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导语:撰写一份开题报告,可以使读者对论文有更多的了解。
以下是为各位整理的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论文题目浅析巴金《家》中的女性形象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的背景小说《家》是巴金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巴金的代表作品。
《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的腐烂、溃败的败落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它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新一代的觉醒与反抗。
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其中的青年一代的女性形象更是令人深思,作品中年轻女性的不幸命运的形成不仅仅是这个社会的原因,仅仅从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对她们的迫害上去分析是不够的,还应从他们自身性格上进行分析。
她们年轻、美丽、善良,有的是封建家“牢笼”中的可怜女性,她们整年累月地被压在这个封建家庭的最底层,在悲惨的环境中,或是服从主子们对他们的命运的安排,服从命运,或是在不幸中苦苦追求、挣扎;有的是屈服与封建礼教的小姐们,她们最终成为旧制度、旧礼教的牺牲品;有的是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正在觉醒中的青年知识女性,这些给了她们一些希望,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光明。
而这些女性中有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更没有意识到去争取做“人”的权利,而一直是自觉不自觉的遵循着旧礼教的规矩甘心做奴隶。
社会原因加自身原因就造成了其悲剧的结局。
2、研究的意义《家》不仅全面反映中国封建大家庭的崩溃过程及青年人的斗争过程,而且反映了五四时代特有的反叛精神。
《家》最大的成功在于不仅塑造了高家觉字辈兄弟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引起过强烈反响,更因为塑造了一批精彩的女性形象及对她们命运的构架赤裸裸地揭示了封建专制吃人的本质。
可以说把《家》所要表现的腐朽的旧社会、旧制度毒害人的本质最深刻地揭露出来的是对小说中的几个女性人物思想命运的描写,没有对这些女性命运、思想、性格的描写,《家》就不够深刻。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女性形象在媒体和社会中的呈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形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呈现方式以及对女性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塑造方式以及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期望,从而探讨女性形象对女性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通过研究女性形象的演变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为促进女性的平等权益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首先,我们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呈现方式。
其次,我们将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女性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女性形象对他们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我们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 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塑造方式多样,既有积极的典范形象,也有消极的刻板印象。
2. 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期望存在差异,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期望也有所不同。
3. 女性形象对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女性平等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女性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为消除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媒体和社会提供指导,促进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积极呈现,塑造更多的女性典范形象。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阶段一:文献综述。
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呈现方式。
2. 阶段二:问卷设计。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包括关于女性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对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等问题。
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

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提供了有关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论证:(一)国内外研究:著名女性文学研究者谭正璧先生的《论苏青与张爱玲》,对两位女性作家进行比较,他认为张爱玲是重视人情甚于世情的作家,他重世情因而有后来不能居上的看法,与傅先生看重其对人性情欲的挖掘刚好相左。
或许谭先生指出了张氏部分作品内容的某种局限,但评论者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未必是没有局限的。
不错,爱情婚姻两性关系是张爱玲观照人生的基本角度,但在她描写的媒妁婚姻、金钱婚姻、高等调情、通奸姘居及其它种种畸型变态的两性纠结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性与社会文明的冲突。
正是在这一点上,张爱玲超越了一般的海派小说家。
对于此方面,谭先生显然注意得不够。
台大中文系教授张健先生主编过一部题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一书,这是其专门研究张爱玲的研究生的论文集。
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分析和艺术分析两大内容,亦有不少新锐敏捷的看法,但感悟多于理论,流畅却欠深透似为该书的共同点。
(二)选题意义:我之所以选择《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个论题,是因为在阅读了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后,感受到了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那个时代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
张爱玲在从贵族到平民转换的生活经历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她在母亲与姑姑先进思想的影响下,寻求时代女性的归宿,再现时代女性的命运并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
本论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社会反思。
二、方案设计:此论文旨在研究在张爱玲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通过影响张爱玲创作的几方面因素,将她笔下的女性主要概括为典型的几种类型,以及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从而深刻揭示出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的悲剧原因。
大纲:(一)1、简要概括张爱玲的生平及其对她作品创作的影响。
余华女性形象开题报告

余华女性形象开题报告余华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余华的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余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分析其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观。
首先,余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坚韧和勇敢的特点。
在他的小说《活着》中,女主角福贵的妻子凤霞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性。
她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和坚强的态度,为了生存和保护家人,她不惜一切代价。
她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毅和勇气,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农村妇女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其次,余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被赋予一种特殊的智慧和洞察力。
在《活着》中,福贵的妻子凤霞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却具有非常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对生活有着独到的见解。
她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真谛,并通过自己的智慧指导和帮助丈夫度过了许多困难。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在生活中的智慧和洞察力,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珍视。
此外,余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还常常具有一种温柔和关怀的特质。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女主角小玲是一个善良而温柔的女性。
她对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人充满了关爱和关心,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一种温暖的力量。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思考和呼唤。
最后,余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还经常被用来探讨和反思社会问题。
在《兄弟》中,女主角莲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女性,她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
她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对社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他通过这些形象展示了女性在不同环境下的坚韧和勇敢、智慧和洞察、温柔和关怀,同时也通过她们传达了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呼唤。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研究一、研究背景何家英是中国当代工笔画派的代表性画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其创作中女性形象占据重要地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和气质。
本文旨在通过对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其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
二、研究目的1. 分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特点;2. 探究何家英如何通过女性形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美学观念;3. 探讨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反映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三、研究内容1.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特点:(1)不同年龄段女性形象的表现;(2)不同职业女性形象的特点;(3)女性形象的美学特征。
2. 何家英如何通过女性形象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美学观念:(1)女性形象在绘画中的情感表现;(2)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观念;(3)何家英对女性形象的风格处理与表现意图。
3.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反映的社会和文化现象:(1)女性社会地位与形象表现;(2)女性审美观念对形象的反映;(3)绘画传统中的女性形象特征。
四、研究方法1. 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何家英在画作中女性形象的表现方式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3. 综合研究法:将文献阅读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综合并进行分析。
五、预期成果1. 通过对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深入理解何家英艺术思想和绘画风格;2. 探究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3. 揭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女性形象反映的中国社会文化特点;4. 为工笔人物画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女性形象 开题报告

女性形象开题报告女性形象开题报告一、引言女性形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女性形象经历了各种变迁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女性形象的历史背景、现代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以及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
二、历史背景1. 古代女性形象在古代社会,女性形象往往被限制在传统的角色中,如贤妻良母。
女性的地位较低,缺乏独立性和自由。
然而,也有一些杰出的女性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如武则天、乔治·桑等。
2. 近代女性形象近代女性形象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开始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她们开始进入职场,追求教育和事业发展。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角色。
三、现代女性形象的多样性1. 职业女性形象现代女性在职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们追求事业成功,兼顾家庭和工作。
职业女性形象展现出坚强、自信和独立的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典范。
2. 自由女性形象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
她们拥抱独立思考和追求梦想的权利。
自由女性形象展现出勇敢、敢于冒险和追求真我。
3. 多元文化女性形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形象开始混合与碰撞。
多元文化女性形象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丰富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四、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1. 影响女性自身女性形象对女性自身产生重要影响。
积极的女性形象可以激励女性追求自己的梦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2. 促进社会进步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女性自身。
积极的女性形象可以激励整个社会追求平等和公正。
女性的参与和贡献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打破刻板印象女性形象的多样性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
传统的女性形象往往被固定的角色和形象所限制,而多样的女性形象能够突破这种限制,展现出女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五、结论女性形象的演变和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积极的女性形象能够激励女性追求自己的梦想,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女性形象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形象也时常发生变化。
从古代女性的循规蹈矩到现代女性的自由解放,女性形象的塑造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女性形象对于深入理解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女性形象的演变与转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历史文献、社会调查和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女性形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女性形象对女性自身以及社会的影响。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探索。
3.1 文献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社会文化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寻找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3.2 案例分析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相关案例,通过对其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揭示女性形象在不同情境和环境中的塑造方式以及背后的原因。
3.3 社会调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当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看法和认知,以及女性形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4. 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对女性形象的演变与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有一定的启示和认识。
具体预期研究成果包括:4.1 揭示女性形象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揭示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规律,分析其中的因素和原因。
4.2 分析女性形象对社会进步的影响通过对女性形象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和作用。
4.3 探索女性形象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通过社会调查和相关研究,分析女性形象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探索其意义和价值。
5.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1月开始,预计在2023年底前完成。
具体研究计划如下:阶段一:文献研究(2022年1月-2022年4月)•收集并梳理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
田小娥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田小娥人物形象开题报告1. 引言田小娥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中国乡村的一个小村庄中,面对各种困难与压力,展示出了坚强、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本文将对田小娥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人物背景田小娥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女孩,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期望她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由于家庭条件有限,田小娥的读书机会有限,并且在年轻时就被迫辍学帮助家里务农。
3. 个性特点田小娥个性开朗、乐观向上,善于与人沟通。
她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而是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的生活。
她勤劳、勇敢,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从不轻易放弃,而是坚守信念和追求。
4. 坚持梦想尽管田小娥的环境很艰苦,但她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她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决心要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她每天利用碎片时间自学,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通过劳动赚取学费。
5. 勇敢面对困难田小娥从小就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她总是不畏艰难,勇敢面对。
她在农村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养鸭的商机,通过勤劳劳动和创新思维,赚了一些钱,帮助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6. 影响他人田小娥的乐观向上、坚持梦想的品质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人。
她的朋友们看到她的努力和付出,也纷纷受到了启发,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
田小娥在村子里逐渐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形象,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榜样。
7. 其他人物对田小娥的评价田小娥的坚强和乐观也得到了其他人物的认可和赞赏。
村里的老师、父母和朋友们都对她的努力和品质表示赞扬。
他们认为田小娥是一个对梦想坚持不懈的人,她的努力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也让大家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8. 结论田小娥是一个具有积极向上品质的人物形象。
她的坚持梦想和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给了读者们很大的启发,让大家相信只要有信念和努力,就能够突破困境,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田小娥的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主题,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取到一些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
导语:撰写一份开题报告,可以使读者对论文有更多的了解。
以下是为各位整理的女性形象研究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论文题目
浅析巴金《家》中的女性形象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小说《家》是巴金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
巴金的代表作品。
《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的腐烂、溃败的败落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它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新一代的觉醒与反抗。
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其中的青年一代的女性形象更是令人深思,作品中年轻女性的不幸命运的形成不仅仅是这个社会的原因,仅仅从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对她们的迫害上去分析是不够的,还应从他们自身性格上进行分析。
她们年轻、美丽、善良,有的是封建家“牢笼”中的可怜女性,她们整年累月地被压在这个封建家庭的最底层,在悲惨的环境中,或是服从主子们对他们的命运的安排,服从命运,或是在不幸中苦苦追求、挣扎;有的是屈服与封建礼教的小姐们,她们最终成为旧制度、旧礼教的牺牲品;有的是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正在觉醒中的青年知识女性,这些给了她们一些希望,
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光明。
而这些女性中有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更没有意识到去争取做“人”的权利,而一直是自觉不自觉的遵循着旧礼教的规矩甘心做奴隶。
社会原因加自身原因就造成了其悲剧的结局。
2、研究的意义
《家》不仅全面反映中国封建大家庭的崩溃过程及青年人的斗争过程,而且反映了五四时代特有的反叛精神。
《家》最大的成功在于不仅塑造了高家觉字辈兄弟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引起过强烈反响,更因为塑造了一批精彩的女性形象及对她们命运的构架赤裸裸地揭示了封建专制吃人的本质。
可以说把《家》所要表现的腐朽的旧社会、旧制度毒害人的本质最深刻地揭露出来的是对小说中的几个女性人物思想命运的描写,没有对这些女性命运、思想、性格的描写,《家》就不够深刻。
这些女性从丫环到小姐,从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到追求思想解放的新女性,把当时阴暗守旧又欲破蛹而出的挣扎的社会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
作者通过描写封建专制的腐朽、残酷对这些女性的迫害来揭露封建专制吃人的本质,但这仅是第一层,更深的一层在于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纲常伦理对女性思想性格的毒
害。
我们可以楚地看到,瑞珏、梅、鸣凤三位女性与琴同样都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但其结果却截然不同,腐朽的封建社会不仅赤裸裸地迫害这些女性,更在思想上荼毒女性,性格悲剧与命运悲剧的交织把封建制度的阴暗与腐朽最本质深刻地揭露出来。
二、研究方法
1、通过查阅文献等途径,进一步完整的、系统的掌握《家》的有关资料。
2、利用分析法和归纳法进行进一步阐述所要叙述的内容。
三、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家》中人物众多,女性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性格,如鸣凤、梅、瑞珏、琴代表着各种不同的生活,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我认为《家》主要写了三类女性形象:
1、旧社会牢笼中的“奴隶”,鸣凤、婉儿。
鸣凤、婉儿是高家的下人,她们卑贱的出身决定了她苦难的命运。
2、屈服于旧礼教的可怜女性。
逆来顺受,默默的承担起封建社会给与的痛苦,如瑞钰、钱梅芬等。
梅和瑞珏虽然地位较高,不受奴性的束缚。
但在封建大家庭的专制制度下,她们也只是三纲五常伦理制度下的受害者。
3、觉醒中的青年女性。
琴有着一双年轻的眼睛和一颗年轻的心,她总是主动、勇敢的接受新思想。
她的家庭虽然不幸,但向往自由平等,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勇气让她拿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4、自身性格造成其不同命运。
瑞珏、梅、鸣凤接受的是封建礼教对女性三从四德的约束,她们信命任命、逆来顺受,最终悲剧收场,即使鸣凤坚守爱情,以死相抗,她也只是用死来逃避厄运,而不是对这个社会对旧势力进行反抗。
她们在封建势力的压迫残害下都是选择伤害自己,而不是站起来说“不”。
而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熏陶的新女
性——琴就不同,在高老太爷为觉民安排婚事,母亲又打算把她嫁出去的时候,她坚决地与觉民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帮助觉民抗婚,守护他们的爱情,最终高老太爷妥协,他们的爱情赢得了胜利。
四、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论文写作的进度
1、开题报告于20XX年6月25日前提交。
2、初稿提交于20XX年6月26日至20XX年8月28日。
3、定稿提交在20XX年8月29日至20XX年9月12日提交。
4、终稿提交在20XX年9月13日至20XX年9月27日提交。
5、答辩申请于20XX年9月30日至20XX年10月7日进行。
6、终稿评阅于20XX年10月10日结束。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53;
〔2〕陆文彩《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3〕李存光《巴金研究资料》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4〕刘振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专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