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人口信息调查表

合集下载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登记卡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登记卡

姓名 曾用名 与户主关系 性别 出生时间 民族 户口性质
证件号码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就业状况
奖扶类型 审批时间 工作单位




姓名


户籍地
现居住地
详细住址
健康状况
管理属性
变动时间 注销原因 注销时间
区域名称: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登记卡
门牌号:
联系电话:
户编号:
姓名
曾用名 出生时间 民族 户口性质
证件号码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就业状况
工作单位
职务
女方
男方

初婚时间
本 女方

况 男方
健康状况
女方
婚姻变动
类型
时间
现有子女 男女
户籍地
手机号码
符合再生育特殊情况
婚育证号
现居住地
详细住址
身高 (cm)
体重 (kg)

政策外 生育类型
通知书 下达时间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登记卡
通知书号
应征 金额
门牌号:
总征 最近一次 最近一次 金额 征收金额 征收时间
党纪处分
联系电话: 处分时间 单位处理意见
户编号: 政纪处分 处分时间 单位处理意见
独生 子女 领证
独生子女证号
发证时间
生育 服务

证号
发证时间 奖励 扶助
奖扶类型
审批时间 奖扶类型 审批时间
血型
发证机关 发证时间
管理属性
变动时间 注销原因 注销时间
男方 子女姓名 曾用名 性别 出生时间 户口性质
证件号码

人口调查问卷模板

人口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特此开展此次人口调查。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性别:(1)男(2)女2. 年龄:(1)18岁以下(2)18-30岁(3)31-45岁(4)46-60岁(5)60岁以上3. 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4. 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5)本科及以上5. 职业:(1)农民(2)工人(3)干部(4)教师(5)医务人员(6)企事业单位员工(7)自由职业者(8)其他6. 家庭月收入:(1)2000元以下(2)2000-4000元(3)4000-6000元(4)6000-8000元(5)8000元以上二、人口流动与迁移7. 您所在地区的人口流动情况:(1)人口流出(2)人口流入(3)人口稳定8. 您迁移的原因:(1)就业(2)教育(3)家庭(4)其他9. 您迁移的距离:(1)省内(2)省外(3)跨国10. 您在迁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经济压力(2)就业问题(3)子女教育(4)住房问题(5)其他三、生育观念与政策11. 您是否了解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4)不太了解(5)不了解12. 您对以下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1)独生子女政策(2)二孩政策(3)三孩政策13. 您是否支持以下计划生育政策?(1)非常支持(2)比较支持(3)中立(4)不太支持(5)不支持14. 您认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对您的生活有哪些影响?(1)正面影响(2)负面影响(3)无影响四、住房情况15. 您目前的住房类型:(1)自有住房(2)租赁住房(3)其他16. 您的住房面积:(1)50平方米以下(2)50-100平方米(3)100-150平方米(4)150平方米以上17. 您对目前住房的满意度:(1)非常满意(2)比较满意(3)一般(4)不太满意(5)非常不满意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18. 您是否参加了以下社会保障:(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其他19. 您对以下公共服务的满意度:(1)教育(2)医疗(3)就业(4)住房(5)交通(6)其他六、其他20. 您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人口普查登记表

2024年人口普查登记表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人口普查登记表本合同目录一览1. 定义与术语1.1 人口普查1.2 登记表1.3 人口信息1.4 普查员1.5 普查对象2. 人口普查的目的和范围2.1 目的2.2 范围3. 登记表的填写要求3.1 基本信息3.2 人口统计信息3.3 特殊情况的处理3.4 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 普查员的职责与权利4.1 职责4.2 权利5. 普查对象的义务与权利5.1 义务5.2 权利6. 人口信息的保密与保护6.1 保密原则6.2 信息保护措施7. 数据的使用和共享7.1 数据使用范围7.2 数据共享条件8. 登记表的提交和审核8.1 提交时间8.2 审核流程9. 人口普查结果的发布与使用9.1 发布范围9.2 使用条件10. 违约责任与赔偿10.1 违约行为10.2 赔偿责任11. 争议解决方式11.1 协商解决11.2 调解程序11.3 法律诉讼12.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2.1 生效条件12.2 合同变更12.3 合同终止13. 合同的解释与适用法律13.1 合同解释13.2 适用法律14. 其他条款14.1 通知与送达14.2 附件14.3 签署页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人口普查本合同所述人口普查是指根据我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对我国大陆范围内所有常住人口进行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1.2 登记表本合同所指登记表是指用于记录人口普查过程中,普查员对普查对象人口信息进行采集、登记的书面文件。

1.3 人口信息本合同所述人口信息是指普查对象在人口普查登记表上所填写的基本信息、人口统计信息等。

1.4 普查员本合同所称普查员是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由人口普查机构指派,负责进行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员。

1.5 普查对象本合同所称普查对象是指在我国大陆范围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在本普查时段内居住的人口。

第二条人口普查的目的和范围2.1 目的本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我国大陆范围内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情况,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等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人口普查短表范本

人口普查短表范本

人口普查短表范本人口普查短表范本尊敬的居民:为了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我们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人口普查工作。

此次人口普查是全国性的调查活动,我们需要您的参与与配合。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请您仔细填写下列内容,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一、个人基本信息:1. 姓名:2. 性别:(男/女)3. 出生日期:(年/月/日)4. 户籍所在地:(填写所在地区)5. 当前居住地:(填写详细地址)二、家庭信息:1. 家庭人口数量:2. 家庭成员姓名及与户主的关系:(例如:户主:李明,关系:本人;人员1:王红,关系:子女)三、教育及职业情况:1. 教育水平:(填写最高学历)2. 当前从事的职业:(填写职业名称)3. 是否有稳定的工作:(是/否)4. 如有工作,请填写以下内容:工作单位名称: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性质:(例如:国有/私营企业)四、政治面貌:1. 政治面貌:(填写政治面貌)2. 是否参加过政党组织:(是/否)五、家庭住房情况:1. 是否拥有自住房:(是/否)2. 租赁房屋的情况:租房时间:(填写租房时间)租房地点:(填写租房地点)请注意:1. 所有问题皆为必填项,请务必填写完整。

2. 所有个人信息和调查结果将严格保密,仅用于人口普查调查用途。

再次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您的参与对于我们了解人口情况和制定政策至关重要。

如果您对填写过程或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将为您提供帮助。

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健康幸福!此致,人口普查调查工作组。

全员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全员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全员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一、填表单位及资料来源起报单位为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委(局)逐级汇总、上报,直至国家人口计生委。

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所填报表的数据,来源于所管辖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和有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获取的流动人口相关信息;或相关部门共享信息。

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委(局)所填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下一级人口计生委(局、办)上报的报表数据。

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报表数据包括省级汇总数据、分市(地、州)数据、分县(市、区)数据。

二、统计对象统计对象为省级行政区域内0岁以上跨省、省内流动人口。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其它保密单位内的有关人员除外。

三、统计期限年度报表统计时点为当年9月30日24时。

四、指标解释1、跨省流入人口(总数):统计期末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区、市)户籍的0岁以上人口总数。

其中,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2、跨省流入男性人口:跨省流入人口中的男性人口总数。

3、跨省流入15周岁以下男性人口:跨省流入男性人口中15周岁(含)以下的人口总数。

4、跨省流入女性人口:跨省流入人口中的女性人口总数。

5、跨省流入15周岁以下女性人口:跨省流入女性人口中15周岁(含)以下的人口总数。

6、跨省流入务工经商人口:跨省流入人口中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人口总数。

7、跨省流入随同流动人口:跨省流入人口中不从事务工、经商活动并跟随家庭成员一同在本地生活居住的人口总数。

8、跨省流入其他人口:跨省流入人口中既非务工经商、又非随同流动的其他原因流入的人口总数。

9、跨省流出人口(总数):统计期末户籍地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外省(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总数。

其中,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陕西省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卡填写说明

陕西省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卡填写说明

《陕西省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卡》填写说明一、有关要求说明(一)全员人口信息、《陕西省全员人口信息采集卡》以户为单位进行填写,“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地人口,居住一处共同生活地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立生活地,也作为一个家庭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在单位内地集体宿舍或其他住所共同生活地人口作为集体户.集体户以一个居住房间为一户进行登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应在本户登记地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住在本户地人,不管其户口登记在何处,包括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地人口,也包括所有地外来人口;二是户口登记在本户,但未住本户地人,无论其外出日期长短,均应登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户地拆分.已经办理离婚手续地夫妻,户口仍在一起地可按照两户采集.如果本户人口较多,有两个及以上地已婚育龄妇女,可将大户拆成小户采集,遵循保留完整小家庭原则(每户最多有一个已婚育龄妇女),户主要填写新地家庭户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数据项“配偶姓名、身份证号,父母姓名、身份证号”是描述家庭成员关系地重要信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补充完整.在“户”地拆分和户内人员地变动时,要注意保存“配偶姓名身份证号、父母姓名身份证号”数据项地信息.此外,即使在配偶、父亲、母亲死亡地情况下,也要保留“配偶姓名身份证号、父母姓名身份证号”数据项地信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育龄妇女超出育龄期(周岁以上)地,其信息均需纳入当前操作地数据库..奖励扶助数据项,将从国家平台上直接从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等系统中提取.、子女信息以已婚育龄妇女为主要采集对象,如果其配偶再婚且再婚前有子女、子女不属本户成员地,还应采集此家庭子女信息表中,血缘关系填写清楚,妊娠信息不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婚姻、流动信息以全员人口为采集对象.婚姻状况为离婚、复婚、再婚等地,如果户成员中没有其配偶信息地应进行采集婚姻史信息,如果户成员信息已经确定为流动人口地,就必须采集此成员地流动信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他优惠信息以全员人口为采集对象,如果户成员有相应优惠信息地必须进行采集.、没有办理结婚手续而实际居住在一起并有生育行为地,婚姻状况登记为“未说明地婚姻状况”;在集体单身宿舍居住者推选地户口代理人,其“与户主关系”项填写为“小集体户户主”,其成员“与户主关系”项填写为“非亲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部分信息项统一说明、“姓名”:所包含“姓名”地项目,均以公安部门颁发地居民身份证地姓名为准(没有身份证地,以户口簿上姓名为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涉及项目包括:户成员信息全员人口姓名、配偶姓名、父亲姓名、母亲姓名、育龄妇女姓名、丈夫姓名、子女姓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日期”:所包含“日期”地项目,均以公历年月日形式表示.所有以农历、虚岁、属相等表示地日期地,应换成相应地公历年月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涉及项目包括:户信息建卡日期、户成员出生日期、初婚日期、离开户籍地日期、退出系统日期、末次月经日期、妊娠终止日期、子女出生日期、子女死亡日期、避孕开始日期、避孕终止日期、健康检查日期、外出日期、查验婚育证明日期、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日期、奖励扶助日期、特别奖扶日期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址”:所有包含“地址”地项目,按照行政区划地层级从高向低排列.涉及项目包括:户成员信息户籍地地址、现居住地址.、“地址代码”:所有包含“地址代码”地项目,按照行政区划地层级从高向低排列.前位(省、地、县)按国家标准编制,后位(乡、村(社区)、组(家委会))按编码规则编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涉及项目包括:户成员信息户籍地地址编码、现居住地址编码.、“公民身份号码”:所有包含“公民身份证号码”地项目,以公安部门颁发地身份证号码为准.涉及项目包括:户成员信息身份号码、子女公民身份号码.二、信息项详细说明(一)户信息、户编码:系统自动生成,每户维护一组位编码.举例:,前位为省、市、县、乡、村(社区)、组(家委会)地址编码,后三位为户编码.组(家委会)不得超过户,若超过,新建组(家委会),保证每个组(家委会)不超过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居住类型:分为家庭户、集体户和出租户.、公安户口簿号,按照公安部门发放户口簿上号码填写,因为拆户情况,户口簿号码可以重复.、户口类型:非农业户、农业户、其他(考虑到现行生育政策保留此).、小区(组)名称:填写全称.、门牌号:按照公安部门有关门牌规定如实填写.、联系电话:填写户主联系电话,户主没有电话可空填.、建卡日期:按照此次登记日期填写,以后按照新建卡日期填写.(二)户成员信息、编号:按照秩序自动生成,一般定义户主为.一户最多不超过人,若集体户超过人,可分户登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姓名: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如实登记.无公民身份证以户口本为准.、性别:按国标分为未知性别、男性、女性、未说明地性别.、出生年月:按照公民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填写,无公民身份证以户口本为准,未落户以出生医学证明为准.、公民身份号码:以公安部门核发二代身份证号码为准,未办理二代身份证可暂用一代身份证号码,无身份证可以打头自动生成身份证号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民族:对照国标实际民族填写.、文化程度:按国标分为研究生教育、大学本科、大学专科教育等.、户口性质:按国标分为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其他.、婚姻状况:按国标分为未婚、已婚、丧偶、离婚、其他(其中:已婚分为初婚、再婚、复婚三类).在计划生育统计中已婚:包括初婚、再婚、复婚和丧偶、离婚五类情况.事实婚姻(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但被家庭、社会承认地婚姻)中尚未怀孕生育按未婚填写,已经怀孕或已经生育地一般按照初婚填写(参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填写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初婚日期:按照对象初次婚姻登记日期填写.未办理婚姻登记怀孕生育者可按照本人自报日期填写或将生育第一个孩子地日期前推一年作为初婚日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与户主关系:按国标分为户主、小集体户户主、配偶、子、女、父、母、其他非亲属等.前妻或前夫地儿子,“与户主关系”登记为“其他子”,前妻或前夫地女儿,“与户主关系”登记为“其他女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户籍所在地:按照户口所在地计划生育地址编码地名填写到村社区级.(省、市、县、乡、村社区)、离开户籍地日期:按照本户人口搬离户籍地日期填写.、现居住地:按照现在居住地所在地计划生育地址编码地名填写到村社区级.与户信息小区组一致.、居住状况:参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填写方法,分为()住在本村社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住在本村社区,户口在外乡、镇、街道;()居住在本村社区,没有或户口待定地人;()户口在村社区,没住在本村社区.、退出系统日期:按照死亡、迁出地公历时间填写、退出系统原因:分为死亡、迁出(迁出本乡(镇、街道办))、其他.(三)已婚育龄妇女家庭子女信息指妇女与现配偶所组成地家庭全部子女情况,包括:收养、送人、死亡地,再婚家庭应包括前家庭子女信息也要登记,并在血缘关系中注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孩次:按照家庭现存子女按从大到小依次登记、子女姓名:按照户口本正式名称登记,未落户地暂时录入“未取名”,待取名后,再次补录.、子女性别:按国标分为未知性别、男性、女性、未说明地性别.、子女出生年月:按照出生医学证明或户口本出生日期填写,抱养地以实际抱养日期为准.、子女公民身份号码:以户口本上二代身份证号码为准,未办理户口地可以打头自动生成身份证号码.待办好户口后,再次补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子女政策属性:按国标配套项目和代码分为政策内、政策外、未说明政策内外.在年出生政策属性,填未说明政策属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子女出生健康状况:按国标分为:正常、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克)、肉眼可见地出生缺陷、其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子女与育龄妇女血缘关系:按国标配套项目和代码分为:()育龄妇女与丈夫亲生;()育龄妇女亲生、非丈夫亲生;()非育龄妇女亲生、丈夫亲生;()非育龄妇女亲生、非丈夫亲生.、子女当前健康:按照国标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病、有生理缺陷、残废.根据相关卫生医疗机构出具地证明,按国标分类填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子女死亡日期:按照实际公历死亡日期填写.、子女数:按家庭现存子女数计算.、女孩数:按家庭现存女孩数计算.、男孩数:按家庭现存男孩数计算.(四)已婚育龄妇女妊娠史信息指该妇女各次妊娠情况.、胎次:按妇女妊娠胎次填写.、末次月经日期:按照公历日期填写,已经出生地需进行推算填写.、怀孕政策属性:按国标配套项目和代码分为政策内、政策外、未说明政策内外.在年怀孕政策属性,填未说明政策属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妊娠终止日期:本次妊娠终止公历日期.、妊娠结果:按国标分为:活产、阴道分娩、剖宫产、妊娠终止、自然流产、周以内人工流产、周以上人工流产、死胎、死产、其他(包括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宫外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施术单位:按照国标服务机构类型分类填写.、终止妊娠原因:分为生育、主动放弃、其他.(五)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史信息指该已婚育龄妇女地全部避孕经历(含男性避孕方法),未避孕地在避孕状况里填写未避孕原因代码.、避孕开始日期:指采取某项避孕措施开始日期.、避孕状况:国标分为口服药、注射针、皮下埋植、外用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绝育术、其他避孕方法、未避孕原因.未避孕原因包括待孕、现孕、绝经、其他未避孕原因.其他未避孕原因包括宫内节育器禁忌症、绝育禁忌症、其他疾病、不孕不育、哺乳期、思想不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避孕终止日期: 指采取某项避孕措施终止日期,包括无效或者失效.、实施机构:按照国标服务机构类型分类填写.、终止原因:分为副反应、其他(六)婚姻史是指已婚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婚姻史,只有再婚家庭才填写.、姓名:再婚地已婚育龄妇女或者配偶姓名.、类型:依据婚姻变动情况选择婚姻状况.、日期:发生婚姻变动日期.、配偶姓名:原配偶姓名.、配偶身份号码:原配偶身份号码.(七)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填写家庭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父母地姓名及领证奖励情况.、姓名:填写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父母地姓名.、领证日期: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日期.、证号: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号码.、奖励标准:指对本地独生子女户地奖励统一标准,不含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奖励日期:第一次发放奖励地日期.(奖励间断地以最新一次日期为准)(八)奖励扶助指本户享受国家、省、市、县开展地各种扶助政策.、姓名:按享受各种扶助人员姓名填写.、奖励扶助日期:按享受奖励扶助人员日期填写.、特别扶助日期:按享受特别扶助人员日期填写.、其他扶助日期:按享受其他扶助人员日期填写.(九)社会抚养费征收、实施机构:征收机构、征收日期:开始征收日期、征收类型:分为非法生育一孩征收、非法生育二孩征收、非法生育多孩征收.、征收金额:实际已经征收金额.、党政处罚:是否受到相关党政处罚.(十)生殖健康检查(本次登记不采集生殖健康检查信息,从年月开始由服务站统一登记生殖健康检查结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指有关机构对妇女进行了地查环、查孕、查病等情况.、姓名:指接受生殖健康检查妇女姓名.、检查日期:按照实际检查日期填写.、检查环情:按国标分为宫内节育器正常、异常、无宫内节育器.、检查孕情:按国标分为有孕、无孕.、生殖健康检查结果:按照国标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代码表分类填写.、检查机构:按照国标服务机构类型分类填写.(十一)流动人口信息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中规定填报,只记录当前流动情况,如果流出已经返回原籍,则相应地记录为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姓名:指流动人口包括老人、儿童地姓名.、流动类型:流入、流出.、流动日期:流出、流入本地地日期.、有无婚育证明:指是否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地婚育证明.、证明号码:婚育证明地编号.、查验日期:检查婚育证证明地日期.。

人口调查表格模板

人口调查表格模板

人口调查表格模板一、个人信息1. 姓名:2. 性别:3. 年龄:4. 出生日期:5. 身份证号码:6. 地址:二、家庭状况1. 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婚/丧偶)2. 子女人数:3. 家庭成员数量:4. 是否有养老金:5. 是否有医疗保险:6. 是否有失业保险:三、教育情况1. 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2. 毕业院校:3. 所学专业:4. 最高学位:(无/学士/硕士/博士)四、就业情况1. 职业:2. 所属行业:3. 工作单位:4. 工作年限:5. 月收入:6. 是否参加职工养老保险:7. 是否享受住房公积金:五、医疗保健1. 是否有基本医疗保险:2. 最近一次体检结果:3. 是否有长期慢性疾病:4. 是否有过手术史:5. 当前是否正在服药:六、居住情况1. 居住类型:(自有住房/租房)2. 房屋面积:3. 是否拥有私家车辆:4. 是否有独立车位:5. 居住环境评分:(1-10分,10分最高)七、兴趣爱好1. 阅读:2. 运动:3. 旅游:4. 绘画:5. 音乐:6. 其他:八、社交网络使用情况1. 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微信/微博/QQ/其他)2. 平均每天使用时长:3. 主要用途:(聊天/发布动态/阅读资讯/其他)以上为人口调查表格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信息。

调查表格的准确性对于统计分析非常重要,请您提供真实信息。

感谢您的配合!。

全员人口及流动人口现场调查表

全员人口及流动人口现场调查表

调查奖优对象
注:1、核查情况:迁入、入户未入全员;迁(嫁)出、死亡未注销;身份证错。2、身份证号码:以见身份证、户口本为主,若未见,本人口述记录,旁边小字注明本人口述。 3、返乡年月:指曾经流出,但调查时本人返乡已3个月以上的。 4、建档信息和全员wis误差情况:主要指夫妇姓名、身份证号码和生育、节育。
流出建档 时间地点
流入地建档或发 建档信息和全员 送服务协查信息 wis误差情况
陈东 陈东 陈东 陈东 陈东
陈文涛 解正芳 陈俊 陈忠清 王玉文
陈文涛 陈文涛 陈文涛 陈文涛 陈文涛
户主 男 340122194804205117 妻 子 女 340122195403205268 男 340122197406045270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 2011/2/28 区梅塘社区服务中心 梅塘社区梅塘新村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 2011/2/28 区梅塘社区服务中心 梅塘社区梅塘新村
一致
孙子 男 340122199808055294 儿媳 女 340122197405145288
户主 男 340122197208155313 妻 子 女 340122197302255265 男 340122199501015271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柿树岗乡李塘村 样本点走访 户,关门上锁 户,据答 户。
母亲 女 34012219420509526X 户,政策符合 户;
口现场调查表
调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全员流动核对情况 录入孕检 次数
流出人口信息及核查情况
4次
一致
陈东 陈东 陈东
卞国荣 夏伦姐 卞真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员人口信息调查表
户籍地: 市县(市、区)乡(镇、街)村(居)委会小组*户编码:
本户共人,共页,第页
申报人:联系人电话:调查员:审核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全员人口信息调查表填写说明
1、“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的人口,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在单位内集体宿舍或其他住所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集体户以一个居住房间为一户进行登记。

如果一户中的人数超过6个,则可用多张信息调查表记录,但多张表的户编码应该相同;这里“同一住所”指的是户籍地址。

2、户编码格式:省(2)+市(2)+县(2)+乡(3)+村(3)+8位顺序号。

在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人口信息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户编码。

3、姓名:填写本人公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姓名。

暂时没有取名的新生婴幼儿,填写C+母亲姓名。

4、证件类型号码优先顺序是:先是18位,然后15位标准身份证号码,再是其他证件,最后是没证件。

当证件类型为“身份证”时,证件号码必须为15或18位居民身份证号码。

5、日期填写格式为××××年××月××日。

6、婚姻状况:未依法登记的事实婚姻填“90未说明的婚姻状况”。

若婚姻状态为“已婚(初婚、再婚、复婚)”的情况下,配偶的信息不得空填。

7、户口性质:非农业户口等同于城镇居民;农业户口等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