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老中医观后感
《老中医》观后感(二)

《老中医》观后感
《老中医》观后感
关于中医是个很复杂的话题,中药还简单一点。
看电视剧《老中医》,本来想理顺一下思路。
但看到30集,翁泉海以女儿的嫁给一个傻子为赌注,与御皇医打赌的事。
感到一阵恶心,一时看不下去了。
葆秀说:你怎么能拿女儿的婚事打赌呢?翁泉海婚后对妻子葆秀的作法,也过于残忍,是不能令人接受的。
二女儿一直在戏弄傻子的情节设计,或许也令人感到不快。
有轻喜剧的色彩,剧中赵闵堂医生妇夫的表演让人很开心,抵消了一些道貌岸然。
他在三根线上号脉,可能引起人们对中医主要诊断方法的质疑。
还的接着看,接着展开对中医和中药的思索,看能不对人们对中医的看法产生正面影响。
还是有一些情节让人看不下去
与葆秀结婚这么时间,视其如无人,与翁泉海悲天悯人的形象塑造完全对不起来,且看戏剧性还能如何变化。
翁装迷糊这个情节有设计也不好,完全不顾这么多亲友的感受。
电视剧《老中医》对建立新时代名中医形象的启示

电视剧《老中医》对建立新时代名中医形象的启示骆世平 郭先英河南中医药大学摘要:电视剧《老中医》播出后,观众对其褒贬不一。
但其仍吸引了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那么如何看待客观上其为建立新时代名中医形象带来的启示,以及由此得出何种建立新时代名中医形象的策略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词:《老中医》;名中医形象;策略电视剧《老中医》开播首日收视率破1,峰值高达1.6%。
开播不到10天,多平台累计播放量近2亿次。
[1]良好的收视率意味着庞大的中医知识接收群体。
《老中医》讲述了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闯荡上海滩,倾尽一生保护传承中医文化的故事。
该剧将主角翁泉海塑造为一代名医,那么在新时代应该如何树立名中医形象?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建立新时代名中医形象的必要性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中,中医药依然是海外受众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前三位元素之一。
而接触过中医药文化的人群中,64%的受访者给出好评,这一比例在发展中国家达73%,在海外老年群体中达70%。
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巨大魅力。
[2]让外国人对中医文化感兴趣,信任中医的治法治则对推进海外中医药的发展将至关重要。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参观了中国特色医学技术针刺麻醉。
神奇的中医针灸经随行记者的报道得到了意大利的飞速反馈,当时欧洲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一行来到中国。
次年1月,长达3小时50分钟、名为《中国》的纪录片在罗马公映,产生巨大轰动,被美国评为1973年“十佳纪录片”之一。
“针灸麻醉”是该片中最为集中完整的叙事片段。
中医作为保存中华传统文化最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能够克服西医体系无法克服的缺陷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因此,中医借鉴新媒体、新技术等多媒介手段,一定能创造出比《中国》更专业、更可信的传播效果。
[3](一)利于宣传医道医道在《新华汉语词典》为多指中医治病的本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新编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治病的本领(多指中医)。
《老中医》:为中医行业正本清源

《老中医》:为中医行业正本清源作者:杜迈南来源:《综艺报》2019年第01期题材类型:现实题材出品方: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霍尔果斯吉翔影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老中医》是由编剧高满堂执笔,毛卫宁执导,陈宝国、冯远征、许晴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该剧通过民国时期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闯荡上海滩的故事,折射了20年间上海的历史风云变幻。
编剧高满堂此前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题材。
不论是传递中国文化的《大河儿女》,还是展现山东人奋斗经历的《闯关东》,抑或是聚焦农村生活的《老农民》,他总是将目光投向大时代的小人物。
此次创作《老中医》,高满堂依旧延用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小人物经历体现大历史格局。
该剧由7个医案贯穿,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陈宝国饰演的传奇中医翁海泉,带领同仁保护中医行业,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的故事。
为写好《老中医》的剧本,高满堂搜集阅读了大量中医资料和研究专著,内容涵盖中医病理、历史、地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力求尽量精准地还原中医文化,尤其对于看病、诊脉、开方等内容,他更是极为谨慎。
高满堂表示,创作《老中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中医行业正本清源,希望人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中医,“我的家人也受过假中医的伤害,老百姓需要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真正了解中医。
”曾经打造《平凡的世界》《誓言无声》等多部热播剧集,并获得过白玉兰最佳导演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等多个奖项的毛卫宁此次应高满堂之邀,担纲《老中医》导演,这也是继《爱情的边疆》后他与高满堂的再度联手。
此外,陈宝国与冯远征也继《老农民》和《钢铁年代》之后再次合作。
为完美塑造老中医的形象,陈宝国、冯远征专门前往剧中孟河医派的发源地江苏常州实地采风,随当地老中医出诊,还专门学习了诊脉。
在《老中医》开机前半年,陈宝国只吃青菜不吃饭,两个月减重12斤,数次饿到低血糖症状发作,只为尽可能贴近剧中人物的角色形神。
执业药师必看:央视大剧老中医开播,这些看点别错过!

执业药师必看:央视大剧老中医开播,这些看点别错过!更新。
执业药师必看:央视大剧老中医开播,这些看点别错过!近日,有一部写咱中医人自己的电视剧《老中医》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
这是一部由高满堂、李洲编剧,毛卫宁执导,陈宝国、冯远征、许晴、陈月末领衔主演的年代大剧。
近几年,医疗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但有关中医的几乎是空白。
《老中医》填补了这一题材的空白。
这部剧未播先火,受到很多中医人及药师们的关注,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看点,千万不要错过哦~~《老中医》故事背景《老中医》以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陈宝国饰)在当局发布“中医废止案”后带领中医同仁共同抵抗中医废止案并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遇到阻碍,仍然步步前行的故事。
翁泉海身上集合了“孟河医派”费、马、巢、丁四大家名医行医、办学的经历和故事。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电视剧《老中医》创作团队希望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为中医行业正本清源,促使人们用科学态度正确看待中医。
本剧五大亮点亮点①:明星阵容强大《老中医》的首当其冲的看点就是有陈宝国、冯远征、许晴、陈月末等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这是一部冲着阵容就必看的作品。
为塑造好翁泉海这一角色,陈宝国多次赴常州和北京拜访名医,刻苦研学把脉、药材辨别等中医知识。
冯远征饰演的赵闵堂通晓中西医理,心高气傲。
许晴饰演的葆秀出身中医世家,蕙质兰心,坚忍独立。
陈月末饰演的高小朴机敏聪慧......南吉、张志忠、曹可凡、丁嘉丽、倪大红、王雷等实力派演员也倾情加盟,联袂演绎这一出“传国粹,守本心”的传奇大戏。
亮点②:著名导演导演毛卫宁,先后指导《誓言无声1/2》《梅花档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警察故事》《平凡的世界》等广为流传的电视剧,并获得过白玉兰最佳导演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等多个奖项的金牌导演。
这也是他继《爱情的边疆》后与高满堂再度联手。
“金牌编剧”和“金牌导演”的强强联合,也为《老中医》品质背书。
老中医观后感500字作文

老中医观后感500字作文英文回答:After watching the documentary "老中医",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wisdom and ded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It was fascinating to see howthey used natural remedies and holistic approaches to treat patients. One example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story of a young girl suffering from chronic migraines. Instead of prescribing medication, the old Chinese doctor used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to help her find relief. This really made me realize the pow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various health issues.Another aspect that I found impressive was the emphasis on the mind-body conne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octors in the documentary often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in the body, and how emotions and mental well-being candirectly impact physical health. This holistic approach tohealing is something that I think modern medicine can learn a lot from.Overall, "老中医" gave me a new appreci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treating a wide range of health conditions. It also made me reflect on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health and wellness in my own life.中文回答:看完纪录片《老中医》,我对传统中医医生的智慧和奉献精神深感震撼。
《老中医》观后感

《老中医》观后感《老中医》观后感13月14日央视1台播放的40集电视连续剧到了大结局。
由于演绎的是本行当故事,因此,工作再忙,也尽量地抽时间,断断续续地观看了该部作品。
说实话,从《老中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看,显得有些粗糙,特别是最后几集,真是有点“抗日神剧”的嫌疑。
但是,从整个作品介绍的那个年代,传统中医所经历的继承和发展的艰辛过程,以及《老中医》介绍的那个时候的中医医生在恶劣的环境中,所具有如此强悍的生命力的各个故事情节来看,还是应该算得上是一部比较到位的作品。
比如,在那样的年代中,每一位传统中医都深深受着生存、甚至是生计问题困扰,唯有上好的疗效作保障,中医医生才会有生存和维持生计的机会。
因此,各色各样、各个门派的中医医生,都使出浑身解数,去获取临床良效。
《老中医》在演绎的有趣故事情节中,都能反应出当时医界的真实情景,比如翁泉海、赵闵堂等中医医生的形象,都非常到位,有血有肉,特别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今年已经八九十岁,经历过那个年代,更是有这样的感觉。
然而,《老中医》让我感慨更多的是,作品真实反映着传统中医,乃至于传统中医人所具有的医生优秀特质。
首先,作为一名传统中医人,一定具备“大医精诚”的基本素质。
《老中医》一直弘扬着以翁泉海为代表的传统中医人必备的“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医者仁心”的中医人基本素质。
为医之时,不问“长幼妍蚩”、“华夷愚智”、“怨亲善友”“皆如至亲之想”,如有危厄来临,不管道路艰险,毫不“自虑吉凶”,一心救治,这种高尚的医德品行,作品更是宣扬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
其次,作品深刻地揭示着传统中医是一门既有中医理论指导,又有实实在在技术操作的临床学科。
每一位传统中医医生都不是神医,而是牢固掌握着中医技术,有着精深中医理论修养,传承并积累着丰富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中医人才。
作品如此宣明的观点,完全有别于如《神医喜来乐》等作品,把传统中医往神里吹的胡乱宣传。
更是鼓励和鞭策着我们这些从事传统中医的后生们,应该脚踏实地、认真钻研传统理论和技术,传承好传统中医的精华。
最新观《老中医》有感——传承创新,做新时代中医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的题目是观《老中医》有感——传承创新,做新时代中医人。
看过《老中医》的朋友想必都听过下面这段台词:秦仲山患病日久,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五脏六气大伤,营卫循序失常,脉如游丝,似豆转脉中,且舌苔全无,此乃阴阳离决,阳气欲脱,回光返照之兆也,可那翁泉海奇怪了,他不用大剂量补气的人参,黄芪,也不用补阳的鹿茸,附子,偏偏用补中益气汤,以求补离散之阳,挽败绝之阴,清虚中之火,升下陷之气,不温不火,不轻不重,分寸掌握的十分精准,这个方子可以四两拨千斤,有起死回生之妙!这是电视剧中吴雪初对翁泉海运用补中益气汤另辟新路的解释。
我今天演讲以这段话开头,就是想要说:我们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中医人,就要努力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到:源于中医,衷中参西,继承发展,回归中医。
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理论至深至要。
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需要我们后人们要躬下身去细心地体会研究,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古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创新,师于古而不泥于古,这样才能成为良医!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创新文化的潜质。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担负着促进健康的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的近百年时间内,中医便不断遭受劫难。
上世纪初,国民党政府对中医所采取的取消主义,迫使这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医学体系迅速被边缘化。
但是现在,中医药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时代。
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中医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被列入重点工作任务。
这已是连续几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支持中医药发展。
电视剧《老中医》观后感

电视剧《老中医》观后感《老中医》观后感近年来,《老中医》这部电视剧在荧屏上备受关注。
这部电视剧通过叙述一个普通中医师的成长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深思。
我也有幸观看了这部电视剧,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医者仁心的伟大价值。
这部剧以医疗为主线,通过描绘主人公李易从医生到中医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一个普通中医师所面对的困境和挑战。
李易因为替人诊治被控告涉嫌非法行医,被迫放弃传统医学专业,转行从事中医。
他在辗转的求学之后,通过跨界学习西医和传统医学,不断打破传统观念,锐意创新,最终成为了一名具有中医理念和西医知识的综合型医生。
这部剧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中医剧,更是以中医为载体,传递了社会主义新价值观的电视剧。
剧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让观众不仅仅获得了视听上的享受,更是让人们在欣赏中得到了医学知识、道德修养的提升。
通过这部剧,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医的知识,了解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
剧中所展现的中医精神更是让人深受感动。
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知识,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累下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强调治病的同时也注重调理身体,强调预防为主,强调养生保健。
这些都体现了中医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对病人的关怀与担当。
剧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让观众很容易产生共鸣,并且在剧情中渐渐理解和认同每个角色的成长与转变。
特别是主人公李易,他勇敢面对困难和逆境,坚守医者初心,不断学习和探索,为了拯救病人而奋斗不息。
他从一个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正直善良、富有人文关怀的中医师,展现了中医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这种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医者仁心,让人们为之动容。
通过观看《老中医》,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师所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文化的宝贵之处。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融合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平衡、综合和整合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老中医观后感
01
看完前几集电视,满心欢喜得过来打分,却看到很多2星的评分,以及一些关于十八反致死的患者剧情的批评声音,我心中很是不服,必须过来报个不平。
一,第一集中患者死因的讨论。
先说评论中被诟病最多的第一集官司,其实翁泉海诊病时已然说过患者不过就3日性命,可见患者已然病入膏肓,自然经不起折腾,结果其老婆给他一夜服了两剂不同的药,剧中赵闵堂事后猜测可能两剂药物中存在十八反所以至患者一命呜呼!我看到有些人评价,说“十八反”早已是过街老鼠,是个过时的东西,然而学中医的必然都学过“十八反”,“十九畏”,中药讲究君臣佐使,相同的药与不同的方药组成会发挥不同的功效,所以这患者一夜两剂的中药,谁知道会产生怎样的功效。
此处评论中认为十八反不会致人死亡,就如剧中说十八反致人死亡一样是没有依据的事情,人死没有做尸体解剖,没有做毒物分析,所有死因都只是合理猜测,哪怕是心脏病死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但此处确实存在一个bug,就是医者诊病,自然要望闻问切,其中问病史也是极为重要的,不知道翁泉海诊病时有没有问患者的既往用药史,还是患者老婆故意隐瞒了既往的用药史,所以导致了患者一夜用了两种不同的药剂,如果真的是两剂药合用存在副作用导致患者死亡,那么温泉海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所以他在公堂上替死者喊冤,
死者确实有点冤!
二,剧中人物塑造
关于剧中人物的塑造,我是要打满分的,不管是陈宝国,还是冯远征,老戏骨之间的你来我往,看得十分过瘾。
剧中翁泉海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树立了一个十分高尚的中医人形象。
为救患者不拘一格,即使受辱也不会拒患者千里之外。
为人谦和,在给孕妇打死胎一例中,事后还登门给赵闵堂解释,没有一个人贪功,给了老赵一个内心安慰,这一点上,就比老赵思想觉悟高出不是一点点。
我觉得后期老赵一定会受其影响,两人也许最后会成知己。
赵宝刚之前在大宅门中的精彩表演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此剧的形象塑造完全找不出大宅门的影子,演技了得啊。
剧中赵闵堂其实是个妙人,脑袋十分灵光,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的医者,也有商人的精明。
第一集的官司中,他为了自己不被牵连,也为了救翁泉海,暗示方中可能存在十八反导致患者死亡,暗示患者老婆也有过错,为了息事宁人,几番劝解患者老婆,更并为其想出了心脏病死亡的说辞,翁泉海能平安出狱,老赵功不可没。
相比翁泉海的阳春白雪,老赵更加有趣灵活。
冯远征的表演给这部剧加入了一定的喜剧色彩,使得剧情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
曹可凡的吴雪初,其实有点像相声中捧哏的,和老赵两人时常合作看病,没有老赵出彩,却又不可或缺。
许晴的葆秀实在是温柔贤淑,是个良配,相信最后能和老翁有个好结局,为剧中增添一点情感元素,而许晴真是保养得极好,完全看不出年龄。
还有那个铃医高小
朴,但也是中医人的一份子,让我们认识到了另一种行医方式,后来师从老赵,两人在一起一定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三,借古讽今
说借古讽今有点过,毕竟民国也只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但是剧中却有讽刺现今某些怪像的情节。
比如第一集打官司,就让我想到现代的一些医闹事件,常有医生不是神的说法,所以病人即使去看病也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能救活,有时候患者家属不能接受患者的死亡,即使医院医生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依然会跑到医院大闹一场,肯打官司不闹的还算好,就怕有些闹着闹着还要伤人性命的,实在真真可怕。
我们现在身为看客,觉得剧中打官司打得胡闹,其实现实中这样胡闹的事情,也不在少数。
还有一段赵闵堂得到包子限量出售后销售火爆的灵感,于是回去也搞了个限量挂号的把戏,虽然一时病人有增多,却很快被人拆穿,也是十分搞笑。
不管哪个年代,人们总觉得物以稀为贵,又好凑热闹,所以现在商品市场营销手段中限量销售的手段一打出,总有人挤破头要去抢那限售的东西,也不管这东西值不值这些花费,有时也是可笑可叹。
现在剧我看到第六集,若说不足,自然是有的,但是瑕不掩瑜,值得一看,值得推荐,可以帮助看客对中医人有更多的了解,最可圈可点的是,剧中的中医知识是经得起推敲的,不像一些神剧把中医中药神话而不能让人信服。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看到此剧,理解中医人!
02
首先,法庭上翁泉海作为被告陈述开药过程时,很清楚的说明了用了他的药就不能用其他药,这已经算是很严格的医嘱了吧。
然而法庭上无论原告被告都没有针对这一点提出任何问题,也没有再提到。
葆秀不是傻瓜,也不是小孩,更不是神经病,为啥就因为不知道去哪了,而被几人同时怀疑为走丢了。
一个肤白貌美的葆秀穿上带补丁的粗布衣服就一点没被下人还有秦夫人怀疑,刚见面就被招进了家里。
在开始和中期,吴雪初和赵闵堂并没有提出过自己药方有问题,只是担心扯上关系,这没问题。
关键是葆秀拿来药材时,怎么就那么害怕,那么慌张,还有之后他们不停奔走。
不说假话,看着看着我还以为秦仲山是被他们两个故意杀死的。
我知道电视剧是想通过这个事情,体现出上海滩的无情,权利可以改变实情,包括角色也提到了好几次上海特点,什么上海大,水深王八大。
不过,别扯上点关系就开始说。
最后,被老爷子说成王八大的赵闵堂也还是靠威胁秦夫人,靠秦夫人才结了案。
结案后,吴雪初跟赵闵堂还一起吃饭,说是有惊无险?险在何处。
翁泉海在结案后,还为死去的秦仲山喊冤,你又知道他是被人害死的了。
按照电视剧演绎,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翁泉海下药方后,当天晚上,只喝了他这一种。
按照他的判断,能过三天,当然这不可能,因为当晚就没撑住,而那两人开的药更早,判断活三天是在服药之后,这种情况两人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翁泉海下药方后,当天晚上,喝了两副药。
首先病人没有按照医嘱服药,其次老爷子看到两服药说药性相克,这种情况那两个人又有什么问题嘛。
然后,刚两集感情线就开始了。
最后,跟中医有关系的,两集只有四小段,1-2分钟?
岳小婉做黄包车哼中医小曲,翁泉海狱中看病,吴雪初和赵闵堂饭后谈病情,高小朴给众围观群众科普。
剧名可是老中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