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杭州临安县人翻译及阅读答案
苏轼《临安三绝》赏析

苏轼《临安三绝》赏析王世焱将军树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
不会世间闲草木,与人何事管兴亡。
锦溪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石镜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
《临安三绝》是苏轼熙宁六年(1073)八月二十日起,开始往诸县提点,第一站到了临安县。
同年苏舜举在本县界外太平寺迎接苏轼。
苏轼又与周邠、李行中到径山游玩,然后到五代吴越王遗迹看看,看到了“将军树”“锦溪”“石镜”,于是写下诗作。
诗其一《将军树》,苏轼看到吴越王钱镠儿时在树下游戏之树还在,人称为“将军树”。
此树《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有载:“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
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
……昭宗以宰相王溥请授镠,乃改威胜军为镇东军,拜镠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锡铁券,恕九死。
镠如越州受命,还治钱塘,号越州为‘东府’。
光化元年,移镇海军于杭州,加镠检校太师,改镠乡里曰广义乡勋贵里,镠素所居营曰衣锦营。
……昭宗诏镠图形凌烟阁,升衣锦营为衣锦城。
……镠游衣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衣锦将军’。
”“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意为苻坚家的池塘边,生长着有节的菰与蒲,苻坚后僭称大秦天王;刘玄德家的墙头长的桑树很像羽葆车盖,后成为蜀帝。
“泽畔菰蒲节”,典出于《晋书·一百十二·苻洪传》:“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
其先盖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
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
……时有说洪称尊号者,洪亦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阿坚”,指苻洪之孙苻坚,《晋书·一百十三·苻坚传》载:“及苻生嗣伪位,赞、翼说坚曰:‘今主上昏虐,天下离心。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分层作业)-【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其次课时分层作业【参考答案】【阅读与鉴赏】(一)1.C2.(1)老年人经常多忧多虑,年轻人经常宠爱玩耍消遣。
(2)正由于精神旺盛,所以豪迈雄壮;正由于可怕脆弱,所以得过且过。
3.日本人认为中国已经老了。
4.老年人经常怀念往事,思想保守,年青人经常思考将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打破常规(二)1.“我们”都吃中餐“我们”讲中文,用汉字2.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3.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风送暖入屠苏西出阳关无故人却看妻子愁何在4.汉字是形声义的统一体;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5.为祖国的汉字感到骄傲,宠爱祖国。
【解析】1.考查了对内容的把握。
从文章的其次自然段坐着的回答可知,作者认为中国人分散力强的缘由有两点,一是“我们”都吃中餐;二是“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2.本题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应当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了。
”这一句话可知,关于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东西,作者认为是中国的古典诗词。
3.本题考查同学的课内外积累。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清明》一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一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4.本题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从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
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一句可知,汉字是形声义的统一体。
从文章第六自然段可知,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5.本题考查学会对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把握。
细读全文可知,作者为祖国的汉字感到骄傲,宠爱祖国。
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表达与沟通】1.范文:给梁启超的一封信敬重的梁启超爷爷:您好!我认为你的强国幻想实现了,我眼中的现代中国,可谓是实力强盛。
《钱谬传》阅读练习

《钱谬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钱谬,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
临安里中有大木,谬幼时与群儿戏木下,谬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
谬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表谬偏将,击郢破之。
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临安。
谬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
”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谬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谬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
谬曰:“此可一用尔,大众至何可敌邪!”乃引兵趋八百里。
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
’”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曰:“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还。
都统高骈闻巢不敢犯临安,壮之,召董昌与谬俱至广陵。
骈表昌杭州刺史,昌以谬为都指挥使。
董昌反。
昭宗下诏削昌官爵,封谬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讨使。
谬曰:“董氏于吾有恩,不可遽伐。
”以兵三万屯迎恩门,遣其客沈滂谕昌使改过。
昌以钱二百万犒军,执应智等送军中,自请待罪,谬乃还兵。
昌复拒命,遣其将陈郁、崔温等屯香严、石侯,乞兵于杨行密,行密遣安仁义救昌。
谬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
昌所用诸将徐殉、汤臼、袁邠皆庸人,不知兵,遇全武辄败。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
全武执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左右曰:“吾与钱公俱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下,因嗔目大呼,投水死。
谬卧病,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择之。
”诸将泣下,皆曰:“元瓘从王征伐最有功,诸子莫及,请立之。
”谬乃出管钥数箧①,召元瓘与之曰:“诸将许尔矣。
”谬卒,元瓘立,袭封吴越国王。
(节选自《新五代史·吴越世家》,有删改)【注】①箧:小箱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B.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C.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D.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图纬,即图谶和纬书,图谶是古代宣扬迷信、预兆的图书;纬书是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新五代史·钱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五代史·钱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五代史·钱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新五代史·钱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五代史·钱镠传》原文及翻译新五代史原文: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
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
镠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表镠偏将,击郢破之。
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临安。
镠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
”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镠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镠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
镠曰:“此可一用尔,大众至何可敌邪!”乃引兵趋八百里。
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
’”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曰:“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还。
都统高骈闻巢不敢犯临安,壮之,召董昌与镠俱至广陵。
骈表昌杭州刺史,昌以镠为都指挥使。
董昌反。
昭宗下诏削昌官爵,封镠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讨使。
镠曰:“董氏于吾有恩,不可遽伐。
”以兵三万屯迎恩门,遣其客沈滂谕昌使改过。
昌以钱二百万犒军,执应智等送军中,自请待罪,镠乃还兵。
昌复拒命,遣其将陈郁、崔温等屯香严、石侯,乞兵于杨行密,行密遣安仁义救昌。
镠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
昌所用诸将徐珣、汤臼、袁邠皆庸人,不知兵,遇全武辄败。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
全武执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左右曰:“吾与钱公俱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下,因瞋目大呼,投水死。
昭天镠卧病,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择之。
”诸将泣下,皆曰:“元瓘从王征伐最有功,诸子莫及,请立之。
”镠乃出管钥数箧①,召元瓘与之曰:“诸将许尔矣。
【备战2020年中考真题专题系列】2020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2019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二)文言文阅读1.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流畅,痛快。
⑦解舟:退居江湖。
⑧奉谢: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16. 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远离家乡B. 谋官不顺C. 财物受损D. 身体不适17.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8. 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19. 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20. 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答案】16. D 17.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钱镠钱镠钱周有钱府上士官,子孙以官钱姓出宋人郑樵通志

钱镠-钱镠钱--周有钱府上士官,子孙以官钱姓出。
宋人郑樵《通志钱氏家谱。
钱--周有钱府上士官。
子孙以官钱姓出。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
说: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
裔孙孚。
周钱府上士。
因官命氏焉。
据《史记。
楚世家》记载。
陆终是颛顼的曾孙。
他的妻子怀孕三年。
剖腹产。
生出6个儿子。
”三曰彭祖”。
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
《世本》说他”姓篯。
名铿。
在商为守藏史。
在周为柱下史。
年八百岁。
”。
中文名,钱氏家谱。
源自,《通志▪氏族略》。
始祖,钱孚。
新姓氏排行,第八十九。
旧姓氏排行,第二。
钱姓简介。
钱姓出自周代有钱府上士官。
为彭祖之后代子孙。
以官为氏。
得姓始祖:钱孚。
彭祖名篯。
西周时担任钱府上士。
其后子孙便以其官名为氏。
称钱姓。
在“百家姓”中。
钱为什么能排名第二呢?因为。
据说“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地区一位名儒所写。
在宋朝尚未建立时。
这里已有吴越国。
国主叫钱镠。
传至钱俶时。
归顺宋朝。
那位名儒将“钱”列在百家姓第二位。
表示不忘故国。
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九位的大姓。
钱氏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彭祖之孙彭孚。
据《通志·氏族略》和《姓谱》等所载。
颛顼帝曾孙生陆终。
陆终生彭祖。
彭祖之孙孚为周钱府上士。
子孙以官为氏。
②出自篯姓说。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第一种说法的变异和补充。
据《百家姓考略》所载。
相传彭祖名篯。
后人以其名为氏。
后又有简化“篯”为“钱”。
③出自他族改姓。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所载。
满族世居烂泥河者为钱姓;据《台湾姓氏源流》所载。
清乾隆年间赐台湾土著七姓有钱;又台湾土著塞夏族沙拉湾氏。
汉姓为钱;明清时云南临安府瓦渣长官司土副长官姓钱。
为哈尼族;彝。
蒙古。
土家。
黎等民族均有钱姓。
钱氏迁移。
始祖:钱孚。
虽然钱姓在西周就已获姓得氏。
但整个先秦时期见诸于史籍记载的仅有隐士钱丹一人;居住之地和分布中心。
为关中和今江苏北部一带。
在秦代及西汉。
一些可考的钱姓人主要生活在今江苏徐州。
邳州一带。
中国朝代更迭的乱世中竟有一个富饶的吴越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朝代更迭的乱世中竟有一个富饶的吴越国导语:这事得从唐朝末年说起,那时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冒出了一个叫钱镠的英雄,通过自己的才能迅速建功立业,在其家乡两浙颇有威名。
此人咱之这事得从唐朝末年说起,那时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冒出了一个叫钱镠的英雄,通过自己的才能迅速建功立业,在其家乡两浙颇有威名。
此人咱之前有过介绍,具体可点击:一句话把唐末黄巢大军吓跑的一代英主。
公元895年,钱镠的老上级大蠢人董昌造反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建元“顺天”。
为什么说他大蠢人?因为篇幅有限,我们把他折叠到了这里:唐朝末年群雄四起,有一位蠢人称帝闹了大笑话!钱镠早就觊觎越州了,听说董昌称帝,知道讨伐董昌的机会来了。
但为了不做得那么露骨,他还是先聚集了手下的文武官员讨论。
他说:“董昌过去是我的同乡,现在是我的邻藩,曾经有过丰功茂绩,崇名厚禄,现在却大胆妄为成立非法政府,我受朝廷之恩,位至将相,应当发兵征讨。
念在他的恶行刚刚开始,或者还能痛改前非,我们先写封信给他,劝他改邪归正,免遭覆族之祸。
”众人听了,一齐赞叹:“钱公,你真是个厚道人。
”于是钱镠写了封信给董昌,信中说,“与其关门作天子而招致九族俱灭,不如开门作节度使而终身富贵无忧。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董昌哪里肯听?钱镠于是亲领三万雄师直赴越州(今渐江绍兴),屯于越州城迎恩门前,告谕董昌说:“你已拥有数州之地,位兼将相,富甲一方,应该知足了。
如果一定要颠倒权柄,改易臣节,那就相当于自取灭亡了。
现在我率诸州兵马到城下,等待你改过自新,你要坚持一条道走到黑,等到天子赫怒,羽林军济江而来,那时不但你有累卵之危,你的乡党生灵全部归于鼎爨。
祸福之道,你自己选择吧。
”生活常识分享。
吴越国主钱镠的生平简介,钱镠的人物事迹

吴越国主钱镠的生平简介,钱镠的人物事迹本文导读:2人物简介钱镠钱镠(liú)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
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卒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
少年时迫于生计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
他在翦除刘汉宏、薛朗、董昌等地方叛臣的过程中,占有了两浙之地。
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为杭州刺史,从此独据一方。
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
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封其为越王。
公元904年,改封吴王。
及朱温建梁,始封钱镠为吴越王。
钱镠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3人物生平编辑早期事迹钱镠出生时,红光满室,伴有兵马之声。
父亲钱宽这是不详之兆,欲将他弃于井中,被祖母拦阻。
因此,钱镠得小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义),而这口井后来也被称为“婆留井”。
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又稍通图谶、纬书。
钱镠七岁启蒙,十二岁读《春秋》、《武经》,十九岁因家贫,为生计贩运私盐,铤而走险,肩贩负米以养亲。
二十一岁从军枕甲提戈,为将领董昌的偏将。
跟随董昌征讨起义军875年(乾符二年),浙西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鉴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
钱镠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
878年(乾符五年),钱镠平定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人的叛乱,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879年(乾符六年),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
钱镠以少敌多,巧妙运用伏击和虚张声势等战术,阻吓了黄巢军的进攻,得到淮南节度使高骈的称赞。
880年(广明元年),董昌联合杭州各县,组建八都兵(即临安县石镜都、余杭县清平都、于潜县于潜都、盐官县盐官都、新城县武安都、唐山县唐山都、富阳县富春都、龙泉县龙泉都),钱镠为临安石镜都副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翻译及阅读答案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
少拳勇,,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
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
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唐僖宗
..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率八都之士进攻越州、
润州。
江、浙平,董昌为浙东节度使
...、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
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祆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
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伐。
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
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
..,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
..二万户。
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
同光中,赐玉册、金印。
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
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镠学书,好吟咏。
江东有罗隐者,有诗名,闻于海内,依镠为参佐。
镠尝与隐唱和。
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
镠亦怡然不怒,其通恕也如此。
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镠以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年八十一。
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
时有儒士谒于主帅,已进刺矣,见镠稍怠,镠怒,投之罗刹江,及典谒者将召,镠诈云:“客已拂衣去矣。
”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斯亦近代之名王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B.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C.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D.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僖宗”:庙号。
庙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本文中的乾符、景福等。
B.节度使:官名。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C.铁券:铁契,古时帝王颁赐功臣,世代可据此享受某些特权。
D.食邑:依靠封邑租税生活;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镠军事才能突出。
他年轻时征战黄巢,后又奉旨讨伐自立为王的董昌,均获得了胜利。
B.钱镠治国有略。
他治理钱塘潮造福百姓,但是也极尽奢华之能事,大兴土木,使得百姓颇有微词。
C.钱镠赏识人才。
罗隐素有诗名,他委以职务,并同他诗文唱和,即使罗隐提到他微贱时的事也一笑了之。
D.钱镠年轻时刚烈任性,会因为小事置人于死地;晚年逐渐留心处理事情的方法,体爱下士,获得了美誉。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5分)
(2)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
(5分)
[参考答案]
10.(3分)C 根据文言文对称句式的特点可知,“大者攻州郡”和“小者剽闾里”的前后都应断开,据此排除B、D两项;“恣横于杭、越之间”为完整的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在杭州、越州之间恣意横行”,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
故选C。
11.(3分)A 【解析】“乾符”“景福”是年号。
12.(3分)B 【解析】“百姓颇有微词”无中生有。
13.(10分)翻译:
(1)(5分)把州城扩大了三十里,繁复密集的城市房屋,精巧秀丽的江山美景,确实是江南的绝美景色。
(得分点:“广”“胜”“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畅2分)
(2)(5分)罗隐写诗喜好旁敲侧击或挖苦嘲笑,曾经开玩笑地写了一首诗,诗中提到钱镠
微贱时骑牛持梃的往事。
(得分点:“戏”“微”“操”各1分,句意通畅2分)
[参考译文]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
年轻时勇武,喜欢见义勇为,扶助弱小,把解除仇怨作为事业。
唐乾符年间,在于潜镇将领董昌手下担任部校。
当时天下接连战乱,黄巢进犯岭外,江、淮的盗贼聚集在一起,势力大的盗贼进攻州郡,势力小的盗贼剽掠乡里,董昌聚集民众,在杭州、越州之间恣意横行,来阻断黄巢的要道。
唐僖宗在蜀地,下诏令董昌讨伐黄巢,董昌把军事政务委托给了钱镠,钱镠率八都士兵进攻越州、润州,江、浙一带平定,董昌担任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董昌上表奏请,让钱镠代替自己担任杭州刺史。
唐景福年间,董昌逐渐骄奢显贵,自称身应符命预言,又被祆人王百艺欺骗,僭越本分,擅自称尊号,于是在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钱镠担任两浙都将。
钱镠不接受命令,把情况上报给朝廷,唐昭宗命令钱镠出兵讨伐。
乾宁四年,钱镠率领浙西将领士兵攻破越州,朝廷嘉奖他的功劳,赏赐钱镠铁券,又任命宰相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
钱镠在唐昭宗一朝,官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
梁太祖改朝换代,尊称钱镠为尚父、封为吴越国王。
同光年间,赐给玉册、金印。
钱镠在杭州近四十年,极度奢侈、享受。
过去钱塘江海潮常常逼近州城,钱镠动用大量人力,开凿巨石填江,又平整江中险石,在上面全建起亭台楼榭,把郡城四周扩大了三十里,繁复密集的城市房屋,精巧秀丽的江山美景,确实是江南的绝美景色。
钱镠读书学习,喜欢吟诗。
江东有个叫罗隐的诗人,诗歌才华出众,在国内颇有名声,依附钱镠担任僚属。
钱镠曾和罗隐诗文唱和。
罗隐写诗喜好旁敲侧击或挖苦嘲笑,曾经开玩笑地写了一首诗,诗中提到钱镠微贱时骑牛持棒的往事。
钱镠也怡然自得,不愤怒,他通达宽恕就像这样。
钱镠虽然晚年放纵恣肆,但是从唐朝一直到后梁,再到后唐庄宗中兴以来,他每次都扬帆渡海,向朝廷贡奉从不缺漏,所以朝廷也因此善待他。
钱镠在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钱镠最初跟随董昌,当时正处于壮年,个性还很刚烈。
曾经有个儒生要拜见董昌,已经递入了名片,拜见钱镠时有些怠慢,钱镠发怒,将他丢入了险江之中,等到掌管拜谒的人召唤儒生时,钱镠骗他说:“客人已经生气离开了。
”到了晚年,才体爱下士,留心处理事情的方法,几十年来,获得了美誉,他也称得上是近代的名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