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习题集(新)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练习(附解析)-3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练习(附解析)-3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练习(附解析)-3第一篇: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练习(附解析)-3试卷(三)一.名词解释(3分/个=18分)1.变温截面 2.过冷度 3.偏析反应 4.固溶体 5.成分过冷 6.形核功。

二.写出固溶体的分类(10分):三.试根据凝固理论,分析通常铸锭组织的特点及成因。

(12分)四.根据Fe-Fe3C亚稳平衡相图回答下列问题:(40分)1)画出Fe-Fe3C亚稳平衡相图;2)写出下列Fe3CII含量最多的合金;珠光体含量最多的合金;莱氏体含量最多的合金。

3)标注平衡反应的成分及温度,写出平衡反应式。

4)分析Fe-1%C合金的平衡凝固过程,并计算室温下其中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的百分含量,5)根据Fe-Fe3C状态图确定下列三种钢在给定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填入表中)含碳量 0.4 0.77 1.0 温度显微组织温度900℃ 刚达到770℃ 刚达到770℃显微组织770℃停留一段时间680℃ 700℃6)画出1200℃时各相的自由能---成分曲线示意图。

五.图为Cu-Zn-Al合金室温下的等温截面和2%Al的垂直截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在图中标出X合金(Cu-30%Zn-10%Al)的成分点。

2)计算Cu-20%Zn-8%Al和Cu-25%Zn-6%Al合金中室温下各相的百分含量,其中α相成分点为Cu-22.5%Zn-3.45%Al,γ相成分点为Cu-18%Zn-11.5%Al。

Y 3)分析图中Y合金的凝固过程。

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3分/个=18分)变温截面:三元相图中垂直成分三角形的截面;过冷度:ΔT指Tm与Tn的差值二维平面长大;偏析反应:α+β→γ称为包析反应;固溶体:一个固体组元(溶质)溶解在另外一个组元(溶剂)晶格中,保持溶剂晶格特点的物质;成分过冷:合金凝固中由于溶质原子再分配形成的过冷;形核功: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晶核需要的额外能量。

2.写出固溶体的分类(10分):置换、间隙固溶体;有限、无限固溶体;有序、无序固溶体;一次、二次固溶体;3.试根据凝固理论,分析通常铸锭组织的特点及成因。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集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集

/jxtd/caike/这个网址有很多东西,例如教学录像,你可以上去看看,另外左下角有个“释疑解惑”,应该很有用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习题1.原子中的电子按照什么规律排列?什么是泡利不相容原理?2.下述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3.稀土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4.简述一次键与二次键的差异。

5.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6.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7.应用式(1-2)~式(1-5)计算Mg2+O2-离子对的结合键能,以及每摩尔MgO晶体的结合键能。

假设离子半径为;;n=7。

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 NaF(2) CaO9.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11.归纳并比较原子结构、原子结合键、原子排列方式以及晶体的显微组织等四个结构层次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习题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习题1.何谓单体、聚合物和链节?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写出以下高分子链节的结构式:①聚乙烯;②聚氯乙烯;③聚丙烯;④聚苯乙烯;⑤聚四氟乙烯。

2.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有何不同?3.说明官能度与聚合物结构形态的关系。

要由线型聚合物得到网状聚合物,单体必须具有什么特征?4.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主链的柔顺性有什么影响?5.在热塑性塑料中结晶度如何影响密度和强度,请解释之。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大全(doc 8页)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大全(doc 8页)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莱氏体2、共晶转变、共析转变、包晶转变、包析转变3、晶面族、晶向族4、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5、晶胞6、二次渗碳体7、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8、晶体结构、空间点阵9、相、组织10、伪共晶、离异共晶11、临界变形度12、淬透性、淬硬性13、固溶体14、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15、成分过冷16、间隙固溶体17、临界晶核18、枝晶偏析19、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20、反应扩散21、临界分切应力22、调幅分解23、二次硬化24、上坡扩散25、负温度梯度26、正常价化合物27、加聚反应28、缩聚反应29、30、二、选择1、在柯肯达尔效应中,标记漂移主要原因是扩散偶中 _____。

A、两组元的原子尺寸不同B、仅一组元的扩散C、两组元的扩散速率不同2、在二元系合金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量的杠杆法则只能用于 _____。

A、单相区中B、两相区中C、三相平衡水平线上3、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_____。

A、莱氏体B、珠光体C、铁素体4、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 _____。

A、组元的浓度梯度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温度梯度5、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扩散的方式一般为 _____。

A、原子互换机制B、间隙机制C、空位机制6、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称为 _____。

A、肖脱基缺陷B、弗兰克尔缺陷C、线缺陷7、理想密排六方结构金属的c/a为 _____。

A、1.6B、2×√(2/3)C、√(2/3)8、在三元系相图中,三相区的等温截面都是一个连接的三角形,其顶点触及 _____。

A、单相区B、两相区C、三相区9、有效分配系数Ke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_____。

(其中Ko是平衡分配系数)A、1<Ke<K0B、Ko<Ke<1C、Ke<K0<110、面心立方晶体的孪晶面是 _____。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2.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弹性变形B. 位错运动C. 相变D. 断裂答案:B3. 在材料科学中,硬度的定义是()。

A. 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B.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C. 材料抵抗压缩的能力D. 材料抵抗拉伸的能力答案:B4.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淬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硬度B. 增加韧性C. 减少变形D. 提高导电性答案:A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钢筋混凝土C. 不锈钢D. 玻璃钢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外力;破坏2.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裂纹存在;断裂3. 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经过______循环后发生断裂的现象。

答案:交变应力;多次4. 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温度梯度;热量传递5. 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______。

答案:电荷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答案: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 描述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

答案: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裂纹的萌生、裂纹的扩展和最终断裂。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微裂纹逐渐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材料无法承受继续增加的应力时,就会发生断裂。

3. 什么是材料的热处理?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晶体缺陷2. 扩散3. 塑性变形4. 应力5. 比热容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金属材料?A. 玻璃B. 塑料C. 陶瓷D. 铜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陶瓷材料?A. 铁B. 铝C. 硅酸盐D. 聚合物3.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A. 玻璃B. 钢铁C. 聚乙烯D. 陶瓷4.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半导体材料?A. 铜B. 铝C. 硅D. 铁5.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绝缘体?A. 铜B. 铝C. 硅D. 玻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 请简述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区别。

3. 请简述材料的热传导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计算一个碳化硅晶体的体积。

已知碳化硅的晶胞参数:a=4.05 Å,b=4.05 Å,c=8.85 Å,α=β=γ=90°。

2. 计算在恒定温度下,将一个100 cm³的铜块加热100℃所需的热量。

已知铜的比热容为0.39J/(g·℃),铜的密度为8.96 g/cm³。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材料科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论述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晶体缺陷:晶体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不完整或不符合理想周期性排列的现象。

2. 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3. 塑性变形: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能够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恢复原状的性质。

4. 应力:单位面积上作用于材料上的力。

5.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D2. C3. C4. C5.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有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和单斜晶系。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库第一章 晶体结构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库第一章 晶体结构

(一).填空题1.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2.晶体与非晶体的最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3.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是___________ ,最主要的面缺陷是__________ 。

4.位错密度是指___________ ,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 。

5.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子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而晶胞是指6.在常见金属晶格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体心立方晶格是____________ ,而面心立方晶格是__________ 。

7.晶体在不同晶向上的性能是___________ ,这就是单晶体的__________ 现象。

一般结构用金属为___________ 晶体,在各个方向上性能 ____________ ,这就是实际金属的___________ 现象。

8.实际金属存在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三种缺陷。

位错是___________ 缺陷。

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___________ 得多。

9.常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以__________ 晶粒为好。

而高温下使用的金属材料在一定范围内以___________ 晶粒为好。

‘10.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11.在立方晶格中,各点坐标为:A (1,0,1),B (0,1,1),C(1,1,1/2),D(1/2 ,1,1/2),那么AB晶向指数为________ ,0(晶向指数为_________ , 0E晶向指数为___________ 。

1 2.铜是__________ 结构的金属,它的最密排面是 __________ 若铜的晶格常数a=0.36nm,那么最密排面上原子间距为 ___________ 。

13 a -Fe、丫-Fe、Al、Cu、Ni、Pb Cr、V、Mg Zn中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有 ,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密排六方晶格的有3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Cu 的原子直径为0. 256nm那么铜的晶格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科学基础练习题集

材料科学基础练习题集

《材料科学基础A-Ⅰ》一、填空题1.晶体中产生刃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柏氏矢量,螺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柏氏矢量。

2.常见晶体结构中属于密堆结构的为_和_。

3.晶体长大过程中,当固液界面为粗糙结构时,晶体长大方式为,当界面为光滑结构时,长大方式为。

4.铁碳合金平衡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的方程式为,转变的产物称为组织。

5.典型铸锭组织通常由三个区域组成,分别为细晶区、和。

二、选择题1.体心立方结构的单位晶胞中原子数是()。

A. 4 个B. 2 个C. 5 个2.晶体中点缺陷浓度的增加,将会导致电阻()。

A. 降低B. 增加C. 不变3.立方晶体的ABCD 滑移面上有一正方形位错环(如图1 所示,顺时针为正方向),指出CD 段位错线的类型是()A. 正刃型B. 负刃型C. 右螺型D. 左螺型4.在一块晶体中有一根刃型位错P 和一根相同长度的螺型位错Q,比较两者能量有( )图 1A E p>E QB E p<E QC E p=E Q5.下列元素固溶进α-Fe 中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且能无限互溶的是():A.C,金刚石型结构 B. Al,面心立方结构 C. Zr,密排六方结构 D. V,体心立方结构。

6.晶体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动态过冷度是指()A.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B. 液固界面前沿液体中产生的过冷C. 液态金属中形核率骤然增加时过冷7.下列关于非均匀形核说法不正确的是()A.润湿角等于0 时,非均匀形核的形核功越大;B.非均匀形核时需要的过冷度远低于均匀形核;C.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会出现下降的部分8.在二元相图中,L+ →β的反应叫()A. 共晶B. 共析C. 包晶D. 熔晶9.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时产生枝晶偏析,可以采取()措施消除A. 快速冷却B. 均匀化退火C. 机械搅拌10.今有三个形状、尺寸相同的铜镍合金铸件,铸造后自然冷却,成分过冷倾向最大的是()A. Cu-30%NiB. Cu-50%NiC. Cu-80%Ni11.在平衡凝固条件下,图2 中成分位于C 点的合金室温下组织组成为()A. (α+β)共晶B. α初+(α+β)共晶C. β初(α+β)共晶图212.上图2 中容易产生离异共晶的合金为()13.上图2 中的合金在铸造过程中流动性最好的合金为()14.下列铁碳合金中硬度最高的是()A. Fe-0.45%CB. Fe-0.78%CC. Fe-1.2%C15.铁碳合金相图中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的转变曲线又称为()A.A1线B. A3线C. A cm线三、判断题1.晶界的界面能均随位向差的增大而增加。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基础1.作图表示立方晶体的()()()421,210,123晶面及[][][]346,112,021晶向。

2.在六方晶体中,绘出以下常见晶向[][][][][]0121,0211,0110,0112,0001等。

3.写出立方晶体中晶面族{100},{110},{111},{112}等所包括的等价晶面。

4.镁的原子堆积密度和所有hcp 金属一样,为0.74。

试求镁单位晶胞的体积。

已知Mg 的密度3Mg/m 74.1=mg ρ,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半径r=0.161nm 。

5.当CN=6时+Na 离子半径为0.097nm ,试问:1)当CN=4时,其半径为多少?2)当CN=8时,其半径为多少?6.试问:在铜(fcc,a=0.361nm )的<100>方向及铁(bcc,a=0.286nm)的<100>方向,原子的线密度为多少?7.镍为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为nm 1246.0=Ni r 。

试确定在镍的(100),(110)及(111)平面上12mm 中各有多少个原子。

8.石英()2SiO 的密度为2.653Mg/m 。

试问: 1)13m 中有多少个硅原子(与氧原子)?2)当硅与氧的半径分别为0.038nm 与0.114nm 时,其堆积密度为多少(假设原子是球形的)?9.在800℃时1010个原子中有一个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可在固体内移动,而在900℃时910个原子中则只有一个原子,试求其激活能(J/原子)。

10.若将一块铁加热至850℃,然后快速冷却到20℃。

试计算处理前后空位数应增加多少倍(设铁中形成一摩尔空位所需要的能量为104600J )。

11.设图1-18所示的立方晶体的滑移面ABCD 平行于晶体的上、下底面。

若该滑移面上有一正方形位错环,如果位错环的各段分别与滑移面各边平行,其柏氏矢量b ∥AB 。

1)有人认为“此位错环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面上产生的滑移台阶应为4个b ,试问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指出位错环上各段位错线的类型,并画出位错运动出晶体后,滑移方向及滑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习题集《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一、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空间点阵、晶格、晶胞、配位数、致密度、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组元、合金、相、固溶体、中间相、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

二、填空题1、材料的键合方式有四类,分别是(),(),(),()。

2、金属原子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且与原子核引力(),因此这些电子极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

3、我们把原子在物质内部呈()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物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

4、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分别为(),()和()。

5、体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6、面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7、密排六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具有密排六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8、合金的相结构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

9、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为()和(),按照固溶度分为()和(),按照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相对分布分为()和()。

10、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11、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

12、金属化合物(中间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硬度()、脆性(),因此在合金中不作为()相,而是少量存在起到第二相()作用。

13、CuZn、Cu5Zn8、Cu3Sn的电子浓度分别为(),(),()。

14、如果用M表示金属,用X表示非金属,间隙相的分子式可以写成如下四种形式,分别是(),(),(),()。

15、Fe3C的铁、碳原子比为(),碳的重量百分数为(),它是()的主要强化相。

三、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23)、(0)、(421)等晶面和[02]、[11]、[346]等晶向。

四、立方晶系的{111}晶面构成一个八面体,试作图画出该八面体,并注明各晶面的晶面指数。

五、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结点上,其晶格常数a=b,。

今有一晶面在X、Y、Z 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六、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00)、(110)、(11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七、已知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00)、(110)、(11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八、试从面心立方晶格中绘出体心正方晶胞,并求出它的晶格常数。

九、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十、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r=0.414R,四面体间隙半径r=0.225R;体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100>晶向的r=0.154R,<110>晶向的r=0.633R;四面体间隙半径r=0.291R, (R为原子半径)。

十一、a)设有一钢球模型,球的直径不变,当由面心立方晶格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时,试计算其体积膨胀。

b)经x射线测定,在912℃时,γ-Fe的晶格常数为0.3633nm, α-Fe的晶格常数为0.2892nm,当由γ-Fe转变为α-Fe时,试求其体积膨胀,并与a)相比较,说明其差别的原因.。

十二、已知铁和铜在室温下的晶格常数分别为0.286nm和0.3607nm,分别求1cm3中铁和铜的原子数。

十三、Ni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为r=0.1243nm,试求1cm3中Ni的原子数。

十四、.Mo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其晶格常数a=0.31468nm,试求Mo的原子半径r。

十五、Cu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为r=0.1278nm,试求Cu的密度(Cu的相对原子量为63.5)十六、试计算体心立方晶格{100}、{110}、{111}等晶面的原子密度和〈100〉、〈110〉、〈111〉等晶向的原子密度,并指出其最密排晶面和最密排晶向。

(提示:晶面的原子密度为单位面积上的原子数,晶向的原子密度为单位长度上的原子数)。

十七、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100}、{110}、{111}等晶面的原子密度和〈100〉、〈110〉、〈111〉等晶向的原子密度,并指出其最密排晶面和最密排晶向。

十八、求金刚石结构中通过(0,0,0)和(3/4,3/4,1/3)两碳原子的晶向指数,及与该晶向垂直的晶面指数。

十九、求(121)与(100)决定的晶带轴与(001)和(111)所决定的晶带轴所构成的晶面的晶面指数。

二十、计算立方系[321]与[120]及(111)与⎪⎭⎫ ⎝⎛-111之间的夹角。

二十一、.a)算出fcc 和bcc 晶体中四面体间隙及八面体间隙的大小,用原子半径R 表示,并注明间隙中心坐标;b)写出溶解在γ-Fe 中C 原子所处位置,若此类位置全部被C 原子占据,那么问在此情况下,γ-Fe 能溶解多少重量百分比的C ?而实际上碳在铁中的最大溶解度是多少?两者在数值上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二十二、为什么γ-Fe 的溶碳能力远大于α-Fe 的溶碳能力?二十三、Na +和Cl -的离子半径分别为0.097nm ,0.181nm ,NaCl 具有面心立方点阵,试求其配位数、晶格常数及致密度。

二十四、渗碳体(Fe 3C)是一种间隙化合物,它具有正交点阵结构,其点阵常数a=0.4514nm ,b=0.508nm ,c=0.6734nm ,其密度ρ=7.66g/cm3,试求每单位晶胞中Fe 原子与C 原子的数目?二十五、试计算金刚石结构的致密度。

第二章:晶体缺陷一. 解释以下基本概念肖脱基空位、弗仑克尔空位、位错、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位错密度、位错的滑移、位错的攀移、弗兰克-瑞德源、派-纳力、单位位错、不全位错、堆垛层错、位错反应、扩展位错、表面能、界面能、对称倾侧晶界、共格界面、非共格界面、内吸附.二、填空题1、按照几何尺寸分类,晶体中存在三种缺陷,分别是(),(),()。

2、晶体中点缺陷主要表现形式有(),()和()。

3、位错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4、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

5、柏氏矢量代表晶体滑移的()和(),也表示位错线周围()总量的大小。

6、位错的运动有两种,分别是()和(),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其垂直的位错线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对于一条刃型位错而言,该面是唯一的,故不可能产生()运动。

7、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分别可表示成()、()和()。

8、面心立方晶体中有两种重要的不全位错,柏氏矢量分别为(),()。

9、晶体的面缺陷主要包括(),(),(),()。

10、具有不同结构的两相之间的界面称为(),该界面有三种,分别是(),()和()。

三.在Fe中形成1mol空位的能量为104.675kJ,试计算从20℃升温至850℃时空位数目增加多少倍?四、指出下图各段位错的性质,并说明刃型位错部分的多半原子面.五、如右图,某晶体的滑移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b的位错环,并受到一均匀切应力τ.(1)分析该位错环各段位错的结构类型.(2)求各段位错线所受的力的大小及方向.(3)在τ的作用下,该位错环将如何运动?(4)在τ的作用下,若使此位错环在晶体中稳定不动,其半径应为多少?六、面心立方晶体中,在(111)面上的单位位错b=a/2[110],在(111)面上分解为两个肖克莱不完全位错,请写出该位错反应,并证明所形成的扩展位错的宽度由下式给出:七、已知单位位错a/2[-101]能与肖克莱不完全位错a/6[12-1]相结合形成弗兰克不全位错,试说明:(1)新生成的弗兰克不全位错的柏氏矢量。

(2)判断此位错反应能否进行?(3)这个位错为什么称固定位错?八、判定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若能进行,试在晶胞上作出矢量图。

九、试分析在(111)面上运动的柏氏矢量为b=a/2[-110]的螺型位错受阻时,能否通过交滑移转移到(1-11),(11-1),(-111)面中的某个面上继续运动?为什么?十、已知柏氏矢量的大小为b=0.25nm,如果对称倾侧晶界的取向差θ=1°和10°,求晶界上位错之间的距离。

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十一、根据晶粒的位向差及其特点,晶界有那些类型?有何特点属性?第三章:纯金属的凝固一、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结晶、过冷、过冷度、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形核功、形核率、变质处理、光滑界面、粗糙界面、树枝晶、柱状晶、等轴晶、单晶、非晶、微晶、准晶、多晶体。

二、填空题1、金属结晶一般发生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这种现象称为(),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叫做(),冷却速度越大,则()越大。

2、金属结晶过程是一个不断()和()的过程,直至液体耗尽为止。

若由一个晶核长成的晶体叫做(),多个晶核长成的晶体叫做()。

3、要获得结晶过程所必须的驱动力,一定要有(),过冷度(),液固两相自由能差值(),驱动力(),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形核功(),形核率(),结晶后()越细小。

4、在过冷液体中,会出现许多尺寸不同的原子小集团称为(),只有当原子小集团的半径大于()时,才可作为晶核而长大。

5、在形核时,系统总自由能变化是()降低和()增加的代数和,前者是形核的(),后者是形核的()。

6、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形核功与过冷度的关系可表达成(),它表明当形成临界尺寸晶核时,体积自由能补偿表面能的(),尚有()表面能没有得到补偿,需依靠()。

7、非均匀形核时,其形核功大小与润湿角θ有关,当θ=00时,ΔG非=(),当θ=900时,ΔG非=(),当θ=1800时,ΔG非=()。

说明润湿角θ越小,对形核越()。

8、晶核长大与液固界面结构有关,一般粗糙界面以()方式长大,而光滑界面以()方式长大。

9、为获得细晶粒,在金属结晶时通常采用(),()和()等方法。

10、金属铸锭一般由三个晶区组成,表面为(),中间为(),心部为()。

11、非均匀形核时临界球冠半径与均匀形核临界晶核半径(),但非均匀形核的晶核体积比均匀形核时(),当过冷度相同时,形核率(),结晶后晶粒()。

12、金属结晶时形核方式有()和(),在实际铸造生产中常已()方式形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