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
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分析

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分析作者:王合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7期摘; 要:《平凡的世界》是“新时期”优秀文学作品,为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先生创作。
该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的处理技巧,全文所呈现的特有的语言风味带领着读者进入作者的世界,与作者一同感受他笔下深刻而细致的小说世界。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作者简介:王合军(1978.5-),男,汉,宁夏银川市人,汉语言文学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1通过阅读路遥先生经典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笔者发现其在合辙押韵、熟语这两方面的语言运用熟练而精湛,因此,本文主要从此两方面入手探讨《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色。
合辙押韵、属于在文学作品中多有运用,许多作家和笔者都管用这两者来增添自身作品的表达力、倾诉欲,分许和研究这两者的语言特色,有利于了解和厘清语言学和文学创作间的紧密联系,以此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思路。
一、《平凡的世界》中的合辙押韵仔细阅读《平凡的世界》一书,可发现书中对于陕北民歌信天游情有独钟,文中大面积铺陈、用于简洁的信天游无疑加大增强了全书的艺术感染力,这种便于记忆吟唱的民歌类型主要得益于合辙押韵的运用。
而信天游“生于斯长于斯”,是黄土高原地域风情和人民生活的直接表达和特殊象征,更益于反应当时当地的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
1.合辙押韵及其规律押韵,通常是指诗词歌赋等韵文中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同“韵”的字。
明清时,“韵”同“辙”,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押韵”即等于“合辙”。
要注意,这里的“韵”是指韵腹和韵尾相同,韵头不作要求。
当然,这是从严韵的层面上来说。
另外还有宽韵,也就是一些韵腹相近的字。
现代许多文学作品中多用“十三辙”“十八韵”。
2.《平凡的世界》中合辙押韵的运用路遥先生在其笔下作品《平凡的世界》中运用到的共有九辙,这种艺术形式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平凡的语言成功的修辞

平凡的语言成功的修辞一、引言路遥《平凡的世界》自出版之初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作品自诞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平凡的世界》仍然被看作为“畅销”作品,对许许多多读者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伴随着《平凡的世界》在读者之中被广泛接受,对其学术性的研究从作品诞生之初起就十分热烈。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该作品的分析与阐释。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较为集中的研究“兴奋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解读;对作品主题意义的讨论;尤其从文化角度对《平凡的世界》进行解读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一部具有史诗特质的鸿篇,小说中所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而复杂,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阐释这部作品都是无可厚非。
但对《平凡的世界》的研究,有一个方向容易被人们忽略,那就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该部作品。
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这已经是文学批评领域中可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以语言作为文学批评切入点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甚至文学作品的意义,这都直接和文学的语言相关。
语言不再是文学的外在载体,而是实实在在的构成文学意义的内容,甚至是全部意义的内容。
对《平凡的世界》的研究,从语言角度切入,从现在的研究现状看还比较少。
对此,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平凡的世界》的语言实在是太“平凡”了。
二、《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点路遥成名于20 世纪80 年代,80 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时代。
各种思潮的引入,各种创作的实验都在热烈地进行着。
在语言创作实验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先锋派”。
而与一般的“先锋派”小说作家相比,路遥的写作显然还是走在了老路上,他没有进行先锋小说的那种语言革命。
从《平凡的世界》的文本看,不难发现语言从一开始就并不是路遥《平凡的世界》创新的重点。
从整体上看,《平凡的世界》语言以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为主,在其中夹杂着许多陕西榆林地区方言,特别是在用词方面,许多词对于非陕西榆林本地人甚感陌生,但这些方言词却极具表现力。
《平凡的世界》具有浓郁陕北风格特点的语言

《平凡的世界》具有浓郁陕北风格特点的语言《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浓郁的陕北风格特点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而著称。
该作品通过讲述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在平凡的生活中所经历的挫折、苦难和追求,展现了陕北地区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运用了大量的陕北方言和民俗文化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这种语言风格特点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陕北地区的文化底蕴。
首先,路遥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陕北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些方言词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些甚至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
通过这些方言词汇的运用,路遥生动地再现了陕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
其次,路遥在作品中还运用了许多陕北地区的民间谚语和俗语。
这些谚语和俗语凝聚着陕北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经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义。
通过这些谚语和俗语的运用,路遥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的文化传统。
此外,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还运用了陕北地区的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使得作品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
这些艺术形式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的文化艺术传统。
总之,《平凡的世界》以其浓郁的陕北风格特点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而著称,展现了陕北地区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通过这部作品的阅读,读者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平凡的世界》具有浓郁陕北风格特点的语言

《平凡的世界》具有浓郁陕北风格特点的语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陕北农村生活的家庭伦理小说,作者路遥以其独特的文学手法展现了陕北风格特点。
小说中所描绘的农民生活、土地问题、家族矛盾等题材,无一不体现出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风情,充满了浓郁的陕北风格。
小说中饱含的陕北方言是最直观的陕北风格特点之一。
在小说中,作者用大量的陕北方言来描绘陕北人的生活和思维习惯。
这种浓郁的方言不仅增加了小说的地域感和民俗风情,也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陕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
小说中常用的“唠嗑”、“磨砻子”、“贼叨逼”等方言词汇,都是陕北地区常用的口语,可以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陕北的乡土气息。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举止也充满了陕北风格。
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陕北人物形象,他们坚毅、朴实、勤劳,又固执、自尊心强,对土地、家族有着深厚的情感。
比如主人公孙少安就是一个典型的陕北农民形象,他为了家族荣誉和土地而奋斗到底,不屈不挠,展现了陕北人的坚韧和坚毅。
而与之对立的城市人林世民,则体现了城乡差异和陕北人对外界的排斥心理。
这些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陕北人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风情。
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探讨也是典型的陕北风格。
小说描写了一个陕北农民家族的兴衰史,通过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展现了陕北人对土地、家族的重视和情感纠葛。
小说还涉及到了农村土地问题、家族道德观念、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等现实问题,反映了陕北农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说主题深刻,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陕北地区特有的风情和情感。
《平凡的世界》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格特点,体现了陕北人的朴实、勤劳、坚韧、自尊和家族观念。
通过小说的描写,读者可以深入感受到陕北地区的乡土气息和文化风情,了解到陕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这种浓烈的地域色彩和文化底蕴,使得《平凡的世界》成为一部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价值的文学巨作。
第二篇示例:《平凡的世界》是最近几年备受瞩目的一部电视剧,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
《平凡的世界》语言点评

(17)、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没有什么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痛心疾首吗?你还会悲叹人走茶凉吗?你还会感怀世风日下吗?不会了。你就找到了心理平衡。(第58章)
(41)、不息的热血在涓涓地流淌。这是矿工的血。血渗进煤中;血成为黑色——这染血的煤将变为熊熊炉火。难道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炉火总是那样鲜红------我也曾听一位曾当过矿工的朋友说起过类似的话,他说:“在我眼里,煤都是红色的。因为那都是矿工的鲜血染成的。(第126章)
(42)、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真正万古常青的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是的,生活之树常青。——作者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可谓“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第127章)
(35)、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路遥,我说你是真正的歌咏劳动的伟大诗人!
(36)、多好的夜晚;即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比喻用的多好啊。(第119章)
(37)、他在黄原没有停留。
(12)、农民家的孩子啊,他们的第一堂功课就是劳动!——是啊。我至今仍想起我父亲在我小时候经常对我说的话:“走,跟我下地干活去。完了再写作业。”所以劳动之后学习那简直是无上的享受啊。现在的家长的口头禅就是:“这活用不着你干,赶紧学你的习去。”所以,如今的孩子读书之与他们像无期徒刑一样难受。(第38章)
(5)、啊啊!人活一生,风雨雷电和寒霜黑雪,有时候会在同一个时辰向你的头上倾倒下来!——好在一个“黑”字,将雪彻底主观化了。(第19章)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点

《平凡的世界》语言特点
1.语言富有地方特色
引用“信天游”,使书中充满陕西本土特有的文化气息。
“只有一支深情而忧伤的信天游在高原上飘荡三十里明沙呀四十里水,五十里路上看妹妹..一只孤雁当天叫我心里的苦情谁知道
2.书中语言平实、朴素,却意蕴丰富
“按说,他年轻力壮,一年四季在山里挣命劳动,从来没有亏过土地,可到头来却常常是两手空空。
他家现在尽管有三个好劳力,但一家人仍然穷的叮当响。
当然,村里的其他人家,除过少数几户,大部分也都不比他们的光景强多少。
这段话没有使用任何修饰,只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就描绘出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
“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但生活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
生活会一直走下去!”
3.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路遥巧妙运用陕北语言具有先天幽默性这一特点,去掉了不雅的方言词汇,保留了语言的原汁原味,使小说的幽默情节更加自然流畅,达到了语言与幽默艺术浑然一体,完美结合的境界。
4.现实与浪漫结合
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本色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生活风貌。
书中常常把描写、议论、抒情混杂在一起。
作者的声音与人物的声音叠加起来,格外打动读者。
书中时常飘荡着歌曲,那或柔情或豪迈的信天游曲调,使全书都笼罩
在一种诗意的浪漫氛围里,使作者本人的情感不可抑制地进发在字里行间。
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 (2)

写作提纲目录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 (3)内容提要 (3)关键词 (3)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4)二、《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7)三、结语 (9)参考文献 (10)浅谈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艺术特色内容提要:《平凡的世界》自发表以来,虽然在评论界一直不是很受重视,但是在读者间却广为流传。
在当代一些读书调查中它也一直位于新时代小说的前列,而且经久不衰。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我们身边的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它以现实主义手法,采用“无榜样”意识给我们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巨大历史性的变迁。
它描绘了我们周围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一个平凡的世界,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通入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关键词:现实主义平凡悲壮历史变迁《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中国 70 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把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描写出来,是路遥的特色,许多作家都能这样做。
而能够把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这才是路遥的不同凡响之处。
只有明白了作家对贫穷的这种诗意的态度,才理解路遥的作品。
而路遥难能可贵的是,当他成名以后,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更加猛烈地要把过去思考的东西喷发出来,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跳跃。
《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探析

《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探析摘要:《平凡的世界》在我国当代文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也是新时期文学中的典型代表,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关注。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语言技巧独特,所蕴含的感情也让人回味悠长,就这样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通过语言独特的驾驭能力,向读者传达其对生活的感悟,使读者对特殊年代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基于此该文以《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求这些特色语言在其小说创作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以期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语言特色目前,绝大多数的学者对于《平凡的世界》的研究都集中在美学与文学领域,对其语言特色方面的研究反而较少,只有部分学者从词语的重叠角度研究了其语言风格,所以关于语言特色方面的研究当下仍旧是处于空白状态的[1]。
该文对于其语言中的合辙押韵和熟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列举出其具体应用实例,从而为读者全面感受该作品的语言美提供准确的依据。
通过研究该作品的语言特色,可以对语言学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梳理,为今后文学创作带来启发。
1 《平凡的世界》中的合辙押韵在《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存在,路遥为何会对信天游如此喜爱?主要就是因为信天游可以以简洁的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被吸引在内,由此使作品更加容易记忆和吟诵,进一步拓展作品的影响范围。
信天游这一艺术形式在黄土高原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准确反映了当地人生产生活的主要形象。
在作品中进行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贴近现实,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充分的体验到作者在撰写故事时的情感,同时也能够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得以充分展现与扩散。
田雨因与儿子生气,内心苦闷,便以儿子为原型编排了一段链子嘴,大量运用了人辰辙、痕韵。
沟壑纵横是陕北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地形特征,这使得人们在相互交流时必须大声高呼,才能让对方听见。
而在此情形下,会对肺式发音产生影响,如果通过肺部交流,说话者会感觉很吃力,无法提高音量,于是其需要靠腹中气流冲出鼻腔传递信息,在保持生产劳动的基础上进行日常的交流[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2)正文 (3)一、朴素平淡的语言色 (3)二、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 (4)三、富于哲理的语体韵味 (5)四、富有陕北风情的乡土语言 (5)结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9)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摘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一方面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融入大量陕北方言,形成浓厚的地方色彩。
其二,凭借路遥本身深厚的基础文化和知识,对陕北语言的深入研究及实地考察,经过全力的锻造与筛选,使小说既摒弃了方言土语低俗落后的元素,又保留了原始经典的风格,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
路遥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小说既促进了陕北方言的宣传和传承,又展现了陕北的人文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语言特色;陕北方言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AbstractLu Yao's ordinary world with distin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novels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forming a strong sense of local color. Secondly, by virtue of Lu Yao's own rich cultural and knowledge-based, language-intensive research and fieldwork in northern Shaanxi, after fully forged and screening, the novel is both abandoned the backwardness of vulgar dialect in a dialect element,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classic style, presented to the reader a new reading experience. Lu Yao's novels, as represented in the ordinary world, both contributed to advocacy and heritage of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 humanistic style demonstrated in northern Shaanxi, ha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of the ordinary world; language features; In northern Shaanxi dialect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前言路遥小说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用,陕北方言经过路遥精心提炼,无论是融入小说人物道白中的方言土语,还是融入小说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中的陕北方言,都体现了路遥小说语言的朴实、平淡。
但另一方面,路遥并非一味追求朴实平淡。
由于表达需要,有些语言也比较幽默诙谐。
还有就是简单平淡的语言中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因此路遥写作语言特色具有其自己的独特价值。
一、朴素平淡的语言色彩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在他看来,倘能“顺物玩情”,则可“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
王安石也推崇“平淡”的风格和境界,而且认为那是一种不易达到的高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集》)1、凡是读过《平凡的世界》的读者,我们应该都会记得孙少平为表示对班长顾养民的不满在他点明时而对他做出的反抗,之后,他与金波的对话:点完名散场后,他和他们村的金波一同走出教室,这家伙喜眉笑脸的对他悄悄伸出一个大拇指说:“好!”“我担心这小子要和我打架”。
孙少平事后倒有点后悔他刚才的行为了。
“他小子敢”。
金波瞪起一双大花眼睛,拳头在空中晃了晃。
路遥就用朴实简短的人物对话,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金波对孙少平那样铁般的友情,同时也刻画出孙少平的内心矛盾,给人留下了温暖的记忆,更让人感受到孙少平与金波那种心灵相通,患难与共的兄弟情。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2,、我们再看这段描写:少平知道,家里的光景现在已经临近崩溃。
老祖母年近八十,半瘫在炕上;父母亲也一大把岁数,老胳膊老腿的,挣不了几个公分;妹妹升入了公社初中吃穿用度都增加了;姐姐又寻了个不务正业的丈夫,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还要他们家经常接济一点救命的粮食——他父母心疼两个小外孙,还常常把他们接到家里来喂养。
此段描写几乎没有用形容词,寥寥几笔,简洁朴素,但是却把孙少平家的贫困状况刻画地十分清楚:上有老,下有小,兄妹上学,祖母半瘫,父母亲也一大把岁数,缺少劳力,在那个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家中的贫穷可想而知,语言平易浅近,言浅意浓。
二、幽默俏皮的语言风格路遥的幽默语具有先天的优势,他巧妙运用陕北语言具有先天幽默性这一特点,再融以作者有意识的加工和锤炼,去掉低俗不雅的方言词汇,不仅保留了语言的原汁原味,还使得小说的幽默情节更加自然流畅达到了语言与幽默艺术浑为一体,完美结合的境界。
1、我们看这一段文字:“他一个人坐在灶火屹崂拉风箱饭还没熟,三个孩子像土匪一样趴在锅上,三下五除二就吃的差不多了。
”这时他也不由得想起了早年间太厚钢的好吃好喝,顿顿白馍大肉菜喷鼻香,那时他一顿才吃三个白膜?这是不可思议?要是现在的话······这段话具有极强的幽默性,但更多的还是通过幽默所流露出来的讽刺意味。
“那时他一顿才吃三个白膜”?试问而今还有谁会把家家户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馍”称之为“白馍”?只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白馍”真的是太稀罕少见了。
那样的“奢侈品”平民百姓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调剂一下胃口而已。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作者将孙玉亭三个孩子的吃相比作土匪用“三下五除二”来形容孩子吃饭的速度,如此可以使读者更深刻的感受到陕北方言的魅力和这里所要表现的幽默讽刺意味,也表现了孙玉亭本身所带有的那种愚昧:空有理想抱负,却不务事实。
同时也接揭露了七八十年代革命余风对一代知识分子身心的残害,句子简短、幽默、清新自然、韵味无穷。
2、我们再看一下金波带领弟兄打过班长顾养民的“善后处理”过了一会,坐在炕拦石上的金波叫另外一个男生打了一盆凉水。
于是,金波和这一群人,就把他从地上拉起来,两个人强制地架着他的胳膊,另外的人把他糊血的脸顷刻间洗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把他衣服上的土也扫得一尘不染。
金波甚至拿了一把梳子,把他的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
这段描写真是太绝了!打过你之后,再把你精心“打扮”一番:脸给你洗得干干净净,衣服给你扫得一尘不染,甚至还把你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咋样?够“义气”吧,出去了别人也看不出来被打,却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好好地教训了顾养民,读后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好!三、富于哲理的语体韵味1、文中的这段文字我们不难忘记:不知是哪一天,她走过来的时候,看了他一眼。
他也看了她一眼,尽管谁也没说话,但实际上说了。
是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些时候,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手势,只要一个眼神,我们便心领神会,有时甚至比语言和手势理解地更深刻!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尽管谁也没说,但实际上说了,无言中能表达双方的万千心绪。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2、再看这段文字: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对于演员,人们关心他们的吃、穿、住、行,甚至血型、星座、三围,而且乐此不疲,而对普通人却很少关注,其实普通人也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有自己的生活阅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段话确切地道出了一些人对演员和普通人的态度,针砭时弊,意蕴深刻。
四、富有陕北风情的乡土语言(一)、特地道的专用名词1、比如:孙玉厚对孙少安说:“我在这里心急的盛不定跑来看人家倒究怎样处理你呀”?其中“盛不定”只因为某件事坐立不安的样子,利用这些地方特色的词汇,往往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幅声色俱全的陕北农村风俗画,那融合着陕北方言的语感、腔调更能触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和情趣。
2、再看当孙玉厚得知儿子少安犯“重罪”可能要判重型心中充满绝望:“但想来想去,他还得活着,他的几个娃娃都还没成家立业,大女儿兰花虽然寻了人家,但光景烂包的也活不下去,他活着总还能给娃娃们帮扶一把······孙少安并不知道他父亲现在迁就在石屹节的街道上。
”作者是以第三叙述视角对孙玉厚此刻悲惨的处境进行描述的。
其中在对主人公进行心力描述时仍然用到了陕北词汇如“烂包”“迁就”等结合上下文及陕北的人文历史,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联想到在那个饥荒的年代,这些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在受到物质精神的双中压迫时,需要面对多大的痛苦。
路遥在叙述时注意利用了陕北人的用语习惯和思维。
才使其语言描写清新自然、生动形象的特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二)信天游路遥的许多小说始终穿插陕北的信天游。
1、下面我们来看一次少安与田润叶见面田万有唱的信天游。
说下个日子呀你不来石畔上跑烂我的十眼鞋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陕北的信天游让人折服,表达感情直抒胸臆,田万有对儿女情长的无心表达和随口的歌唱,倒正诉出了润叶的一腔情思,多么有概括力的信天游啊,那么富有生活气息,那么真切的描摹了情人之间的相思相恋。
2、、再看这一段,酒曲谣---对“揽工汉”生活的描述蓝格格英英天上起白雾没钱才把个人难住。
三绺绺麻绳捆铺盖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黑老鹄落在牛脊梁走哪达都想把妹妹捎上。
套起牛车润上油撂不下妹妹哭着走。
人想地方马想槽哥想妹妹想死了。
毛眼眼流泪袄袖袖揩咱穷人把命交给天安排。
叫声妹妹你不要怕腊月河冻我就回家。
民歌是地域风俗的霓裳。
《平凡的世界》给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地道鲜活的陕北风俗画。
这段信天游描写逼真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劳动者苦难而深沉的叹息。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在这部书中作者对信天游的运用,是黄土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品中每一首曲子的出现都恰到好处。
也使得小说主题的突出如鱼得水,令人回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结语总之就语言风格而言,路遥小说始终追求朴实无华而又本色通俗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