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5 粤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 粤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2一、设计思路:《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这节课属于理论性的内容,重点是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因此本节课就是围绕这一重点内容来展开的。
在前面同学们已学过自由落体运动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本节课只不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竖直抛体时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特点及初末状态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写出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的规律即公式。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对这两种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
在进行竖直上抛运动教学中,用整体法分析并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并画出草图,确定正方向,然后再把各物理量(含方向)代入合适的公式求解,并明确结果正负含义。
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二、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一)课标要求:1、掌握竖直抛体运动的规律2、能够运用学过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后所学的一节算是巩固性的内容,因此难度不大,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是先易后难,由简到繁,能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两个例题两种处理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认识物理规律、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交流与讨论,知道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比较,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习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
粤教版必修二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WORD教案05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一、设计思路:《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这节课属于理论性的内容,重点是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及其应 用,因此本节课就是围绕这一重点内容来展开的。
在前面同学们已学过自由落体运动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本节课只不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竖直抛体时物体的受力情况, 运动特点 及初末状态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写出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的规律即公式。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对这两种运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
在进行竖直上抛运动教学中,用整体法分析并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 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并画出草图,确定正方向,然后再把各物理量(含方向)代入合适的公式求解,并明确结果正负含义。
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二、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一) 课标「要求:1、掌握竖直抛体运动的规律2、能够运用学过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二)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后所学的一 节算是■巩固性的内容,因此难度不大,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是先易后难,由简到繁,能让 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两个例题两种处理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认识物理规律、 灵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g(2) 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 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 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1) 经过交流与讨论,知道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
(3) 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比较,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习比较、归纳等思维方 法。
2021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1 粤教版必修

2021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10 粤教版必修2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3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书是在学生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和深化理解,而且也为后面学习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作铺垫。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
②理解和掌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能应用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③能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概括其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领略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对称与和谐,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激发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②在教师引导下探究得出物理结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1)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2)用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
二、说教法: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激学法(创设情境,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串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比较法(启发学生认识获得新知);三、说学法:学生已经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一个新的、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深入理解知识,同时把运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物理教案)

北京四中编稿:朱中串责编:李三山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2、方法和技巧(1)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这里的匀变速是指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一方面指加速度的大小恒定,大小为g;二是指运动方向恒定,总是竖直向下的。
(2)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分步处理法;二是整体处理法。
在第一种方法中要感受物理运动过程的对称性给解题带来的方便。
(3)通过对具体问题画草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也很重要。
【知识讲解】一、1、首先看课本中两个物理概念,先抓住两个关键词:“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竖直下抛运动: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竖直方向向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2、研究运动的方法:(1)在力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中的中心问题,这里所讲的力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所讲的运动应把握两点:一是初始条件(含初速度和初位置);二是运动性质(即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
(2)由上可知要分析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也应分析这两种运动中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研究课本中要讨论与交流的问题方法:先分析所要比较运动的初始条件和它们的受力特点,然后就可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运动的性质。
1、①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下抛运动相同之处:都是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都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即合外力都是重力,为恒力,运动方向都是一直向下。
不同之处:自由落体初速为零;竖直下抛运动具有竖直向下的不为零的初速度。
②竖直下抛运动的性质:它是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高中物理第一章抛体运动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学案粤教必修

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一、学习目标1.能理解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都是加速度相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能熟练地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运用到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中去二、学习重点:1.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思路和方法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学习难点:用整体思路处理竖直上抛问题三、课前预习(自主探究)知识回顾:1.重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推论1:(4)推论2:新课预习:1.叫竖直下抛运动;2.叫竖直上抛运动3.竖直下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同之处是:不同之处是:4.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同之处是:不同之处是:5.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方向的运动和方向的运动的合运动。
6.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方向的运动和方向的运动的合运动。
7.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与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是否相同?8.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为什么?四、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知识点1 竖直下抛运动图甲:蹦极(Bungee Jumping)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
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向下跳,落地前弹起。
反复弹起落下,重复多次直到弹性消失。
图乙:姚明在NBA 比赛中的某一次大力扣篮,篮球穿过篮筐后,往下掉。
讨论:(1)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蹦极时人往下掉的过程,篮球离开篮筐后往下掉的过程,与自由落体运动不同的是人和篮球均具有了 ,而且方向 ,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同的是物体均只受到的作用。
(2)蹦极时下落的人以及离开篮筐后的篮球均做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是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只受到重力作用的运动。
(3)竖直下抛运动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向下的 运动的合成。
答案:(1)初速度 竖直向下 重力 (2)匀加速直线 (3)匀速直线 归纳总结竖直下抛运动规律: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度g a =,将g a =代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后分别为:(1) (2) (3) (4)知识点2 竖直上抛运动甲乙图1-3-1情景一:图1-3-3中甲图姚明与奥尼尔正在跳球,篮球在空中向上抛出;乙图伦敦奥运会冠军张继科正在发球,乒乓球从其手上轻轻抛起;丙图网球名将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把网球向空中抛出,进行发球。
2019-2020年高一物理第一章第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粤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竖直下抛运动,能从运动的合成角度,知道竖直下抛运动可以看成在同一直线上哪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2、知道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能从运动的合成角度,知道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在同一直线上哪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3、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理解处理上抛运动的两种思路和方法。
能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能处理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运动的分解与合成,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二)讲授新课1 、竖直下抛运动一一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着竖直向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阅读书本P10内容,完成讨论与交流:比较物体所做的竖直下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2 、竖直上抛运动一一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着竖直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阅读书本P10内容,完成讨论与交流:比较物体所做的竖直下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物体在作竖直上抛运动时,假如获得了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后,不受重力作用,由于惯性,物体将以速度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
但若物体没有初速度仅受重力作用的话,那么物体就会自由落下。
当物体既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同时又受重力作用,那么竖直上抛的运动就是由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这两个分运动所合成。
这样就得出了结论二:竖直上抛的物体同时参与了初速度为的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它是这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根据以上两个结论,归纳出课本的这句话:竖直上抛运动的两个过程是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这样就可以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用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来统一讨论整个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可以有两种方法认识和解决竖直上抛问题,其一是可把这一运动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上升过程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可按匀减速直线运动处理;下降过程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且初速度为零,可按自由落体运动处理。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粤教版必修二教案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粤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能够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3.通过实验,了解竖直抛体运动的物理特性;4.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涉及以下内容:1.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2.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3.竖直抛体运动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1. 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竖直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并且只受到重力的影响。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加速度,加速度大小为9.8m/s^2。
而在水平方向上,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的影响,它以匀速直线运动。
因此,竖直抛体运动是一个二维运动。
2. 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根据竖直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可以推导出竖直抛体运动的公式。
下面是竖直抛体运动的公式:2.1 初速度、末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当竖直抛体运动的起始速度为v0时,末速度为v,下落的时间为t时,有以下公式:v=v0+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
2.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当竖直抛体运动的起始速度为v0时,末速度为v,下落的时间为t时,物体的竖直位移为h,有以下公式:$$h=v_{0}t+\\frac{1}{2}gt^{2}$$此处,$\\frac{1}{2}gt^{2}$表示重力作用下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2.3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当竖直抛体运动的起始速度为v0时,末速度为v,下落的时间为t时,物体的竖直位移为h,有以下公式:v2=v02+2gℎ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m/s^2。
3. 竖直抛体运动的实验探究实验装置:一根1米长的竹签、一张白纸、一支黑色水笔、一个停表。
实验步骤:1.将竹签放在桌子的边沿,使竹签的一端悬空在桌子外侧;2.将白纸放在桌子下方,以便观察竹签的运动轨迹;3.在白纸上标出0.1秒的时间刻度,以便进行时间测量;4.在竹签下落的过程中,使用停表进行时间测量,测量下落的时间;5.根据下落的时间和竹签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计算出竹签的下落加速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10 粤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10 粤教版必修2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3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书是在学生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和深化理解,而且也为后面学习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作铺垫。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
②理解和掌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能应用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
③能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概括其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领略竖直方向上抛体运动的对称与和谐,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激发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②在教师引导下探究得出物理结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1)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2)用整体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
二、说教法: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激学法(创设情境,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串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比较法(启发学生认识获得新知);三、说学法:学生已经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一个新的、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深入理解知识,同时把运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3《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教案5 粤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了解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
(2)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
(3)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能熟练计算竖直上抛物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
2.通过观察物体的上抛,概括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竖直上抛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都是略去空气阻力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在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运算的基础上,掌握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
2.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不易接受。
同时,设定正方向,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在运算中至关重要,是个难点。
三、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今天学习一种含有折返情形的竖直上抛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竖直上抛运动
演示小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
指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该运动的特征:
(1)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2)因为重力远大于空气阻力,故空气阻力可忽略。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
(3)物体上升达到最高点还要下落,上升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的计算方法
(1)将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上升和下落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计算。
(先由学生自己推导,然后出示投影片得出结果。
)
①上升时间t1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瞬时速度为零,由速度公式可得0=v0-gt上升时间
②上升最大高度
③下落时间t2
④落地速度v t
⑤全程时间T
(2)由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知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的受力情况及加速度是相同的,那么能否把这一运动看做一个统一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呢?
投影出示物体运动的v-t图:
若匀减速至v t=0后受力情况不变,物体则被反方向加速,回到原来位置时总位移s=0;末速度v t=-v0,图象为:
可见,只要设定物体运动的正方向,规定矢量的正负号即可将竖直上抛运动的全过程看做统一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例1 竖直上抛一物体,初速度为30m/s,求: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段时间,物体在1秒末、2秒末、3秒末、4秒末、5秒末、6秒末的高度及速度。
(g=10m/s2) 解: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①最大高度
②上升时间
③1秒末
2秒末
3秒末
4秒末
(负号表示方向与设定正方向相反,即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 5秒末
6秒末
(以上运算由学生完成,并填入投影片的表格中)
3.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由表中数据画出竖直上抛物体的位置图。
投影片:
(1)竖直上抛物体上抛达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与从这一高度下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2)竖直上抛的物体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对称性。
如v=-v5;v2=-v4…,t1-t0=t6-t5;t2-t1=t5-t4….
例2 竖直上抛一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求: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
(g=10m/s2) 因为从上抛最大高度自由下落的末速度与抛出时初速度大小相等,所以初速
例3 在15m高的塔顶上以4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石子,求经过2s后石子离地面的高度。
(g=10m/s2)
据位移公式
负号表示经过2s后石子对抛出点的位移方向竖直向下,即石子在塔顶下方12m处,因而离地面高度是15m-12m=3m。
例4 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气体下面挂一重物。
在上升到12m高处系重物的绳子断了,从这时刻算起,重物落到地面的时间
为
[ ]
答案:C
五、课堂小结
1.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所做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当速度减少到零时,物体上升达最大高度。
然后物体由这个高度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
2.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即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时,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
所以在处理竖直上抛运动时,可以把这个全过程看做一个统一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我们就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来求解这一运动。
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设定正方向,并且要正确规定矢量的正负号(注意是相对于抛出点而言)。
3.由于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在同一位置的上抛速度和下落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有时可以利用这种对称性求解,使解题过程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