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栽培技术,平欧大]北方平欧大果榛子栽培技术
平欧大榛子栽培管理技术

平欧大榛子栽培管理技术作者:王克辉韩宜民张国权战松岩来源:《吉林农业》2013年第03期平欧大榛子是世界第一抗寒、高产、味香、皮薄的特种经济林木。
它是用欧洲榛子与我国东北原产野生榛子远缘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果型大、皮薄、仁大且饱满、高产稳产、生长速度快,在平原、山地都可栽植,综合抗寒、抗病优良的大果榛子。
1.平欧大榛子的优良特点1.1抗寒能力强,栽植范围广平欧大榛子能耐-30℃~-35℃低温,可在东北高寒山区栽培,不用防寒,露天越冬。
1.2成活率高、结果早、果型大、产量高、寿命长、栽植简单、不怕除草剂平欧大榛子根系特别发达,分布均衡,主根生侧根,侧根生须根,须根生毛根,所以栽植平欧大榛子栽植技术简单,成活率高。
栽植后第二年见果,以后随树龄增长,产量逐年上升,盛果期亩产280~300kg。
平欧大榛子的寿命长达50年。
平欧大榛子抗药性能强,园内打除草剂如克无踪、农达、灭绿等地上杀草型除草剂,只要喷不到榛子树叶上即可,而且不会产生任何药害。
到结果盛期,郁蔽成林时,基本不用除草,每人可以轻松管理50亩以上。
2.平欧大榛子栽培管理2.1建园选择背风向阳,腐殖土层较厚,保水性能强,雨后不积水的山地或平地。
规划建园面积超过50亩以上的大园,可选留出机械作业道,便于运输与管理。
2.2栽植选好园地后,栽植时间春秋皆宜,但秋季栽植越冬管理必须到位,否则容易产生冻害现象,降低植株成活率,故生产上多采用春栽。
选用一年生大榛子苗,栽植株行距按2×3m,每亩可栽植大榛子苗木111株,栽植坑按宽、深各为30~40cm,施入用土拌好的适量腐熟有机肥,然后回填距地表10cm。
将选好的大榛子苗的须根剪去原长度的1/3,使须根见新茬。
栽植深度不宜超过10cm,栽苗踩实后浇水,水渗下后封埯。
2.3修剪栽植后即可定干,定干高度50~60cm,当年选留3~4个着生位置好、健壮的树枝做主枝,其余枝全部剪除,控制主枝间夹角为90°~ 120°。
大果榛子栽培技术及后期管理

针 对 长 春 地 区 的 大 果 榛 子 相 关 栽培 技 术 进 行 研 究 。 1大 果 榛 子 生 物 学 特 性 概 述
优 点 。从 外形 上 对 比 , 果 型大 、 果仁 色泽明 亮 , 且 出仁 率 高 ; 从 产量 上看 , 大果榛 子产 量是 普通榛 子 的数 倍 。基 于 此 , 大果榛 子在 东北 地 区
的 栽培 范 围逐 渐扩 大 , 并且发 展迅 速 。本 文主要 对 大果 榛子 的 栽培技 术 进行研 究 , 并 分析 其后期 的管理 。
面
东 北 野 生 平 榛 是 大 果 榛 子 的 母 本 ,与 欧 洲 榛 子 通 过 种 间 杂交培 育出大果榛子 。大果榛 子抗 逆性比较强 、 口感 好 、 果粒 大, 植物 树种 类型属 于乔木 , 树高 5 ~ 7 米, 稳定 种植 后 2 ~ 3年 开始采果 , 种植后 6 年 内逐 步 进 入 盛 果 期 , 其 中 单 株 产 量 约 为
上 子 发 育与 花 粉 活 力 植 物 小 孢 子 的发 育 是 授 粉 过 程 的 基 础 , 目前 , 我国对于植 物小孢 子的形成过程 研究比较深入 。 相 关 研 究 中表 明 , 榛 木 的 花药 为四囊 型 , 表皮 、 药 室 内壁 、 中层 以及绒毡层 构成 了花药 壁, 其 中花 药 壁 的 中层 结 构 在 小 孢 子 四 分 体 时 期 被 分 解 , 绒毡 层 在 花 粉 成 熟 的过 程 中 逐 渐 消 失 。植 物 进 行 有 性 生 理 繁 殖 的 起 始 时 期 是 花 药 的破 裂 , 此 时 花 粉 在 比 较 干 燥 的 空 气 中飘 散 , 花 粉 的传 播 是 受 精 过 程 中 必 备 阶 段 ,而 传 粉 的 过 程 实 际 上 需 要花粉 、 花 柱 以 及 传 播 媒 介 三 方 面 共 同完 成 。 花 粉 传 播 在 榛 树 雄 花 花 药 开 裂 之 后 ,具 有 活 力 的 花 粉 能 够 在 传 播 媒 介 的 帮 助 下与花柱相 遇 , 并 顺 利 完成 传 粉 过 程 。 而花粉 活力是指植物雄 配 子 体 在 发 育 成 熟 之 后 ,在 传 播 媒 介 的 帮 助 下 附 着 于 雌 花 柱 头上 ,并在雌花 柱头上萌发 ,在 花粉管 中表现出来 的生长能 力。 目前 , 在 我 国 特 别 系统 化 的榛 子 树 种 生 产 项 目开 展 得 比 较 晚, 而东北地区 的榛 子资源潜力 尚未 被发掘 , 对于榛子植 物小 孢 子 的 发 育 以 及 花 粉 活 力 的 鉴 定 ,能 够 为榛 子 高 产 研 究 提 供 参 考 。 2大 果 榛 子 栽 培 技 术
平欧大榛子栽培管理技术

烟台果树2019-4(总148)技术交流年歐丈榛&襪祐管理技术孙淑英(山东省诸城市林业发展中心,诸城262200)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極子,是世界上四大干果之一,并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榛子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富含精氨酸和天冬氨酸,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维生素E等的含量远超其它坚果,还富含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醇和[3-植物固醇,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记忆力和判断力,改善视神经等功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大规模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提供了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平欧大榛子是以平榛(我国东北野生榛子)为母本、欧洲大榛子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选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
其适应范围广,在我国北纬32°-42°的地区栽培,可耐-38T?底温,属亚乔木树种,树高达3叫树龄达50年。
单果重2.4~ 3.6g,是野生榛子的2~4倍,栽后2~3年开始结果,4年进入盛果期,667m2产量250-350kg,盛果期可达50年左右,5年匝按40元/kg计算,年纯收入8000-10000JC/667n?。
诸城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已发展到1066.7hn?,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平欧榛子标准化示范基地。
1栽植技术1.1选地尽量选择朝阳或半阴半阳地块,坡地、岗地、瘠薄地、平地、山地(积水地块不宜栽)均宜栽培,土质为黑土地、黄泥地、油砂土、砂土,交通便利,离水源近。
1.2选苗选择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苗木。
选择地径0.6cm以上、高70cm左右的苗木最佳(芽饱满)。
定干高度60-70cm,留3~4个不同方位饱满健壮的芽,将其余芽抹掉。
选择栽2、3年生榛树,地上部分留3个基生枝做主枝,且主枝方位要不同,其余的从基部剪掉,不足3个基生枝的苗木不剪。
1.3栽植主栽品种包括达维、玉坠、薄壳红、辽榛3号、辽榛4号、辽榛7号,各主栽品种之间可互为授粉树。
平欧杂交榛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6 . 1 施 肥 。平 欧 杂 交榛 子 对 N、K 的需求 量 很 大 , 选 用 高氮 、高钾 型 优质 复合 肥 ,采用 行 间 两侧 条状
沟 施 的 方 式 进 行 施 肥 , 施 肥 量 为 2年 生 树 每 株 1 0 0 g , 以此 类推 ,施 肥 时 间在 5月 上 中旬 ,每年 1
7 . 1 病 害 防 治 。 主要 病 害为 白粉 病 ,一 般 在 6月
面平 齐踩 实 ,在 定植 穴 的 四周用 底土 围成 1 0 c m 高 的土 埂 ,浇透 水 ,待 水完 全渗 入 土 中后在 苗 木基 部
培高 2 0 e m、直径 3 0 c m 的土 堆 。 4 . 3 栽 后 管 理 。定 植 后 立 即 定 干 , 定 干 高 度 为 7 0 c m。定 植 当 年 6月 下 旬 之 前及 时 进 行 灰 象 甲 、
树 形 ,具有 成形 快 、管 理简 单粗 放 、前 期产 量 高 的
特点。
5 . 2 修剪
等,部分县区引种试栽 ,普遍表现 良好。
1 园 地 选 择
1 . 1 气 候 条 件 。无霜 期 ≥ 1 3 0 d ,生长 季 节 大 于等 于 1 0℃ 的年 活 动积温 ,年 降水量 ≥5 0 0 r n l T l 。
次。
土踩 实 ,保 留定植 穴 的深 度 为 1 5 c m。
4 栽植
4 . 1 栽 植 时 期 。在 承 德 地 区 , 栽 植 最佳 时 期 为 春
季定植 ,也就 是土 壤化通 后 至榛树 萌 芽前 。 4 . 2 栽 植 方 法 。选 用 品 种 纯 、 质 量优 的 一 级 苗 木 进 行 定植 建园 。选 好 的苗 木 首先进 行 根系 修整 ,根
平欧大果榛子培育技术

平欧大果榛子培育技术摘要:平榛与欧榛的杂交成功,实现了优势互补,集果大、抗寒、高产、优质于一身。
不仅实施了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而且,发展了林地生产力,拉长了绿色产业链。
目前,世界上只有土耳其、意大利、美国生产,且品种齐全、管理先进。
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市场上供不应求。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带动林农和国有林场职工增收致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辽宁东部山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大果榛子产业做大做强,立足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扩大出口贸易,现将我们近八年来在抚顺市林科所技术指导下,培育大果榛子的技术阐述如下。
关键词:培育技术0 引言大果榛子,学名为平欧杂种榛,也称杂种榛子。
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梁维坚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经20年的选育研究成功的。
其来源是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为母本,以欧洲榛子(Corylus avellana)为父本,远源杂交培育出来的种间杂种,在杂种一代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品系。
“榛子新品种选育研究”1999年鉴定5个新品种(2002年又推出10多个优良品系),有关专家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创新成果除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之外,是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抗寒、果大的榛子新品种,把榛子的栽培地域北延6个纬度(36°N→42°N)。
使中国的榛子生产由野生过渡到园艺化栽培。
1特征概述1.1榛子的效用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更有坚果之王的美称。
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
榛子用途很广,果仁含油量51.4%~77%,蛋白质17.32%~25.9%,碳水化合物4.9%~9.8%,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的延缓衰老,防止血管硬化,并含有大量的贝塔—古甾醇,这类醇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疾病的作用。
榛仁即可生食、炒食也可制成榛粉、糖果、糕点等食品,其营养十分丰富。
榛叶、总苞和树皮中含有8.5%~14.5%的单宁,可提炼烤胶,叶内含粗蛋白15.9%,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用榛叶制作的代食品,维持了北方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命。
平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平欧杂交榛子苗木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

平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平欧杂交榛子苗木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平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平欧杂交榛子苗木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1 苗木繁育1.1 自根苗繁育方法首先建立苗木培育圃,株行距0.5 m×2 m,建圃第二年开始繁苗。
繁育榛子苗主要是利用基生枝,在日常管理中,要控制繁苗母株生长势,促进基生枝萌发数量。
在每年的6 月份母树基部萌发的基生枝基部用细铁丝横缢,绑铁丝处至上方20 cm 内涂抹生长素,然后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为25 cm。
所处理的基生枝条长度一般要求在60 cm 以上,培土用的材料要疏松,应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其土壤湿润,以利于根系的萌发。
1.2 嫁接苗培育方法点播平榛,株行距为8 cm×60 cm,来年春天发芽前嫁接(硬枝嫁接)栽培品种,秋季苗木可出圃。
秋季起苗的主要对象是用基质为疏松的锯末子等材料培育的苗木。
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保温、保湿不好,苗木易遭受冻害,表现症状为失水抽干。
在温暖地区或全部用土培的苗木,也可以在第二年起苗。
嫁接苗培育方法目前应用的较少。
2 杂交榛子适宜栽培区域经10 多个省市的试验栽培,杂交榛子在我国北纬32°~42°,在年平均气温7.5℃~16℃,绝对低温-33℃以上,年降水量500 mm 以上地区均可栽培,降水量500 mm 以下地区,需有灌溉条件方可栽培。
杂交榛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土壤pH 值在5.5~8.0范围内均可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
杂交榛子喜光,在海拔1 000 m 以下,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地均可栽培。
3 整形修剪根据榛子的生长特点,可采取前期主干形,后期开心形。
3.1 定干在苗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苗木高度而定,一般剪掉苗木的1/3 左右,根系好、苗木成熟度好的可适当定高些。
3.2 短截幼树为了扩大树冠,短截数量适当大一些。
结果树短截数量适当小一些,结果树一般短截数量在总枝量的30%左右,要短截徒长枝、强旺枝、超长枝。
平欧大榛子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玉坠,平欧大榛子,大榛子,大果榛子,杂交榛子,大榛子苗

平欧大榛子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玉坠,平欧大榛子,大榛子,大果榛子,杂交榛子,大榛子苗平欧大榛子,其学名为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X Corylus avellana L.),俗称杂交榛子,平欧榛子,大果榛子。
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梁维坚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经XX年的选育研究培育成功的。
其来源是以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为母本,以欧洲榛(C.avellana L.)为父本,远缘杂交培育出的种间杂种,在杂种一代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品系。
“榛子新品种选育研究”XX年鉴定5个新品种(XX年以后又推出10多个优良品种、品系),专家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创新成果是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抗寒、大果榛子新品种,把大果榛子的栽培地域北延10个纬度(36°N-46°N)。
过去几千年以来,我国榛子生产一直是******,现在,平欧杂种榛新品种选育成功,使中国的榛子生产由******过渡到园艺化栽培。
平欧大榛子新品种特点(1)坚果大,单果重2.0~3.5克,是******榛子的2~3倍;出仁率高达40~50%(******平榛出仁率30%左右),果仁风味及营养成份优于进口的欧洲榛子。
(2)结果早、产量高,幼树2~3年生开始结果,4~5年生亩产量40~60公斤,6~7年生亩产量120~150公斤,8~XX年以上亩产量150~200公斤。
(3)抗寒,适应性强。
平欧大榛子树冬季可耐-30℃~-35℃低温,适应******土壤生长结实,土壤PH5.5~8,在我国裁培地域广,32°N-46°N,即长江以北至黑龙江的佳木斯均可栽培。
(4)病虫害少,管理省工,栽培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主要品种、品系越冬性******:达维(84-254)、玉坠(84-310)、辽榛3号(84-226)、平欧110号(82-11)、平欧210号(81-21)、平欧28号(85-28)、平欧21号(B-21)。
平欧大榛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种植平欧大榛子较晚,发展缓慢,栽培面积极少,但是,在2015年后,在推行清收还林政策后,部分民营资本参与其中,各地种植示范基地,大大拉动行业发展的速度,种植平欧大榛子的农户逐渐解和接纳,极大地提升产业发展积极性。
然而一个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一整套先进的技术来支持,但是,目前的状况却是科研落后,产量不足,现有技术模式无法引导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导致栽培管理的过程出现诸多的问题。
要想使平欧大榛树实现高产高效,就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本文深入分析平欧大榛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榛子栽培现状大果榛子是辽宁经济林业研究所以欧洲榛属植物为材料,通过人工选择培育的大果榛属植物。
本品种具有结构紧凑、形态优美、适应性好、早熟、丰产、稳定、品质好、果实富含营养等特点,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该树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栽培管理容易、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良好。
通过对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树种,并建立起相应的生产基地,确定适宜于当地栽植的优良品种。
经过5年的栽培观察发现有四个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好,开花坐果一般,早果、大果、适应性和抗寒性较好,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通过对杂交大果榛子树体生长结果习性研究,确定适宜该地区栽植的最佳密度及施肥方式,提出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杂交大果榛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坚果储运方便,1次种植,常年获益,适宜在偏远山区种植和开发,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工程。
二、目前平欧大榛子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优质良种苗木紧缺几年来,因一些苗木经营者宣传过度,夸大平欧杂交种榛生产经济效益,在全省乃至全国掀起平欧杂交种榛栽培热,致使平欧杂交种榛苗木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高企,苗木产销中伪劣苗木较多。
为规范和引导广大林农科学栽植平欧杂交种榛,维护农民利益,确保造林质量和绿化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平欧大果榛子栽培技术
榛子是国际四大坚果之一。
由于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以榛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高级营养品。
特别适宜儿童、年老体弱及病后恢复的人群享用,是延年益寿的佳品。
榛仁还可以榨油,油色清黄,味香,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能稀释胆固醇,常吃榛仁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并具有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1 榛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平欧杂种榛子适宜的温度是北纬32°―42°,适宜年平均气温7―15℃。
榛子的产量与年
有效积温密切相关,积温高有利于坐果和果实发育,可提高产量。
榛树喜欢湿润的气候。
它要求休眠期的空气湿度达到60%以上。
年降水量500―800mm可满
足平欧杂种榛子生长发育的要求,因此年降水量500mm以下的地区栽培,需有灌水条件。
1.3 光照
榛树是喜光植物,如果光照不足则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因此,榛园要求充足的光照,一般年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可满足榛树对光照的要求。
1.4 土壤
平欧杂种榛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山坡、丘陵、荒地、轻盐碱地块均能种植。
作为栽培榛园,肥沃、湿润、腐殖质高的砂壤土,更适合榛树的生长和结实。
一般要求土层厚度为60cm以上。
平欧杂种榛树适宜土壤PH值5.5―8.0。
2 苗木繁殖
苗木的繁殖分为种子苗、嫁接苗和自根苗几种。
种子苗品种变异明显。
嫁接苗没有良好的砧木,所以,生产上多采用自根苗繁殖。
3 榛园的建立与管理
3.1 品种的选择及授粉树的配置
3.1.1品种的选择:应选择果实个大,壳薄,出仁率高、品质佳、产量高、抗寒性强的品种。
在我省一般要求适宜在年平均气温7℃或7.5℃以上的品种。
3.2 栽植
3.2.1栽植的密度
决定榛树栽植密度的因素很多,包括栽培种类、品种、栽培方式、采用的树形、地势、土壤、气候条件等。
如采用单干形密植,株行距2m×3m,每亩栽植111株,树龄大了以后,
可以在行上间伐或移植,变成4m×3m。
3.2.2整地、挖定植穴
3.2.3苗木准备
①无论是自育苗或购入苗木,都应在栽前进行检疫、品种核对、苗木数量核对、登记挂牌。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③从外地运输来的苗木,到达栽植地立即假值用湿土或湿沙培根系,使其充分吸水后再行栽植,如用水浸泡,浸泡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3.2.4栽植技术
①栽培时期:春季、秋季均可栽植,以春季栽培为主。
辽宁地区在4月上中旬。
②栽植方法:栽前应保持定植穴土壤湿度。
栽植深度要求植株根颈与地面平或略低于地面5cm。
以根系上埋土深度6-10cm为宜。
榛苗放入穴内使其根系舒展,同时注意校正位置,
然后填入湿土。
当填至一半时,将苗轻轻上提,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土壤紧密结合。
筑灌水盘,直径1m,并要求灌足灌透。
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提高成活率。
3.3 栽植后当年的管理
①栽植后及时灌透水并盖上地膜,5月下旬气温升高及时撤膜,然后浇水一次。
②栽植后
及时定干,单干形整形定干高度60-70cm,少干从状形整形,定干高度20cm左右,定干时
剪口下必须有4-5个饱满芽。
③苗木成活后及时松土除草,促进发根和根系吸收。
④追肥
灌水:如土壤肥沃,当年不用追肥,如需要可在7月上中旬当新根长出后,追少量N(每株30-50g)。
新梢停止生长后,每隔10天叶面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枝芽成熟,提高抗寒性。
⑤入冬前灌水并培土防寒,在1年生苗基部用湿土培实,防止透风,培土高
度30cm。
3.4 后期管理 3.
4.1整形修剪
①整形。
单干形:保留一个主干,干高40-60cm,主干留3-4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主枝选留侧枝,侧枝上留着副侧枝和结果枝。
第一年:定植1年生苗,栽后立即定干,干高60-70cm .
第二年:选留主枝3-4个,轻短截,约剪掉枝长1/3,留外侧芽。
第三年:在每个主枝上选留2-3个侧枝,并进行轻短截,主枝上离地面40厘米处以下的枝
从基部剪掉,并及时除去萌蘖枝。
第四年:继续轻短截各主、侧枝的延长枝,树冠形成。
②修剪时期:冬季修剪即休眠期进行,辽宁3月修剪,发芽前进行;夏季在生长季节进行,调节养分的合理分配。
3.4.2施肥
①施肥时期:
秋施基肥:是从秋季果实采集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以粪肥、堆肥、绿肥、人粪尿为主,同时加以适量的N、P、K复合肥。
追肥:榛树一般追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为7月上旬至中旬。
②施肥方法:环状沟施肥,放射状沟施,条沟施。
③施肥种类和数量:
1)施肥种类:
A基肥:施有机肥料,包括鸡粪、猪粪和其他畜粪及有机物腐烂后形成的肥料。
上述粪肥
必须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鸡粪应和土以1:5的比例混拌才可施用,否则易烧幼苗根系。
另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可以用于基肥施用。
B追肥:含有单一元素的N肥,如尿素、二胺及含有N、P、K的复合肥及复混肥料,均可用
于榛树的追肥。
C根外追肥:肥料主要有N、P、K、Ca 和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2)施肥量: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的种类而定,瘠薄的沙土应
多施有机肥,否则可适量少施。
A一般2-3年生树,每株施有机肥7-10 kg,4-5年生树施30-40kg,6-7年生树施50-60kg,
以后随树龄和产量的增加可适当多施。
C施有机肥与无机复混肥料(黑肥、生物肥料):3-5年生每株2-3kg;6-9年生每株施6-7k g;10年生以上每株施8-10kg。
4 病虫害防治
4.1 农业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毒壮苗,加强栽培管理,耕作土壤,除去杂草和残枝落叶,清洁果园,消除病虫害根源。
4.2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产,利用害虫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天敌,使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防治。
4.3 物理防治:使用防虫网、覆盖地膜、以及利用害虫的趋性及人工捕杀等方法防治害虫。
4.4 化学防治:目前生产上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生产上应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5 榛果的采收和贮藏
5.1 适时采收
榛树坚果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过早种仁不饱满,晾干后形成瘪仁,降低产量和品质,过晚采收使榛果脱苞落地,易被鼠类咬食而减少收获量,一般当果苞和果顶的颜色由白变黄,果苞基部出现一圈黄褐色,苞内坚果用手一触即可脱苞,为适宜采收期,因树冠周围和顶部的果实比树冠下部及内膛的果实先成熟,因此,对榛子要进行分期采收,同一园内的果实一般可持续7-10天完成采收。
5.2 榛果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