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调查报告(15篇)

生物调查报告(15篇)

生物调查报告(15篇)生物调查报告11 引言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知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认识常见的淡水海洋植物,了了解其主要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经济意义或危害,了解水生生物所处的生态环境,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学习,使我们学会海洋生物标本的采集和固定方法,锻炼我们劳动观念及动手能力,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等。

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各类水生环境(包括岩滩、泥滩、沙滩、池塘、河流)的生态环境特征及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定性定量调查,浮游生物的定性和定量调查,海洋生物标本处理制作等。

2 节肢动物2.1 中国明对虾2.1.1 简介中国明对虾又称东方对虾,旧称中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

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

学名,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旧称penaeus chinensis)2.1.1 形态特征个体较大,体形侧扁。

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 13~17厘米。

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

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

对虾全身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

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

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

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养殖品一般体长12-15厘米,体重20-40克。

生命周期为一年,个别能活二三年。

2.1.2 生态习性中国明对虾属广温、广盐性、一年生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雄虾俗称“黄虾”,一般体长155毫米,体重30-40克;雌虾俗称“青虾”,一般体长190毫米,体重75-85克。

体色青中衬碧,玲珑剔透,长半尺许,故又叫大虾。

平时在海底爬行,有时也在水中游泳。

渤海湾对虾每年秋末冬初,便开始越冬洄游,到黄海东南部深海区越冬;翌年春北上,形成产卵洄游。

4月下旬开始产卵,怀卵量30-100万粒,雌虾产卵后大部分死亡。

七年级生物调查报告1

七年级生物调查报告1

七年级生物调查报告第1篇:七班级生物《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育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爱好,培育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调查范例等。

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3)分组,老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4)实施计划,老师组织指导;(5)汇报、总结、沟通、评议。

2.教学过程(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

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

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报告。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育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范文初中生物调查报告范文1学期接近尾声,我们组的实验也结束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未按照计划做完所有的室内实验,而是重点做了两个实验。

虽然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从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的经验,也总结了其中的教训,还算颇有心得。

一、种子的向重力性:这个实验我们做了不下三次,因为种子泡下后总是因为多种因素不能同时发芽,为了使种子在相同条件下生长,我们只有等其他种子发芽后再观察做实验,但到最后结果就是一些已经发芽的种子泡烂了。

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二、番茄的缺素培养:本学期我们组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个实验上了。

从营养液的配制到种子发育长成幼苗等,似乎就经历了这整个学期,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经验教训:⒈种子是不能用一半浸在水里的方法使它发芽的,虽然有一半露在外面,但是还有一部分在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毒物质,使种子烂掉。

⒉在平时配制培养液时,由于一些微量元素用量是非常小的,所以一般实验室里总是将元素分为几部分,配制好大量的再按照比例将其混合在一起。

例如M.S.培养液分为:有机、无机、微量、Fe-EDTA 四部分,但在做缺素时,由于各培养液所缺的元素不同,不能像全素培养液那样配制,因此,我们采用了“先将各元素的代表溶液单独配成溶液,然后需要哪种就添加哪种”的方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配制各缺素溶液时,微量元素的加入得很少,所以我们用到了“枪”,从而也学习了“枪”的使用方法,枪只能竖直放置,不可以来回晃动,防止残液倒流进枪里,这样不仅会在下次使用时与新溶液混淆在一起,导致实验不严密,还会对“枪”造成一定的损害。

经分析,缺素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在我们配置培养液的时候,其中的有机物质由于配置时间太长、温度太高(放在实验台上而不是在冰箱里)等原因而长毛了,而我们平日是将栽培的植物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的,阳光直射使本就生有菌类的有机物质坏掉,造成植物的死亡现象大致相同,没有表现出缺素的各种不同的现象。

初中生物生态调查(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生态调查(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生态调查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生态调查本报告旨在探讨初中生物课程中生态调查的重要性,分析实际教学中的生态调查案例,以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本报告旨在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生态调查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生态调查,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生物学的实际应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调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案例分析本节将分析一个实际的生态调查案例,以展示生态调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描述以“校园植物调查”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调查,记录不同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特点。

教学策略在实施生态调查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对生态调查的兴趣。

2.分组进行调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在调查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4.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建议基于以上案例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注重生态调查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生态调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教学建议的提出,我们希望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促进生态调查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以上是关于“初中生物生态调查”的教育文档示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课程概述本课程设计以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旨在设计一节具有示范性的生物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并增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校园生物的调查报告三篇

校园生物的调查报告三篇

校园生物的调查报告三篇篇一: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调查人:x x x 班级:初一、X班调查地点:xx学校调查时间:XX年9月10日调查目的:了解校园陆生生物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认识绿化校园、净化空气的重要性,保护校园美好的环境。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望远镜、夹子、手套等方法步骤:1、设计调查表:设计合理的调查表2、分组:以6为人为一组,确定一个人为组长3、选择路线:校园顺时针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沿途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有:杂草、蝴蝶、蜜蜂、蚯蚓、小叶黄杨、蜘蛛、蒲公英、蚊子、狗尾草、小飞蛾、毛毛虫、苍蝇、七星瓢虫、白杨树、蚂蚁、蚱蜢、蝗虫、蜻蜓、麻雀、等。

归类:校园生物种类调查表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初步学会了调查方法,认识了许多生物,明白了小小的校园就有如此多而鲜活的生命,今后我会加倍认真、仔细调查我们洪山镇的周边的生物,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这就需要我们从小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养成善于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同学们:为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吧!篇二: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调查人:陆雯班级:初一七班调查地点:八大处虎头山调查时间:XX年9月15日调查目的:了解陆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净化空气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美好的环境。

调查方法:在老师带领下实地调查。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放大镜等方法步骤:1、设计合理的调查表2、选择路线: 从虎头山山脚到山腰沿路观察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观察边记录,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

沿途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有:爬山虎,椿象,榆树苗,酸枣树,狗尾草,野花,蜘蛛,喜鹊,飞蛾等。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通用3篇)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通用3篇)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通用3篇)初一生物试验报告篇1试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心,并发现清楚的图象。

材料用具: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方法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凝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发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看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肯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发现的物象更加清楚。

8.练习将所观看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心,先移动一下标本,物象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说明白在目镜中发现的像是真实的像的倒像。

留意事项试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洁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终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争论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答: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看(放片、调焦)4、清洁与收镜2.使用显微镜观看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凝视物镜?答:物镜把载玻片压碎,也简单划伤物镜。

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亮纸上的“上”字吗?答:看不到,不透亮的纸会阻挡光线从物镜进入光筒再从目镜射出,所以可能什么也看不见。

试验时间:20xx.9.15试验二:观看植物细胞试验目的: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熟悉植物细胞等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试验预备:分组试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生物调查小实验报告(3篇)

生物调查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我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小组开展了本次生物调查小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掌握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实验材料1. 生物调查工具:望远镜、放大镜、记录本、相机等。

2. 生物样本:昆虫、鸟类、植物等。

3. 实验地点:公园、树林、河流等。

四、实验方法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对象等。

2. 观察与记录:通过望远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生物,并记录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

3. 样本采集:对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采集,以便后续研究。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过程1.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2. 实验地点:某公园(1)调查准备:提前了解公园内的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准备好调查工具。

(2)观察与记录:在公园内观察各种生物,并记录其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

(3)样本采集:对感兴趣的昆虫、鸟类等进行采集,并做好标记。

(4)数据整理:将观察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物种类:在本次调查中,共观察到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30余种。

2. 生物数量:昆虫数量最多,达数百只;其次是鸟类,有数十只;植物种类较多,但数量相对较少。

3. 生活习性:昆虫多在早晨和傍晚活动,鸟类多在清晨和傍晚鸣叫,植物则在阳光下生长茂盛。

七、实验结论1. 我们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繁多。

2. 生物调查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八、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尊重生命,遵守相关规定。

3.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生物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调查报告(八篇)

生物的调查报告(八篇)

生物的调查报告(八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生物的调查报告(八篇)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喜温暖潮湿环境,切忌强光暴晒和干燥,耐阴, 土壤以腐叶土最好,夏季需经常喷水,冬季温度 不低于5℃。夏季宜放半阴处养护,怕强光暴晒和 干燥,每天除浇水外,需多次喷水。生长期每半 月施肥1次,龟背竹叶形奇特,株形优美,散植于 池旁、溪沟和石隙中也很自然大方。耐阴,适宜 盆栽,是广泛被栽培的室内观赏植物。冬季温度 保持5C以上。
调查人 生物名称 碰碰香 吊兰 龟背竹 茉莉
班级 数量 一棵 三棵 一棵 一棵
组别 生活环境 湿润;光照 湿润;阴暗 潮湿;阴暗 湿润;通风
—— ——
• 碰碰香为灌木状草本植物。蔓生,茎枝呈棕色, 嫩茎绿色或泛红晕。叶卵形或倒卵形,光滑,厚 革质,边缘有些疏齿。伞形花瓣,花有深红,粉 红及白色、蓝色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 全株被有细密的白色绒毛。肉质叶,交互对生, 绿色,卵圆形,边缘有钝锯齿。
• 花苞尖上有些泛黄,多为白色。长约1厘米。 花为白色,花蕊为淡黄,花开时十分香。 花朵有单瓣也有双瓣,双瓣更为香。叶为 嫩绿色。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叶脉为 白色。
• 根、茎及叶都呈深绿色,幼叶呈嫩绿色。茎约长 40cm。叶约长30cm。茎处有苞片。花为白色,微 黄。果实可食用。
• 茉莉,为木犀科素馨属常度、巴基斯坦,中国早 已引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气浓郁,是最常见的 芳香性盆栽花称,原产于印种,并广泛地种植, 最著名的一种是双瓣茉莉,也就是人们平常俗称 的。茉莉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其叶色翠 绿,花朵颜色洁白,香木。在素馨属中茉莉花 。
• 喜阳光,全年可全日照培养,但也较耐阴。喜温 暖,怕寒冷,冬季需要0℃以上的温度。喜疏松、 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湿,过湿则易烂根致死。
• 亚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全株被有细 密的白色绒毛。肉质叶,交互对生, 绿色,卵圆 形,边缘有钝锯齿。茎细瘦,匍匐状,分枝多, 叶圆形,叶片毛茸茸,花小,白色。因触碰后可 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享有“碰碰香”的美称。 又因其香味浓甜,颇似苹果香味,故又享有“苹 果香”美誉。闻之令人神清气爽。
• 根部呈圆柱状,长约30cm,宽约2cm,在根部起有 宽到窄。颜色有深绿,浅绿,黄绿色。有些品种 的叶脉和叶的颜色相同,也有些品种的叶脉呈白 色。花在夏天开,花蕊为嫩黄,花瓣为白色,无 香气。
• 龟背竹为常绿藤本植物,茎粗壮。幼叶心 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叶 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叶具长柄,深绿色。 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开花,淡黄 色。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 圆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状似龟甲图案, 茎有节似竹干,故名“龟背竹”。原产墨 西哥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环境。
• 吊兰是龙舌兰科吊兰属植物,又称垂盆草、桂兰、 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原产 于南非。属龙舌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肉 质,叶细长,似兰花。吊兰叶腋中抽生出的匍匐 茎,长可尺许,既刚且柔;茎顶端簇生的叶片, 由盆沿向外下垂,随风飘动,形似展翅跳跃的仙 鹤。故吊兰古有折鹤兰之称。
• 吊兰喜温暖、喜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 较耐旱,但不耐寒,对土壤要求苛刻,一般在排 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佳。对光 线的要求不严,一般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 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