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齐鲁师范(19年第一学期)前本--教育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统计学试题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年级:专业:考试科目:统计学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选题(15×2分)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3、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4、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5、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6、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2000B、1000C、1500D、25007、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8、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均值9、下列数列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A、0 20 40 50 60 80 100B、0 48 49 50 51 52 100C、0 1 2 50 98 99 100D、0 47 49 50 51 53 100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11、下面的关系中不是相关关系的是()A、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B、工资水平与工龄之间的关系C、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D、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12、一个由100名年龄在30~60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5,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B、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D、45%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13、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A、环比增长率B、平均增长率C、年度化增长率D、增长1%绝对值14、某厂按照其1月份和4月份产量计算的年度化增长率为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909.09B、976.45C、968.73D、1032.2815、指出下列指数中拉氏数量指数公式()A、B、C、D、二、多选题(5×3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111qpqp∑∑1qpqp∑∑1qpqp∑∑11qpqpA、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B、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C、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D、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E、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B、平均发展速度C、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D、平均劳动生产率E、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3、用样本成数来推断总体成数时,至少要满足下列哪些条件才能认为样本成数近似于正态分布()A、np≤5B、np≥5C、n(1–p)≥5D、p≥1%E、n≥304、下列现象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A、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B、存款期限与存款利率C、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D、存款利率与利息收入E、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5、质量指标指数有()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购买额指数D、商品销售额指数E、产品产量指数三、简答题(4×8分)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数齐鲁师范(19年第一学期)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常微分方程试题及答案

常微分方程 答案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7分): (1))()(d d x f y x p xy =+ (2)n (3)x x x 22e ,e -- (4)恒等于零 (5)00002k-1e e e e x x x x x x x λλλλ、、、、(6)①12(),(),...,()n y x y x y x 是线性方程组()dY A x Y dx=的解, ②12(),(),...,()n y x y x y x 线性无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C A C C B B D A三、简释概念(每题3分,共12分)1、全微分方程:形如0d ),(d ),(=+y y x N x y x M 的一阶微分方程,如果左端恰为某二元函数(,)U x y 的全微分,即y y x N x y x M y x U d ),(d ),(),(d +=,则称0d ),(d ),(=+y y x N x y x M 是全微分方程。
函数(,)U x y 称为y y x N x y x M y x U d ),(d ),(),(d +=的原函数。
2、方程()y x f dx dy ,=解的延展定理:方程),(d d y x f xy =的右端函数),(y x f 在区域2R D ⊂上连续;且关于y 满足局部李普希兹条件,则对于D 上任意一点00(,)x y ,方程),(d d y x f xy =以00(,)x y 为初值的解()x ϕ均可以向左右延展,直到(),()x x ϕ任意接近区域D 的边界。
3、方程0=+'+''qy y p y 的特征方程:2+0p q λλ+=4、贝尔曼引理:设()x ϕ是区间[a,b]上非负连续函数,0a x b ≤≤。
若存在00k δ≥≥,使得()x ϕ满足不等式 ()[]0()+,,x x x k d x a b ϕδφττ≤∈⎰,则()x ϕ就满足不等式[]0(),,k x x x e x a b ϕδ-≤∈。
小齐鲁师范(19年第一学期)学教育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13教育学本科、15小学教育本科、28教育管理专科--教育法学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学校法学》 2.1904 3法律要件 4.体质5 教育6追溯既往7.教育行政许可8.县级人民政府9教育政策10教育作用11.1993 12.3013.6 14.校长负责制15.教育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6.教育法律救济指教育行政主体或其他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侵犯了相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解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偿。
17. 教育立法是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法的活动。
18.义务教育----也称强迫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9.教育行政法规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0. 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答:(1)教育教学专业自主权(2分)(2)学术自由权(1分)(3)指导学生权(2分)(4)获取报酬权(1分)(5)参与教育管理权(1分)(6)培训进修权(1分)22.简述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
答:(1)《宪法》的教育条款(2分)(2)教育基本法(2分)(3)教育的单行法律(1分)(4)教育行政法规(1分)(5)教育的地方性法规(1分)(6)教育行政规章(1分)23. 学校具有法人资格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1)依法成立(2分)(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2分)(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2分)(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分)24.简述学校的权利。
答:(1)自主管理权(1分)(2)组织教育教学权(1分)(3)招生权(1分)(4)学籍管理权(1分)(5)颁发证书权(1分)(6)聘任教职工权(1分)(7)管理使用设施、经费权(1分)(8)拒绝非法干涉权(1分)25.简述我国教育立法的程序。
统计学试题(卷)库(含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统计学名称来源于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3.几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60,70,80,85,60,这几个数字是A.指标B.变量C.标志D.变量值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就是A.有关国际名声的单位 B.在总体中其单位数目占绝大比重的单位C.特殊的单位 D.其单位数虽少,但被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5.调查某大学学生学习情况,那么总体是A.该大学所有学生 B.该大学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大学每一名学生D.以上都不正确6.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00元;〔4〕2000元以上,那么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2000元B.1750元C. 2250元D.2500元7.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指标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8.统计表的形式构成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A.数据资料B.主词C.宾此D.以上都不正确9.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开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序时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10.某企业5月份方案要求本钱降低3%,实际降低5%,其本钱方案完成程度为A.97.94% B.166.67% C.101.94% D.1.94%11.假设两总体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拟两总体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2.以下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A.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B.人均国民收入C.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D.某公司的平均工资13.拉氏指数所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固定时期D.任意时期14.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那么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A.113.3% B.13% C.106.8% D.10%15.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A B.C D16.某企业产值近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2%,3%,4%,那么定基增长速度为A.1%×2%×3%×4% B.1%×2%×3%×4%-1C.101%×102%×103%×104% D.101%×102%×103%×104%-117.季节比率A.说明时间序列所描述的现象的开展趋势B.说明各年度水平相对于全时期总平均水平高或低的程度C.说明各季度〔或月〕水平比全时期总平均水平高或低的程度D.其值的大小一般都大于118.在假设检验中,原备〕为犯第一类错误A真,拒C真,拒 D拒19.某产品的价格〔x〕〔元〕与销售量〔y〕〔千件〕的回归方程为明价格每降低1元,销售量平均A.增加1千件B.增加50千件C.增加49千件D.减少49千件20.回归直线方程的判可知A.B.C.D.无法计算相关系数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题有2-5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职工人数B.商品库存数C.固定资产折旧额D.企业利润E.银行存款余额2.自正态容量为2的样本。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1311)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以上高于该生成绩D.80%以下低于该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2、一组限为70—80,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考虑精确下限):()A.69.5B.75.5C.79.5D.74.6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3、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5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4、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5、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数量变化方向一致的是()A.-0.71B.-0.65C.0.31D.0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若每一数据都乘以3,其标准差的变化是:()。
A.B.C.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8、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9、A.两者互为相反数B.C.D.以上说法都不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10、有8个数据4、5、2、9、7、6、1、3,它们的中位数为:()A.8B.4.5C.7D.9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1、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温度计所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2、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4.总体是_________。
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9.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1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分析和预测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企业数D.利润额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学》A答案
一、填空
1.数理统计学
2.随机变量
3.专题性资料
4.追踪调查
5.三个标准差
6.几何
7.调和
8.相对标准差
9.标准分数10.点二列
二、选择题
11-15:ADCDB;16-20:CCDDD;
三、操作题
21.(1
(2)如图(5
四、简答题
22. 答:(1)优点:反应灵敏,计算严密,简明易懂,概括直观,计算简便,并能做进一步的代数运算。
(4分)
(2)缺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2分)
23.答:(1)全组数据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不变。
(2分)
(2)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C,则所得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2分)
(3)以上两点相结合,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同一个非零常数C,再加一个常数d,所得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C。
(2分)
24.答:(1)相关系数是描述代表事物的量之间相互变化的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指标,表明变量间相互伴随变化的趋势,一般用符号r表示。
(3分)
(2)相关包括三种:r >0时为正相关;r=0时为零相关;r <0时为负相关。
(3分)
五、计算题
25. 解:(1)首先将原始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2,65,66,78,81,83,85,86,87,90,91,92,92,93,98,因为(n+1)/2=16/2=8,所以,第8个数“86”即为中位数。
(5分)
(2)首先将原始分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出90分对应的等级R 。
大小顺序为:98,93,92,92,91,90,87,86,85,83,81,78,66,65,62,因为90分对应的等级为6,即R=6。
将R=6,N=15代入公式(4.16a ), 得R P =100(6
1)100(1)6015
R N -
=-= 这说明90分对应的百分等级为60,即有60%的考生成绩在90分以下。
(5分)
26. 解:(1)求平均发展速度 , 由公式(3.7)得:
1.2223G M ==≈(5分) (2)计算平均增长率 , 由公式(3.8)得:
'1 1.222310.2223G x M =-≈-=
即年平均增长率为22.23%。
(5分)
(3)计算2010年该小学的教学设备数 。
已知2010-2004=6即6,n = 求6?a =。
由公式(3.9)得'6
0(1)56(122.23%)187n n a a x =+=⨯+≈(件)(5分)
即2010年的科研事业费可能达到187件。
27. 解:(1)将分数转换为等级:在同一次评定中,对于相同分数,其等级等于它们所处位置的平均数;(4分) (2)计算R ,并求出ΣR 和ΣR 2:ΣR=63,ΣR 2=780;(3分)
(3)由于有相同等级,所以要计算T ∑:其中312m m T -=∑,第一位教师在评定中有2
个5.5相同,所以33122
0.51212m m T --===∑;第二位教师在评定中有3个3相同,则33233
21212m m T --===∑;第三位教师在评定中有2个 5.5相同;则
33322
0.51212
m m T --===∑。
故1233T T T T =++=∑(5分)
(4)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5.8)得:2
2
2
63700.560.2663(61)3312
W -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