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顶峰-cloudfrontnet

合集下载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年修订版)
所有附表的检测报告仅供使用实验室参考。
本《规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批准,下发至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及有关单位。本《规范》将为国家、相关部委下发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具体指导艾滋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4.2.1.8 样品采集后处理、保存、运输的时限和条件,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应参见不同检测项目要求。
4.2.1.9 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针头必须丢弃于放置尖锐危险品容器内,妥善处理,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4.2.2滤纸干血斑
4.2.2.1 根据需要,可将采集的各种血液样品制备成滤纸干血斑,用于检测。最常用的是用抗凝全血、末梢全血和血浆制备滤纸干血斑。
4.2.1.6 PBMC: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吸出PBMC层,置于合适的容器中,备用。
4.2.1.7 抗凝剂的选择:根据检测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用EDTA钠盐或钾盐、枸橼酸钠、肝素钠;HIV-1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用EDTA钠盐或钾盐或枸橼酸钠。
4.4
4.4.1全血、血浆的运送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参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2006年2月1日执行)。
4.4.2 血液样品运送时应采用三层容器对样品进行包装,随样品应附有与样品唯一性编码相对应的送检单。送检单应标明受检者姓名、样品种类等信息,并应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容器之间。
附件1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National Guideline for Detection of HIV/AIDS
(2015年修订版)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疫苗、注射器和AEFI)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疫苗、注射器和AEFI)用户操作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3月目录1疫苗管理 (2)1.1NIP疫苗计划 (2)1.2疫苗出入库管理 (5)1.3疫苗出入库查询 (12)1.4统计分析 (14)1.4.1疫苗计划数量 (14)1.4.2疫苗出入库数量 (16)1.4.3疫苗过期预警 (18)2注射器管理 (20)2.1NIP注射器计划 (20)2.2注射器出入库管理 (23)2.3注射器出入库查询 (29)2.4统计分析 (31)2.4.1注射器计划数量 (31)2.4.2注射器出入库数量 (33)2.4.3注射器过期预警 (35)3AEFI管理 (37)3.1AEFI个案查询/录入 (37)3.2群体性AEFI查询/录入 (53)3.3统计分析 (63)3.3.1AEFI分类 (63)3.3.2AEFI报告县数 (65)3.3.3AEFI季节分布 (67)3.3.4AEFI年龄分布 (69)3.3.5AEFI<1岁儿童月龄分布 (72)3.3.6AEFI间隔分布 (74)3.3.7AEFI疫苗分布 (76)3.3.8AEFI疫苗批号分布 (79)3.3.9AEFI临床诊断分布 (81)3.3.10一般反应的症状分布 (83)3.3.11AEFI报告/调查及时率 (85)3.3.12AEFI个案完整率 (87)4用户档案管理 (89)1 疫苗管理“疫苗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疫苗的批次及出入库管理。

1.1 NIP疫苗计划功能说明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是通过选择“地区”,“计划年度”实现对具体地区在某年度内NIP疫苗计划信息的查询。

同时,也可以对NIP疫苗计划的信息执行添加、查看、修改和删除操作。

进入方式点击左侧功能树【疫苗管理】 【NIP疫苗计划】,进入NIP疫苗计划查询列表界面,如下图所示:NIP疫苗计划查询列表界面每页最多显示20条信息记录,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数字来确定每页显示的信息条数量,同时还可以点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进行翻页操作,也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页码,实现页面直接跳转。

慢性病监测意义与现状

慢性病监测意义与现状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系统并连续不断地收集、核对和分析资料,并及时地将相关 信息传播给需要了解的人们,以便采取行动。
慢病监测的意义
• 评价慢性病的流行水平和变化趋势 • 确定慢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 • 评价干预措施 • 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 为科学研究提供线索
决策
专题调查
• 全国高血压调查(心血管 病中心)
• 全国糖尿病调查(糖尿病 学会)
• COPD调查(广州呼吸所) • 全国吸烟调查 • 山东:盐摄入基线调查 • 脑血管病变(天坛医院)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监测点分布
目前覆盖31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建 设兵团农二师,包括162个监测县(区)。
常规监测 ——居民死因监测
主要慢性病的病因链
根本社会决定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中间危险因素
主要慢性病
社会决定 因素
• 社会因素 • 经济因素 • 文化因素 • 政治因素 • 环境因素
可改变的 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 危险因素
• 不健康的饮食 • 身体活动不足 • 吸烟
• 年龄 • 性别 • 遗传
中间危险 因素
主要慢性病
发展议程中提 伙伴关系, 露于可改
高非传染性疾 以加快国家 变的危险
病预防和控制 对非传染性 因素
工作的优先重 疾病预防控
点位次
制的响应
目标4:
目标 5:
目标 6:
通过以人为 中心的初级 卫生保健服 务和全民覆 盖,加强和 重新调整卫 生系统,开 展非传染性 疾病预防和 控制
推动和支持 国家能力建 设,以在非 传染性疾病 预防和控制 领域开展高 质量的研究 与开发工作

项目名称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研发和应用

项目名称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研发和应用

项目名称: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研发与应用完成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人:马家奇、戚晓鹏、李言飞、王松旺、孟郁洁、葛辉、张睿、张鹏、赵自雄、苏雪梅、杨洋、鲍一丹、梁宇、郑环、彭志勇项目简介:基于先进的云计算服务架构,深度融合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特点,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EDDC)。

1. 业务特点:针对流行病等公共卫生调查特点和需求,开拓性地研发具有可视化在线问卷设计、发布、质控和动态采集与管理的定制平台。

EDDC不但兼容国际主流的流行病调查软件(Epidata, Epi Info)功能,同时弥补了其在大量用户授权管理、在线/离线数据的采集、数据安全传输与防护以及问卷灵活定制与复杂质控的局限性,可用于疾病现况调查、队列研究和暴发调查等项目。

2. 技术特点:项目以“互联网+”的应用技术架构为基础,突出专业化、标准化、网络化、平台化、个性化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设计理念。

平台充分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以及多终端整合等技术,提供高质量、快速、便捷、高效的数据采集与管理。

3. 应用特点:EDDC已广泛应用于40余个项目,包括常规调查工作、卫生部专项、美国CDC EID项目、儿基会项目和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等。

尤其应用在大规模调查、紧急调查、长期监测以及现场电子化数据采集等场景,例如“全国职业健康调查”、“国务院要求快速了解近期媒体报道247个癌症村疾病流行情况调查”、“基于哨点医院的长期丙型肝炎报告调查”以及“中美EID项目基于平板电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现场调查”等应用案例。

4. 推广特点:建立中英文推广网站和定制平台,授权WHO、各级疾控中心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免费使用。

举办20余次应用培训,累计培训人次600余人,并在国际大会和非洲进行推广。

WHO驻华项目主管Sirenda Vong博士高度评价了EDDC平台,认为WHO和西太区将从该平台受益,中国也有能力帮助西太区的欠发达国家加强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建设。

中美专家联合实验发现肺癌耐药基因

中美专家联合实验发现肺癌耐药基因
她 真 不 忍 心 让那 些 年轻 的 护 士 妹 妹 们 承 受 生死 考 验 。 当第 二 天护 士 们 回来 时 , 们 相拥 而 泣 ! 她
王文 珍 和 同 事 们 一 起 在 灾 区度 过

与救 灾 的军 人 都会 受 到 表彰 , 功受 嘉 立 奖, 更何 况 是 在危 难 重 重 的抗 震 救灾 第
的 值 班 护 士 就 在 观 察 室 里 怀 抱 着 孩 子
事后 说 ,当时她 因为 怀孕 活 动不 便 , 工
作累, 心情 也 不好 , 士 长这 样 一 个 小 护 小 的举 动 , 她 十分 感 动 。她 由此 才知 让
道 . 士长 真 的是 心 里装 着 下属 啊 ! 护 王 文 珍 说 . 自 己 也 经 常 感 受 到 同 她 事 、 导 对 自己 的 爱 。 因 为 承 担 了责 任 , 领
了 抑制 耐药 基 因 的办 法 。 得 肺癌 靶 向治疗 的 有效 率 接 近 1 0 实 现 了癌症 病 人 的完 全 个体 化 治疗 。 使 0 %,
CHIA ME C R D 巾 胃医 商 导掘 N DIALHE AL

哄他 人 睡 。第 二 天王 文 珍 知道 了 , 一 就
边 安 排 联 系 福 利 院 . 边 去 外 面 买 来 奶 一 粉 、 衣 服 . 母 亲 一 样 照顾 这 个孩 子 。 小 像 王 文 珍 身 体 力 行 地 影 响 着 周 围 的 年 轻
护士 。在她 们 看来 , 士 长不 严厉 却 让 护 她们 由衷 地 敬 佩 , 意 听她 的话 。 愿 有 一次 ,王 文 珍 在 例 行 检 查 中 发 现急 救 室 的 呼 吸 机 有 漏 气 现 象 .她 就 把 所 有 护 士 召集 起 来 开会 。她 说 : 我 “ 觉 得 这件 事 儿 比较 严 重 。大 家想 一 想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全国疾病预防操纵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规范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二○○七年六月目录1 工作职责 (1)1.1 国家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1)1.2 省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2)1.3 市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2)1.4 县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 (3)2 组织机构与治理 (4)2.1 组织机构 (4)2.2 工作流程 (4)2.3 卫生应急治理制度 (4)3 监测与报告 (5)3.1目的和原那么 (5)3.2 工作职责 (5)3.3 监测 (6)3.4报告 (12)4 调查与处置 (18)4.1 总那么 (18)4.2 重大传染病事件 (27)4.3 食物中毒 (31)4.4 职业中毒 (40)4.5核和辐射 (45)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51)5.1 目的 (51)5.2 职责 (51)5.3 工作内容 (51)5.4工作流程 (53)5.5 质量操纵 (54)5.6 评估 (55)6 应急保证 (56)6.1应急队伍建设 (56)6.2 应急专家组织治理 (59)6.3 应急培训与演练 (61)6.4 应急信息网络建设 (66)6.5 实验室应急能力建设 (67)6.6物资储备和装备 (75)6.7预案和技术方案 (78)7 指导与评估 (79)7.1目的 (79)7.2职责 (80)7.3 工作内容 (80)7.4 工作流程 (84)7.5质量操纵 (85)为明确各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操纵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依法、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预案,制定本规范。

1 工作职责各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业技术机构。

要紧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收集、报告与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提出和实施防控措施、进行成效评估、开展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以及相应的物资、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指导,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机制,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工作职责。

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肺组织CCR7和外周血MIP-3β表达的影响

香烟烟雾暴露对大鼠肺组织CCR7和外周血MIP-3β表达的影响

异显 著 , 而糖 尿病 模 型组及糖 尿 病加真 菌感 染模 型组 大 鼠血清 T F一仅水平 明显 高于各 治 疗 组 , 明糖 尿 N 说
病 大 鼠机体 存在 高 T F— L 平 , 次证 明糖 尿 病发 N o水 再
反应是 陈兰花冲剂治疗糖尿病 足主要机制 。
参 考 文献
1 朱 大 龙 . 症 与 2型 糖 尿 病 .中 国 糖 尿 病 杂 志 ,0 6 1 ( )7 炎 2 0 ,4 1 :3—
抗 的相 关 分 析 . 射 免 疫 学 杂 志 ,09,2 3 :0 2 3 放 2 0 2 ( )2 1— 0
7 L u S, n e S n e 1 A p o p c ie su y o n a i Ti k rL, o g Y, ta . r s e t t d fi f mma oy c t - v l tr y o
74
病 过 程 中 ,N T F—o 参 与 了胰 岛 素抵 抗 及 炎 症 反 应 。 t 本 实验 显示 , 兰花 冲 剂各 治疗 组 大 鼠血 清 T F一0 陈 N 【 水 平低 于糖 脉康 组 , 经统 计学 处理无 显著 差异 。 但 4 陈兰 花 冲剂对 糖尿病 足大 鼠的影 响 : . 本实 验采
炎 症 中 的作 用 。方 法 3 0只 雄 性 Wi a 大 鼠 随机 分 为不 吸烟 组 、 烟 6周 组 、 烟 1 sr t 吸 吸 2周 组 ; 别 用 免 疫 组 化 半 定 量 法 和 酶 联 免 分
治疗组大 鼠空腹血 糖水 平 比正 常对 照 组 明显 升高 , 差
识 . 国糖 尿 病 杂 志 ,0 8 1 ( ) 4 1— 9 中 2 0 ,6 8 :9 4 2
5 C iD, a , a t a Yu n M Frn z DF, ta . o a n y t mi n u i e itn e e 1 L c l a d s se c i s ln r ssa c

国家流感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国家流感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第四章 病毒鉴定 SOP........................................................................................61
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 ...................................................................................................63 1%豚鼠红细胞悬液制备 ...............................................................................................67 1%马红细胞悬液制备 ...................................................................................................71 受体破坏酶制备.............................................................................................................75 血清处理.........................................................................................................................79 流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试验................................................................................83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鉴定流感/禽流感病毒方法 ........................................................ 85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试验及其活性抑制试验 .....................................................91 禽流感 H5N1 病毒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 .........................................................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检验 P=0.139,不拒绝无线性效应假设 P=0.001,拒绝非固定效应假设 P=0.008,拒绝非固定效应假设 P=0.011,拒绝随机效应假设 P=0.000,拒绝随机效应假设
个体时点固定效应模型:LnReportit=αi+αt+βLnCase
β αi 艾滋病 手足口病 αt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3.20 -23.28 -26.25 -25.88 -26.14 -26.37 -26.15 -25.20 -25.81 -25.59 -25.44 -26.18 0.80 0.71 0.60 0.58 0.61 0.61 0.59 0.58 0.58 0.58 0.58 4.99 3.74 4.09 -0.11 0.52 0.08 -0.31 0.05 1.69 0.64 1.02 1.28 -5.25 0.004 0.002 0.916 0.613 0.938 0.765 0.959 0.122 0.536 0.330 0.228 0.000 估计值 2.30 9.72 0.00 准误 0.41 1.59 t值 5.56 6.12 P值 0.000 0.0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顶峰
媒体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 风险沟通是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内容之一 如何衡量“沟通”的效果?(事后评估) 如何预测媒体反应? 如何评价“沟通”能力?
描述媒体相关报道的时间分布 探索传染病发病与媒体相关报道的数量关 系
2012年全年涉及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和法定传染病的新闻报道
从病种上看,本研究发现媒体对艾滋病相 关报道比手足口病更积极。 可能的因素:20多年来,我国媒体对艾滋 病报道的话语修辞具有很强的意识性[4],容 易吸引公众参与,进而形成更积极的报道。
从时间效应上看,12月、1月、2月是传统 的“新闻淡季” [6]。 在“新闻淡季”里,记者往往会转向众多司空 见惯的现象或事件,设置涉及大多数公众 利益的话题,策划新闻[5]。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国政府通常会 在12月公布全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也为后 续相关议题设置提供了便利,媒体报道就 积极。
研究局限性
对象纳入标准里只包含了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参与的新闻报道 相关性分析不能推测因果。报告的法定疾病固 然是真实情况,但触发媒体报道的原因很多。
进一步研究
收集更多的数据,建立更稳健的模型 评价媒体沟通能力 预测风险沟通需求
疾病 艾滋病 肺结核 手足口病 流感 狂犬病
Pearson相关系数 0.543 0.368 0.592 0.332 0.016
P值 0.068 0.240 0.042 0.291 0.960
模型 混合模型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个体时点固定效应模型 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个体时点随机效应模型
决定系数R2 0.097 0.476 0.870 0.207 0.448
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传染病疫情和媒体报 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建立了个体时间效应模型,重点考察了艾 滋病、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数对相应媒体报 道量的影响。
媒体报道的新闻价值主要由重要性和反常 性体现[1]。 艾滋病和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分别是高危 行为人群和儿童青少年。 由于高危行为人群特殊、儿童青少年重要, 所以关于艾滋病和手足口病的报道量相对 较多,满足了统计检验样本量的要求。
智能抓取(清华大学X-GOT) 查漏补缺 信息提取和计算机录入
月度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 计生委(原卫生部)网站
描述性分析用MS Excel 2010 统计分析用SAS 9.3 (64位版)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公式为: LnReportit=αit+βitLnCase+μit 其中LnReport为 报道数的自然对数,LnCase为传染病报告 数的自然对数,α是截距项,β是斜率,μ是 随机误差项,t=1,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