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章贡区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语文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题干: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1)wéi jiāo()(2)jīn shì()(3)yíng xiǎng()(1)违跤(2)矜持(3)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在写汉字时,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的区分,以及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例如,“违跤”中“违”字是形声字,右边部分与“跤”字相同,但读音为“wéi”,表示违背、不遵守的意思;“矜持”中的“矜”字与“持”字不同,要注意区分;“影响”中的“响”字是形声字,右边部分与“光”字相同,但读音为“xiǎng”,表示声音、作用的意思。

2、题干: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并改正错误。

(1)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2)在这次比赛中,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

()(3)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平实,但内容却十分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1)×正确答案: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改为:刮目相看改为另眼相看)(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正确运用能力。

在成语使用时,要注意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适用范围等。

例如,“刮目相看”是形容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此处应改为“另眼相看”,表示用新的眼光看待;“青睐”表示喜欢或重视,此处使用正确;“回味无穷”表示事物或经历令人难以忘怀,此处使用正确。

3、题目: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热闹非凡(fán)B. 举世闻名(wén)C. 欢蹦乱跳(bèng)D. 纷至沓来(t à)4、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而且内容丰富。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 (共3题;共20分)1. (4分)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拽________ 无垠________ 癫________狂吞噬________ 销________蚀羸________弱步履________ 告罄________ 遗孀________ 凛________冽________2. (10分) (2017七上·北京期中) 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的上下句(1) 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树木丛生,________。

(曹操《观沧海》)(4)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5)学而时习之,________?(《论语》)(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四十而不惑,……”(《论语》)(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8)《论语》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0) 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11)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3)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

(贺知章《咏柳》)(14) 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15)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

(杜牧《清明》)3. (6分)《三峡》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________②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 阙:________③自非亭午夜分自非:________ 亭午:________ 夜分:________④不见曦月曦月:________ 曦:________⑤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 陵:________⑥沿溯阻绝沿:________ 溯:________⑦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⑧则素湍绿潭素湍:________ 湍:________⑨回清倒影回清:________⑩绝巘多生怪柏绝巘:________⑪飞漱其间飞漱:________⑫清荣峻茂荣:________⑬良多趣味良:________⑭每至晴初霜旦晴初:________ 霜旦:________⑮林寒涧肃肃:________⑯属引凄异属引:________ 属:________ 引:________ 凄异:________⑰空谷传响响:________⑱哀转久绝哀转:________二、阅读 (共5题;共72分)4. (2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阅读 (共4题;共55分)1. (6分)默写(1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

(《过零丁洋》)(2)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

(《诉衷情》)(3)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月上柳梢头,________ 。

(《生查子.元夕》)(5)________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上下天光,________ 。

(《岳阳楼记》2. (12分)(2016·德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26题.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A . 《蒹葭》B . 《将进酒》C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 .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21分) (2017七下·南通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农夫殴宦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①,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

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注】①宫市: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

②门户指“门户”税。

③邀:这里指“强要”。

(1)请用“/”标出下面两句中的停顿处。

(各一处)①遂殴宦者②谏官御史数谏(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①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________ ②才与绢数尺________③汝尚不肯________ ④遂殴宦官________(3)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以丛草为林B . 跪而拾之以归C . 能以径寸之木D . 不以疾也(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

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中考所用的2B铅笔、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橡皮、垫板、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自动笔,要防止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如果带了的话一定要关机(以免对自己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避免违规:中考是中国重要的考试之一,直接决定着考生升入高中后的学习质量,对高考成绩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因此,中国教育部门对于中考违规、作弊的处罚力度是相当大的。

视违规情节的不同,轻则对试卷进行扣分处理,重则取消违规科目或全科的成绩并将其记入考生档案伴随终生,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考对于复读生也有一定的惩罚措施,例如禁止报考热点高中、对试卷进行扣分处理、取消额外加分等等。

因此,在中考的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出现违规、作弊的情况,不能铤而走险,酿成终身的遗憾。

参加XX中考的考生可直接点击进入:XX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专题查阅XX年江西赣州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赣州XX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赣州XX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赣州XX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赣州XX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赣州XX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赣州XX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赣州XX年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相关推荐:。

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江西赣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chéng)________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要问这些突出的特性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重学的传统。

决决中华,一直以一个读书大国()学习强国的姿态挺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héng)________ (2)姿________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使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阅读是人了解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人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方式。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________自我的必由之路。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频率更新越来越快。

B.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C.当今信息时代,更新的知识频率越来越快。

D.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知识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

4.(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完善 B.完美 C.改善 D.改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语言文字的错误看起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既关系到民族语文的纯正性、规范性和严肃性,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不能马虎。

________。

唐代苦吟派诗人贾岛和韩愈“推敲”用字的故事、吕不韦“悬书城头改一字赏千金”的典故,等等,无不启示我们,对语言文字应该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认真。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 B.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C.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 D.今人在这方面不如古人6.(2分)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

赣州市章贡区中考语文试卷

赣州市章贡区中考语文试卷

赣州市章贡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9分)1. (6分) (2019九下·昆山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四点特质:根值于内心的________,无需提醒的________,以约束为前提的________,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

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倾(mù)奢华;无时无刻不在要求自己进步,自然就有了教养。

真正的奢华是内心的高尚,而不是用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kuì)乏。

当你拥有了教养这件专属于你的私人定制品时,你所散发出的气质会遮挡每一件价值不(fěi)的身外之物,你的内心会变得高尚,你就是一件无与(lún)比的奢侈品。

(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正确的是哪一项?()①自觉②自由③修养④善良A . ④③②①B . ④②①③C . ③①②④D . ③④①②(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ùkuìfěi lún倾________________乏价值不________无与________比2. (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①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________,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②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________着沙子和泥土。

③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________的小屋。

④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________。

3. (2分) (2017九上·宝坻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从安倍到哈格尔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

B . 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赣州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语文中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吞噬(shì)鲜为人知(xiān)B. 缄默(jiān)蓦然(mù)人声鼎沸(fèi)C. 赦免(shè)剽悍(piāo)鞠躬尽瘁(cuì)D. 绯红(fēi)诘难(jié)锲而不舍(q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A项中,“鲜为人知”的“鲜”应读“xiǎn”,表示“少”的意思,故A项错误;B项中,“蓦然”的“蓦”应读“mò”,表示“突然”的意思,故B项错误;C项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正确,故C项正确;D项中,“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表示“雕刻”的意思,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 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百花争艳、风景如画的好季节。

D. 为了防止校园暴力事件不再发生,各地都加强了校园安保工作。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A项中,缺少主语,由于“通过”和“使”的连用,导致句子没有明确的主语,应去掉其中一个,故A项错误;B项中,句子表述清晰,逻辑合理,没有语病,故B项正确;C项中,搭配不当,“春天的北京”与“好季节”不搭配,应将“春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春天”,故C项错误;D项中,否定词使用不当,“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与事实相悖,应去掉“不再”,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江西省赣州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磅礴严峻粗制滥造锲而不舍B. 踌躇亵渎根深蒂固挺而走险C. 迁徙绯红吹毛求疵锋芒必露D. 沉湎蓬篙恪尽职守重蹈覆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选项A,书写完全正确,符合题意;选项B,“挺而走险”的”挺”应为”铤”,“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故错误;选项C,“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故错误;选项D,“蓬篙”的”篙”应为”蒿”,“蓬蒿”指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或草莽,亦指贫瘠之地,故错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不拘小节,遇事当机立断,总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B.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中人缘很不好。

C. 扬州茱萸湾风景区举办了首届“金秋美食节”活动,各地游客滔滔不绝地赶来参加。

D. 犯罪分子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选项A,当机立断: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用在此处形容他处理问题果断,使用正确;选项B,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该成语不能带宾语,且“他”并未自卑,而是贬低别人,使用错误;选项C,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此处形容游客赶来参加活动的情景,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选项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犯罪分子不会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是心存侥幸,最终难逃法网,使用错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 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使我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C. 扬州市歌《好一朵茉莉花》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 近期,我市各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章贡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5分)1. (7分) (2017九上·天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ù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综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yīn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郑愁予《雨说》(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gùyīn________禁________________哑田圃(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留滞”中,“滞”的意思是________。

(4)“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这句话的朗读语气应为________。

2. (2分) (2017九上·定西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朗读《朝读经典》时,他左右逢源,让大家惊叹不已。

B . 读到“泥人人张贱卖海张五”的情节,小雅同学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 这对双胞胎长得实在惟妙惟肖,连他们的父母有时也分不清。

D . 近几年,黄石相继建成了父子山,柯尔山,熊家境等登山步道。

不言而喻,市政府对全民健身是越来越重视了。

3. (11分) (2017七上·巴南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乡书何处达?________。

《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水何澹澹,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

《沧观海》(5)潮平两岸阔,________。

《次北固山下》(6)《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

《天净沙秋思》(7)《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古人借月抒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 (5分)(2020·滨海模拟)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塑造了许多性格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进士王惠曾任南昌知府。

他的信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第一能员”。

王惠在任时是怎样做的?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八下·衢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调查数据图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至少说出两点)(3)阅读(材料三),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39分)6. (12分) (2018八上·惠城期末) 阅读文章,完成相关题目。

郭元振为凉州都督。

先是,凉州南北不过四百余里,吐蕃、突厥二寇频至城下,百姓苦之。

元振于南界硖石置和戎城,北界碛中置白停军,控其路要,遂拓州境一千五百里。

自是,虏不复纵。

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置屯田,尽水陆之利。

往年粟麦①斛至数千及元振为都督一缣②易数千斛,军食积数十年,牛羊被野,路不拾遗。

为凉州五年,夷夏③畏慕。

(选自《大唐新语》)【注释】①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解本为十斗,后米改为五斗。

②缣jiān,双世的细绢,这里作量词用,布帛四丈为一缣。

③夷夏:夷狄与华夏的并称。

古代常以之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是()A . 自是,虏不复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 . 百姓苦之/必先苦其心志C . 虏不复纵/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 . 牛羊被野/军士吏披甲(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往年粟麦斛至数千及元振为都督一缣易数千斛(3)结合选文,说郭元振被“夷夏畏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7. (18分)(2018·无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赵三贴刘剑飞①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

②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

可甭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

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

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

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

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

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

③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奄奄一息。

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

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

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

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

④自古道:同行是冤家。

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

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

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

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

⑤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

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

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

⑥正位,接骨,贴膏药。

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地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⑦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

⑧呵,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⑨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

⑩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

⑪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你他娘的什么赵三贴?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行走,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⑫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豆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

⑬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

⑭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

⑮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

⑯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龙山采药。

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给摔折了。

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

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竟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

⑰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

伤愈后,在芍香楼订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

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幕后指使的。

⑱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

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

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

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⑲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

故此,你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

⑳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1)本文主要写了与赵三贴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孙接骨伤愈后答谢赵三贴,说出真相。

(2)赏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赵三贴的性格特点。

(4)说说第⑲自然段画线句的含义。

8. (9分) (2019九上·潮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年轻人能踮起脚尖“够着名著”①近日,山东大学组织了一项针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中。

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

即使读名著,也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②这一结论并不让人意外。

近些年,我们常常能听到社会上关于“文学名著正在远去”的忧心之论。

某家出版社甚至发起了“死活读不下去的10本图书”排行榜,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四大名著悉数上榜,西方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也都位列其间。

不幸印证了马克·吐温对名著的定义:“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③所谓“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反复选择的经典文学作品。

可为什么在今天,这些高知名度、高含金量的作品却失去了阅读的魅力,或成为“束之高阁”的收藏品,或成为“味同嚼蜡”的应试工具?其背后有多重的、复杂的原因。

④首先,读大著作没有一点静心是读不下去的。

信息化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闪阅读、微阅读,让人们对那些动辄洋洋万言、鸿篇巨制式的名著缺乏耐心。

《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在开篇时就提醒读者:“你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

”其次,名著创作年代久远,内容往往与今天的社会状况大相径庭。

如果读者做不到“思接千古远,胸怀寰宇宽”,也至少要对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才不至于在大战风车的巨人、变成甲壳虫的公务员和长着猪尾巴的男孩面前,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