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目录放射性环境标准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标准目录

放射性标准目录
2002-6-1
精品文档
2 GBZ/T 145 -2002 3 GBZ/T 146 — 2002 4 GBZ/T 147 — 2002
个人胶片剂量计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
χ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 测定
GB16363-96
2002-4-8 2002-4-8
2002-4-8
5 GBZ/T 148 — 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 CR39 中子 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精品文档
序号 标准编号 1 GB6566-2000 2 GB8921-1988 3 GB14882-1994 4 GB16348-1996 5 GB16349-1996 6 GB16350-1996 7 GB16351-1996 8 GB16352-1996 9 GB16353-1996 10 GB16361-1996 11 GB16362-1996 12 GB18871 — 2002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镭 -226 和镭 -228 的测定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1989-9-21 1989-10-6 1994-2-22 1994-2-22 1994-2-22 1994-2-22 1994-2-22 1994-2-22 1994-2-22 1994-2-22
实施 2000-6-1 1988-11-1 1994-9-1 1996-12-1 1996-12-1 1996-12-1 1996-12-1 1996-12-1 1996-12-1 1996-12-1 1996-12-1 2003-4-1
1 GBZ/T 144 -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 标准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 准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 准
X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 防护标准

★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1996-05-10发布1996-05-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10.3--1996)1 总则1.1 本导则是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以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的。

1.2 本导则适用于一切电磁辐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特殊的电磁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可以与本导则不同,但应加以说明。

1.3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

初步评价应在获得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

最终评价一般应于项目(或分阶段)竣工验收前进行。

属需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只需在运行前填报一次报告表。

1.4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须由持有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证书的单位和有资格人员编写。

1.5 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2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章节和内容2.1 评价依据此部分要给出项目建议书,区域规划批准文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文件及评价标准等。

2.2 评价对象说明说明项目的名称、性质、辐射频率、功率及性质、运行状态等。

2.3 环境描述描述项目所在位置(附图)及其周围居民分布、建筑布局、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发展规划、敏感对象分布和特征等。

2.4 电磁辐射背景值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现有及计划建设的电磁辐射发射设备,也包括实际测量出的电磁辐射水平分布情况。

2.5 模拟类比测量模拟本项目电磁设备的政党工作或利用类似本项目电磁设备规模、性质、功率、辐射频率、使用条件的其它已营运设备进行电磁环境辐射强度的实际测量,用于预测本项目建成后电磁环境变化的定量数据。

2.6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应对公众受到电磁辐射的水平和家用电器及其它敏感设备受到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

2.7 防治措施描述防治污染措施包括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上岗人员素质三个方面的描述。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X(补充件)适用X围本规X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X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X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

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

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二. 测量位置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建筑物内部测量,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

三. 测量仪器辐射源周围的测量,应选用灵敏度≤1V/m,或≤1μW/cm2,精度≤│2DB│的场强仪;区域性背景场强测量,应选用宽频带天线、频谱分析仪和电子计算机配套的自动处理系统。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之放射性与电磁辐射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之放射性与电磁辐射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之放射性与电磁辐射摘要:本文介绍放射性与电磁辐射强度、照射时间及总剂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并对电磁辐射的环境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主题词:放射性电磁辐射危害监测一、电磁辐射1、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等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场区一般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国际规定,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300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

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电场强度。

2、电磁辐射背景介绍2.1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涉及的相关系统有:广电系统(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电信运营商(通讯基站、移动电话等);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工科医设备(高频碎火机、高频理疗仪、微波烘干设备、微波炉等)军事(雷达)。

2.2电磁辐射的各国标准由于对电磁辐射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同理解,不同国家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差别很大。

标准较严的国家:俄罗斯、中国、意大利等(考虑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神经效应方面的长期影响)。

标准较松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采用了ICNIRP推荐标准,只考虑已有明确研究结果的热效应,未考虑EMF对人体神经效应方面的长期影响)。

2.3中国标准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电磁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发展,相继颁发国标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国标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卫生部)。

我国制定的微波辐射标准均分为居民(公众)标准,即每天24小时连续照射和职业标准,即每天照射时间不超过8小时,具体规定为下表。

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限值频率(MHz)单位居民(公众)职业GB8702 GB9175(一级) GB8702 GB9175(二级)0.1-3 v/m 40 10 87 253-30 v/m 67/150/30-300 v/m 12 5 28 12300-3000 uW/cm40 10 200 403000-15000 uW/cmf/75 f/1515000-30000 uW/cm200 1000表中:f为频率(MHz), v/m为电场强度单位, uW/cm 为功率密度单位。

与辐射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

与辐射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

材料一:与辐射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名称目录·与辐射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名称目录【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2005年12月1日起执行)【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3】《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1-2002)【4】《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5】《放射性废物的分类》(GB 9133-1995代替GB 9133-88)【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 11806-89)【7】《辐射防护规定》(GB 8703-88)【8】《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GB/T 14325-93)【9】《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GB 13367—92)【10】《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GB 10252-1996)【11】《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GB 11215-89)【12】《核应急管理导则——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国防科工委、卫生部,2003年)【1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1993-12-06实施)【14】《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 12379—90)【15】《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Z/T149-2002)【16】《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 133-2002)【17】《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GB/T 16146-1995)【1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19】《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2002)【20】《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4-2002)【21】《水池贮源型γ辐照装置设计安全准则》(GB 17279-1998)【22】《γ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GB 17568-1998)【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1985)【24】《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GB 4075-2003)【25】《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 4792-1984)【26】《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规定》(GB 5172-85)【27】《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放射性防护要求》(GB/T 19661.2-2005)【28】《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GBZ 113-2002)【29】《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GBZ/T 151-2002)『注』相关全文可在网上查找或去省、市技术监督局及有关法规书店购买。

核辐射检测仪 ce标准

核辐射检测仪 ce标准

核辐射检测仪 ce标准
核辐射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中核辐射水平的设备。

CE标准是欧洲共同体的安全标志,表明产品符合欧洲经济区内的安全、健康和环保要求。

对于核辐射检测仪,它需要符合特定的CE标准,以确保在欧洲市场上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可能适用于核辐射检测仪的一些CE标准和相关要求:
1.电磁兼容性(EMC)标准:
●EN6100061:电磁兼容性工业环境
●EN6100063:电磁兼容性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
●EN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度
●EN6100043:辐射性电磁场抗扰度
●EN6100044:瞬态电磁抗扰度
●EN6100045:涌流抗扰度
●EN6100046:电压波动和闪烁抗扰度
●EN6100048:磁场抗扰度
●EN61000411:瞬变抗扰度
2.放射性保护标准:
●EN61526:放射性测量设备的特殊要求和试验
●EN61326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3.安全标准:
●EN60950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性
●EN61010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4.环境标准:
●EN600682:环境试验
EN60529:防护等级
这只是一些可能适用于核辐射检测仪的CE标准示例。

具体适用的标准取决于检测仪的类型、用途以及所销售的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

如果您计划将核辐射检测仪引入欧洲市场,建议与专业的认证机构合作,以确保您的产品符合适用的CE标准和法规要求。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 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

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

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二. 测量位置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建筑物内部测量,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

三. 测量仪器辐射源周围的测量,应选用灵敏度≤1V/m,或≤1μW/cm2,精度≤│2DB│的场强仪;区域性背景场强测量,应选用宽频带天线、频谱分析仪和电子计算机配套的自动处理系统。

放射性环境标准

放射性环境标准
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GB 15848-1995
1995-12-13
1996-8-1
核热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GB 14317-93
1993-4-20
1993-12-1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GB 14500-93
1993-6-19
1994-4-1
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
GB 14585-93
一、放射性环境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GB 6249-2011
2011-2-18
2011-9-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
GB 14569.1-2011
2011-2-18
2011-9-1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
GB 14587-2011
GB 12377-90
1990-6-9
1990-12-1
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TBP萃取荧光法
GB 12378-90
1990-6-9
1990-12-1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
GB 12379-90
1990-6-9
1990-12-1
水中镭-226的分析测定
GB 11214-89
1989-3-16
1990-1-1
2011-2-18
2011-9-1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
HJ 53-2000
2000-5-22
2000-12-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
HJ/T 23-1998
1998-1-8
1998-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1996-5-1
1996-5-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
HJ/T 10.1-1995
1995-9-4
1996-3-1
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研究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GB/T 13272-91
1991-10-24
1992-8-1
植物、动物甲状腺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GB/T 13273-91
1991-10-24
1992-8-1
水中氚的分析方法
GB 12375-90
1990-6-9
1990-12-1
水中钋 -210的分析方法 电镀制样法
GB 12376-90
1990-6-9
1994-4-1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置规定
GB 13600-92
1992-8-19
1993-4-1
核燃料循环放射性流出物归一化排放量管理限值
GB 13695-92
1992-9-29
1993-8-1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
GB 11215-89
1989-3-16
1990-1-1
辐射防护规定
GB 11214-89
1989-3-16
1990-1-1
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
GB 11216-89
1989-3-16
1990-1-1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
GB 11217-89
1989-3-16
1990-1-1
水中镭的α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GB 11218-89
1989-3-16
1995-12-21
1996-8-1
铀矿地质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GB 15848-1995
1995-12-13
1996-8-1
核热电厂辐射防护规定
GB 14317-93
1993-4-20
1993-12-1
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
GB 14500-93
1993-6-19
1994-4-1
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
GB 11222.2-89
1989-3-16
1990-1-1
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 固体荧光法
GB 11223.1-89
1989-3-16
1990-1-1
生物样品灰中铀的测定 激光液体荧光法
GB 11223.2-89
1989-3-16
1990-1-1
水中钍的分析方法
GB 11224-89
1989-3-16
GB 14585-93
1993-8-30
1994-4-1
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GB 14586-93
1993-8-30
1994-4-1
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
GB 14588-93
1993-8-30
1994-4-1
核电厂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技术规定
GB 14589-93
1993-8-30
GB 6765-86
土壤中铀的测定三烷基氧膦萃取-固体荧光法
GB 11220.2-1989
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
GB 13367-1992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塑料固化体
GB 14569.2-1993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
GB 14587-93
GB 14587-2011
2011-2-18
2011-9-1
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
HJ 53-2000
2000-5-22
2000-12-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
HJ/T 23-1998
1998-1-8
1998-7-1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GB 9133-1995
GB 6766-86
1986-9-4
1987-3-1
水中锶-137 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GB 6767-86
1986-9-4
1987-3-1
水中微量铀分析方法
GB 6768-86
1986-9-4
1987-3-1
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
GB 7023-86
1986-12-3
1987-4-1
四、相关标准
1989-3-16
1990-1-1
生物样品灰中铯-137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GB 11221-89
1989-3-16
1990-1-1
生物样品灰中锶-90 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萃取色层法
GB 11222.1-89
1989-3-16
1990-1-1
生物样品灰中锶-90 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法
1990-1-1
土壤中钚的测定 萃取色层法
GB 11219.1-89
1989-3-16
1990-1-1
土壤中钚的测定 离子交换法
GB 11219.2-89
1989-3-16
1990-1-1
土壤中铀的测定 CL-5209萃淋树脂分离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分光光度法
GB 11220.1-89
核辐射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目录
一、放射性环境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GB 6249-2011
2011-2-18
2011-9-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
GB 14569.1-2011
2011-2-18
2011-9-1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
1988-3-11
1988-6-1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
GB 9132-88
1988-5-25
1988-9-1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GB 9134-88
1988-5-25
1988-9-1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GB 9135-88
HJ/J 5.1-93
1993-9-18
1994-4-1
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放射性固体废物浅地层处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HJ/J 5.2-93
1993-9-18
1994-4-1
五、已被替代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GB 6249-86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交换法
1990-12-1
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 激光荧光法
GB 12377-90
1990-6-9
1990-12-1
空气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 TBP萃取荧光法
GB 12378-90
1990-6-9
1990-12-1
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
GB 12379-90
1990-6-9
1990-12-1
水中镭-226 的分析测定
1998-7-1
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一般规定
HJ/T 22-1998
1998-1-8
1998-7-1
铀加工及核燃料制造设施流出物的放射性活度监测规定
GB/T 15444-95
1995-1-12
1995-10-1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环境辐射监测的一般要求
GB/T 15950-1995
1995-12-21
1988-5-25
1988-9-1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GB 9136-88
1988-5-25
1988-9-1
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
GB 6763-86
1986-9-4
1987-3-1
二、电磁辐射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2-88
1988-3-11
1996-8-1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582-93
1993-8-30
1994-4-1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T 14583-93
1993-8-30
1994-4-1
牛奶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GB/T 14674-93
1993-10-27
1994-5-1
水中碘-131的分析方法
1988-6-1
三、相关监测方法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HJ 681-2013
2013-11-22
2014-1-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61-2001
2001-5-28
2001-8-1
核设施水质监测采样规定
HJ/T 21-1998
1998-1-8
1990-1-1
水中钚的分析方法
GB 11225-89
1989-3-16
1990-1-1
水中钾-40的分析测定
GB 11338-89
1989-3-16
1990-1-1
水中锶-90 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发烟硝酸沉淀法
GB 6764-86
1986-9-4
1987-3-1
水中锶-90放射化学分析方法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色层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