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系统

合集下载

气温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气温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气温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概述温度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物理量,它在工业控制、气象观测、生物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针对气温检测需求,气温检测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气温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

原理气温检测系统基于温度传感器实现气温测量。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以下是这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热电偶: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的热电势差来测量温度。

当两个导线的温度不一致时,会产生微小的电压差,利用热电偶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温度值。

2.热敏电阻:通过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实现温度测量。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电阻值减小。

3.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测量温度。

半导体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电流或电压值会有所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计算温度值。

应用气温检测系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气象观测:气温是气象观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气温检测系统可用于测量大气中的温度,并提供准确的气温数据,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

2.工业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关键的参数之一。

气温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自动控制,以保障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3.室内温度监测:在办公室、住宅等建筑环境中,气温对于人体舒适度和健康非常重要。

气温检测系统可以监测室内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调节,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农业生产:不同植物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气温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田中的温度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合理安排灌溉、温室管理等。

5.科研领域:在科学研究中,温度是很多实验和研究的基础条件。

气温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实验室或场地中的温度,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结气温检测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气温的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论是在气象观测、工业控制还是其他领域,气温检测系统都能提供准确的温度数据,为相应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支持。

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424460013)
警报一般依据某一种表征燃烧的信号,尽管有些报 警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但是并没有把各种信号真 正融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 自适应功能,用它来调整各火灾探测器的权重系数, 可以使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根据上述问题,本文 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火灾报警系统。 2模糊神经网络设计 2.1 模糊变量
参考文献: [1]孙江宏,李良玉.Protel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2.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13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马忠梅,等.单片机C语言Windows环境编程宝典[M].北京:北京
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 [4]石东海.单片机通信从人门到精通[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yco o舶
图5单片机电路
Fig.5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ircuit
3.1.2组态王和单片机通信的协议选择
正常。在画面的右上角加入了时钟控件,发现时钟
单片机和组态王通信协议按照传输中用到的数 显示和计算机同步,工作正常。
据方式分为二进制方式和ASCII码方式。由于没有
由微机做上位机,组态王和单片机通信有很多 方式,如可以通过动态数据交换(DDE)方式进行通 讯;还可以通过板卡方式购买组态王的驱动程序开 发包,然后单独开发通讯驱动程序,也可直接让单片 机和组态王6.02通信等。由于本系统不需要传送 大量数据,采用单片机和组态王6.02直接通信方 式。
y“ 0’
岬 110 —二C17 laF J5823
lr—_一uco'2、:2
RXDMCU TX洲CU I’32 I):j3 P34 P35 P36 1137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报告模板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报告模板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报告模板1. 引言温度检测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不论是工业生产中的温控系统,还是医疗领域中的体温监测,都需要可靠准确的温度检测系统来提供数据支持。

本报告旨在介绍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2. 系统设计2.1 系统概述本温度检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传感器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显示模块2.2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是温度检测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实时感知周围的温度信息。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在本设计方案中,我们选择了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作为主要传感器。

2.3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将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模拟转数字(A/D)转换,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数据传输格式,如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常用的数据采集芯片有MAX31855 和ADS1115 等。

2.4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接收从数据采集模块传输过来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其中包括常见的数据滤波、校准和温度单位转换等操作。

此外,如果需要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如报警、数据存储等,也可在该模块进行相应的逻辑设计。

2.5 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温度数据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供用户实时监测和观察。

常见的数据显示方式包括数码管、液晶屏、计算机图形界面等。

3. 系统实现3.1 硬件实现在硬件实现方面,我们选用了Arduino 控制板作为主控制器,并通过相关传感器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与之连接。

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相关文档和示例。

3.2 软件实现在软件实现方面,我们采用了Arduino 的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编写和上传。

具体程序设计涉及到传感器的读取和校准、数据传输和处理,以及数据显示等方面。

4. 系统测试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测试。

首先对传感器模块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温度测试,并与标准温度计进行了对比。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DS18B20)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DS18B20)
为产生写0时隙,在拉低总线后主机必须继续拉低总线以满足时隙持续时间 的要求(至少60μs)。在主机产生写时隙后,DS18B20会在其后的15到60us的一 个时间窗口内采样单总线。在采样的时间窗口内,如果总线为低电平,主机会 向DS18B20写入0。
DS18B20读时序
所有的读时隙都由拉低总线,持续至少1us后再释放总线(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总线恢复为 高
配置寄存器
8 位 CRC 生成器
DS18B20的时序
DS18B20复位时序
DS18B20的所有通信都由由复位脉冲组成的初始化序列开始。该初始化序列由主 机发出,后跟由DS18B20发出的存在脉冲(presence pulse)。在初始化步骤中,总线 上的主机通过拉低单总线至少480μs来产生复位脉冲。然后总线主机释放总线并进入接收 模式。当总线释放后,5kΩ的上拉电阻把单总线上的电平拉回高电平。当DS18B20检测 到上升沿后等待15到60us,发出存在脉冲,拉低总线60-240us至此,初始化和存在时序 完毕。时序图如下:
1.主控制器电路和测温
电路的设计
主控制器电路由AT89S52 及外围时钟和复位电路构成, 测温电路由DS18B20、报警 电路组成。AT89C52是此硬 件电路设计的核心,通过 AT89S52的管脚P2.7与 DS18B20相连,控制温度的 读出和显示。硬件电路的功 能都是与软件编程相结合而 实现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 右图2所示。
送1,以拉低总线的方式表示发送0.当发送0的时候,DS18B20在读时隙的末期将会释放总线,总线
将会被上拉电阻拉回高电平(也是总线空闲的状态)。DS18B20输出的数据在下降沿(下降沿产 生读时隙)产生后15us后有效。因此,主机释放总线和采样总线等动作要在15μs内完成。

温度监测系统实验报告

温度监测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温度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学会搭建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并验证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温度监测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器、显示屏和报警装置等组成。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器对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控制,显示屏显示温度信息,报警装置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发出警报。

本实验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数据采集器采用单片机(如STC89C52)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并行接口读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实验器材1.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2. STC89C52单片机3. LCD显示屏4. 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5. 电源模块6.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搭建温度监测系统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显示屏、报警装置等。

2.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单片机系统;(2)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3)将温度数据转换为摄氏度;(4)显示温度数据;(5)判断温度是否超出设定范围,若超出则触发报警。

3. 连接电源,启动系统,观察温度数据变化和报警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搭建成功,能够稳定运行,实时显示温度数据。

2. 温度数据转换准确,显示清晰。

3. 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能够及时触发报警。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地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实现了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2.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显示屏等电子元件的理解和应用。

3. 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编写程序,实现温度数据的处理和显示。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电路连接的准确性,避免因连接错误导致实验失败。

2. 在编写程序时,注意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便于后续修改和维护。

3. 可以尝试将温度监测系统与其他功能结合,如数据存储、远程传输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功能。

测温系统总结

测温系统总结

测温系统总结1. 引言本文档是对我们开发的测温系统的总结和回顾。

我们的测温系统是一个基于数字摄像头实现的温度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快速、无接触地测量对象的表面温度,并且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能够迅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温度异常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系统架构我们的测温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摄像头模块:负责采集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们选用高像素、高帧率的摄像头,并使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中的温度信息。

•控制器模块: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和调度。

它包括一个嵌入式控制器,用于控制摄像头的采集和图像处理流程,并与其他模块进行通信。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并处理从摄像头模块传输过来的温度数据。

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加工,并提供数据存储和展示功能。

•报警模块:负责监测温度异常情况,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

我们使用了一套灵活的报警逻辑,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设置不同的报警阈值和触发条件。

3. 功能特点我们的测温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特点:•高精度:通过使用高像素的摄像头和精确的图像处理算法,我们能够达到很高的温度测量精度。

在标定和校正的基础上,系统的测温误差可以控制在±0.1℃以内。

•实时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并处理温度数据,并提供实时报警和数据展示功能。

这使得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温度异常情况,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可扩展性:我们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功能扩展和定制,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可视化:数据处理模块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展示界面,可以实时显示温度数据的曲线图、热力图等。

这样,使用者可以直观地了解温度分布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4. 使用案例我们的测温系统适用于多个领域和场景,以下是一些使用案例:4.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测温系统用于监测设备和机器的温度状态。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简介
本系统基于单片机,能够实时检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显示在
液晶屏幕上,并可通过串口输出到PC端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和存储。

该系统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实验室等场所的温湿度检测。

二、硬件设计
系统采用了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LCD1602液晶屏幕显示
温湿度信息,并通过串口与PC进行数据通信。

三、软件设计
1、采集数据
系统通过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单片机IO口与DHT11传感器进行通信。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
得到实际温湿度值,并通过串口发送给PC端进行进一步处理。

2、显示数据
系统将采集到的室内温湿度数据通过LCD1602液晶屏幕进行显示,可以实时观察室内温湿度值。

3、通信数据
系统可以通过串口与PC进行数据通信,将数据发送到PC端进
行存储和进一步数据处理。

四、系统优化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需要进行优化,包括以下几点:
1、添加温湿度校准功能,校准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添加系统自检功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3、系统可以添加温湿度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PC端。

以上是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测温系统的原理

测温系统的原理

测温系统的原理
测温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温度的设备。

其原理基于热力学定律,即物体的温度与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测温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温度的测量,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方法。

接触式测温系统通常使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传感器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

这些传感器与物体表面直接接触,通过测量传感器和环境之间的温差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温度。

其中,热电偶是一种由两种不同金属制成的导线组成的传感器,当两种金属处于不同温度时会产生电势差,从而实现温度测量;而热敏电阻则是一种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元件。

非接触式测温系统则使用红外线或激光等技术来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

这些系统通过检测物体表面发射出来或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或激光信号,并根据辐射信号的强度和波长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温度。

其中,红外线测温系统可以分为单点式和成像式两种,单点式适用于测量单个点的温度,而成像式则可以实现对整个物体表面温度的高精度、高速成像。

总之,测温系统的原理基于热力学定律,通过使用不同的传感器或技
术来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这些系统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 度 获 取 模 块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第一个管脚接地,第三个管脚接 VCC,第二个管脚(DS18B20的数据线DQ)与单片机 STC12C5A08S2的P1.5口连接,实现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之 间的数据传输。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单总线数字温度 传感器,无需外加A/D 即可输出数字量, 把温度信号直接 转换成串行数字信号供微机处理.
硬件电路框图
键盘控制 STC12C5A08S2 主控模块 显示模块
系统工作流程:系统上电后,若一切工作正常,实时采集温 度数据,并对数据处理,既转换成温度值并通过数码管显示, 转换的温度与所设置的最高温度值与最低温度值进行比较,如 果测得当前温度超限,蜂鸣器就一直蜂鸣。通过按键可以设置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此系统可以测温范围-55℃-125℃。
温度监测系统
1
• • • •
设计任务
测温范围为-55℃~+125℃ 数码管显示所测温度值 可用按键设置最高/低温度值 若所测温度超过设置的温度,蜂鸣器报警
2 设计分析
• 在工业生产过程和科研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对 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数字式温度测量是采用 数码管直接显示出被测温度值,这种数字显示 不仅直观而且便于控制。 • 本课题的设计是基于DS18B20的温度显示系统。 该系统设计分为5个模块:主控模块、温度获 取模块、温度显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和超限 报警模块。单片机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数据并进 行处理,之后送入显示模块,按键用于设置上 下限温度,蜂鸣器用于超限报警。显示模块采 用四个数码管进行显示当前环境温度。
超 限 报 警 模 块
报警电路采用三极管驱动蜂鸣器发声报警,此 电路连接方便,简单耐用。电阻的上端与单片 机的P1.3口连接。将采集的温度值与所设置的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值进行比较,如果所采集 的温度超限,就报警。
5 调试
• 硬件调试: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报警模 块,温度获取模块 • 软件调试:在KEIL软件中对.C文件进行调试。 • 软硬联调:将KEIL 软件中生成的.hex 文件烧 写到单片机中,进行软硬联调,用手捏住 DS18B20 管,会看到显示屏的温度不断上升, 当上升的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报警值时,蜂 鸣器会响起;用冰放在DS18B20 管处,会看 到显示屏上的温度迅速下降。
6 结论
• 本论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控制 系统及仿真,系统采用DS18B20传感器检测 实时温度,通过对硬件电路的调试,各模 块均正常工作,实现了预期设计的功能, 达到了对温度的实时检测与控制的目的。 • 但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显示部分 可以用液晶显示;本系统所需显示的温度 范围- 55 ℃ ~ + 125 ℃,但温度可调整范围 是0℃ ~ +99℃,还需要后续的改进。
Ds18b20引脚图及内部结构图
DS18B20引脚图 DS18B20内部结构图
单片机简介
•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 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 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 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 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本系统使用 单片机STC12C5A08S2。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向单片机提供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单片机工作的 时间基准,决定单片机的工作速度。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 越高,单片机速度就越快。 STC12C5A08S2单片机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两种,内部时钟方 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芯片 内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 内部的振荡电路便产生自激振荡。振荡晶体可在1.2MHZ到 12MHZ之间选择。电容值无严格要求,但其取值对振荡频 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少许影响, CX1、CX2可在20pF到100pF之间取值本设计中,振荡晶体选 择12MHZ,电容选择30pF。
温 度 显 示 模 块
本系统所需显示的温度范围- 55 ℃ ~ + 125 ℃,所以只需四个数码管 就可以,选用四个连在一块的数码管,共有12个管脚,连接方便。单 片机P0口作为要显示的数据口,与数码管8个片选管脚对应连接。 其余四个管脚接与位选电路对应连接。采用四个PNP三级管来进行位 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VCC,集电极对应连接四位数码管的标注为 SMX(X代表1、2、3、4)(SM1为数码管显示最低位,SM4为数码 管显示最高位)的管脚。每个三极管的基极先接一个4.7K的电阻,再 对应连接单片机的P2.0~P2.3口。
DS18B20 温度获取
报警模块
3 主要器件简介
• DS18B20简介 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单总线数字温度 传感器,无需外加A/D 即可输出数字量, 把 温度信号直接转换成串行数字信号供微机 处理,并且它只有三个管脚,与单片机连 接电路非常简单。该系统的DS18B20分辨率 采用默认值12位,精度为0.0625,温度量值 乘以精度就所测的温度值。
DS18B20特点
• 数据传输采用单总线(1 - Wire Bus)结构 ,无需外 围其它元件; • 测温范围为-55℃~+125℃,在-10℃~85℃时精 度为±0.5℃; • 以9~12位数字值方式读出温度; • 两种供电方式:寄生电源供电方式,外部电源 供电方式; • 具有可编程的温度报警功能; • 电源电压范围为3~5. 5V; • 低功耗 ,无外部供电电源也能可靠工作。
I/O端口引脚:连接单片机和外部设备,实 现数据的输 入/ 输出
P0.0—P0.7(39脚—32脚):P0端口 P1.0—P1.7(1脚—8脚):P1端口 P2.0—P2.7(21脚—28脚):P2端口 P3.0—P3.7(10脚—17脚):P3端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电机最小电路—复位与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RST——复位输入。确定单片机工作的起始状 态,完成其自启动过程。当振荡器工作时RST 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使单片 机复位。
总电路图
4硬件电路简介
主 控 模 块
单片机STC12C5A08S2主控其他模块,通过单片机控制来采集温度 信息,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并用数码管显示所采集的当 前温度。如果所测当前温度超过设置的最高或最低报警温度,单 片机控制蜂鸣器使蜂鸣器蜂鸣,否则不蜂鸣。通过单片机控制按 键来设置最高或最低报警温度。
单片机STC12C5A08S2引脚图
STC12C5A08S2引脚简介
• • 电源引脚 •

vcc(40脚):电源正极 gnd(20脚):接地
XTAL1(19脚):输入引脚
• 时钟引脚—接时钟电路
• XTAL2(20脚):输出引脚 • 复位引脚:接复位电路—RST/VPD(9脚) • PSEN(29脚) • 控制引脚-辅助控制作用 ALE/PROG(30脚):地址锁存允许端 • EA/VPP(31脚)
按 键 模 块
四个按键的下端都接地,上端都与单片机接。标注为inter的 按键接单片机P3.2口(外部中断0),inter按下,就进入中断, 此时显示已设置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不再变化,为后面调 整超限温度值做准备。标注为shi的按键接单片机P1.0口,此按 键按一下,数码管所显示的十位温度数字加1,十位温度数字 可在0~9之间变化。一样,标注为ge的按键接单片机P1.1口, 此按键按一下,数码管所显示的个位温度数字加1,个位温度 数字可在0~9之间变化。标注为stop的按键接单片机P1.2口, 如果最高或最低温度设置完毕,就按下此键,退出中断。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