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1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备战2018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共16张PPT)

(初中)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共16张PPT)

3.状语后置句之前要停顿。
/ / / 受 任/于 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
三、 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 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 呵成。
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看笑话,学句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文言文 朗读的 节奏划分
•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 确 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 章句意和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大有帮助。
•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 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总结性词语
或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
• 盖/追先帝之殊遇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乃//重修岳阳楼
• 故/字号曰醉翁也
而或/长烟一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句首发语词:: 至 、 若 、 至若 、
•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
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这句的朗读 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又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七、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 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 如: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B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句子朗读的节奏学案含答案6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句子朗读的节奏学案含答案6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句子朗读的节奏【教学目标:】一、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二、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一读,请给下面两句话添上标点符号。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二、知识梳理:文句停顿分类文句停顿分为和。

三、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一)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夫君子之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方法总结】(二)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可以一战今天下三分今齐地方千里【方法总结】(三)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公大笑乐屠大窘先帝不以臣卑鄙【方法总结】(四)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投以骨转视积薪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方法总结】(五)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方法总结】(六)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方法总结】(七)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便要(渔人)还家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方法总结】(八)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方法总结】(九)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方法总结】四、巩固复习(一)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B.然则/何时而乐耶C.尝求古仁/人之心D.吾/谁与归(二)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无/鲜肥滋味之享D.烨然/若神人答案:二、知识梳理:文句停顿分类文句停顿分为句内停顿和句外停顿。

三、典型例题与方法点津(一)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夫 /君子之行乃 /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方法总结】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或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二)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可/ 以一战今/ 天下三分今齐地/ 方千里【方法总结】“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

中考文言文朗读停顿技

中考文言文朗读停顿技
中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朗读停顿技巧
前言
•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题目,在全国各地的中 考中从未间断过,由此可见这种题型的分 量。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句子的基 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 标出朗读的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 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个停顿, 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 遵循八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
二:八个规律
• 1.主谓之间要停顿。如:“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陈涉世家》) •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必有∕ 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 3.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如:“三里 ∕之城,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 4.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如: “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 5.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如:“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温馨提示:
•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还有不少规律,这 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以上只 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要在 “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子句 意才是关键。另外,句子的停顿一般 只需一或两处,不宜过多。
•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义停顿,不要改变原 句的意思。 • 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 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 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 是个偏正短语,“唐贤今人”做“诗赋” 的定语。 “唐贤今人诗赋”不能断开,如 果把它断开,在“唐贤今人”后停顿,就 变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似乎刻 的是“唐贤今人”和“诗赋”,这就改变 了句子的愿意。

• 8.“也”字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 后停顿。 • 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21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21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全国通用)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亦若是/则已矣【答案】A【分析】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A.句意为“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正确划分应为:不知/其几千里也;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中考专项复习之朗读的节奏划分(实用)

中考专项复习之朗读的节奏划分(实用)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一定看好题目所要求的划分几处,依意群来标示。
10.方法十:
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如:
其一/犬坐于前。
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
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20.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2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至于/xxxx
B.绝巘/多生怪xx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①下视其辙②xx及楚人战xx
18.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4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9.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划分
★【考点剖析】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察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
★【设题方式】
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一般划一处或两处)
★【方法指导】

2018年中考文言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总结专题及训练(5篇范例)

2018年中考文言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总结专题及训练(5篇范例)

2018年中考文言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总结专题及训练(5篇范例)第一篇:2018年中考文言文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总结专题及训练2018年中考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专题训练和不同角度分析规律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辙乱(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其一犬坐于前(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划二处)(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划二处)(7)可爱者甚蕃(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上能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恐前后受其敌(《狼》)(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同上)(划二处)(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划二处)(5)广故数言欲亡(划二处)以上能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二处)(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其一犬坐于前(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上能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4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以上能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5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人不知而不愠(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以上能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6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6)夫战,勇气也以上能总结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试题的答案及解析1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一处(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辙乱(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其一/犬坐于前(5)土地 /平旷,屋舍 / 俨然(划二处)(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中考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朗读停顿及词类活用 精品

中考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朗读停顿及词类活用 精品

中考文言文朗读停顿及词类活用复习指导(一)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义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句中停顿来找到文言文句子中的相应停顿。

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然后找其他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 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句子的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2.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1)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2)可/以一战。

3. 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水之人/争/奔走焉。

4.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接。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如:其一犬/坐于前。

(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5. 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如:(1)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2)瞻余马首/可也。

6. 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一、考点说明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二、知能图谱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方法指导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听(2)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中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

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

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

一、文言文阅读。

(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陈太丘与友/期行
C .陈太丘与友期/行
D .陈太丘与/友期行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