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
20个古典韵味十足的汉语词汇,全会的寥寥无几,你认识几个?

20个古典韵味十足的汉语词汇,全会的寥寥无几,你认识几个?1.zhuó zhuó【濯濯】【释义】清新、明净。
【例句】韩愈《南山诗》: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2.guī tà【闺闼】【释义】指家门、家庭。
【例句】《文选·与侍郎曹长思书》: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机榻。
3.tuān lài【湍濑】【释义】水流疾速【例句】曹植《洛神赋》: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4.zhěn niàn【轸念】【释义】深深思念。
【例句】《梁书·沈约传》: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5.yá niè【芽蘖】【释义】植物刚长出的枝芽。
【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6.hàn dàn【菡萏】【释义】荷花【例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7.tà rán【嗒然】【释义】心境空虚、物我两忘的样子。
【例句】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8.chán yuán【婵媛】【释义】形容姿态美好,多指女子。
【例句】屈原《九章·哀郢》:心婵媛而伤怀兮。
9.bǎo guāng【葆光】【释义】隐蔽其光。
后比喻为才智不外露。
【例句】《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10.piǎo xiāng【缥缃】【释义】古代常用淡青色或浅黄色帛做书套,因此用「缥缃」代指书卷。
【例句】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
11.cuī wéi【崔嵬】【释义】形容山势或地势高峻,又高又陡。
【例句】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2.bā hóng【八纮】【释义】八方极远的地方。
【例句】唐·李颀《赠张旭》: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有文学意味的词语

有文学意味的词语
一、四字词语
1、白雪阳春: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2、别有滋味: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
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3、才高咏絮: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
多指女子。
4、才过屈宋:比喻文才极高。
5、才华横溢: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二、两字词语
1.雅致: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高尚、精致的品质。
2.深情:指情感深沉、真挚的表达。
3.唯美:指具有美感、美好情趣的表达方式。
4.温馨:指给人以温暖、舒适感的情感或场景。
中国古典词语

中国古典词语是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使用的,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寓意的词语。
这些词语多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哲学思想等,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精髓。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典词语的例子:
1. 仁爱(Ren'ai):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了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和善意。
2. 忠诚(Zhongchou):忠诚意味着对国家、君主或信仰的无私奉献和坚定的忠诚度。
3. 孝道(Xiaodao):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
4. 礼仪(Liyi):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涵盖了人与人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5. 和谐(Hexie):和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6. 智慧(Zhihu):智慧不仅指智力,还包括道德智慧、生活智慧等各个方面。
7. 勇敢(Yonggan):勇敢是指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敢于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8. 诚实(Chengshi):诚实即真诚、老实,不欺骗、不隐瞒。
9. 廉洁(Lianjie):廉洁是指官员清廉,不受贿赂,保持正直。
10. 勤勉(Qinmian):勤勉是指勤奋努力,不懈怠。
这些古典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它们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学习和理解这些词语,对于深入掌握中华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有内涵的词语

比较有内涵的词语
展开全文
学富五车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虚怀若谷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
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乘肥衣轻湛湛青天诪张为幻自贻伊戚
坠茵落溷责有攸归枕山栖谷澡身浴德
踵事增华螽斯衍庆助我张目主文谲谏
至死靡它折槁振落
才高八斗
[解释]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日有所思、一柱擎天、空穴来风、前仰后合
深入浅出、坚持不懈、日久生情、倾囊相赠
涌泉相报、弹尽粮绝、处变不惊。
日上三杆见缝插针惶惶不可,终日朝勤暮处
卧薪尝蛋鞭长莫及双管齐下无孔不入
日久见人心博大精深以茎治洞日后再说舌战群儒日李万基
【意境融彻】:指在文艺创作中所描画的生活图景与表现的思想内涵完全融合在一起。
【溢于文辞】: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过、超出。
指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文辞充分显露出来,甚至超过了文辞本身。
带文的形容文化底蕴深厚的词语

形容文化底蕴深厚的词语,带有"文"字,可以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文化渊源: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
2. 文化积淀: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这个地方或群体的血脉之中。
3. 文化底蕴: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这种基础包括了历史、艺术、文学、哲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地方或群体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重要原因。
4. 文化涵养: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所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和气质,这种素养和气质包括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
5. 文化底蕴深厚: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全面地描述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在历史、艺术、文学、哲学等多个方面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经过岁月的沉淀和传承,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这个地方或群体的血脉之中,是一个地方或群体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重要原因。
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在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和底蕴。
它们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敬仰和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也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以上词语的运用,可以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激发人们对文化的探索和追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思考空间。
有韵味的古汉语词汇

有韵味的古汉语词汇
以下是一些有韵味的古汉语词汇:
- 缱绻:形容感情深厚,情意缠绵。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
- 涟漪:指细小的波纹。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 龃龉: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
- 迤逦:形容唱歌声和乐曲声优美动听。
- 旖旎: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 笑靥:指笑时脸上露出的酒窝。
- 盥洗:指洗手洗脸。
这些词汇不仅在古汉语中常用,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被使用,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韵味。
知识渊博的词语解释

知识渊博的词语解释
中国汉语有很多的词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关于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及解释。
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
1、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高八斗: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4、见多识广:识:知道。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5、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6、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7、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11、博闻强记: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通儒硕学:犹言通儒达士。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13、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
形容知识渊博。
14、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15、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

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用到高考作文里,一定会加分)前言中国的汉语文化历经数千年沉淀,博大精深,蕴含丰富。
在平常的阅读里,我们常常在字里行间会遇到一些词形优美、意蕴万千的词语。
但是,对于它们的确切含义、读法等却不一定掌握到位。
因此,本文搜集整理了一些这样的词,以飨好者。
本文也特别送给马上要进入今年高考考场的学子们,如果能在高考作文班里,恰如其分地适用这样的词汇,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01.缱绻【qiǎn quǎn】解释为牢结;不离散,或形容感情深厚、缠绵。
例句:缱绻相依,欢娱乐颂。
①《说文新附》缱绻不相离也②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大雅》③缱绻从公,无通内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02.踯躅,[zhí zhú]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同踟躇。
(1) 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
——《文选》(2) 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
——宋玉《神女赋》虫踯躅不受制。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03.伶俜[líng pīng]指孤单,孤独。
见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组词:伶俜独居,伶俜无依。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唐杜甫《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宿府》:“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04旖旎[yǐ nǐ]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用来比喻女子美丽。
也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
旖旎从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
——成公绥《木兰赋》说不尽软玉温香,娇柔旖旎。
——《梼杌闲评——明珠缘》千般袅娜,万般旖旎。
——王实甫《西厢记》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05.迤逦[yǐ lǐ]【释义】1、曲折连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语文中最具有文化底蕴的词,你知悉几个(用到高考作文里,一定会加分)
前言
中国的汉语文化历经数千年沉淀,博大精深,蕴含丰富。
在平常的阅读里,我们常常在字里行间会遇到一些词形优美、意蕴万千的词语。
但是,对于它们的确切含义、读法等却不一定掌握到位。
因此,本文搜集整理了一些这样的词,以飨好者。
本文也特别送给马上要进入今年高考考场的学子们,如果能在高考作文班里,恰如其分地适用这样的词汇,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01.缱绻【qin qun】
解释为牢结;不离散,或形容感情深厚、缠绵。
例句:缱绻相依,欢娱乐颂。
《说文新附》缱绻不相离也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大雅》
缱绻从公,无通内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02.踯躅,[zh zh]
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同踟躇。
(1) 徘徊不前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
——《文选》
(2) 用脚踏地
立踯躅而不安。
——宋玉《神女赋》
虫踯躅不受制。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03.伶俜[lng png]
指孤单,孤独。
见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组词:伶俜独居,伶俜无依。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唐杜甫《新安吏》诗: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宿府》: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04旖旎[y n]
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
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用来比喻女子美丽。
也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
旖旎从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
——成公绥《木兰赋》
说不尽软玉温香,娇柔旖旎。
——《梼杌闲评——明珠缘》
千般袅娜,万般旖旎。
——王实甫《西厢记》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05.迤逦[y l]
【释义】
1、曲折连绵。
举例:队伍沿着山道迤逦而行。
南朝齐谢朓《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逦西山足。
‘’
宋柳永《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逦相偎傍。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
3、斜延貌;延伸貌。
4、缓行貌。
5、渐次;逐渐。
06.笑靥[xio y]
【释义】
旧指女子在面部点搽装饰,现泛指美女的笑脸。
笑靥语出萧
统《拟古诗》眼语笑靥迎来情,心怀心想甚分明。
也指笑脸:微
笑时露出两个笑靥如:她面带笑靥;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还指古
时妇女贴在脸上的装饰品: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后
笑靥泛指美女的笑脸。
有词笑靥如花。
相视开笑靥。
--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07.搦管[nu gun]
【释义】
有握笔,执笔为文;谓吹奏管乐器的意思。
南朝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锦縟;清谈
论辩,方参差玉照。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吹笙搦管之时,声则可听,而容不耐看。
08.乖戾[gui l]
【释义】
乖悖违戾,抵触而不一致。
今称急躁,易怒为性情乖戾
脾气乖戾
三能色齐,君臣和;不齐,为乖戾。
--《史记.天官书》
09.韶华[sho hu]
【释义】
指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一般在文章中多用作形容时光。
1、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清·讴歌变俗人《醒世缘弹词》第九回:看看又是残冬过,满眼
韶华一片春。
2.美好的年华。
指青年时期。
唐李贺《嘲少年》诗: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10.涟漪[lin y]
【释义】
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
常用作比喻心里细微的活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11.呢喃[n nn]
【释义】
一作形容燕子的叫声(例:呢喃燕子语梁间。
)
又作形容小声说话,泛指女孩子的撒娇时的声音。
(例:诵声呢喃。
)
呢呢有絮絮叨叨不休之意;
喃喃指小声说话或低语;
喃呢应该会出现在某些需要押韵的文章的句子的最后,用来当作一个
韵脚节点,亦即押韵处,比如诗、歌的结尾。
12.氤氲[yn yn]
【释义】
也作烟煴絪缊,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
《白虎通·嫁娶》引《易》说: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意思是说
天地由湿热的混沌之气演化而成;然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
相交,则有万物的化生。
朱自清《冬天》:﹝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
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
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清李愚《闲情偶寄·器玩·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
氤氲透骨。
13.徜徉[chng yng]
【释义】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徜徉花市,美不胜收或在海边徜徉。
明张羽《秋日苕溪·道中》诗:闲行无物役,洄沿自徜徉。
14.茕茕孑立[qing qing ji l]
【释义】
茕茕孑立,茕(qing)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形容无依无靠,
非常孤单。
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5.魑魅魍魉[ch mi wng ling]
【释义】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比喻形形色
色的坏人。
是古代汉族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
《文选·张衡》:
魑魅魍魉,莫能逢旃。
电视剧《西游记续集》主题曲《通天大
道宽又阔》中有:魑魅魍魉,怎么它就这么多!
16.上善若水
【释义】
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
名利。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
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故几于道。
17.戎马倥偬[rng m kng zng]
【释义】
形容军务繁忙。
【出处】明·卢象升《与豫抚某书》:戎马倥偬之场,屡荷足下训诲指提。
18.栉风沐雨[zh fng m y]
【释义】
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形容人经常
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19.沐猴而冠[m hu r gun]
【释义】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汉书·伍被传》。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
傀儡,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
权位的人。
原为韩生讥讽项羽。
相关故事:项羽据关中后,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
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
羽见秦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
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
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然如此。
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
20.拾人牙慧[sh rn y hu]
【释义】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
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
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编后语
语文里优美的词不胜枚举,本文所例举词汇仅是管中窥豹,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读者朋友在日常的学习、阅读里养成善于积累、吸收优美文字的习惯,形成一种好的文学素养。
——草根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