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今天和未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更好地认识其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21世纪无机化学学科的动向和趋势-PPT课件

21世纪无机化学学科的动向和趋势-PPT课件

4、固体无机化学
• (1)超导材料
• 20世纪超导研究以物理学为主,但与室温超导 材料的前景尚有很大距离(发展史见附)。21 世纪室温超导化学必然发展,关键在于这些混 合氧化物和超导机理至今尚未被科学家们认识 和理解。人们不能解释混合氧化物超导体为什 么离不开Cu、Ba、Y、Bi这些元素;不能解释 它们的组成为什么和超导性有关;也不能解释 电子在这类结构材料中的运动和超导性的关系 。
8、非金属化学
• 20世纪非金属无机化学最突出的两个领 域是稀有气体和硼烷化学
• (1)稀有气体发现史见附。至2019共合成了 上百种含氙化合物(氧化物、氟氧化物、含氧 酸盐),1963年又合成了KrF2。 • 直到2019年才有了突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 成了一系列新型稀有气体化合物-- HXY,X=Xe,Kr,Ar Y=H,F,Cl,Br,I,CN,NC,SH.(包 括首例氩化合物-HArF的合成) HArF的合成 为合成氖甚至氦的类似化合物带来了希望。 • 最近又有报道,一个德国小组合成了稀有气体 原子用作配体的第一例[AuXe4][Sb2F7]2,看来 合成稀有气体的思路还要扩大。
(2)无机晶体材料
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无机晶体(附),闪烁晶体等 具有特殊功能的无机的合成和生长是固体无机化 学研究的一个生长点。
• 5、稀土化学
• 20世纪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稀土在光、 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如含稀 土的分子筛在石油催化裂化中可大大提高汽油 产率;在高温超导材料中也缺少不了稀土元素; 在农业生产中有增产粮食的作用;硫氧钇铕可 使彩电的亮度提高一倍。 • 21世纪有待获得单一稀土元素的快速简易的好 方法;作为材料研究,在激光、发光、信息、 永磁、超导、能源、催化、传感、生物领域将 会作为主攻方向。

c无机化学的前沿

c无机化学的前沿

一、 无机化学的沿革
最初的化学就是无机化学; 1828年武勒由氰酸铵制得尿素, NH4OCN NH2CONH2 动摇了有机物只是生命体产物的观点, 有机化学应运而生; 为研究能左右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的一般 规律, 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通常是 以1887年德国出版« 物理化学学报» 杂志为其标志); ○在这个时期无机化学家的贡献是: 1. 发现新元素 2. 合成已知元素的新化合物 3 .确立了原子量的氧单位 4 .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 5 .维尔纳提出了配位学说
战后和平时期中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 展, 无机化学不仅在原有的天地中长进, 而且还
不断渗透到其他各种学科而产生了新的边缘学 科, 如:
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生物化学
自战后至今,无机化学已从停 滞萧条时期步入了一个“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黄金时期。

二、
典型的磁性质表现在对磁铁的吸引或排斥上。其实质是涉及 到相邻原子或分子中电子自旋的偶合作用。 从量子力学来看每个电子的自旋都关联一个小磁矩(μ )。 ★当分子中有二个电子处在同一轨道时(↑↓), 这一对电子 磁矩所产生的相反磁场彼此相消,净自旋为零(洪特规则),则该 物质是抗磁性的;当分子中至少有一个轨道含有一个未成对的电 子时,则具有净的自旋而导致物质的磁性,该物质是顺磁性的。 ★当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形成固体时 ,分子所表现的宏观磁 性质(用摩尔磁化率χ 来表示),与各个分子中的自旋在空间的相 互取向后而形成的总自旋 S 有关。这种不同的自旋相互作用使得 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磁性质,特别表现在它们在外磁场 H 作用下有 不同的响应。通常有下列几种磁化特性: ●当分子间相互离得较远 (当过渡金属离子被体积大的配体所 配位时 , 就是这种情况 ), 自旋间偶合的能量小于热能,这时的行 为体现为顺磁性。即使配合物分子本身的排列是有序的,其自旋 在磁场中的排列也受温度的干扰而并非完全有序取向。其特征是 它的分子磁化率χ m服从Curie定律χ m=C/T=(Ng2μ 2/3KT)S(S+1)。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PPT课件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PPT课件
5
二、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6

1.知道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 和水六类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和 主要食物来源
7
8
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无机盐
维生素 水
9
1、蛋白质
作用 构成 种类
1.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 损组织的原料;2.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 化碳,各种酶催化反应,促进新陈代谢等。
36
②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钙元 素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 ③补钙的同时注意适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 钙的吸收。应注意增加户外活动,晒太阳。因紫外线能 促使体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37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 气的运输。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使人的体质虚弱,皮肤苍白、易疲劳、 头晕、对寒冷过敏。
氟在人体中主要分布在骨胳、牙齿、指甲和毛发中,尤 以牙釉质中含量多,氟的摄入量或多或少也最先表现在牙齿 上。当人体缺氟时,会患龋齿,氟多了又会患斑釉齿,如果 再多,会患氟骨症等系列病症。
45
氟元素 过量氟骨病
龋 齿、 氟 斑 牙
斑釉牙 46
几种元素的食物来源
元素种类
食物来源

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海产品、加碘盐

芝麻、麦芽、糙米、标准粉、蘑菇、大蒜
47
四、化学研究的领域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 食的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 毒,保障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 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 境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2023
大学无机化学课介 •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 无机化合物和反应 • 无机化学实验方法 • 无机化学的应用 • 无机化学的未来发展
2023
PART 01
无机化学简介
REPORTING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结构 、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领域中的应用。
2023
PART 04
无机化学实验方法
REPORTING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
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烧杯、试 管、滴定管等,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
化学试剂的取用与配制
学习如何正确取用和配制化学试剂,了解试剂的浓 度、纯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重要性
无机化学是无机物质的基础学科,对 于理解物质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开发 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历史
无机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炼金术和冶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 渐形成了现代无机化学体系。
发展
现代无机化学的发展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相互渗透,不断 涌现出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配合物和配位反应
配位反应
配位反应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无机合成 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配合物概述
配合物的组成,分类,命名以及结构和性质 。
配位化学键
配位化学键的形成,特点以及在配合物中的 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氧化数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和原理。
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包括金属的氧化还原,非金属的氧化还原,以 及含氧酸盐的分解等。

化学与生活同在_未来同行讲解ppt

化学与生活同在_未来同行讲解ppt
化学与生活同在,未来同行
指导人:
李锦利(09)化学
制作者:李儒梅11化学(2) 罗红梅11化学(1) 王红梅11化学(1)

化 学 与 生 活 和 未 来

生活


人类健康 材料研究
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
化学与人类
化学是一门具有悠久 历史的自然学科。它 一直都伴随着我们。
。钻木取火
化学的应用
商周时期,开始冶炼青铜; 汉代,蔡伦该进了造纸术; 唐朝末用亍军事的黑火药; 10世纪。宋代用水法炼铜; 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用联吅制碱法生产出了“红三角”牌纯碱; 20世纪以后,由亍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这门学科以飞跃发展,出 现了崭新的面貌。
电镜观察纳米级材料
新材料的类型:
新型金属材料 合金、稀有金属
高分子合成材料 合成橡胶、塑料 化学纤维
新材料
光电子材料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业陶瓷、光导纤维 半导体材料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返回
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 效应的合金。被广泛用于做人 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水 暖系统、防火门和电路断电的 自动控制开关,以及牙齿矫正 等医疗材料。
硫的氧化物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严重地危害人的健康, 能刺激人体呼吸道,使内径 变窄,阻力增大,造成对细 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损 伤骨髓、脾等造血器官,破 坏体内新陈代谢。
水体污染使人容易患病:
癌症——亚硝酸化合物、三氯甲烷 肝病——工业废水及农药所含的毒性 有机物、重金属等 结石——高硬度的地下水 心血管——高含量的无机盐 痴呆症——金属铝等 骨骼症——重金属镉 造血系统疾病——重金属 内分泌紊乱——毒性有机物、高含量 的无机盐、重金属等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无机化学今天明天》课件

《无机化学今天明天》课件

最新进展
分享当前无机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创 新。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重点概念
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实验技能
培养实验室技能和实践操作。
学习资源
探索各类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学术期刊和在线教育平台。
结论
通过学习《无机化学今天明天》,您将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更深入的了 解,并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在无机化学领域取得更多、催化剂、 药物和环境等多个应用领域。
主要内容
化学元素
介绍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趋势。
化合物
探索常见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化学反应
揭示无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速率和平衡。
分析方法
介绍常用的无机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
现代无机化学研究
1
未来发展方向
2
探讨无机化学研究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无机化学今天明天》 PPT课件
欢迎来到《无机化学今天明天》课件!本课程将介绍无机化学的定义、分支 领域、应用领域以及现代研究和学习方法。让我们开始探索无机化学的奥秘 吧!
无机化学简介
定义
无机化学研究非生物有机体产 生的物质,以及无机元素和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制备 和应用。
分支领域
包括配位化学、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物理化学和无机分析化学 等多个分支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美国的情报人员了解到德国 的原子武器研究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1945年8月6日和9日, 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许多科学家感到了震撼。
*原子能计划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它涉及到物理学和化学的 各个领域,尤其向无机化学提出了更多的课题:
原子反应堆的建立,促进了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无 机材料的合成的研究;
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
无机固体化学 物理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生物化学
★二战后至今(45.9-),无机化学步入了发
展的黄金时期。
二 无机化学发展的现状和未 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1 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
现代无机化学中第一个活跃的领域:
1827年就制得了第一个有机金属化合物Zeise盐:
K2[PtCl4] + C2H4 K[Pt(C2H4)Cl3] +KCl
中级无机化学
主 讲:张 根 成 教授
Tel. 88233080 E-mail:zgchx406@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研 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和 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现代又扩展到超 分子层次)。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当时出版的无机化学的大全或教科书, 几乎都是无 机化学的实验资料库, 是纯粹描述性的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专业的教育也很薄弱, 教师只能讲“存在、 制备、性质、用途” ,学生学起来多不感到兴趣。
这个时期, 无机化学处于萧条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原子 能计划 * ) 极大地促进了无机化学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无机化学家的贡献是:
1 发现新元素 2 合成已知元素的新化合物
3 确立了原子量的氧单位 4 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 5 维尔纳提出了配位学说
★19世纪中后期是无机化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大约在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无机化学 的进展却是很缓慢的。无机化学家在这段时期没有重 大的建树, 无机化学的研究显得冷冷清清。
同位素工厂的建设, 促进了各种现代分析、分离 方法的发展;
粒子加速器的建造, 推动了超铀元素的合成;
原子能计划的实施, 量子力学和物理测试手段在 无机化学中得到了应用, 无机化学在理论(如周期系理 论、原子分子理论、配位化学理论、无机化学热力学、 无机反应动力学)上也渐趋成熟。
战后和平时期中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 无 机化学又不断渗透到其他各种学科而产生了新的边缘 学科, 如:
1941年12月6日,珍珠港事件前一天,罗斯福总统正式批准开 发原子武器的计划。康普顿(Compton)、劳伦兹(Lawrence) 和尤里(Urey)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在新墨西哥州成立了 阿拉莫斯原子弹研究所,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组建了 强大的研究阵容。鲍勃•威尔森、费因曼(FEYNMAN)、费米 、 佩汀等都参加。 1939年9月战争在欧洲爆发,德国军械局把利用 铀裂变制造核武器的研究立项,并招海森堡来领导这个项目。
1952年二茂铁的结构被测定;
近三、四十年本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
★发现了很多新反应;
★制备了许多新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导致了各种有机合成新方 法的建立;
★使人们对催化过程有 了进一步的了解。
有6人因在本领域的贡献获诺贝尔奖金。
如: Ziegler和Natta因发现烯烃的立体有择催化而 分享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部主导实施的曼哈顿工程,动员 了当时盟国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 。其直 接的结果是于1945年7月16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1938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HAHN)和斯特拉斯曼(STRASSMAN) 在实验中发现,用慢中子照射铀-235原子核会裂变成两个更轻的原子核。这 个过程发生的质量亏损所释放的能量,比相同质量的化学反应要大几百万倍。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BOHR)获此消息,1939年1月前往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 访问,将消息带到美国,引起了震动。正处大战(39.9-45.9)爆发前夕,科学家 们非常忧虑。犹太裔物理学家西拉德(SZILARD)、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 (FERMI)、匈牙利出身物理学家威格纳(WIGNER)和特勒(TELLER)等 意识到绝不能让纳粹率先拥有。西拉德和威格纳想到应尽快与比利时方面联 系,不把铀卖给德国。 1939年7月西拉德和威格纳在爱因斯坦劝说下 ,决定 将信改寄给罗斯福总统。罗斯福于1939年10月19日下令成立了一个铀元素顾 问委员会,并任命国家标准局长布里格斯(Briggs)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 1940年2月到1941年11月,陆海军方面共支持了16项科学家们的研究,总金额 达到30万美元。
Ziegler-Natta 催化剂是一个烷基铝和三氯化钛 固体的混合物, 可在低压下生产聚乙烯和聚丙烯, 其 作用机制被认为是乙烯或丙烯聚合时的链增长的顺位 插入机制, 增长中的链与单体分子往复于两个顺式配 位之间(这个机制让人联想到一台在分子水平上起作 用的纺车) 。
丙烯在Ziegler Natta 催化剂作用下聚合生成聚丙烯:
无机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一 无机化学的沿革
二 无机化学发展的现状和 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三 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学; 1828年武勒由氰酸铵制得尿素,
NH4OCN NH2CONH2
动摇了有机物只是生命体产物的观点, 有机化学应运而生;
为研究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的一般规律, 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通常是以1887 年德国出版«物理化学学报»杂志为其标志);
首先是在TiCl3晶体中Ti原子上产生配位空位;丙烯分子 在Ti原子的空位上配位,形成一个四中心的过渡态,烷基 迁移到丙烯上,得到一个新的Ti-烷基配合物。在Ti离子重 新出现的空位上再被丙烯分子配位,接着又进行烷基的迁 移,如此循环不断,最后得到聚丙烯。
这一聚合反应的重要特点是由于受到配位在 Ti离子上的 R和Cl-配体空间位阻的影响, 使得丙烯的配位和烷基的迁移 只能以一定的方式进行, 从而得到立体定向的聚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