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本安培训》PPT课件

–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安全
水平差距较大
•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主要产
煤先进国家已很少发生一次3 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目前,美、英、德、澳等国
已基本消灭重大死亡事故, 澳大利亚每生产1亿吨煤的事 故死亡人 Nhomakorabea仅1人。
•同美国、南非、俄罗斯、波
兰和印度相比,我们百万吨 死亡率是美国的几十倍,是 同样发展中国家印度的五倍。
一、集团为什么要推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2. 影响煤矿安全的客观和主观 •
因素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客观因素
•
–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条件
较美、英、澳、印等国家相比,
差异较大,适合露天开采的储量 • 仅占总储量的7%。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窑众
多。
•
–行业总体装备水平落后,机械
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与国外相 • 比,差距较大。
二、本安体系有哪些内容,起什么作用
2.5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
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控的重点 海因里希统计表明,工业企业事故中88%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
成的。
杜邦的统计更表明,工业企业事故中96%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
4%由于不安全状况造成,但不安全状况的致因,还是人的行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落实到位 – 管理工作缺少前瞻性,缺少风险预控的管理意识 – 管理手段与安全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特征
不匹配
–安全责任制不健全 – 对人员的安全需求关注不足 – 不重视安全培训
一、集团为什么要推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3.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一直没有找到真正切实可行的安全解决 方案
冲击地压: 1999年,全国有17处大 中型煤矿,发生了1377次冲击地压, 最大强度达到里氏4级。
设备本质安全培训PPT课件

2
设备本质安全管理基本原理
3
设备本质安全风险管理
4
设备本质安全防护技术
5
如何开展设备本质安全管理
一. 设备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
11
按能量释放理论进行事故解析
基本
作业人员未
经培训
原因
作业人员 无证上岗
未检验出 具合格证
间接 原因
直接 原因
管理失误
个人原因、环境原因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状态
能量或危险 物质意外释
放
事故
动能释放 热能释放 势能释放
无正规设计
采用普通起 重机
起重机电气 系统故障、
缺陷 位置间距
不当
压板螺栓 松动
12
课程讨论
1. 势能(Potential energy) 2. 动能(Kinetic energy) 3. 热能(Heat energy) 4. 化学能(Chemical energy) 5. 电能(Electric energy) 6. 原子能(Atomic energy) 7. 辐射能(Radioactive energy) 8. 声能(Sound energy)
3. 防止能量蓄积:控制爆炸性气体CH4的浓度,应用低高度的位能, 应用尖状工具(防止钝器积聚热能)等,控制能量增加的限度。
4. 防止能量释放:如在贮存能源和实验时,采用保护性容器(如耐 压氧气罐、盛装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容器)。
5. 延缓能量释放: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吸收振动等。 6.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如接地电线,抽放煤体中的瓦斯等等。 7. 在能源上设置屏障:如防冲击波的消波室,除尖过滤或氢子体的
结合能量释放理论,你认为在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的安 全措施与此理论有关,这些安全措施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指示: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延缓能量释放)
安全知识学习培训 教学PPT课件

六、凑趣心理
也称凑兴心理。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 的反映。 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
以。 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
33
不安全的心理
七、冒险心理
安全知识学习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
充大胆。
八、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 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 人一致的现象。 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
34
不安全的心理
九、无所谓心理
安全知识学习
表现为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
03 指一次事故有人死亡(含受伤后一个月内死亡) 的事故。
24
安全知识学习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 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 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 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工作服 未三紧
安全知识学习
管理因素
新员工 未培训
车床缺少 安全附件
车床安全 附件失灵
物的因素
地面有 油污或 杂物
环境因素
人的因素 管理的因素
绞伤
物的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知识学习
本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AP A DC
管理标准的PDCA,实现安全管理要求与时俱进。
PA DC
PA DC
C
P PA DC
PA DC
PA DC
A
C
D P D安全水平2
… DC …
PA
D
… DC …
PA
安全水平1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通过风险预控和未遂管理,能彻底消除事故的发生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
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指设计、
建设、生产、改扩建等全过程,对系统中的危 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析,继而对其进行 消除、减少、控制,通过煤矿人机环管的最佳 匹配,杜绝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使各类事故 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 水平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
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
管理及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是维修中心安全管理合法有序 地运作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 以顺利实施的保障,适用于维 修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广大 员工使用。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4、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
遵循PDCA闭环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管理体系的PDCA,实现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维修一部 钳 工 一 班 员 工 甲 钳 工 二 班 员 工 已 电 工 班 员 工 丙
维修二部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3、现场安全标识(图样展示):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工器具标识: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二、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前言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 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3、维修中心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 4、本质安全管理的作用
本质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目录
风险管理
目标
管理目标
相关术语
组成环节
01
05
主要内容
02
06
危险源辨 识方法
03
07
标准与措 施原则
04
08
标准与措
施制定目
的
一、本质安全目标
员工无违章
设备无隐患 质量零缺陷
管理无漏洞
系统无阻滞 安全零事故
二、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通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
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三、相关术语
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 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 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 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安全: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
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康、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 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 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 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
D:培训人员;执行方案
C
C:检查方案执行;评估 方案的有效性
A:纠正措施(短期);预防措施 (长期)
六、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辨识 的方法
工作任务分析法
本质安全培训课件定稿版.

定是一定要发生的。 联系:两者都存在危险性。
24
风险预控体系
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辨识的区别
隐患排查不同于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辨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对危险源进行预先控制。 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征兆,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
危险源辨识方法
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
25
风险预控体系
危险源辨识的概述
危险源的辨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识的深度、范围决定风险管理开展的实效性,辨识过程也是全 员培训、学习的过程。必须以班组为单位,应组织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组 成辨识组,收集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 、标准、规程、规范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 险源,通过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源分析、现场观察、座谈等方式,首先以清单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 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然后辨识出洗选作业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人、机、环、管 四类危险源。
运转工
车间主任
班组管理 人员及安 全员
1.学习设备技术安 全操作规程。2.按 制定的技术措施执 行,否则按三违处 罚。
27
风险预控体系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目前在本安管理体系中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评价法。
危险源的分级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危险源的风险值(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并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分级方法见附件1中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最终形成表2:洗选生产管理类风险 管理表。
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质安全型产品培训讲座 PPT

内部导线
本安与非本安导线尽量分开布置。 本安导线应至少能承受500V绝缘介电强度试验,非本安导线至少能承受1500V绝缘介电 强度试验。 同一外壳中的本安导线应为浅蓝色或加蓝色套管标记。 导线的截面积可根据实际电流合理选用。
合格证号加“X”,指出特殊使用条件。 警告牌内容如:“警告:潜在性静电电荷危险 - 见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中的警告内容如:“警告:产品的塑料外壳(或部件)有潜在静电电荷 危险!使用中应避免摩擦!清洁时请用湿布!禁止在有流动性的非导电介质环 境中安装!”
外壳材料 – 金属材料
I 类电气设备外壳用材料(见GB3836.1-2010第8.1.1) II 类电气设备外壳用材料
本质安全型防爆技术
石油和化学工业电气产品防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目录
防爆基础知识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的发展历程 本质安全型设备的基本要求 本质安全型电路的设计要求 典型关联设备—安全栅 本质安全型设备的型式试验 本质安全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防爆基础知识
引言
凡涉及爆炸性物质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的场所都可能形成 爆炸性环境。所以使用在这些场所的电气设备都必须采取防爆措 施,并取得防爆合格证,才能避免成为危险点燃源,防止爆炸事 故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本安电路设计或分析应遵守下列程序: 分析电路 考虑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的最不利因素(电源波动、元件的容差等),确定 电路参数。 评定和修改电路 根据设备的防爆等级和电路的型式(电阻电路、电容电路、电感电路),考 虑相应的安全系数,对应最小点燃曲线,进行评定和修改电路。 检查电路参数是否符合本安要求 使考虑安全系数后的电压或电流值小于最小点燃电压或最小点燃电流值。如 果需要可用火花点燃试验进行验证。
本质安全培训教材

本质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本质安全的概念与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安全问题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
本质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安全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章将介绍本质安全的概念和背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本质安全的重要性。
1.1 本质安全的定义本质安全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的安全管理理念。
它通过消除和减轻危险源,使事故难以发生,并降低一旦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从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1.2 本质安全的背景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主要强调事后整治和治理,难以从根本上控制事故的发生。
而本质安全理念则将安全管理的重心放在源头,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实现事故预防和控制的目标。
第二章:本质安全管理本章将深入探讨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1 本质安全管理的原则本质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管理原则:通过综合治理,实现多种安全风险的综合控制;(2)预防为主原则:通过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3)源头控制原则:从源头上限制和削弱事故的发生;(4)分级负责原则:明确各级单位的安全责任,形成层级管理;(5)监督检查原则: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本质安全管理有效实施。
2.2 本质安全管理的方法(1)风险评估: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事故潜在风险;(2)安全设计:在工艺、设备、设施的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本质安全要求,减少安全隐患;(3)安全培训:通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4)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5)安全监控: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捕捉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三章:本质安全实践案例本章将列举一些国内外本质安全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质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
3.1 某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案例该企业通过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安全设计优化和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减少了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标
管理目标
相关术语
风险管理 组成环节
05
主要内容
06
危险源辨 识方法
07
标准与措 施原则
08
标准与措 施制定目
的
2
一、本质安全目无漏洞 系统无阻滞 安全零事故
3
二、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通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 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 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从而实现人 员、机械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 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事故发生。
10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11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不安全行为主要有哪些? 1、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 2、现场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3、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4、决策失误; 5、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6、工作中心理异常; 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12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1 2 3
险源的认知水
平
19
有效沟通的方式
坦诚
委婉
沟通 方式
幽默 模糊
20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21
22
自我行为控制 工作流程控制
监督控制
13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员工不安 全行为基 本控制措
施
强化安全 教育培训
强化安全 管理
做到人机 最佳匹配
改善作业 环境
做好思想 和情绪调 解工作
14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P- 计划
D-实 施
C-检查
A-处置
15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A P:制定控制目标;制定 控制方案
5
三、相关术语
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 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 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 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管理措施 :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PDCA管理模式: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 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持续改进: 为改进本质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方 针,组织强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05 04
06
01
标准与
措施原
则
02
03
自下而上与自 上而下相结合
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18
八、标准与措施制定的目的
通过平时上报的新增危险源大家并不了解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真正目的, 希望从今天起能准确表述危险源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控制或者消除 01
危险源
总结和提练危02
险源管理经验
提高员工对危 03
4
三、相关术语 危险源 :可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风 险 :导致损失、伤害或其它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风险通常被描 述为失控能源或能量失控。 风险评估 :全面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过程,通常有风险的排序。 安全: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 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康、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 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 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 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 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D:培训人员;执行方案
C C:检查方案执行;评估 方案的有效性 A:纠正措施(短期);预防措施 (长期) 16
六、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辨识 的方法
工作任务分析法
事故致因机理 分析法
其它方法:事故 树分析法、安全 检查表、问卷调查法、
标准对照法
17
七、标准与措施原则
动态性原则
全过程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
6
四、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组成环节及作用 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由危险源辨识、评
估、控制等环节组成。其中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 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和目的。
7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标准及措施、风险 预警等内容。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 全范围、管理的漏洞和缺陷。
进行危险源辨识进应考虑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 正常-正常运行和操作。 异常-停机、检修、故障。 紧急-洪灾、事故、洪水、大面积停电。 过去-以往遗留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现在-目前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将来-生产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8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
人 机
管 环
9
五、风险预控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