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西游、诗经、左传等

合集下载

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精简版)

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精简版)

(一)春秋时代l、《诗经》,又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檀》《硕鼠》《七月》。

第一部诗歌总集。

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乐》为六艺。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论语》20篇,“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3、左丘明,鲁国史官。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儒家,世称亚圣。

《孟子》共7篇,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又名《南华经》。

7、荀子,名况,字卿。

儒家,《荀子》:《劝学篇》《天论》。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8、韩非,法家。

《韩非子》。

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9、吕不韦,杂家,秦相,《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

10、屈原,名平。

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四大名著简介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四大名著简介

四大名著简介四大名著是中国名著之一现乃至全人类共同历史悠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大创举。

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一、《三国演义》1、别名《三国志通俗演义》2、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本名,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3、回数共一百二十回4、介绍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

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

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及晋朝开国历史。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

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

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

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2、《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书。

3、《五经》是儒家经典《诗》、《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其中《礼》为礼仪论著选集,《春秋》相传为孔子编定,有“微言大义”之说。

原有“六经”一说,其中《乐》经已失传。

4、《诸于集成》一书辑录先秦到南北朝儒、墨阴阳、道、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各学派的代表作品二十八种。

5、《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宋玉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宋代黄伯恩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

6、《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它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即公元前772年—前468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7、《国语》是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

西汉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干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

《汉书》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10、根据著作名称列出两篇课文:《左传》:《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子鱼论战》。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唐睢不辱使命》、《画蛇添足》。

《史记》:《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垓下之围》。

《诗经》:《伐檀》、《硕鼠》、《关睢》、《蒹葭》。

《楚辞》:《国殇》、《离骚》。

四书五经里的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里的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

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

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文学流派和杰出的代表作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几大流派及其代表作进行介绍。

一、古文流派古文流派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散文和骈文上。

代表作品有《左传》、《史记》等。

《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著作之一,由左丘明所作。

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官员左丘明记录并评论历史事件的篇章,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左传》不仅塑造了众多鲁国贤臣和君主的形象,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巨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史书。

《史记》以中国历史为主题,包括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记载,内容丰富、立意高远。

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还包含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

二、诗歌流派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经过不同朝代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代表作品有《诗经》、唐诗、宋词等。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诗歌代表作。

它被誉为“诗的鼻祖”,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诗经》收录了300多首各种题材的诗歌,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的创作形式和表达方式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唐诗以其雄奇豪放的气势、含蓄深远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而闻名于世。

唐代文人的智慧和感悟通过诗歌得以表达,使唐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顶峰之作。

宋词是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其细腻婉约、情感真挚而备受推崇。

宋词主要表现在爱情、山水和社会风貌等各个方面,情感表达更加细致入微,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南宋陆游、苏轼等人的作品尤为杰出,成为了宋词的佳作。

三、戏剧流派中国戏剧流派源远流长,以京剧和昆曲为代表。

这两大流派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十四朝文学要略

十四朝文学要略

十四朝文学要略十四朝文学要略汇总如下:1.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秦朝。

秦朝文学主要是以诗歌为主,代表作品有《诗经》。

-秦朝文学的特点是以诗歌为主,辞藻华丽,注重歌颂帝王和战争。

2.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汉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汉朝文学的代表作品有《汉书》、《后汉书》、《史记》等。

3.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

三国时期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三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有《三国志》、《赤壁赋》、《出师表》等。

4. 晋朝:-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晋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晋朝文学的代表作品有《晋书》、《世说新语》、《兰亭集序》等。

5. 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

南北朝时期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北史》、《南史》、《南齐书》、《梁书》等。

6. 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

隋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隋朝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隋书》、《隋炀帝集》等。

7.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王朝。

唐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唐朝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唐文粹》、《全唐文》等。

8.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五代十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有《五代史》、《十国春秋》等。

9.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王朝。

宋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宋朝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宋词三百首》、《全宋文》、《全宋诗》等。

10. 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

元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元朝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元曲三百首》、《全元诗》、《元史》等。

11. 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王朝。

明朝文学主要以诗歌、辞赋、散文为主。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3、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
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的冲击
表现: (1)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薄弱、压抑进步思想 (2)清朝: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3)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4)西学大量传入中国
敦煌文化——敦煌幽梦、楼兰古韵
湖湘文化—湖湘戏曲—杂技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1、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1)形成的原因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 素的影响.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 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辉煌历程 源远 流长 的中 华文 化
是什么?
文字
原因
为什么?
史书 典籍
见 证
包容性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怎么样?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 挥重大作用 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 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本课总结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包容性 (五) 中华文化的作用
源远 流长
发展历程 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
中华 文化
特征
原因
包容性
原因
含义、意义
独领风骚独树一帜
博大 精深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值得收藏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值得收藏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值得收藏“三言二拍”、“初唐四杰”、“五大奇书”、“春秋三传”、“史学双璧”……你还记得多少?100个必备文学常识,一起来温习吧!1、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5、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6、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8、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9、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0、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1、书法四体正、草、隶、篆12、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15、三书《魏书》《蜀书》《吴书》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19、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20、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1、左思《三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22、南朝三谢谢灵运、谢安、谢眺2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4、李清照三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2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28、清代词家三绝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29、扬州八怪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30、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31、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32、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33、大李杜李白、杜甫34、小李杜李商隐、杜牧35、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36、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37、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8、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9、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4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4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42、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4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雷峰塔》《桃花扇》44、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墙头马上》《西厢记》《李逵负荆》《看钱奴》《幽阁记》《中山狼》《玉簪记》《绿牡丹》《风筝误》45、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班婕妤、蔡琰、左芬、苏蕙、谢道韫、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46、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47、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48、《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猫•狗•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四、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五、艺术手法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猫•狗•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

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猫·狗·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对阿长的怀恋。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的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于1927年出版。

共收入10 篇作品。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朝花夕拾的思想: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的(弃医从文)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26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27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28“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这是作者笔下的无常。

29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范爱农。

30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无常》和《五猖会》。

31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拯救国民的精神。

3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阿长与《山海经》;猫〃狗〃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