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封闭负压引流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封闭负压引流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32例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16例。
常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出现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负压引流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VSD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护理干预;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效果封闭负压引流( VSD)指的是采用一种内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辅料来对m现缺损的皮肤软组织创面进行覆盖和填充的再生生物半透膜对其进行封闭处理,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以随意控制的负压状态来对创面愈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全新治疗方法[1]。
本次研究中选取32例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就诊的32例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常规组中男11例,女5例;年齡19~58岁,平均31.1岁;干预组中男9例,女7例;年龄2l~57岁,平均31.4岁。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阿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体位:将患者的患肢抬高30cm左右,以高于心脏为原则,对患肢静脉和淋巴回流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使水肿程度减轻。
②心理:该类患者大多数为意外受伤,难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护理人员应该适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宣教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使患者对治疗和康复训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使恐惧感消除,使治疗的信心增强,保证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

223 接 负压 ..
彻底 清 除 创 面坏 死 组 织及 异 物 , 据创 面 的大 小 和形 态 修 剪 根 泡沫 材 料 , 充 和封 闭 创 面 , 带 有 引 流管 泡 沫 填入 创 面 , 保 材 填 将 确
改善 了创 面 的血 运 循环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分 析本 院从 20 年 5 至2 1年5 08 月 00 月应 用 V D S 技术 治 疗各 种 不
同程 度 的创 面6 例 , 龄 2— 6 , 5 例 , 性 1例 。 中 严重 8 年 17 岁 男性 O 女 8 其 感染 4 例 , 髓 炎 1例 , 肤 坏死 及 愈 合 不 良l例 。8 患 者 伤 口 2 骨 1 皮 5 6例 感染 控 制 , 面缩 小 , 组 织新 鲜 , 口逐 渐 愈合 。 创 肉芽 伤
1 材 料 . 2
2 .1 清创 : 清 除 创 面 的坏 死失 活 组 织或 容 易坏 死 的 组织 、 .1 2. 彻底 异 常分 泌物 和异 物 等 , 开放 所 有 腔 隙 , 确保 软组 织 和骨 组 织 床 的 血供 , 洗 创面 周 围皮 肤 。 清 2 .2 准备 引 流物 :按 创 面 大小 和 形状 设 计 修剪 带 有 多 侧孑 引 .1 2. L 流 管 的V D 料 , 引流 管 的端 孔 及 所 有 侧孑 完全 为V D 料 包 S敷 使 L S敷
闭主体 , 厚度 08 m, 孔 直 径03 0 m 泡 沫 内 置 2 有 多 个 孔 . a r 微 .~ . m, 5 根
的硬性硅胶引流管 , 径05 m。 管 . a r ②生物透性薄膜 南美 国3 M公司 生产 , 生物相容性好 , 对皮肤 无刺激性 , 具有 良好的透气 性。 ③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难治创面的应用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难治创面的应用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整形外科难治创面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整形外科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难治创面患者17例,在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创面于1次负压封闭引流后5~7d开启9例,创面于2次负压封闭引流后开启7例,创面于3次负压封闭引流后开启1例。
平均住院(21.2±3.9)d。
结论:临床治疗整形外科难治创面患者时,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缩短患者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整形外科;难治创面;护理临床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难愈性创面、肌腱外露等疾病时,普通换药治疗的效果比较差,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这些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恢复,我们以整形外科收治的难治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同时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应用与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整形外科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难治创面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3~52岁,平均(36.1±2.7)岁;创面位置:四肢部位10例,颌面部5例,臀部2例;创面面积2cm×2cm~18cm×21cm。
1.2方法1.2.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方法将患者创面的坏死组织及异物彻底的清理干净,每日换药待创面彻底清洁后,或创面有部份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时,即可选择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
负压封闭引流敷料选择为泡沫材料,依据患者创面的大小及形态,对敷料进行修剪,创面中填入带有引流管的泡沫,填入时,保证接触的充分性,避免死腔的存在,较大的血管及神经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从创缘正常组织截空引出引流管,整个创面采用半透膜粘贴封闭,创面周围的皮肤利用聚维酮碘清洗,将油脂和污物清除,接着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洗清洁创面,擦干后,粘贴薄膜,保证粘贴的封闭性。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压疮中的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压疮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措施。
方法对比分析应用VSD技术治疗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7 d治疗后,对照组压疮面积平均减少(0.83±0.753),深度平均减少(0.133±0.1506);VSD组压疮面积平均减少(3.08±1.656),深度平均减少(0.323±0.1922)。
VSD组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VSD技术能有效促进压疮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VSD技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压疮;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观察使用VSD治疗临床病例13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照组:仅常规换药治疗的压疮患者6例;VSD组:应用VSD治疗的患者13例(男6例,女7例)。
年龄51~78 岁,病程2~34个月。
观察两组治疗7 d后两组溃疡面积及深度变化情况。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1. 2 VSD系统组成VSD 系统主要组成包括:①VSD 敷料:是一种泡沫型合成材料,成分为聚乙烯醇。
②引流管:为多孔引流管。
③粘贴薄膜:为一种生物型半透膜。
④三通管:用于多根引流管间的连接。
⑤负压引流装置:本组采用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
1. 3 VSD操作方法①消毒后对创面彻底清创,去除创面坏死组织。
②根据创面形状裁剪或拼接VSD敷料,覆盖或填充创面,敷料边缘超过创周0.5cm。
观察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实际应用效果

观察在烧伤护理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实际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12-15T01:57:52.1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4期作者:徐倩倩[导读] 对烧伤护理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徐倩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温州院区(温州医疗区) 325000【摘要】目的:对烧伤护理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方法:通过随机双盲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00例作为探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
参照组接受常规烧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在烧伤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可切实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推广优势显著。
关键词:烧伤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in burn nursing. Methods: 100 burn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y random double blind method,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reference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burn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on this basi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while receiving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for bur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promote their early recovery, and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burn nursing;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Clinical efficacy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引流方式,可获得非常显著的引流效果,可以切实预防病菌侵入,降低感染情况的出现,对临床治疗皮肤大面积缺损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关节腔感染需切开 引流 者 ; 急慢 性骨 髓炎 需要 开窗 引流者 ; 体表脓肿 、 慢 性溃疡及 褥疮烧伤 的感染创 面 ; ( 4 ) 外 科切 口裂 开、 感染 。而癌性 溃疡 伤 口、 活动性 出血伤 口不入选 。
Vo 1 . 2 6 , No . 1 5 , Au g 2 0 1 3 J M ed T heor 致 Pr oc 口
20 7 9
表 2 两 组患者 干预后 自控 水平比较( n =3 0 , ( %) ]
面, 能有效提 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 , 保持积极 的态度 , 并 能 维持较好的 自控 能力 。居 家护理 的干 预模式 具有操 作可行 性, 能根据患者 的不 同情况进 行特 殊对 待 , 通 过制定 符合 患 者病情的方案来进行治疗 , 不仅能满足 肾病 综合征患者 的需
生, 2 O 0 6 , 2 2 ( 1 2 ) : 1 8 0 4 - 1 8 0 5 .
能发 挥居 家护理的作用 , 选 择肾病综 合征患 者普 遍需要且 适 宜家庭 环境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 。
3 . 2 居 家护理 对 肾病 综合征 患者 的影 响 通 过 以上分析 , 笔者得 出居家护理 对 肾病 综合 征患 者具有 重要 影响 。一 方
察[ J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 报,2 0 0 7 , 2 8 ( 1 0 ) : 1 2 4 1 — 1 2 4 2 .
实施简便易行 。能 加强社 会支 持系 统建设 , 充 分发展 一级 、
全方位护理在骨科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中的应用

[ 3 ] 谭 志建 , 陈静. 慢性 荨麻 疹 的发 病机制研 究进展 [ J ] . 中 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 0 0 6 , 2 2 ( 3 ) : 2 2 1 — 2 2 3 .
本文编辑 : 刘 珊 珊 2 0 1 2—1 2—1 1 收 稿
精神 紧张等都 可导致 患者出现瘙痒复 发或是瘙痒加 重 。人
一
室配备 冷气设备 , 护理人员要通过让 患者看 电视 、 看书 、 看报 、 聊天 、 讲趣 闻等方式 分散其 注意 力 ; 嘱患 者避 免用 肥皂 、 热水 洗澡; 不要穿粗 、 硬、 厚 及化 纤衣 裤 ; 不要 用手 搔抓 及摩 擦 , 劝 解患者避免引起反复搔抓 的恶性循 环行为 ; 不 要烈 日暴晒 ; 同 时让患者及家属熟知瘙痒护理 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 3 . 6 预 防复发 护理 人员应 指导 患者及 家属 观察并 记 录每 天瘙痒发作时 间、 持续 时间及 间歇时 间, 了解其瘙 痒复发 的情 形 。然后针对患者 的特征进行个体 化护理 , 如调整 给药时 间 、 观察患者瘙痒程度 、 安抚患者情 绪 、 及时应用外用药等 。 3 . 7 健康教育 加强 与患者及 家属 的沟通 , 护 理人员要 理解
者带来的精神 、 情感 的困扰 , 还可 以起到 预 防并发症 作 用 , 有
⑧遗传 因素 。按病 因分类 有许 多特殊 类 型, 目前临 床上 多 以
针对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中的应用

2 1 c m×1 8 c m。2组 患者在性别 、 年 龄 以及 受伤 部位 和创 伤 面积 等一般资料 的 比较上无 明显差异 ( P>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方法 2组 患者 在人 院 时均采 用传 统 的方法 进行 清创 手 术治疗 , 2组患者均予 以负压封闭 引流治疗 , 对 照组患者采 用 常 规护理 : 根据患者创 面情 况定期更换敷料 , 定期对 患者的创面恢 复情 况进行检查等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 的基 础上予 以针 对
例, 平均 年龄( 4 6 . 2± 3 . 5 1 ) 岁, 其 中下肢骨折患者 2 0例 , 上 肢骨
折2 0例 , 躯干骨折 l 0例 。致伤 原 因 : 切 割伤 7例 , 车祸 碾压 致 伤2 5例 , 挤压伤 9例 , 高空坠落致 伤 2 1例 。其 中重感 染患 者 1 例 。创面时 间 4~6 8 h , 平均 1 3 . 2小时 ; 创 面 面积 3 c m ×2 c m~
1 .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 为本院 2 0 1 4年 7月 ~ 2 0 1 6年 7
月收治的 1 0 0例骨创伤患者 , 其 中男 5 6例 , 女4 4例 , 随机分 为 观察组和对 照组 各 5 0例 。其 中观 察组 5 0例 患 者 中 , 女性 2 2 例, 男性 2 9例 , 平均 年龄 ( 4 5 . 5±3 . 6 2 ) 岁, 其 中下肢 骨折 患 者
1 0 0例进行 了研究 , 取得了满意 的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性护理 , 具 体护理如下 :
1 . 2 . 1 心理护理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 适的环境 , 向患者 普 及负压封 闭引流技 术的原理 和方式 , 避免 患者 出现对创 伤后 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 d ; 对照组愈合 时间( 3 5± 5 ) d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0 . 0 5 ) 。结论 : 对V S D患者 实施护理 干预 可 以减 少感 染率、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及 患肢 康 复 。
【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干预; 骨科
中图分 类号 : 1 1 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D O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1 2 . 0 3 9 文章编 号: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1 2—0 0 6 9— 0 2
医药, 2 0 1 2 , 3 4 ( 1 ) : 1 4 7—1 4 8 .
本研究通过在使用微量泵之前对 患儿及 家属进行 心理 干 预, 做好宣教 工作 , 在使用过程 中严 密监测患 儿的各项 生命 体
征, 保证微量泵 的正常工 作等方式 , 使 有患儿 在使用微 量泵辅
[ 5 ] 赵天 霞. 呼 吸 内科 微量 泵 的风 险管 理体 会 [ J ] . 海 南医
( 1 4 ) : 1 2 6 5—1 2 6 5 .
用水胶体透 明贴可起 到预 防静 脉炎 的发 生及治疗 作用 。在 使
用微量泵时 , 如果发生静 脉回血现象 , 应根据 药物 的性质 和 回 血多少采取相应 的处 理方法 , 应 使用 生理盐 水将 回血 缓慢 的 推入 , 如果 回血较多 时 , 应 更换 泵管 , 避 免将 泵管 与针 头直 接
[ 1 ] 管咏梅 , 周艳 萍 , 何 萍 萍, 等. 非青 紫型先 天 性心脏 病 围 术期 的护理[ J ] . 现代护理 , 2 0 0 8 , 1 4 ( 4 ) : 5 0 8— 5 0 9 . [ 2 ] 梁曼 , 陈佩莲 , 陈少 霞, 等. 微 量泵在 小 剂量 药液注 入 时 存在 的问题 及 解 决 方 法 [ J ] . 护士进修杂志, 2 0 1 1 , 2 6
齐鲁护理杂志 2 0 1 3 年第 1 9卷第 1 2 期
型仪器 , 可 以使临床 用药更 为准 确 , 治疗 效果 更 为精 确 , 而且 助治疗时 , 均未发生微 量泵使 用障碍及 使用意外 , 均顺 利过渡 至普通病房。积极 心理 干预 、 严格规 范操作 、 密切 观察 患儿 临 床变化 、 积极及时处理各种情况 , 可有效地 避免意外 的发生 ; 而 患儿 由于年龄 小、 配合 度差 , 医护人员更应 该发挥 主动作 用 , 确 保输注过程的安全 , 保证微量泵 的使用 , 发挥应有 的效果 。
1 . 2 方 法
1 . 2 . 1 治疗方法
V S D创面敷料 ( 武汉市维斯 第 医用 科技有
限公 司) 具有多侧孔 的引流管 , 是负压 引流装 置 由高分 子聚合 材料 聚乙烯醇组成 的医用泡沫敷 料 , 是 创面封 闭 的主体 , 引流 装置是 2根多侧孔 硬质 硅胶 管 , 直径 0 . 5 e m。如果创 面组 织 松弛直接缝合 切 口, 不 能 闭合者 , 间 断缝 合减 小创 面 , 将V S D 敷料 修剪成与创 面大小 相 同大小 的形 状。填 充创 面 , 周边 与
参 考 文 献
其使用 简单 , 定时精确 , 泵 人液体速度稳 定 , 易于调 节等优 点 ,
在 临床得 到了广泛 的使用 J 。心脏 病手术后 对输液速度 及浓 度要求 高 , 对各种液体的 出入量也 更为精准 , 尤其 是对一 些血
管 活性 药物 的剂量 及浓 度 、 输 注 速度 具有 更 为 严格 的要 求。
察组和对照组各 6 O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 观 察组 实施 围术期护理干预 。比较 两组 患者 术后 1 、 7 、 1 4 d白细胞 ( WB C) 、 表
皮生长 因子( E G F ) 水平变化及 引流失败率 、 愈合 时间。结果 : 两组患者术后 1 d WB C、 E G F比较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术后 7 、 1 4 d 观察组俦于对照组( P< 0 . 0 5 ) ; 观察组 引 统计 学意义( P<0 . 0 5 ) ; 观 察组愈 合 时间( 2 5
微量泵输注药物 时速 度是 恒定且 缓慢 的 , 使 用 的血 管活性 药 物浓度往往较高 , 在 使用过 程 中会对 血管壁 造成 一定 的刺 激 作用 , 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加 。先天性 心脏病 手术后 , 患 儿的 心脏功 能尚不稳定 , 加之手术过程 带来的损伤 , 需 要使用 较长 时 间的微量泵输 注血 管活性药 物 , 用以改善 和维护 心脏功 能。 由于输注时 间较长及药物 的刺 激作用 , 患儿易 发生静 脉炎 , 采
连接推注 , 直接 推注可因药物注入速度过快带来副作用 。
[ 3 ] 王晓丽 , 徐峰 , 陈黎 黎 , 等. 微量 泵入 血管 活性 药物 的护
理体 会[ J ] . 河北医学 , 2 0 1 1 , 1 7 ( 1 1 ) : 1 5 5 0—1 5 5 1 .
[ 4 ] 张小娟 , 张春云 , 曹建华 , 等. 持续 泵入小剂量 多 巴胺 、 硝 普钠 治疗顽 固性心力 衰竭 的疗效观 察及 护理 [ J ] . 河北
学, 2 0 l O , 2 1 ( 2 3 ) : 1 3 7—1 3 9 . 本文编辑 : 李 梅 2 0 1 3— 0 2—1 8收稿
护 理 干 预在 负压 封 闭 引流 患 者 中 的应 用
李 燕 ( 单 县 中 医医院 山 东单县 2 7 4 3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 S D )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2 0 例实施 V S D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 , 创伤 骨科患者也 呈上升 趋势 , 骨折 同时伴有 皮肤缺损及组织撕脱 , 损 伤 累及深 部软组 织 , 给临床 治疗 带来 很大不便… 。创 面更 换敷料频 繁 , 待创 面允许后 , 再
行第 二次植皮闭合创 面 治疗 , 患者 治疗病 程长 , 并 发症 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