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全国历年研究生招生数量

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量已经达到了245.6万人。
下面分别对历年研究生招生数量进行分析:
2000年至2009年
2000年至2009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国务院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3万人增长到48.6万人,增长了2.4倍。
其中,在2005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高等教育领域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010年至2015年
2010年至2015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务院教育部统计数据,从2010年到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85.8万人增长到168.9万人,增长了1.96倍。
这一阶段,大学及其研究所的发展加速,高校数量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了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
2016年至今
2016年至今,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务院教育部的数据,从2016年到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95.2万人增长到245.6万人,增长了25.8%。
这也意味着,虽然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扩容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总体上,研究生教育仍然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
总体来看,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随着我国文化素质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研究
生教育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强化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较低,研究生教育也几乎没有起步。
然而,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研究生教育被认定为提高科技创新和高级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以下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里程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开始逐步建立。
1949年和1950年,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建立大学研究生院的决议》和《大学研究生院的基本规定》,确立了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基本框架。
1952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标志着我国科研机构和研究生教育机构的正式建立。
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驱。
1956年,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其中研究生教育也进行了重大改革。
改革之后,研究生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术和科研人才上,研究生教育逐渐走上正轨。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再度受到重视。
此时,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渐恢复和发展,并加强与国际接轨。
1984年,研究生教育逐渐恢复正常招生。
受益于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逐渐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000年,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这个政策文件强调了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使研究生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科技创新。
2003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中国政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各高校纷纷提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计划,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01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又一次重要的改革文件。
这个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包括加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培养环境和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等。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为了培养更多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科学技术人才,研究生教育得以发展起来。
以下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一阶段(1952年-1978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高等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1952年,我国开始设立硕士学位,首批硕士研究生直接从本科毕业生中选拔。
此后的几年,硕士研究生的选拔条件逐渐提高,并逐步形成了严格的选拔制度。
然而,在这一阶段,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相对较小,培养方式和模式也还不够完善。
第二阶段(1978年-1997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研究生培养体制等措施,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981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标志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此后几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
1983年,我国在改革初期探索出了以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此外,在这一阶段,我国还加强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三阶段(1998年-2013年):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8-2010年)》,提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
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并逐步加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管和评估体系。
第四阶段(2014年至今):2014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修订》实施,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质量监管力度,推行学位分面培养、导师责任制等制度改革。
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

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经历了从禁止到完善的过程。
综合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禁止阶段(1949年1959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研究生教育经历了禁止的时期,改革开放还未开始,当时的研究生教育仅限于军队内部。
新中国成立不久,军队内部的研究生教育计划也就暂时停止了。
1959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式取消禁止,开始筹备研究生学历毕业论文,并在山西太原组织开设了我国第一批研究生院系。
二、初步发展阶段(1960年1978年)1960年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有几多学生,有几多研究生”的宝贵指示,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的开始。
在此期间,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不断完善,政府全面建立了研究生教育体制,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经济资助,同时还实施了宽松的移民政策,促进了外国学者的引进。
1978年,中国正式成立了研究生院,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研究生教育体制,此后,研究生教育开始进入了繁荣期。
三、发展繁荣阶段(1979年1999年)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不仅遭受了改革和发展,而且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980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所国外留学生中心,1986年,中国确立了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有序指导研究生招生。
同时,还推出了大批研究生特长生、博士后从业和海外留学生回国报到的政策,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多种研究生教育奖学金资助政策,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四、质量突飞猛进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了质量突飞猛进的新阶段。
2015年4月,中国正式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意见》,将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以此提高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浅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源起和发展

庆拟 订 了 另一 个学 制 ,称 为 《 定学 堂 章程》。该 章 程 奏 将大 学院改 为通 儒 院 。其修 业 年限 为 5年 。通 儒 院是 最 高学 府 ,它 以研究 为 主 ,培 养 目标 在 于 “ 发 明 新理 , 能 著有 成绩 ,能 制造 新 器 ,足资 利 用 ” 。体 现 出研 究 性 与 功利 性的 双重价 值观 。 《 定学 堂 章程》 在形 式 和 制 奏 度上 确立 了中 国研究 生 教育 的产 生 ,而 且付 诸 实践 ,使 之名 副其实 ,使 中 国研 究生 教育 获 得 了形式 与 实质 的统
站在 科 学技 术 发展 前 沿 的人 才将 在 2 1世纪 的 竞 争 中取
系 ,却与科 举相 匹 配 ,保 留 了其封 建性 的一 面 。
2 研 究 生教 育 的 初 步 形 成 阶 段 .
辛亥 革 命 结 束 了 中 国两 千多 年 的 封建 统 治 。从 此 , 中国的历 史进 入 一个 新 的时 期 ,中 同的教 育 也 步入 正规 化 和现代 化 。在研 究 生 教育 方 而 ,表 现最 明 显 的就 是现 代学 位制 度 的引入 和立 法 及 其 与研 究生 教 育 的结 合 ,这 使 研究 生 教 育 开始 步 入 规 范 化 。 1 1 年 到 1 3 9 1 9 0年 是研 究 生 教 育 的探 索 时 期 。 1 1 9 4年 7月 , 当时 的 教 育 部 规 定 , “ 予学 位事 项 ” 和 “ 士会 事 项” 是专 门教 育 司 授 博 所掌 事务 之一 。 l l 9 5年 2月 ,北 洋 政府颁 布 “ 定教 育 特 纲要 ”在 学位 奖励 条 款 中规 定 ,授 予 的学位 有 学 士 、硕 士 、技士 、博 士 四级 。 12 9 1年 ,北 京 大学建 立 了培 养研 究 生和 教 师从 事 研 究 的专 门机 构—— 研 究 所 , 12 9 5年 , 清华 大学成 立 了 同学研 究 院 , 12 9 6年 ,厦 门大学 也 成立 了 国学研究 院 ,丌始招 收研 究生 。 这 个时期 的研究 生 教 育模 式基本 f是一 种学 徒 式 ,培 养 目标 单一 ,即 培 养大 学教 学 人员 和科研 人 员 ,重 视科 学 研究 在 教育 过程 中的 作 用 。 由于 中 国的 学 位制 度 尚不 完 善 ,立 法 还 未 进 行 , 这 影 响了研 究生 教育 的正规 化 和制度 化 。 13 90年 至 14 9 9年 是 旧 中 学位 制 度 正 式 立 法 的 发 展 时 期 ,也 是研 究 生教 育迈 向正规 化 的 时期 。1 3 年 4 91 月 ,国 民党 政府 颁 布 了第一 个 学 位制 度 的 正式 立法 —— 《 位 授 予 法》,将 学 位 分 为 学 上 、硕 士 、博 士 = 级 。 学 = 13 9 5年 ,公 布 了 《 士学 位 考 试细 则》。 14 硕 9 0年 ,公 布 了 《 士学 位评 定 会组 织法》 和 《 博 博士 学 位考 试 细则》。
研究生院简史

研究生院简史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院则是负责组织和实施研究生教育的单位,它的成立和发展历程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以下是一份关于研究生院简史的2000字稿件。
研究生院简史一、研究生院的发展初期中国的研究生院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的教研部门。
1930年代,中国建立了首个研究生院,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迈入了新的阶段。
由于当时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较低,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研究生院的发展也相对缓慢。
二、研究生院的发展与改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院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促使了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1950年代,中国各大高校相继设立了研究生院,为培养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1978年,中国启动了教育体制改革,随之而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也推动了研究生院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院的规模、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研究生院的学科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研究生院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的研究生院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各大高校的研究生院在学科设置上已经非常完善,涵盖了文、理、工、农、医等多个领域。
在师资力量方面,研究生院拥有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其中不乏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和专家。
研究生院的科研条件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合作项目也为研究生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研究生院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未来,研究生院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研究生院也将加大对跨学科、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生院简史

研究生院简史自从大学教育进入现代化阶段以来,研究生院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研究生教育不仅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面简要介绍研究生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生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德国大学开始设立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高级学术研究人才。
这一模式很快传到了其他国家,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大学中设立研究生院,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最初只有少数几所大学设立研究生院,到现在的全国各地都有涵盖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研究生院不仅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也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如今,研究生院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多数大学都设有研究生院,并且与国内外优秀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研究生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
研究生院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结来说,研究生院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辛勤努力和不懈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研究生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考研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考研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招收过一些研究生。
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
1966年由于进行“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长达12年之久。
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第一部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目前,我国招收研究生的二级学科、专业已发展到381个,分布在88个一级学科、12个学科门类中。
经教育部批准,现有招收硕士生的单位共799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54所,科研机构345所;博士生招生单位399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2所,科研机构156所。
从1978年至1999年,累计招收研究生77.3万余人,其中,博士生11.6万人,硕士生65.7万人。
已毕业的研究生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中间有相当一批人已成为教学、科研和部门的主要骨干力量以及学术带头人,有的获得国家发明奖和重大科技成果奖,一批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而且在许多领域内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可以说,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已使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为国家的教育、科研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当时 “ 左”倾 思 想 路 线 影 响 下, 全 国在 政 治 上 开展 了以反 右派 运 动为 中心 的阶 级斗 争 , 在 经济
在 这 期 间即 1 9 6 1 年, 中央 政 府 颁 发了关于 高等 教育发展 的 “ 6 0 条”, 对研 究生 培养做了具体规 定 。 1 9 6 3 年, 教 育部 召开 了高等 学校 研 究生 工作 会议 , 讨论 并通 过了 高 等学 校培 养研 究生 工作暂行 条例 ( 草案 ) 、( ( 高等 学校 制定研 究生 培养 方案的几项
关键 词 : 中国研究生教育;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 :G 6 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0 7 1 7 ( 2 0 1 3 ) 0 4 — 0 1 0 3 — 0 6 收藕 日期 :2 0 1 3 — 0 3 — 1 3
专 门学 院 毕业 生和 同等 学历者 , 与中 国科 学 院 及其
上 开展 “ 大跃 进 ” 运动, 加上 中苏关系破 裂 , 苏 联专
家撤走 , 以及 2 0 世 纪6 0 年代 初 国内又遭 遇 严重 自然 灾害 , 给 经济 和人 民生活 带 来极 大 困难 , 教 育事业 包括研 究 生教育 受到 严重破坏 。 虽然 1 9 5 7 年 高等教 育部 制 定 了 关于 今 年 招收4 年制 研 究 生 的几 点意 见 , 但 由于 政治 和 经济 方面 的 因素未 能 真 正实施 ( 见表 2 ) 。 表2 1 9 5 7 年一 1 9 5 8 年研 究生 数一览表
他研 究 机构 配合, 培养 高 等学校 的 师资和 科 学研 究
人 才” 。 这 是新 中国成立 后, 第一 个关于 开展研 究生 教 育 的 国家 文 件 , 目的是 为 大 学 培 养 教 师 , 为 科 研
机 构 培 养高 级科 研人 才。1 9 5 3 年, 国家高 等 教 育部
发布 了 ( 《 高 等学 校培 养研 究生 暂行办 法 ( 草案) , 采 取苏 联 的 “ 导 师 制”。 这两 个重要文件 的颁 布, 有
作 者简介 : 杨德广 ( 1 9 4 0 一 ) 男. 江苏南京人,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 院教 授 , 主 要从事 高等 教 育研 究 。
力地 推动了新 中国研 究生教 育的发 展。( 见表 1 )
表l 1 9 4 9 年 ~1 9 6 6 年研 究生一览表
年份 研究生招生数 研究生毕业生数 在校研究生数
一
、
1 9 4 9 年 到1 9 5 6 年。 是 研 究 生教 育 的 启 动 期
新 中国成 立 后, 百废待兴 , 全 国掀起 了经济建 设
的 高潮 , 国家非 常 重视 各 类 人才 的 培养 。1 9 5 1 年颁
布 ( ( 关于改 革学 制的决 定 , 规定 “ 大 学和 专 门学 院 设 立 研 究生 部 , 修业年 限 为三 年以 上 , 招收 大 学 和
中国研 究生教 育 的发到 挫折 时 , 高 等 教育便 受 到干 扰 和破 坏 , 发 展
不够 顺利 。
摘要 :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八个阶段,
其中第二阶段和第四阶段 因受左的思想路线干扰 ,是坎坷 曲
折阶 段 ,其 余 六个 阶 段都 伴 随 社会 的发 展 而发 展 。 说 明教 育 是社 会 发 展 的产 物 ,大学 不 能脱 离 社 会 、远 离 社 会 ,大 学 应 主动 适 应 并 服务 于 社 会 。大 学 的状 况 是 由 社会 政 治 经济 决 定 的 。大 学 在 “ 左 ” 的 路线 干 扰 下 出现 的 失误 和 偏 差 ,主 要 责 任不 在学 校本 身 。
1 9 4 9 年 新 中国 成 立 以 后 , 随 着 经济 社 会 的发 展, 研 究 生 教 育也 在 不 断发 展 , 但 经 历 了坎 珂 曲折
的过程 。 当国家政 治经济发 展顺 利时 , 高等 教育 ( 包 括 研 究 生 教 育) 发 展 比较 顺利 , 当 国家 政治 经济发
究生教育的发展也 适应并 推动了经济社 会的发 展。
1 0 3 > > >
2 0 1 3 / 4・ 总1 4 0 期
Un i ver s i t y E ducat i on S ci ence
二、 1 9 5 7 年到1 9 5 8 年。 是 研 究 生 教 育 的
生招 生数 比前两年 有 较大 增加 , 1 9 5 6 年 全 国研 究 生 数是 1 9 4 9 年的9 . 2 倍, 1 9 5 6 年 在校 生 数是 1 9 4 9 年 的
7 . 7 倍, 达 到4 8 4 1 人。 正 是 经济 社会发 展的 需要 , 科 学技 术发 展 的需 要推 动 了研 究生 教 育的发 展 , 而研
1 9 4 9 年 新 中国建 立 以前 的 旧中国, 研 究生 教 育 非 常落后 , 发展非 常缓 慢 。1 9 3 5 年, 当时 的 “ 国民政 府 ”颁布 了 ( 《 学 位 授 予法 , 规 定学 位 分 学士 、 硕士 和 博 士 三级 。 硕士 生 、 博 士生 需 在 大学 或研 究所 学 习, 研 究 两年以 上 , 经考 核合 格, 并 经教 育部 复核 通 过, 才能 获得 硕、 博 士学 位 。 由于 当时 的中 国处 于战 争状况 ( 内战 和 抗 日战 争 ) 各高 校 受 到 严重干 扰 和 破 坏, 无 法实 施 博 士 生 培 养工 作 , 只招 收 了少 量 的 硕 士研 究生 。 从1 9 3 5 年至 1 9 4 9 年, 旧中国共举 行9 届 学位 考 试 , 授 予硕 士学位 2 3 2 人… 。 从表1 可见, 由于 l 9 5 3 年 颁 布 了关 于 培 养研 究 生的 重要文件, 招生数 增加很 快。1 9 5 6 年, 国家提 出 “ 向科 学进 军 ” 的 口号, 要 大 力培 养科 技 人才,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