成甘肃酒泉、新疆哈密、蒙西、河北等八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八大基地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约65%。

1.2 风电发展速度迅猛并在一定时期内仍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底,仅八大基地已完成输电规划的风电装机容量为4490万千瓦,正在开展输电规划的装机容量还有2200万千瓦。

我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 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可见新能源发展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而风电属于成本较低、技术成熟、可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因此一定时期内,风电仍将保持高速度、大规模发展势头。

1.3 局部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的比重越来越大,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压力2010年底,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并网装机容量占本地区全部装机的16%、11%、9.7%,蒙东、蒙西、吉林、黑龙江风电装机占最大用电负荷的比例分别达到82%、35%、28.6%、21.5%。

由于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和间歇性等特点,风电出力的大幅度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影响。

排名全球十大风电装机容量最高的国家

排名全球十大风电装机容量最高的国家

排名 | 全球十大风电装机容量最高的国家当前,风力发电已成为全球能源发电的重要来源,2018年全球发电量达到600GW以上。

新增发电量每年在每个地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例如,与2017年相比,欧洲2018年的风力发电量减少了32%。

以下为全球十大风力发电国家。

中国:装机容量221GW中国是世界风能领域的领导者,拥有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风电装机容量。

中国甘肃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上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7965兆瓦,是世界第二大陆上风电场的5倍。

该风电场目前仅占其产能的40%,另外还将安装13000MW,到2020年总产能将达到20000MW(20GW)。

这一扩建预计将耗资175亿美元。

美国:装机容量96.4GW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装机容量为96.4GW,在陆上风电方面尤为强劲。

全球最大的10个陆上风电场中有6个位于美国。

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的Alta风能中心,世界第二大陆上风电场,容量为1548兆瓦,俄勒冈州Shepherd’sFlat风电场(845兆瓦)和德克萨斯州Roscoe风电场(781.5兆瓦)。

仅德克萨斯州就产生了24.9GW风电装机容量,是美国风力发电量的四分之一,提供的风力发电量超过美国其他25个州的总和。

德国:装机容量59.3GW德国在欧洲的风电装机容量最高,为59.3GW。

其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是GodeWindfarms(第1阶段和第2阶段),总容量为582MW。

德国也是Nordsee One海上风电场的所在地,容量为382MW,可为40万户家庭提供能源。

根据Wind Europe的数据,欧洲在2018年安装了11.7GW的风能。

其中,德国占据了29%,总容量不到3.4GW,其中陆上2.4GW,海上风电不到1GW。

印度:装机容量35GW印度是亚洲风力发电量第二高的国家,也是除中国外唯一挤入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前十位的亚洲国家,总容量为35G W。

该国拥有世界上第三和第四大陆上风电场,分别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Muppandal风电场(1500MW)和印度北部拉贾斯坦邦的Jaisalmer风电场(1064MW)。

风功率预测系统

风功率预测系统
➢ 辽宁力迅风电控制系统有限公司风功率预测系统 ➢ 兆方美迪风电功率预报系统 黑龙江大唐晨光依兰风电场
上海交通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
风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设计标准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 《风电场并网验收规范》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 《电工名词术语》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引自:风电功率预测功能规范
风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预测建模数据准备
➢ 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 ➢ 历史测风塔数据 ➢ 风电机组信息 ➢ 风电机组/风电场运行状态记录 ➢ 地形和粗糙度数据
风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数据采集与处理
➢ 数据采集范围
➢ 数据采集要求
➢ 数据的处理 • 所有数据存入数据库前应进行完整性及合理性检验,并对缺测和 异常数据进行补充和修正。 • 数据完整性检验应 • 缺测和异常数据处理
➢ 日预报要求并网风电场每日在规定时间前按规定要求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 次日0 时到24 时每1 5 分钟共96 个时间节点风电有功功率预测数据和开机容 量。
➢ 实时预报要求并网风电场按规定要求每15 分钟滚动上报未来1 5 分钟至4 小时风咆功率预测数据和实时的风速等气象数据。
➢ 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提供的日预测曲线最大误差不超过25% ;实时预测误 差不超过15 % 。全天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应小子20% 。
风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性能要求
➢ 电网调度机构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应至少可扩容至200个风电场。 ➢ 风电功率预测单次计算时间应小于5min。 ➢ 单个风电场短期预测月均方根误差应小于20%,超短期预测第4h预测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由于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倍加关注,因此清洁绿色的风力发电技术已深受全世界的重视。

本设计主要研究的偏航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偏航机构安装在机舱底部,通过偏航轴承与机舱相连。

当风向改变时,风向仪将信号传到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小齿轮在大齿圈上转动,从而带动机舱旋转,是风轮对准风向。

当机舱的旋转方向有接近开关进行检测,当机舱向同一方向达到极限偏航角度时,限位开关会及时将信号传到控制装置内,控制装置会迅速发出信号使机组快速停机,并反转解缆,经过上述过程从而实现偏航控制使风轮始终保持迎风状态。

根据边行系统的工作原理本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1、实现自动偏航控制及手动偏航控制的双控制系统设计2、设计偏航系统的制动装置以及扭缆、解缆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3、了解偏航液压系统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4、编写驱动控制程序、扭缆、解缆保护程序。

关键词:风向,自动偏航,风向仪,偏航电机Designof Yaw Control SystemforWindMotor Based on PLCABSTRACTCleanandgreen wind power technology has gottengreat attention bythe worldbecause ofthe increasingly exhaustedfossil resources andthe more attention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degradation。

This desi gn mainly researchesthe yaw system which isan importantcomponent of thewindturbine。

Becausethe yaw mechanisminstalled at the bottomofthe engineroom an dconnected totheengineroom through the yaw beari ng. When thewindchanges, wind vane willsendthe signal to the controlsystem tocontrol the drivework.The pinion rotated on the big gear ring,which ca nturnthe engine room to make thewind wheel turbines on the direction of thewind.When the revolving direction of the engine roomisclosedto the switchto do detection and the engine room reaches themaximum yawangle tothe samedirection,the limited switch willsend the signals to the controldevicein time. Then the control device could quickly sendasignal tomake the set quick stop and turn over thecast loop.Afterabovethe process,it will realize the yaw control andmake the wind wheel keepthe state offacingthe wind。

《全球能源互联网》重点解读

《全球能源互联网》重点解读

《全球能源互联网》重点解读第一章全球能源发展现抓与挑战1.全球能源互联网是集能源传输、资源配臵、市场交易、信息交互、智能服务于一体的“物联网”,是创造巨大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和平发展平台。

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应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

2.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连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各种分布式电源,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臵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臵平台。

3.全球能源发展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电气时代的演变过程。

4.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

5.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过程(一次出现高峰的顺序为):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其他.6.水资源的主要分布: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中部的主要流域;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北极及其附近地区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高纬度地区,非洲、南美洲、北美洲近海地区也拥有一定的优质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东非、北非、中东、澳大利亚、智利等赤道附近的中低纬地区,在地球其他沙漠、戈壁滩等干燥气候地区。

7.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双增”态势。

8.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能源消费总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地区。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量逐年攀升,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10.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步下降,清洁能源和电力比重增长较快。

电能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逐年提高11.全球能源贸易以化石能源为主,石油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能源品种。

12.化石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由远古生物质经过亿万年演变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

14.19世纪末,煤炭成为世界主导能源;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

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科技部

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科技部

附件: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一、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引人瞩目,已成为新能源的领跑者,并具有肯定国际影响力。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科研机构、风电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在风能资源评估、风电机组整机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检测认证、风电场开发及运营、风电场并网等方面都具备了肯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风电产业链。

在海上风电开发领域,初步解决了海上运输、安装和施工等关键技术,起先积累海上风电场运营阅历。

在人才培育上,初步形成了肯定规模的风电专业人才队伍,风电学科建设也已经起步。

(一)风电设备产业化状况在“十一五”科技支配的引领下,国内科研机构、企业通过消化汲取引进技术、托付设计、与国外联合设计和自主研发等方式,驾驭了1.5MW~3.0MW风电机组的产业化技术。

目前,国产1.5MW~2.0MW 风电机组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并有少量出口;2.5MW和3.0MW风电机组已有小批量应用;3.6MW、5.0MW风电机组已有样机;6.0MW等更大容量的风电机组正在研制。

国内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部件的制造实力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满意主流机型的配套需求,并起先出口;轴承、变流器和限制系统的研发也取得重大进步,起先供应国内市场。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具备兆瓦级风电机组批量生产实力的企业超过20家。

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前五名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当年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

我国有四家企业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进入全球前十名。

(二)风电场建设及资源开发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国内风电开发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89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具备大型风电场建设实力的开发商超过20家,共已建成风电场800多个,风电总装机容量(除台湾省未统计外)4470万千瓦,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启动海上风电开发,首个海上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安装34台国产3.0MW风电机组,并于2010年6月全部实现并网发电;2010年9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完成了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项目总容量100万千瓦,位于江苏近海和潮间带地区。

我国风能资源状况调查报告-董昊轩

我国风能资源状况调查报告-董昊轩

分布布在以 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 功 率 密 度 在 200 ~ 300W/m2 以 上 , 有 的 可 达 500W/m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 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 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 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 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 ( 市 ) 沿海近 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 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 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 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 3倍,即7亿多KW。
四、我国风能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风能资源利用现状与展望
报告人: 学号: 专业:
一、什么是风能
风能( wind energy) 是地球表面大量 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 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 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 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 风能年累积小时数。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 源,已成为国际与国内社会的共识。按照国家能源局的最 新规划,到2015年我国风电上网容量达9000万KW,2020年 达1.5亿KW。可以预见,我国的风力发电必将进入一个快 速发展时期。要想实现风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 积极利用科技进步,引领风电产业科学发展。
2010年,我国继续保持风电设备生产和风电场开发快速发展的 强劲势头。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统 计,2010年我国除台湾省外其他地区共新增风电装机12904台,装 机容量达18.93GW,自2009年后继续保持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一 的排名。2010年底我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4.73GW, 全球累计装机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位、2009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 一位。与2009年当年新增装机1380.3万kW、累计装机2580.5万kW 相比,2010年新增装机增长率为37.1%,累计装机增长率为73.3% 。在2006年至2009年连续四年保持翻番增长后,2010年风电装机 累计增长率首次低于100%。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我国有29个省、市、自治区(不含 港、澳、台地区)有了自己的风电场,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GW的省 份超过10个,其中超过2GW的省份7个。领跑我国风电发展的地区 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当年新增装机4662MW、累 计装机13.86GW,累计和当年新增占全国的比例分别高达31%和 24.6%。紧随其后的是甘肃、河北和辽宁,累计装机容量都超过 4G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