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合成原理及方法逐步聚合

合集下载

高分子课件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课件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五、线型缩聚机理
许多缩聚物都是通过逐步聚合的机理聚合得到的。
单体(一聚体)
二聚体
三聚体
......
低聚体 + 低聚体
高聚体
低聚体 + 高聚体
高聚体
大多数缩聚反应都是可逆平衡反应
OH +
k1 COOH k-1
OCO
+ H2O
平衡常数
K
k1 k1
OCO H2O OH COOH
酯化反应的K=4。在实际生产中,为使反应尽量 向生成高聚物的方向移动,通常要采取措施将副产 物小分子尽量排除。如:通入惰性气体或抽真空。
a
a
AA
n
+n
A
如: a
b
b
BB
B b
AA A
B B BA A
A
B B BA
B AB B
A
B BB
3、按照热力学特征分 ⑴ 平衡缩聚
具有可逆变化特性的缩聚反应
如:
nHOROH + nHOOCR'COOH
H
OROOCR'CO n OH + (2n-1)H 2O
⑵ 不平衡缩聚反应
在缩聚反应的条件下不发生逆反应的缩聚反应
NH2(CH2)3COOH
成环—单分子反应 缩聚—双分子反应
O
( 内
C
CH3 CH
O
交 酯
/
O
H2C H2C
CH CH3

C

O
酯 )(
CH2

C O +H2O 酰
N

H

故增加单体浓度,有利于缩聚反应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合成原理及方法-链式聚合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合成原理及方法-链式聚合
反应能否进行、按什么方向进行,取决于自由焓变化。
聚合 M P
热力学第二定律: G H TS
只有自由能变化△G小于零的过程才能自动进行。
G GP GM 0
聚合自发进行
聚合、解聚处于平衡
G 0
G 0
解聚
△S总是负值 一般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H< 0。
A 链式聚合反应 B 速率控制步骤 C 链增长才使聚合度增加。体系组成 D 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聚合度与时 间的关系。 E 少量阻聚剂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2.3 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
主要研究内容
聚合反应速率 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 各种影响因素
3.1.1 自由基聚合动力学方程
链引发速率Ri 链增长速率Rp
A
CH2=CH Y
形成阳离子增长种后,供电取代基又使 阳离子增长种电子云分散,能量降低而 稳定。
ACH2
C Y
烷基: 一个烷基供电不足,如丙烯、丁烯 二个烷基供电,异丁烯。 烷基醚: 氧原子与双键形成 p –π共轭
—R
苯环/双键等: 形成 π –π共轭,三种聚合均可进行
2.3.2 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
能产生碳阳离子的物质。如 RX、RCOX、(RCO)2O等。
2.3.3 阳离子聚合机理
(链引发、增长、终止、转移等基元反应)
(一) 链引发:
主引发剂与共引发剂形成络合物离子对;
C + RH
H
(CR)
与单体双键加成形成单体碳阳离子
H
(CR)
+ M
ki
HM
(CR)
特点: 引发速率快,引发活化能为 Ei=8.4~21 kJ/mol
(60oC下,85%歧化终止,15%偶合终止,f=1)

第2章 逐步聚合

第2章 逐步聚合
而是端基的活动性。链段运动以及反应基团的相遇的速率比 质心的平移高得多。聚合度不大,粘度不大时,对链段运动
影响不大。
(2)适当的粘度反而对基团的持续碰撞有利。 (3)粘度过大后,链段运动明显受阻,基团被包埋,端 基活性才降下来。 因此,在粘度不很大时,官能团等活性概念是真确的。 “官能团等活性”假设有助于动力学的简化处理。
共缩聚 一般缩聚体系中加入第三或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如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缩聚成涤纶聚酯,加入第三单体丁 二醇共缩聚,降低涤纶的结晶度与熔点,增加柔性。 在均缩聚中加入第二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18
18
2.3 线形缩聚反应的机理
2.3.1 线形缩聚反应的条件
必须是2-2或2官能度体系;
反应单体不易成环。
16
16
2-2或2体系:线型缩聚 单体含2个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 得到线型缩聚物的反应,如涤纶、尼龙、PC等。
2-3、2-4等官能度体系:体型缩聚 至少一个单体含有2个以上的官能度,形成大分子 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型缩聚物的反应。如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
17
17
均缩聚
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即2 -体系(如羟基酸 或氨基酸缩聚),也称自缩聚。
第二章
逐步聚合
Stepwise Polymerization
1
2.1 引言
聚合反应按单体和聚合物结构组成变化分(Carothers) 加聚::烯类单体的加成聚合反应
缩聚:单体经多次缩合聚合的反应
2
按聚合机理分(Flory)
连锁聚合反应(Chain polymerization): 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
15
15
2.2.2 缩聚反应的分类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缩聚和逐步聚合

N0
N0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的区别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 经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数目
反应程度:则是指已经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例如: 一种缩聚反应,单体间双双反应很快全部变成二聚体,就 单体转化率而言,转化率达100%;而官能团的反应程度 仅50%
反应程度与平均聚合度的关系
聚合度是指高分子中含有的结构单元的数目
聚加成:形式上是加成反应,但反应机理是逐步反应。 如聚氨酯的合成(p17)。
开环反应:部分开环反应为逐步反应,如水、酸引发的己内 酰胺的开环反应。
氧化-偶合:单体与氧气的缩合反应, 如 2,6-二甲基苯酚和氧 气形成聚苯撑氧,也称聚苯醚。
2 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
官能团间的反应,无特定的活性中心;无所谓的引发、 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反应逐步进行,每一步的反 应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 H + ][ A- ] KHA =
[ HA ]
[ HA ] [ H + ] [ A- ] = KHA
代入式
-d [ COOH ] = k1k3[ COOH ][OH ][ H+]
dt
k 2KHA
催化用酸HA:可以是二元酸本身,但反应较慢,也可以是 外加酸,如H2SO4,大大加速
自催化缩聚反应
无外加酸,二元酸单体催化剂,[HA] = [COOH]
Flory对此进行了解释:
官能团等活性理论是近似的,不是绝对的,这一理论大大简化了研 究处理,可用同一平衡常数表示,整个缩聚过程可以用两种官 能团之间的反应来表征
COOH + HO
k1
OCO
k1
2. 线型缩聚动力学
不可逆条件下的缩聚动力学

第二章逐步聚合(stepwisepolymerization)

第二章逐步聚合(stepwisepolymerization)

反应程度
Xn = 1 /(1体系
Xn
KC0 Pnw
Xn K 1
(2)官能团不等摩尔比反应
一种官能团过量越多,聚合度越小。
分析: • 如何提高线形缩聚反应聚合物的聚合度
提高反应程度 除去小分子 官能团等摩尔比反应
• 如何控制线形缩聚反应聚合物的聚合度
第二章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2.1 逐步聚合反应概述
1、逐步聚合反应分类 按反应机理
缩合聚合:多次缩合反应,有小分子析出(典型逐步聚合,重点研究) 逐步加聚: 多次官能团间加成, 无小分子析出
例如:涤纶(PET)、尼龙、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氨酯
+ HO CH2 CH2 OH
Rp k0[COOH][OH][H ]
[H ] [COOH ]
Rp ko[COOH]2[OH]
聚合速率
Rp


d[COOH ] dt

ko[COOH ]3
聚合度

( X n )2 1 2[COOH ]o2 kot
动力学曲线
(1) P=0.8-0.93,符合三级动力学关系 (2) P<0.8,偏离 (3) P>0.93,偏离
曲线偏离的原因:
低转化率时
反应体系的极性变化 反应物浓度和活度 催化机理的变化 体系体积的变化
自催化体系高转化率时
反应物的少量损失 体系粘度增加
(3)官能团不等活性体系 (P32)
2、平衡缩合聚合动力学(不排除小分子)
O C OH
起始
C0
t 时刻,未除水 C
k1 OH
k-1
C0 C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缩聚及逐步聚合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缩聚及逐步聚合
2.2.2 缩聚反应分类
l 按反应热力学的特征分类 平衡缩聚反应 指平衡常数小于 103 的缩聚反应 不平衡缩聚反应 平衡常数大于 103
l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线型缩聚 体型缩聚
2.2.3 特点
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缩合反应多 次重复结果形成缩聚物的过程。 1、典型缩合反应——形成低分子化合物
3 、反应程度与数均聚合度的关系
数均聚合度是指高分子中含有的结构单元的数目。
Xn

起始单体数目

达到平衡时同系物数目(大分子数)
N0 N
代入反应程度关系式
P = N0-N = 1- N
N0
N0
P = 1- 1 Xn

1 Xn = 1-P
一般 Xn 100~200 P提高到
0.99~0.995
300 250 200
a. 密闭体系中,nw=P
Xn

1 P
K=
1 nw
K
当M n 104 , P 1, X n
K nw
平衡缩聚中数均聚合度与平衡常数
及小分子副产物浓度三者关系
Xn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无关。(因为nw平衡时为定值)
b. 敞开体系,水排出,则 nw为体系中剩余的。
说明:X
的影响因素
n
密闭体系,只与T有关 敞开体系,与排出的水有关
3、缩聚中的副反应 副反应
消去反应 化学降解 链交换反应
消去反应
HOOC(CH2)nCOOH
HOOC(CH2)nH + CO2
二元酸脱羧温度(℃)
己二酸 300~320 庚二酸 290~310 辛二酸 340~360 壬二酸 320~340 癸二酸 350~370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2.1 缩合反应与缩聚反应
O
酯 化
CH3C_ OH + H_OCH2CH3

O

CH3C_OCH2CH3 + H2O
酰 胺 化
O CH3C_OH + H_NHCH2CH3

O

CH3C_NHCH2CH3 + H2O
双官能团单体的多步缩合反应:
H O O C(CH 2)4CO_O H+H _N H (CH 2)6N H 2
3、单体通式 a–R–c
H2N(CH2) 5OH 仅参加前面二类型的均缩聚或混缩聚反应而不能单独进行 聚合,这叫共缩聚反应,产物叫做共缩聚物。
合成一种线型缩聚物一般可有多种聚合反应路线和相应的 单体,但是按照这些单体的合成难易、聚合反应的难易以 及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高低,通常只有一两种单体是最 符合条件的。
2 与官能团所处的空间环境有关 对苯二胺 + 对Biblioteka 二甲酰氯 反应活性较低H2N_
_NH 2+CO l C _ _COl C 全芳聚酰胺
间苯二胺 + 间苯二甲酰氯 反应活性较高
H2N_ _NH 2+CO l C _ _COl C 全 芳 聚 酰 胺
3 环化反应倾向大小 羟基酸的聚合-环化反应倾向与碳原子数
由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 合反应称为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2.2 逐步聚合反应单体
2.2.1 线型缩聚反应单体的类型
1、单体通式 a–R–b
HO(CH2)5COOH
H2N(CH2) 5COOH
属于均缩聚反应,得到均缩聚物。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
+二 酸 二 胺 HO [OC(CH 2)4CONH(CH 2)6NH]n H -(2n-1)H 2O
一、 缩聚反应的定义
官能团间经过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的反 应,即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 即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
特点: 特点: 缩聚物有特征结构官能团 有低分子副产物 缩聚物和单体分子量不成整数倍
线形缩聚
一、平衡线形缩聚
指缩聚过程中生成的产物可被反应中伴生 的小分子降解, 的小分子降解,单体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存 在可逆平衡的逐步聚合反应。 在可逆平衡的逐步聚合反应。
例如: 例如:聚酯化反应
线形缩聚的机理: 线形缩聚的机理:逐步和可逆
机理特征:逐步、 机理特征:逐步、可逆
是官能团间的逐步反应,且每一步都是可逆的。 是官能团间的逐步反应,且每一步都是可逆的。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stepwise polymerization
第一节 引言
按聚合机理或动力学分类: 按聚合机理或动力学分类: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 连锁聚合( ) ------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引发单体,迅 活性中心( )引发单体, 活性中心 速连锁增长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逐步聚合( ) ------无活性中心,单体所带的不同官能团间相 无活性中心, 无活性中心 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缩聚反应的分类(本章就以缩聚反应为代表) 缩聚反应的分类(本章就以缩聚反应为代表)
1)按反应热力学分类: )按反应热力学分类:
平衡缩聚(或可逆缩聚) 平衡缩聚(或可逆缩聚) K<103 如聚酯 K=4 不平衡缩聚(不可逆缩聚) K>103 如聚碳酸酯 不平衡缩聚(不可逆缩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等当量的二元酸和二元
二、聚合度与反应程度p 的关系 醇或羟基酸的缩聚为例。
反应程度p:
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 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平均聚合度:
大分子链的平均总单体数 (或结构单元数)。
p N0 N 1 N
N0
N0
Xn
N0 N
Xn
1 1 p
N0:体系中起始的官能团数(羧基数或羟基数),等于反应时间t时所有大分子的结构单元数; N:反应到t时体系中残留的官能团数(羧基或羟基数) ,等于大分子数。
7、微量阻聚剂可消灭活性种使聚合终止。
7、由于平衡限制,两单体非等当量比,或温度过 低而使缩聚暂停,这些因素一经消除,反应继续进 行。
2.6.3 线性缩聚反应的聚合度
一、官能团等活性理论 官能团的反应活性与分子大小无关
理论解释: 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官能
团的碰撞次数。碰撞次数与大分子的整体 移动无关,而取决于大分子链段的构象重 排。
3. 缩聚反应的体系
官能度:反应物分子中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 1-1官能度体系:
例醋酸与乙醇反应体系,它们均为单官能团物质。
1-2官能度体系:
例丁醇与邻苯二甲酸酐(官能度为2)反应的体系。
体系中若有一原料属单官能度,缩 合后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
2-2官能度体系:
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生成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n 聚体 m 聚体 (n m) 聚体 水
是官能团间的反应,无明显的引发、增长、终止, 反应是逐步增长的,且每一步是可逆的。
∴ 逐步的可逆平衡反应。
自由基聚合与线形缩聚特征的比较
自由基聚合
线形缩聚
1、反应分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其速率常 1、无链引发、增长、终止。各步反应速率常数和
K中等的反应,如聚酰胺反应,K≈300~500,低分子副 产物对分子量有所影响;
K很大的反应,可看作不可逆反应。如聚砜、聚碳酸酯 等反应。
2、 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控制
反应程度和平衡常数是影响线形缩聚物聚 合度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控制手段。
大分子端基有不同的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 团,要控制分子量,须使大分子链失去活 性。
数和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控制总速率。
活化能基本相同。
2、活性中心迅速和单体加成,使链增长。单体间或与 2、任何单体和聚合物间均能缩合使链增长,无活
聚合物均不反应。
性中心。
3、从单体自由基增长到高聚物时间极短,无中等聚合 3、单体、低聚物、高聚物间都能反应,使分子量
度阶段。
逐步增加,反应可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段。
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
无特定的活性中心; 无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 反应逐步进行,每一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体系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组成; 分子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缓慢增加,转化率在短期内很高。
自由基聚合:延长反应时间主要是提高 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较小。
2.6.2 缩聚反应
n HOOC-R-COOH + n HO-R’-OH H-(-O-C-R’-OCO-R-CO-)n-OH + (2n-1) H2O
逐步加聚反应:单体分子通过反复加成,使分子间形成共 价键而生成聚合物的反应。
O=C=N-R-N=C=O + HO-R’-OH O=C=N-R-NH-COO-R’-OH
开环反应:部分为逐步反应,如水、酸引发己内酰胺开环。
缩合反应
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 一个大分子,同时失去水或其他比较简单的无机 或有机分子的反应。
H+
CH3COOH + HOC2H5 CH3COOC2H5 + H2O
一、缩合聚和反应 1. 定义:
官能团间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2. 特点:
缩聚物有特征结构官能团; 有低分子副产物;
根据官能度体系不同,可区分缩合反应、线型缩 聚和体型缩聚。
1-1、1-2、1-3体系;低分子缩合反应; 2-2或2体系:线形缩聚; 2-3、2-4等多官能度体系:体形缩聚。
二、线形缩聚Βιβλιοθήκη 理——逐步与平衡aAabBb aABb ab
aABb aAa(bBb) aABAa(bBABb) ab
a( AB)b a( AB)b a(ABAB)b ab
1mol二元酸与1mol二元醇反应: 体系中的羟基数或羧基数为:
1*2=2mol 若反应若干时间t后,体系中残存的羧基数为0.5mol; 则反应若干时间t后,体系中所有分子中的结构单元数:
1+1=2mol(二元酸或二元醇,虽均有两个官能 团,但结构单元只有一个)
则大分子数:
0.5mol(有一个羧基,就有一条大分子)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合成原理及方法
逐步聚合反应
内容目录
逐步聚合的类型 逐步聚合的特点 线性缩聚反应机理 线性缩聚反应的聚合度 体型缩聚反应
2.6.1 逐步聚合反应的类型
缩聚反应: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同时有小分子产生。
n a-A-a + n b-B-b a-(- A-B-)n-b + (2n-1) ab
p 1 0.5 0.75 2
Xn
2 0.5
4
Xn
1 1 p
p=0.9 p=0.9995
聚合度将随反应程度而增加; 符合此式须满足的条件:官能 团数等当量。
Xn 10
Xn 200
三、影响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1、影响聚合度的因素
多数缩聚反应属可逆平衡反应,根据K值大小, 大致分三类:
K较小的反应,如聚酯化反应(K≈4)。低分子副产物 的存在对分子量影响较大,可逆反应;
4、聚合过程中单体逐渐减少,转化率增加。
4、聚合初期,单体几乎全部缩聚成低聚物,以后 再由低聚物转变成高聚物,转化率变化甚微,反应 程度逐步增加。
5、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 5、延长缩聚时间主要是提高分子量,而转化率变
较少。
化较少。
6、反应混合物仅由单体、高聚物及微量活性中心组成。6、任何阶段,都由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组成。
naAa nbBb a[ AB]n b (2n 1)ab
2官能度体系:
单体有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A、B(如氨基酸、羟基酸 等),可经自身缩聚形成类似的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naRb a[R]n (n 1)ab
2-2或2官能度体系的单体进行缩聚形 成线形缩聚物。
2-3官能度体系:
如邻苯二甲酸(官能度为2)与丙三醇(官能度为3)。除线形方向 缩聚外,侧基也能聚合,先形成支链,而后进一步形成体型缩聚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