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填空题总复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课文加油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______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______,______。
有的还有花骨朵儿,______。
(4)______,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______。
2.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这首古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
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3.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
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4.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2)诗中的“故人”是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______广陵。
(3)“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是诗句“______,______。
”的真实写照。
5. 用于下面的情境中最适合的一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被迫内迁成立西南联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及名言警句积累运用题(含参考答案)

古诗词及名言警句积累运用题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2.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3.____________________,又送君归去。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
6.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
7.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
8.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9.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0.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
14.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7.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
18.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24.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题汇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上古诗词试题1.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__________。
2.青鸟不传云外信,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4.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7.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9.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
10.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
11.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
-------诸葛亮1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
--------曹植1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李纲14.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____15.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
,莫知我哀。
17.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18.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
19.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
,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没风波里。
2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
23.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
,山是眉峰聚。
25.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26.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27.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2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习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
3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
32.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和古诗词填空(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和古诗词填空(含答案)1、大自然景色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引得诗人留下许多歌颂自然的千古名篇。
像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 ”;王禹偁在《村行》中写到“,荞麦花开白雪香”;卢照临也在《曲池荷》中留下了“浮香绕曲岸, ”的千古名句。
2、春天的景色总是迷人的,谢灵运在《登池上楼》中写道“, ”,秦观在《春日》中把景物给拟人化了,他是这样写的“, ”。
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描绘江南的春天“, ”,表现了春天色彩明丽,充满了生机。
古诗中的夏天更是变化多端,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这样写骤雨来得很急的情景“, ”;辛弃疾更是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了半夜时分的夏夜之景“, ”;王籍在诗中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山林的幽静“, ”;不仅春夏在诗人们的笔下活了,秋天也成为了诗人描写的对象。
贾岛在《忆江上吴处士》中写道“, ”,抒发了自己怀念友人的伤感之情。
3、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的衷心“, ”;曹植作为诗人也是做到了视死如归,他这样说“, ”;宋代诗人陆游更是在《病起书怀》中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李纲视国土为自己的生命,他这样写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
4、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许多有意义并且非常实用的谚语,例如“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请写出两则关于天气的谚语:“, ”“, ”。
请写出关于春季的谚语:“, ”“, ”。
请写出关于夏季的谚语:“, ”“, ”。
请写出关于节气的谚语:“, ”“, ”。
5、黄河奔腾万里入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许多诗人也留下来广为传颂的歌颂黄河的诗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 ”,表现了黄河的波澜壮阔之景。
请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俗语“”。
答案:1、澄江静如练—棠梨叶落胭脂色—圆影覆华池—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4、天气:东虹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古诗词专项附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古诗词专项附解析教师版一、单选题(共5题;共5分)1.(1分)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若到江南赶上春,千方和春住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答案】A【解析】【分析】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苏轼《浣溪沙》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C:“若到江南赶上春,千方和春住”出自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出自宋·晏殊《浣溪沙》故答案为:A【点评】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1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春季的一项是()A.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A:“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意思: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3.(1分)下列对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是本词的引子,交代了词人写作的背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0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0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0题(含答案)第一部分:古诗文积累与理解1. 《春日》宋·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与理解6. 《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 《古诗十九首》请列举出《古诗十九首》中的三首诗及其作者。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静夜思》(唐·李白)、《相思》(唐·王维)。
}8. 《草船借箭》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故事背景为三国时期,曹操大军攻打江南,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想出了借箭的计策。
主要情节包括诸葛亮算好风向,派鲁肃、赵云等率草船向曹操借箭,曹操军队中计,诸葛亮顺利借到十万余支箭。
}9. 《慢性子与急性子》请概括《慢性子与急性子》中慢性子和急性子的特点。
{慢性子做事慢条斯理,不急不躁;急性子做事急躁,缺乏耐心。
}第三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春日》宋·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古诗词诵读综合训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野径.(jìn jìng)湿润.(rùn yùn)雨雪霏霏..(fēi lín)客舍.(shě shè)浣.纱(huàn wán)眉眼盈盈..(yín yíng)二、选择题。
(24分)1.《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和“()”三大类。
A.赋B.比C.颂D.兴2.杜甫与()并称为“李杜”。
A.李绅B.李白C.李商隐D.李清照3.与韩愈、柳宗元、苏家父子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是()A.王安石杨万里欧阳修B.曾巩杨万里欧阳修C.王安石曾巩欧阳修D.曾巩王安石杨万里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春乃发生..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产生) 绝胜B.渭城朝雨浥.轻尘(沾湿) 昔.我往矣(从前)C.游园不值.(值得) 才始..送春归(方才)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 因.风飞过蔷薇(因为)5.下列诗题、朝代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唐—杜甫B.《游园不值》—宋—叶绍翁C.《江上渔者》—宋—苏轼D.《泊船瓜洲》—宋—王安石6.下面诗词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7.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8.下列对《春夜喜雨》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诗句中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专练附答案

“”“”“。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11、“。
”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
--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泊船瓜州》中的“?”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2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古诗词填空题总复习(附答案)填空练习1.,红掌拨清波。
《咏鹅》骆宾王2.天似穹庐,。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3.,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3.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贺知章5.,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6.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7.,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___ 。
《游子吟》孟郊8.,桂树何团团。
,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9.,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王安石10.,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11.,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12.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李白13.黄四娘家花满蹊,。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14.,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15.,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16.昼出耘田夜绩麻,。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范成大17. ,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悯农》李绅18.,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19.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20.,春风花草香。
,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21.,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22.,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3.空山不见人,。
《鹿柴(音寨)》王维24.,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王翰25.,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26.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王昌龄27.,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李白28.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行》杜牧29.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
百川到东海,?《长歌行》汉乐府30.,一行白鸳上青天。
《绝句》杜甫31.,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32.墙角数枝梅,。
遥知不是雪,。
《梅花》王安石33.,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于谦34.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七步诗》曹植36.,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37.,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38.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苏轼39.,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李商隐40.,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41.,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42.平明寻白羽,。
《和张仆射塞下曲》卢纶43.,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刘禹锡44.西塞山前白鸳飞,。
青箬笠,绿蓑衣,。
《渔歌子》张志和45.,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江雪》柳宗元46.,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47.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48.,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郑燮49.,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李白50.,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夜泊》张继5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71.,。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林升7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军听了军愁,。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7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示儿》陆游74.,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75.,。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76.,。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李清照77.,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王安石78.白日放歌须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7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春夜喜雨》杜甫80.,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龚自珍我会填。
(一)、按提示填。
(26分)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桔()时。
2、()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道残阳铺水中,()江瑟瑟()江红。
4、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阴学种()。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7、泥融飞(),沙暖睡()。
8、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按诗意填。
(28)1、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作者借对_________的吟咏,倾诉了自己忠诚清白、不怕牺牲的精神。
2、唐代诗人_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宋朝诗人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对西湖的美景进行了吟诵,其中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使人们现在还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4、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的《__________》一诗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我会用。
(联系语境写上恰当的诗句)(22)1、芳芳数学考了99分,有点得意,爸爸对她说:“取得好成绩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力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上加好。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4、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
5、老师,您那眼角的皱纹,您那头上的银发,一丝丝是为我而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空练习答案1.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骆宾王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音现)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贺知章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8.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李白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14.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范成大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李绅1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音寨)》王维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王翰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2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王昌龄2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李白2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29.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汉乐府3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
《绝句》杜甫3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3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3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于谦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曹植3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刘禹锡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3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3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李商隐4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4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4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卢纶4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刘禹锡4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张志和4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4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4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郑燮4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李白5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5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贾岛5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