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天线技术规范书
珠海汉胜 集束跳线技术规范书

附件二甲方技术规范书及乙方应答中国移动2019年至2020年馈线辅件产品集中采购-集束跳线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8年9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3)4 集束跳线的采购类型与指标要求 (4)4.1集束跳线的采购类型 (4)4.2集束跳线的性能要求 (4)4.3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6)5工程、技术服务及其它 (17)5.1工程技术服务 (17)5.2维护服务 (18)5.2.1保修 (18)5.2.1服务响应 (18)5.2.3备品备件 (18)6 技术投标文件要求及格式 (19)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基站用集束跳线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1 总则1.1投标人应据此规范书提出相应的技术投标书,技术投标书要求提供全套文件的电子文档(见电子版应答格式),技术投标书及其附件应采用中文书写。
具体参见《投标人须知》。
1.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1.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置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1.4招标人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招标人。
1.5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QB-A-038-2018LTE及 WLAN系统天线设备规范2.2YD/T 1319-2013 通信电缆无线通信用5052泡沫聚烯烃绝缘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2.3YD/T 1967-2009移动通信用射频同轴连接器2.4YD/T 2163-2010 射移动通信用50Ω集束同轴电缆3 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3.1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产品在防水、防潮、抗老化、阻燃等系统设计、安全性方面的可靠性文件。
3.2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产品的主要元器件、主要原材料采购来源和材质证明等资料,投标人应如实、准确填写附件一:集束跳线主要原材料表,招标人有权随时对此进行验证。
技术规格书---集束管可编辑版

技术规格书(集束管 6x10/8mm)1、范围1.1本技术规格书规定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集束管产品的定义、产品型号和标记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以及配件的基本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系统用集束管及配件2、引用标准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842-1999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溶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GB/T 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试验方法总则YD/T 7424.2-2002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GB/T 8806-1998 塑料管材尺寸测定方法YD/T 1460.3-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第3部分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JT/T 496-2018 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3、定义3.1微管:是集束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也是气吹敷设微缆的直接载体。
微管以高等级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要生产原料,一般标称外径不大于16mm的塑料管材,可以理解为比 32/26mm、25/20mm更小口径的硅芯管。
微管必须是圆形的,其管材内壁同样具有同步生产挤压的永久固体硅芯润滑层,部分微管内壁还带有纵向导流肋槽结构,进一步降低了管道内壁和微缆接触面的摩擦力,以利于后续气吹敷设微缆。
3.2将一孔或多孔微管按照-定的结构方式排列组合,外层包覆高等级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层,即构成集束管,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了更多的管孔数。
集束管外护套层和内部的微管紧密包覆,且不粘连,形成紧密严实的整体结构。
集束管内的微管管孔间彼此独立,外护套层剥离后微管可以有相对的位移,便于微管的遴选和接续。
一体化美化天线(集束天线)剖析

下倾角调节
垂直调节旋钮用来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度,同时通过垂直刻度盘可准确读取 当前天线的下倾角度。
方位角调节
1. 通过转动水平调节拨杆来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同时通过水平刻度盘可准确 读取当前天线的方位角度。
3. 方位角度调好后 , 用板手拧紧固定螺母。
六、产品包装
我公司完全按照运营商规定的要求进行包装 ( 本产品选用气泡膜保护天线表面无划痕 , 保 丽龙垫块做缓冲, 内外卡通箱之间增加护角加强卡通箱强度 , 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包装 箱(盒)内包含有:天线(合适的数目) 、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规范书(含安装图及安装步 骤,天线型号、频段、驻波、增益等) 、装箱清单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资料。
垂直面方向图 Vertical pattern
2.机械性能指标
机械性能
集束型美化天线尺寸 内含天线数 水平可调角范围 美化天线重量 雷电保护 安装方式 维护方式 天线外罩材料 外罩表面处理 天线外罩抗老化 环境温度 /极限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 工作风速 摄冰厚度 天线罩材料阻燃性 防紫外线 耐酸碱度 防水等级 其他要求 外露金属件(不锈钢除外)全部热镀锌;
整体防腐、防锈
3.配件说明
配件说明
标准配件
可选配件
M16 外六角螺栓,平垫,弹垫,螺母各 避雷针 1pcs 增高架、普通螺丝、膨胀螺丝
8pcs
二、产品图片 三、结构说明
三、安装说明 五、维护说明
1
2
天线角度调节说明
1. 垂直调节旋钮 2. 垂直刻度尺
5
3. 水平调节拨杆
3
4 4. 水平刻度盘
整体防腐、防锈
3.配件说明
配件说明
标准配件
可选配件
天线技术要求

4.2.2 试验方法...........................................................................................................5
4.3
天线性能 ................................................................................................................... 5
表 1 天线发射损耗要求
RETURN LOSS (dB)
GSM 带内
≤-10.0
带外 ≥-6.0
DCS
带内
带外
≤-10.0
≥-6.0
b. 天线峰值增益要求见表 2。
表 2 天线技术峰值增益要求
ITEM
GSM
PEAK GAIN(dBi)
>-0
FRONT ELEVATION AVERAGE GAIN(dBi)
4.2
结构尺寸 ................................................................................................................... 5
4.2.1 结构尺寸要求...................................................................................................5
2 技术要求
2.1 工作频段
天线视使用的地域不同,而使用的频段有所差别。一般在国内使用 GSM900/GSM1800 双频波段。具体如下。
中国联通LTE基站天线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LTE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要求目录 (I)刖 B (I)中国联通LTE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规范 (2)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LTE天线分类 (2)4电气性能要求 (3)4.1电性能指标定义与评判要求 (3)4.2电调天线电调功能要求与电性能指标要求 (4)5械性能指标及环境条件要求 (10)5.1 一般结构要求 (10)5.2天线支架要求 (10)5.3重量 (10)5.4风速要求 (10)5.5温度 (10)5.6摄冰 (10)5.7防腐 (11)5.8天线材质和工艺要求 (11)6外观、包装及存储要求 (11)6.1标志 (11)6.2包装 (11)6.3贮存 (11)附录A:基站天线性能测试方法 (12)1.1概述 (12)1.2增益测量 (12)1.3方向图圆度(全向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前后比、交叉极化比的测量 (13)1.4天线电下倾角测量 (14)1.5驻波比测量 (14)1.6隔离度祖!I量 (15)1.7互调测量 (15)1.8功率容限测量 (16)1.9 一般结构要求试验方法 (16)1.10环境试验方法 (16)1.11跌落及翻滚试验 (18)1.12交变湿热试验 (19)附录B:(资料性附录)关于相对带宽的定义 (20)本规范旨在明确中国联通公司对LTE网络系统对天线的技术要求,引导设备厂家研发和生产符合联通网络需求的产品,通过此规范为LTE基站天线集采、入网测试及到货抽检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集团****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集团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LTE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要求1范围本规范主要包括天线分类、电性能要求、机械特性要求、安装环境要求、外观、包装及存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工作频段为880MHz〜960MHz、1710MHz〜2170MHz、2500MHz〜2690MHz单频段、双频段和多频段以及与GSM共天线的LTE系统基站天线。
天线技术规范

天线技术规范北斗二号零电气相位中心天线技术规范北斗二号零电气相位中心天线能够接收北斗二号B1、B3频点的信号和GPS L1频点的信号,用于北斗差分基准站、测地型北斗差分用户机、车载型北斗定位定向仪和阵地型北斗定位定向仪进行高精度定位定向。
1.技术指标z频率与带宽:B1:1561.098±2.046MHzB3:1268.52±10.23MHzL1:1575.42±1.023MHzz电压驻波比:≤2(50Ω)z极化方式:右旋圆极化z相位中心误差(仰角≥20°):≤±1mmz天线波束:方位角0°~360°(不圆度:≤±1.5dB,仰角20°)俯仰角5°~90°z增益:≥3dB(仰角90°)≥-6dB(仰角≥20°)z前后比:≥20dBz轴比:≤6dB(仰角20°~ 90°)z LNA参数:增益:40dB±2dB噪声系数:≤1.5dB带内平坦度:≤±1dB供电电压: 5V输入电压驻波比:≤2(50Ω)输出电压驻波比:≤2(50Ω)带外抑制:≥30dB(B3及B1/L1频带上限+100MHz,频带下限-100MHz)z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40 ~ +55℃贮存温度:-55 ~ +70℃湿度:98%(温度+45℃)振动、冲击、跌落、淋雨、砂尘、盐雾等符合GJB150有关规定。
2.外形尺寸≤Φ200mm×150mm3.接口方式各频率卫星信号一路输出,接口方式为TNC-K。
4.安装要素4.1.安装要求天线底座下方几何中心位置带有5/8〞×11螺纹孔(孔位偏差±0.1mm,深度大于18mm),用于安装。
4.2.电缆连接4.3.电源要求射频电缆芯线供电:直流5V4.4.环境要求设备周围不应有酸、碱、盐和其它损害设备的有毒气体。
第三卷-天线技术规范书(电调)

天线设备检验检测明细目录一、总则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6)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6)四、天线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7)五、供货及验收 (35)六、产品质量抽检 (36)七、售后服务 (37)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38)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基站用电调天线设备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一、总则1.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应答要求为“满足并优于”、“满足”、“不满足”。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人应在性能要求表格中每一项指标下方的空格内做逐项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并填写具体数值,要求以产品标称值应答,应答用蓝色粗体字,并填写附表一、点对点应答偏离表,同时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臵,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备,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4.天线使用经验为本项目提供的天线类型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同时必须是为两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天线类型。
5.投标方应如实、准确填写下表(表1和表2),招标方保留核实的权力。
表1:2008-2009年(对中国联通)电调天线供货记录表2:2008-2009年(对其它电信运营商)电调天线供货记录6.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7.采购清单表3:电调天线采购清单均以标称值应答,投标方应答某一型号的天线时,可以用比要求增益大0.5dBi的天线应标(个别型号可以用比要求增益大1dBi的天线应标),具体要求可见表5性能指标表中的“增益”列的数值。
8.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加★的条款为关键条款,卖方如不满足,将不能中标。
9.所有应答指标应根据产品性能进行实事求是的填写,应答指标将做为最终产品抽测的基础指标以进行评判。
集束天线说明书.

FA/D独立电调集束型(不分瓣)一体化美化天线1632303-YJS-R001-HS技术规格书2013年8月目录一、产品指标 (3)1.FA/D天线电气指标 (3)2.权值系数 (5)3.机械性能指标 (6)4.配件说明 (6)二、产品图片 (7)三、结构说明 (8)四、安装说明 (9)五、维护说明 (11)一、产品指标1.FA/D天线电气指标频率范围1880~1920MHz 2010~2025 MHz 2555~2635 MHz结构参数阵列排列形式直线端口数目18极化方式±45°列间距45mm接口类型N-Female馈电位置底部机械下倾0°电路参数电下倾角精度±1.0°电下倾范围2°~12 °输入阻抗50Ω各单元端口驻波比≤1.5同极化隔离度2度下倾≥20dB 3度~6度下倾≥25dB 7度~12度下倾≥28dB异极化隔离度2度下倾≥25dB 3度~6度下倾≥28dB 7度~12度下倾≥30dB内置合路器FA/D频段之间的隔离≥30dB 平均功率容限≥25W≥25W 峰值功率容限≥250W≥250W校准参数校准端口至各单元端口的耦合度-26±2 dB 校准端口到各单元端口幅度最大偏差≤0.7dB 校准端口到各单元端口相位最大偏差≤5°校准端口驻波比≤1.5性能参数单元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100°±15 °90°±15 °65°±15 °增益≥13dBi ≥14dBi ≥15dBi 波束±60度边缘功率下降∕∕12±2dB 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5°前后比≥21dB ≥21dB ≥23dB 交叉极化比(轴向)≥16dB ≥16dB ≥16dB 交叉极化比(±60)≥7dB上旁瓣抑制∕∕≤-15dB业务0°指向波束增益≥19dBi ≥20dBi ≥20.5dBi波束0°指向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29°≤26°≤25°0°指向水平面副瓣电平≤-12dB ∕∕±60°指向波束增益≥16.5dBi ≥16.5dBi ≥16.5dBi ±60°指向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32°≤32°≤23°±60°指向水平面副瓣电平≤-5dB ≤-5dB ≤0dB0°交叉极化比(轴向)≥20dB ∕∕0°前后比≥26dB ∕∕广播波束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65°±5 °65°±5 °65°±5 °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7 °≥6.5 °≥5 °视轴增益≥13dBi ≥14dBi ≥14.5dBi 视轴增益@φ=±60 处电平下降12±2dB 12±2dB 12±2dB 前后比≥26dB ≥26dB ≥26dB 交叉极化比(轴向)≥22dB ≥22dB ≥22dB 交叉极化比(±20°)≥20dB ∕≥22dB 交叉极化比(±60°)≥8dB上旁瓣抑制≤-15dB水平面方向图Horizontal pattern 垂直面方向图Vertical pattern2.权值系数下倾角度2°广播波束频段参数端口1 端口2 端口3 端口4 端口5 端口6 端口7 端口830°F幅度∣Ii∣0.4 1 1 0.4 0.4 1 1 0.4 相位(°)0 1 6 0 0 1 6 0 A幅度∣Ii∣0.4 0.98 1 0.4 0.4 0.98 1 0.4 相位(°)0 2 6 1 0 2 6 1 D幅度∣Ii∣0.35 1 1 0.35 0.35 1 1 0.35 相位(°)70 0 0 70 70 0 0 7065°F幅度∣Ii∣0.43 1 1 0.6 0.43 1 1 0.6 相位(°)0 -18 -10 178 0 -18 -10 178 A幅度∣Ii∣0.44 1 1 0.54 0.44 1 1 0.54 相位(°)0 -20 -10 164 0 -20 -10 164 D幅度∣Ii∣ 1 1 0.58 0.31 1 1 0.58 0.31 相位(°)0 -17 175 -24 0 -17 175 -24下倾角度7°30°F幅度∣Ii∣0.4 1 1 0.4 0.4 1 1 0.4 相位(°)0 1 6 0 0 1 6 0 A幅度∣Ii∣0.4 0.98 1 0.4 0.4 0.98 1 0.4 相位(°)0 2 6 1 0 2 6 1 D幅度∣Ii∣0.35 1 1 0.35 0.35 1 1 0.35 相位(°)70 0 0 70 70 0 0 7065°F幅度∣Ii∣0.43 1 1 0.6 0.43 1 1 0.6 相位(°)0 0 0 -168 0 0 0 -168 A幅度∣Ii∣0.44 1 1 0.54 0.44 1 1 0.54 相位(°)0 0 0 -178 0 0 0 -178 D幅度∣Ii∣ 1 1 0.58 0.31 1 1 0.58 0.31 相位(°)0 -2 175 -21 0 -2 175 -21下倾角度12°30°F幅度∣Ii∣0.4 1 1 0.4 0.4 1 1 0.4 相位(°)0 1 6 0 0 1 6 0 A幅度∣Ii∣0.4 0.98 1 0.4 0.4 0.98 1 0.4 相位(°)0 2 6 1 0 2 6 1 D幅度∣Ii∣0.35 1 1 0.35 0.35 1 1 0.35 相位(°)70 0 0 70 70 0 0 7065°F幅度∣Ii∣0.43 1 1 0.6 0.43 1 1 0.6 相位(°)0 15 0 -150 0 15 0 -150 A幅度∣Ii∣0.44 1 1 0.54 0.44 1 1 0.54 相位(°)0 16 0 -161 0 16 0 -161 D幅度∣Ii∣ 1 1 0.58 0.31 1 1 0.58 0.31 相位(°)0 16 157 -2 0 16 157 -23.机械性能指标机械性能集束型美化天线尺寸φ580*1950mm内含天线数3面FA/D天线水平可调角范围±15°(手调)美化天线重量140KG雷电保护直流接地安装方式楼面基础、锚固安装维护方式底部维护门天线外罩材料玻璃钢厚度3-5mm外罩表面处理白色烤漆天线外罩抗老化保用10年环境温度/极限温度-40°~+60°/-55°~+75°相对湿度8%~98%大气压70~106kpa工作风速110km/h摄冰厚度10mm不被破坏天线罩材料阻燃性GB8624-1997难燃一级防紫外线一年之内不变色耐酸碱度两年之内无明显褪色防水等级IP55其他要求整体防腐、防锈外露金属件(不锈钢除外)全部热镀锌;4.配件说明配件说明M16外六角螺栓,平垫,弹垫,螺母各8pcs标准配件避雷针1PCS,吊环楼面杆、普通螺丝、膨胀螺丝,3M长4芯集束跳线、3M长5芯集束跳线、可选配件50M长控制电缆二、产品图片三、结构说明避雷针法兰底座F A /D 相位中心楼面杆/或其他连接杆楼面杆组件高度天线与杆总高度楼面杆组件型号H1001000mm 2950mm H2002000mm 3950mm H3003000mm 4950mm H4004000mm 5950mm H5005000mm 6950mm H6006000mm 7950mm H7007000mm 8950mm H8008000mm 9950mm H9009000mm 10950mm H100010000mm11950mm四、安装说明一. 安装工具:1.开口扳手30 2把;2.十字螺丝刀 1把;二. 安装步骤:1.用8-M16*75螺丝将集束天线体下法兰和楼面杆连接好;2.将避雷针安装在天线主体上部;3.连接好各馈线;4.调整好三面天线的方位角及下倾角;5.安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集束天线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九月目录一总则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5)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5)四、集束天线的示意说明和投标方实际工程集束天线图片 (6)五、集束天线主要性能指标及要求 (6)六、供货及验收 (4)七、服务 (5)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6)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就向其提供集束天线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一、总则1.对于本规范书提出的有关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应答书中逐项答复,应答要求为“满足并优于”、“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人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并应答具体数值,同时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设备配备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4.招标人有权在签定最终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本规范书。
规范书的最终解释权在招标人。
5.本次招标仅限于室外基站用集束天线,不包括室内分布系统中所涉及的天线。
6.天线使用经验为本项目提供的集束天线类型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并通过竣工验收、同时必须是为一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集束天线类型。
2004-2005年(对中国移动)集束天线供货记录注:填报对中国移动各省(市)移动通信公司的集束天线供货记录。
2004-2005年(对其它电信运营商)集束天线供货记录表2注:只填报对中国联通的集束天线供货记录。
7.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8.采购清单集束天线按照内置天线的型号可分为以下类型:注:1.序号1-14项中每套集束天线应包含内置的3副天线、美化外罩、连接件、紧固件和天线抱杆。
2.序号15的电调便携式控制器(含雷电保护器)应能同时控制一个基站的三面天线,而且是能够多个基站通用的设备。
3.序号16项中的电调控制附件要求如下:如采用控制线传输控制信号方式,应包括:长度60米的控制线、合路器(控制线用)、天线到合路器间的短控制线、接头等所有能够实现遥控电调的必备配件;如采用馈线传输控制信号方式,附件应包括天线外置的BIAS-T、接头等所有能够实现遥控电调的必备配件。
投标方应保证所有附件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每种类型集束天线正常安装和使用的需要。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1.YD/T1059-2004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2.GB 9410 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3.GB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4.GB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c高温试验方法5.GB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6.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7.GB l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1.投标人应提供有效期内的ISO9000、ISO14000或其他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文件。
2.投标人应提供其投标设备在防水、防潮、抗老化等系统设计、安全性方面的可靠性文件。
3.投标人须应答本次投标设备在生产、服务等方面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实施方案。
4.招标人必要时可对投标人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设计、生产、装配、测试记录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等。
5.招标人在招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权对投标人提供的任何批次产品进行随机抽检。
四、集束天线的示意说明和投标方实际工程集束天线图片本次采购集束天线的示意图:以上图片均为参考效果图,以便于投标人理解与把握。
实际工程中投标方应按实地环境、招标方、业主的要求设计集束天线的外貌和形状,做到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投标方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曾经提供过集束天线,须提供不同站点的1~5张实际工程照片,须在照片下方注明照片站点所属运营商名、基站名、所在具体位置(通信地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五、集束天线主要性能指标及要求1.天线的电气性能要求1.1 天线(集束前)的电性能指标要求见下表。
表4 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要求精品welcome1.2 电调天线RCU的可靠性应保证其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50000小时。
1.3 电调天线RCU应满足IEC 60 529规定的IP 65防尘和防水密封性要求。
1.3 电调天线的电下倾角可调范围应≥10º。
1.2 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要求前后比≥25dB,两天线间隔离度≥30dB。
2.集束天线美化外罩的射频性能2.1要求所采用的材料透波性强,传输损耗小,在870~960MHz、1710~1880MHz、1900~2170MHz频段对信号的衰减不超过1dB。
请提供特定厚度的美化外罩材料在上述各频段的传输损耗的最大值,需提供国内、国外权威机构的测试报告。
2.2 说明美化外罩材料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分别指出美化后天线水平、垂直3dB波瓣角度变化、第一下旁瓣偏转角度的具体值,需提供国内、国外权威机构的测试报告。
2.3 如美化外罩表面有涂覆材料,要求其与美化外罩材料的综合衰减不大于1dB,请描述涂覆材料对射频性能影响。
3. 集束天线美化外罩和金属件的工艺和材料要求3.1 投标人设计并提供的美化外罩采用材料可以为玻璃钢或PVC。
请应答采用的玻璃钢或PVC的生产厂家。
3.2 投标人需具备相关机构对集束天线美化外罩的材料机械性能检测报告,请投标方提供包括抗拉屈服强度、弯曲强度及硬度等特性详细的检测报告。
3.3 对于支撑集束天线的方式,要求为钢管抱杆或其他方式(按招标方要求),应满足如下要求:3.3.1采用钢管抱杆,应满足GBJ 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所有规定。
钢管底层必须进行热镀锌处理,表面为喷漆或喷塑(按招标方要求)。
3.3.2 安装:安装后,必须美观、垂直、稳固。
3.4 集束天线安装所用的所有金属部件必须进行防腐热镀锌处理。
3.5 各部件应采用紧固件连接或焊接,焊接处必须满焊,确保牢固耐用。
4. 集束天线的环境和老化性能集束天线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10年,必须有有足够的环境适应性和抗老化性能,保温、隔热性能好,防腐、防盐雾、防酸雨、防大气中二氧化硫与紫外线辐射能力。
请投标方提供天线和美化外罩的老化测试报告。
4.1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工作温度-40℃~+60℃极限温度-55℃~+70℃风速:工作风速110km/h极限风速200km/h摄冰:10mm不被破坏4.2 集束天线所使用的材料须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应达到GB8624-1997的难燃Ⅰ级,并请提供相关测试报告。
5. 集束天线的设计5.1 所提供的集束天线需要保证安装牢固、维护方便,便于打开天线罩进行天线维护,角度调整。
5.2 美化外罩内预留空间要求满足天线水平方向角可调30°,俯仰角(电调+机械倾角)可调15°。
5.5 要求抗风压能力必须达到使用地当地要求。
5.6 集束天线的结构应设计合理,适应各类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投标人需提供产品结构设计的资质。
6. 标志、包装、产品随带文件6.1 标志产品应有产品标识和外包装标志。
产品上应有铭牌作为产品标识,其基本内容为:制造商名称、产品名称、商标、制造日期、检验合格标志。
外包装标志应符合GB 191第二章的有关规定。
6.2 包装包装要求的基本内容应符合GB 3873中2.3.1和2.3.2的规定,且必须满足箱体从距地1米高处坠地后内装货物无损伤。
6.3 产品随带文件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装箱单、附件清单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其它请投标方提供下列资料:a)任选一种集束天线的设计文本b)集束天线美化外罩材料的出厂合格证c)紧固体件、钢材质保书d)紧固件、连接件镀锌验收报告六、供货及验收1 供货投标方中标后,当中国移动各省公司有采购需求时,应在移动公司提出供货需求,招标方收到天线订单之后20天之内提供全部订货天线。
投标方需填写下表,说明对中国移动的供货能力。
表5 投标方对中国移动的供货能力注:供货能力应满足招标方定购任何款式投标方所能提供的最低半月供货量。
2合同设备验收2.1 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在发货前应在工厂进行严格和完善的测试检验,每件产品均应包含检测证明。
2.2 招标人可以在投标人工厂或货物送达合同规定交货地点后对所有合同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地点由双方商定。
2.3 投标人应在验收前6天内向招标人提供验收计划,其中包括:测试项目建议、测试方法及测试程序、测试时间表、测试仪表等。
最终的测试计划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2.4 投标人应提供验收所必须的设施,如测试仪表、工具、图纸、参考数据和其它资料等。
七、服务1.投标人须提供集束天线的现场安装督导及相应的技术指导以保证工程质量与按期完成。
2. 保修2.1 保修期为招标人签署运行稳定报告后3 年。
保修期内出现返修及更换的,返修件或更换件的保修期自动延长3 年,自重新安装并经验收之日起算。
新购件同样享有3年保修期。
保修期内所有服务费用(包括交通费、返修件和更换件的安装费和测试的相关费用等)全部由投标人承担;保修期外招标人只负责维修所需的设备费、材料费和安装费。
2.2 保修期内出现的故障,投标人必须在接到招标人通知后12小时内响应,并根据需要48小时内到达现场并解决问题,恢复设备正常使用,其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2.3保修期外出现的故障,投标人必须在接到招标人通知后12小时内响应,并根据需要48小时内到达现场并解决问题,恢复设备正常使用。
3.技术服务3.1投标人应提出专为本项目提供售后服务的完整方案,应有确定的售后服务人员和服务热线电话,并保障提供7×24小时/周的全天候服务。
3.2如相同问题多次发生,投标人应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
3.3投标人应在应答书中描述全国服务支撑体系的运作情况,填写下表。
表6 全国服务支撑体系八、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1技术资料投标人应随每套设备提供1套技术文件,包括系统和设备说明书、使用手册、技术规范、安装测试说明,并应附有设备及构件的详细清单。
2 技术培训投标人应负责培训招标人技术人员。
技术培训内容应包括所提供设备的原理、技术性能、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全部内容,全部教材由投标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