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衡阳地区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风光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兴起,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涌入这里,体验农村的原生态风情,享受农家乐的美食和民俗活动。

虽然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设施设备不完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仍然繁重,发展不平衡。

对于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进行研究,既是当前的紧迫需求,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深入分析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的现状和脱贫攻坚的挑战,可以为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在衡阳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乡村旅游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导致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不够全面和持续。

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不高,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影响了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有待改善,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提升。

乡村旅游在带动脱贫攻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乡村旅游项目缺乏长期可持续性,未能持续为当地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

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仍存在模式单一,缺乏特色和创新,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当前亟需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字数:222】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深入了解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的现状及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为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二是探讨乡村旅游对脱贫攻坚的作用机制,提炼出可操作的发展策略;三是深入研究脱贫攻坚的关键因素,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脱贫的有效路径;四是创新脱贫攻坚模式,提出可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并促进脱贫的建议和措施。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摘要】衡阳地区是一个地势低平、资源丰富的地方,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本文通过分析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现状,探讨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衡阳地区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策略,并就政府政策支持、农民收入增加等问题展开讨论。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建设是促进衡阳地区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为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关键词】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脱贫攻坚、策略、政府政策、农民收入、联动发展、问题、解决、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结合。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衡阳地区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的兴起为衡阳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虽然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游客体验不佳等问题仍然存在。

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仍有待改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也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针对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开展一项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通过对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现状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分析研究,探讨如何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促进衡阳地区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乡村旅游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衡阳地区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利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深入研究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衡阳地区是湖南省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本文将对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脱贫攻坚策略。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支持力度大。

衡阳地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土地等资源支持,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衡阳地区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包括道路、酒店、民宿、景区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游览环境和服务。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乡村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的自然风景和农耕体验为主,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乡村旅游管理薄弱。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管理存在不规范和缺乏统一的问题,导致一些景区的服务质量低下,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口碑。

脱贫攻坚策略研究也是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针对衡阳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

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应不断创新和开发新的乡村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加强乡村旅游管理。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管理机构,加强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监管,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提升衡阳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衡阳地区应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旅游队伍。

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推广,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加强宣传推广和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等策略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产业,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之一,对于衡阳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就业,营造良好的乡村发展氛围。

本文将从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的现状出发,探讨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和策略,以实现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

二、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的现状衡阳地区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域辽阔,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丰富。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1.资源禀赋丰富:衡阳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如衡山、南岳、洞庭湖等,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2.发展基础薄弱: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且质量有待提升。

3.人才缺乏:衡阳地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宣传推广不足:衡阳地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手段,限制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衡阳地区可以设定如下目标:1.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3.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发掘衡阳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衡阳地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政府支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专业机构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提升其发展水平。

2.加强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以衡阳为中心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

提升旅游资源品质发展衡阳旅游经济

提升旅游资源品质发展衡阳旅游经济

提升旅游资源品质发展衡阳旅游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一个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

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衡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山水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当前衡阳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旅游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和问题。

如何提升旅游资源品质,促进衡阳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衡阳旅游资源现状衡阳地处华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自然风光优美。

尤其是衡阳的南岳衡山、西湾赤水等自然景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衡阳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南岳大庙、都江银行楼等古建筑、历史遗迹,以及众多的民俗风情,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虽然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衡阳的旅游业发展却面临着一些问题。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

目前衡阳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南岳衡山等少数景区,其他地方的旅游资源利用程度较低。

旅游设施不够完善。

部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游客体验不佳。

目前衡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市场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形象和知名度有待提升。

二、提升旅游资源品质的路径为了提升衡阳的旅游资源品质,发展旅游经济,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衡阳的旅游资源远不止南岳衡山等景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景点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出资,加大对这些景区的改造和开发力度,提升其景区的吸引力和市场价值。

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绿色开发,避免因不当开发而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

要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对于已经开发利用的景区,要加大投资,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卫生间、休闲娱乐设施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还可以引入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推动景区信息化建设,提升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旅游产业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乡村旅游一手连着农民、一手连着城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城市居民和农民可以有效、充分地交流;乡村旅游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的乡村文化为资源的一种旅游业态,其发展能够起到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农村美丽繁荣的作用,因此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与城里人一样能享受商贸、物流、信息、网络等服务的条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都市人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引导城乡要素科学、合理流动的重要载体。

本文聚焦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这一主题,以衡阳市为例,通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特点等概念进行了阐述,整理有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对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首先,论文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对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概况进行了概述,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经营模式和发展成效进行了分析。

其次,论文根据对乡村振兴战略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旅游产品价值不高、规划发展滞后、要素保障不到位、市场主体培育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旅游重视不够、缺乏经营人才、发展旅游意识淡薄和氛围营造不够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

再次,本文学习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典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得出衡阳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吃透政策精神、优化发展环境、注重品牌开发与保护三个方面的启示。

最后,本文科学规划乡村旅游新业态、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新环境、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新内涵和加强乡村旅游要素新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彭六妍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全盛期。

衡阳是湘南旅游胜地,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遗迹和民俗风情为衡阳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以休闲体验为主的大众化多元消费时代,衡阳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深入贯彻全域旅游理念,让更多的乡村生态美景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本文主要通过对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衡阳乡村旅游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1]。

关键词:全域旅游;衡阳乡村旅游;现状及对策乡村旅游是当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时尚、新趋势、新潮流,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村各种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农村各种资源。

全域旅游是景区旅游的拓展和延伸,其核心是通过旅游业带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等资源全面、综合和协调发展,其基本模式就是“旅游+”。

当前,衡阳市正在力推“五个新衡阳”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引领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一、衡阳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衡阳是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是湘南名城,其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作为历史名城,衡阳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南岳衡山是衡阳旅游最重要的景点,因其高知名度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近些年来,由于休闲旅游需求旺盛,衡阳乡村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也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衡阳乡村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几个方面的问题[2]。

(一)发展模式大同小异衡阳地区拥有众多秀丽的自然风景与丰富的人文名胜遗迹,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都是可堪一用的优质资源,只要稍加装点,便可横空出世,引得顾盼流飞。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

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现状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近年来,中国政府将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贵州、云南等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对于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建设发展情况及脱贫攻坚策略研究,目前还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究。

衡阳地处湖南省中北部,素有“五水共治、百湖之城”之称。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美食文化,是一个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

然而,与其它地区相比,衡阳地区的乡村旅游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衡阳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利用仍不够充分。

尽管衡阳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和美食文化,但是这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仍然存在不足。

不同村庄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合和合作,许多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衡阳地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尽管近年来该地区的乡村旅游建设得到了加强,但是由于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导致有些旅游者不太愿意选择到该地区旅游。

再次,衡阳地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能力还需提高。

由于该地区对市场的了解和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不足,很难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和期待。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衡阳地区可以采取以下脱贫攻坚策略:首先,整合资源,推进合作。

政府可以引导不同乡村间成立合作社,共享资源,将各自的优势整合起来,发展出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其次,提升服务,打造品牌。

政府应该鼓励村庄加强对旅游者的接待服务,提高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

同时要注重打造衡阳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再次,优化营销,加强宣传。

政府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营销渠道和宣传平台,加大对衡阳乡村旅游的推广力度,提高市场的涵盖面和营销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农业考古》作者:唐世龙陈国生袁鹏[内容提要]乡村旅游作为衡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衡阳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存在误区,衡阳市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当前衡阳市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衡阳市郊乡村旅游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唐世龙(1952—),男,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陈国生(1965—),男,湖南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

(湖南衡阳 42100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厌倦喧嚣拥挤的城市环境,走进乡村,体验农村生活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旅游的新时尚。

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旅游资源丰富,以欣赏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僻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为主要内容,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享受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在衡阳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和关注。

合理引导、开发、规范乡村旅游成为摆在衡阳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乡村旅游的开展,游客不但可以充分领略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感受绚丽多姿的乡风民俗,还可以亲身体验农家生活,充分满足了城里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近几年来,衡阳市政府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统一规划。

如2000年到2010年期间,衡阳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五大精品线路中,有“农家乐旅游线”,八条专项旅游产品中,有“沿湘江绿色文化休闲游”、“东洲城市风光游”等。

由于政府主导、民间积极参与,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总数已达到了300多个,拥有4000多个床位,直接从业人员2万人左右。

2006年接待150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衡阳乡村旅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农家乐”和“家庭旅馆”接待了大批游客。

但我市“乡村旅游”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容忽视的问题:1.乡村文化特色不浓。

近年来,衡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仅珠晖区就有50多家“农家乐”。

但是越是红火,越要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享受野外乐趣,真正体现出乡村风貌、农家特色。

目前,衡阳各地涌现出的果乡、竹乡、花乡、渔乡等乡村旅游各具特色,但也有一些乡村旅游定位不准,甚至出现为了满足旅游者而产生刻意迎合的现象。

建筑装饰城市化,破坏了乡村旅游原有的文化内涵;乡土环境氛围越来越淡,片面求大、求洋;旅游方式缺乏参与性,让人感觉乡村出游与在城里住行没多大区别;从而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

这种变异的不乡不城的旅游活动使得衡阳乡村旅游的特色日趋减弱,乡村旅游的主题得不到充分体现。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乡村旅游开发地点多处于近郊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步道、观赏休憩设施、旅游厕所、垃圾收集等卫生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明显的不足,是当前制约衡阳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游客大量的涌入,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条件越来越脏、乱、差,随意处理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有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认为,农村旅游越土越好,越是环境脏的地方越是返璞归真。

如果不消除这种误解,错误地将农村脏、乱、差环境等同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就会导致城里人的旅游去处发生转向。

3.乡村旅游服务单一化。

特色建筑、民俗礼仪、民间歌舞、传统体育、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乡土工艺、风味小吃等都是乡村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但我市绝大多数游客也以观赏田园风光、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

一些自然景观优秀的乡村略加开发就能基本满足游客观赏田园风光、度假休闲的要求,使得乡村旅游展示的文化内涵不足。

农业科技教育缺乏吸引力,真正参与体验学习农事活动的游客很少。

许多乡村旅游只能提供简单的饮食和住宿服务,即使有娱乐活动,也仅限于卡拉OK、搓麻将和玩扑克牌。

如果不积极挖掘和利用最富有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最终将陷入误区而缺乏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

4.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

衡阳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影响范围较小,农户经营者主动参与整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与旅行社联系疏松。

衡阳市28家旅行社在市内游的线路中,对乡村旅游线路和景点、景区很少作专门推介,造成游客对有关信息了解不多,难以产生旅游动机,更难以形成有高知名度品牌的乡村旅游产品。

5.乡村旅游的同构现象严重。

由于乡村旅游主要依托于衡阳主城区和南岳风景区,使得衡阳主城区周边5区4县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

而乡村旅游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都十分有限,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导致接待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地方特色突出不够、同构性发展现象非常严重,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需求,因此,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明显,削价竞争现象严重,游客的回头率不高。

差异化产品的推出应该是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构性问题最好的破解之道,但正是因为同构性极强,所以形成特色也很困难。

譬如,现在很难说清楚雁峰区的乡村旅游和珠晖区的乡村旅游区别在哪里,衡山的乡村旅游和衡东的乡村旅游区别又在哪里。

所以如何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形成特色产品,形成一个比较优势,是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瓶颈。

6.经营管理人才欠缺。

乡村旅游是全市各种旅游发展方式中民间参与投资最多的旅游开发方式,也是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最广泛、最积极的一种方式。

由于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投资低、规模小、门槛低,使得经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不同经营点的收费标准不统一,想怎么收就怎么收;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二、发展衡阳市乡村旅游的对策1.突出农村民俗和农业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以乡村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为主要发展载体,开发的重点主要面向城市居民,突出“乡村”两字。

从衡阳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注意这个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了当地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

近年来,为让广大游客在饱览衡山风光的同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南岳区深挖乡村旅游的内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出了众多集观赏性、趣味性和效益性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南岳区在水帘洞景区周围开辟出百亩荷塘,建成了休闲垂钓基地,游人可尽情品味荡舟荷塘、采莲掘藕、池边垂钓的无限乐趣。

中心景区把发展有机茶的生产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吸引广大游客进入茶园,自行观茶、摘茶、制茶、品茶、买茶。

该区还在107国道沿线建立了大型连片的花卉苗木基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增长知识、购买种苗的旅游新天地。

同时,在各景区内,旅游者可随意选择一户农家旅馆作为自己的暂居之所,自己采摘青菜、捕鱼捞虾,还可品尝到地衣、蕨苓、地菜、南瓜花、马齿苋等土特菜肴,和山鸡、竹鸡、野猪等“山珍”。

如有兴趣,游客还可亲自参与当地特产“南岳豆腐”的加工制作,一边学习做豆腐,一边品尝鲜豆浆,亲自领略南岳特色风味,体验农家劳作情趣。

显然,在乡村旅游中增加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是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径。

这不仅可以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让游客在亲手收获绿色农产品中受到教育、增加知识,这也是一种娱乐、休闲和享受。

2.加强管理,培养专业性人才。

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

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是衡阳市郊旅游繁荣的关键,因此,乡村旅游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衡阳旅游部门在大力引导和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不仅从选址、规划、设计、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管理和规范,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为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如规定经营“农家乐”旅游必须具有“六证一牌”,并建立健全了《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农家乐经营管理办法》,南岳区旅游局还制定了《南岳家庭旅馆定点管理试行办法》、《南岳区家庭旅馆设施设备标准》等,使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乡村旅游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先规划后建设,严禁无规划开发。

衡阳市旅游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认真编制符合市情的乡村旅游规划。

突出城市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项目之间的联动和协调,克服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盲目性,切实做好每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增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好乡村旅游资源,凡列入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没有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必须尽早编制规划,严禁再发生无规划开发的事件,对那些违规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污染者,应依法给予处罚。

4.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塑造区域整体品牌。

衡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打造三大乡村旅游精品:一是农业生态旅游。

如位于衡阳县英陵镇315省道旁边的衡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距衡阳市只有15公里,交通便利,是一处采用田园化种植、模式化栽培、机械化操作、科学化管理,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农业基地,十分适合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真正在无污染的环境中休闲、娱乐、体验传统农业生活,满足城里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二是森林生态旅游。

衡阳近郊建立了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歧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江口鸟洲省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山水奇特,宗教名胜古迹众多,客容量大,可游览期长,是开展休闲、度假、科研、考察、探险等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是水域生态旅游。

衡阳三水交汇,酃湖一带水域宽阔,九观湖水库也是水绿山葱,颇具魅力。

因此应以九观湖、湘江为依托,水陆结合,建设水上游乐场、水上体育场,开辟水上垂钓、水上采摘、水上鱼市和水上度假休闲等参与性项目。

5.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与服务。

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络的基础上,突出改善景区公路和游览步道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以“创优”、“创A”为形式,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美化、净化环境,强化行业管理,增强衡阳乡村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电信、能源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要考虑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

农村扶贫工作要注意做好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协调配合。

各级开发银行可结合自身职能,在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对乡村旅游提供金融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