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性前置胎盘21例临床诊治分析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及处理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为改善母儿结局、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宝坻妇产医院产科2012年3月~2016年3月収治的1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观察组)与36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高龄、多次流产、多产次及剖宫产史是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环节。
标签: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剖宫产;胎盘植入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是产科的急症和重症;凶险型前置胎盘又是前置胎盘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由Chattopadhyay等[1]首先提出,其定义为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
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约为50%。
随着近年来高龄产妇和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常出现不可预见和无法控制的产前、产时及产后大出血。
增加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甚至威胁产妇生命。
因此,对我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为改善母儿结局,预防产后出血提高依据。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6年3月収治的的前置胎盘,平均年龄32.5岁(25~40)岁,平均分娩周数32(24~40)w。
其中1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36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作为对照组,均为单胎妊娠,并进行比较。
1.2方法采用病历资料查阅及随访等收集病历信息。
既往孕产妇的孕产史:孕次、产次、流产次、剖宫产次、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见表1。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凶险型前置胎盘22例临床分析

凶险型前置胎盘2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性,探讨临床诊断、处理方法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2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处理方法及效果。
结果22例患者均以手术终止妊娠,其中择期手术8例,余者均急性大出血而急诊手术终止妊娠。
22例患者均发生了产后出血,出血量2000~4500 ml,平均3340 ml,其中8例患者因产后出血、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行“全子宫切除术”。
无生机儿1例,早产20例,足月产1例;窒息5例,其中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
新生儿成活16例,另5例因家属放弃而死亡。
22例患者及其家属术后配合治疗,无医疗纠纷发生。
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危害性大,需提高警惕,重视预防,术前充分准备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新生儿室息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定义是由Chattopadhyay等[1]在1993年欧洲妇产科及生殖生物学杂志上首次提出,定义为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子宫切口瘢痕处,伴或不伴有胎盘植入。
现代产科医疗领域剖宫产手术率的增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0%~50%,死亡率约10%[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2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5±4.2)岁。
孕周26~37+2周,平均孕周(32±2)周。
其中6例有2次剖宫产手术史,其余均有1次剖宫产手术史。
22例患者均由超声科至少2名质资高的医生来诊断,9例超声报告合并胎盘植入。
22例患者术前均请医务科到场,行政谈话,充分沟通手术风险及费用问题。
1. 2 诊断方法胎盘植入的诊断依据为术前超声、术中发现相结合。
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的分类
01
完全性前置胎盘
02
部分性前置胎盘
边缘性前置胎盘
03
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1 2
妊娠次数
多次妊娠、多次刮宫史、产褥感染史等。
年龄因素
高龄孕妇、准妈妈年龄过小。
胎盘大小和形态
3
胎盘过大、形态异常等。
02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病理生理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 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因素有关。
07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妊娠晚期出血案
患者女,32岁,孕2产1,本次妊娠26周时出现无痛性阴道 流血,出血量较多,MRI检查显示胎盘植入至膀胱后壁, 子宫下段菲薄,患者行子宫下段瘢痕修补术及子宫动脉栓 塞术,术后恢复良好。
讨论:妊娠晚期出血案患者孕前应常规进行B超检查,了 解胎盘位置及植入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
胎盘植入按植入范围可分为三 类:部分性胎盘植入、边缘性 胎盘植入、中央性胎盘植入。 其中部分性胎盘植入凶险性前 置胎盘患者中胎盘植入率为 25%~30%。
边缘性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 盘患者中胎盘植入率为 10%~15%。
中央性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 盘患者中胎盘植入率为 30%~35%。
05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
06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预防
加强孕期教育
孕期教育内容
应包括妊娠期生理知识、妊娠期保健知识、妊娠期营养知识、妊娠期心理知 识、妊娠期运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孕期教育方式
可以通过孕妇学校、孕妇手册、视频教程等多种方式进行孕期教育,帮助孕 妇更好地了解妊娠期各种变化和应对方法。
凶险型前置胎盘20例临床分析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发现,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妇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大,并且出现胎盘植入的几率相对较高,子宫切除和输血的患者均较普通型高,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比较容易出现胎盘植入的现象,这种情况就非常容易引起产前的出血,易出现早产情况,新生儿的评分也相对较低[2]。
近些年来,选择剖宫产的产妇在不断地增长,患有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妇风险程度也随之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大出血,情况比较难以控制,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子宫切除的概率,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3]。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切口处瘢痕愈合不良,子宫内膜受损,绒毛及胎盘容易侵入肌层甚至浆膜层,形成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有剖宫产史手术的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的几率是无剖宫产手术史的35倍。[4]凶险型前置胎盘导致胎盘粘连和植入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足月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应适时终止妊娠,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告知其术中可能出现的产后出血以及术中为抢救生命有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术前常规备血,做好输血准备;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手术中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上台并做好抢救准备;手术中要胆大心细。术中需仔细检查胎盘附着部位,切忌盲目徒手剥离胎盘,一旦发现为完全植入性前置胎盘时,应考虑及时切除子宫,快速有效地止血,挽救产妇的生命。
行剖宫产后,产妇的子宫内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患者自身状况不同,切口的愈合程度不一,如果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话,会对再次妊娠造成一定的影响[5]。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有既往剖宫产史的产妇出现前置胎盘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正常产妇[6]。
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预防是比较重要的。产孕妇在孕早期就应该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B超能清楚辨认宫颈内口与胎盘的关系,而对于胎盘植入的诊断目前缺少有效方法,血清AFP、彩色多普勒、核磁共振的联合应用对其有一定诊断作用。[7]如果发现孕囊在子宫的中下段着床,就应该提高警惕,这种情况下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一旦确定,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前置胎盘的危害及风险,必要的情况下应提出终止妊娠的建议。在孕晚期要提前住院,注意围手术期的饮食和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后出血等不良情况的概率[8]。
凶险性前置胎盘21例诊治分析

凶险性前置胎盘21例诊治分析栾金倩;吴朝阳【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090-1092)【作者】栾金倩;吴朝阳【作者单位】318000 台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318000 台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率的逐年增高[1],常常导致不可预见且不易控制的严重出血,甚至导致孕产妇生命危险。
鉴于目前产后出血仍然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2],有必要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加以关注,尤其在基层医院,如何早期发现、充分准备,以尽量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引起的严重后果。
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8年以来的2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特点、产前诊断及临床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帮助基层医院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早期发现和积极围手术期处理,从而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1.1 一般资料 2005年9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共收治孕妇28 015例,有剖宫产史的孕妇4 251例,占15.52%。
其中有1次剖宫产的4 200例,占98.80%。
2次及以上的有51例,占1.20%。
其中21例孕妇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年龄22~39岁,平均28岁;孕周31~39周,31~37周12例,37周以上9例。
按照胎盘类型分类,边缘性前置胎盘1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5例,完全性前置胎盘5例。
1.2 分析方法对2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分别记录年龄、孕产次、既往剖宫产次数、是否定期产检、孕12周后第1次B超时间、孕期B超检查次数、B超确诊时间、首次出血时间、临床症状、剖宫产孕周、剖宫产指征、术中出血量、备血和术中输血量情况。
1.3 术前诊断 2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16例根据产前超声结合孕妇既往有剖宫产病史明确诊断,5例于急诊剖宫产术中确诊。
16例产前超声明确诊断的均于妊娠28~36周时诊断,产前常规进行3~6次超声检查。
其中5例产前B超提示胎盘植入。
另5例急诊剖宫产的产前3例做过B超,均为孕早期B超,后期并未进行超声复查,因此未能确诊后来的凶险性前置胎盘。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20例临床分析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以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认识、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终止妊娠的20例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情况及母儿预后.结果20例中粘连性胎盘7例,植入性胎盘7例,穿透性胎盘6例,子宫切除8例,出血1000-8000ml.结论凶险性可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做到早期明确诊断,降低剖宫产率,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的关键.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科出血;围手术期【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89-01凶险型前置胎盘即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常合并胎盘植入[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约为50%,它可引起剖宫产术中及术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导致子宫切除,出血性休克,DIC,早产等,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甚至导致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2].现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523例前置胎盘,其中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植入,发生率3.8%,年龄27-41岁,其中1次剖宫产11例,2次剖宫产9例,流产次数2-7次,孕周31-36周,1例因出血多,31周终止妊娠,1例因孕33周腹痛就诊急诊手术,18例均提前入院,择期手术.1.2诊断标准本组除急诊手术外,18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及MRI明确诊断.B超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表现[3],(1)广泛性或者局灶性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2)伴湍流的血池,即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15cm/s,(3)膀胱子宫浆膜交界面出现过多血管,(4)胎盘周围血管明显扩张,而MRI 对子宫后壁胎盘植入的检查有明显优势,结合增强扫描能明确胎盘是否有植入,并判断子宫肌层是否有受侵,通常和B超联合使用,相互弥补不足.陈娟[4]报道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敏感性88%,特异性100%.1.3围手术期处理1.3.1术前准备(1)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目前是否控制平稳,(2)终止妊娠的时机:期待治疗至34周以后,晚期妊娠期间已促胎肺成熟治疗,5mg,1次/12h,共4次,双胎妊娠,6次.(3)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检,凝血五项,心电图,心脏超声(4)通过B超或MRI判断胎盘是否植入,植入程度,与膀胱及邻近器官的关系.(5)请麻醉科、输血科、新生儿、泌尿外科、放射科介入室、ICU、产科抢救小组及医务部共同组成抢救小组,备血2000ml,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6)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方案,理解手术风险,做好再次手术、子宫切除、大出血致DIC抢救的心理准备.1.3.2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取膀胱截石位,便于观察术中阴道出血及cook球囊填塞压迫时便于操作,必要时行膀胱镜下双侧输尿管逆行插管,以防止术中切除子宫时损伤输尿管.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全身麻醉,选择下腹部纵切口,结合胎盘在子宫体前壁位置,为使子宫体切口尽量避开胎盘,腹部切口有可能绕脐以上,快速进腹,取出胎儿,止血带环绕并扎紧子宫下段,钳夹子宫切口边缘,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如出血不止,可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子宫阔韧带无血管区,触摸子宫动脉上行支搏动,使用肝针(此针长度6.5cm,针头钝,创面不易出血,也可用此针行子宫捆绑术)穿过子宫肌层,然后从后向前穿过子宫阔韧带无血管区出针打结,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勿损伤输尿管,避免穿透蜕膜层以防感染,观察胎盘娩出,至待胎盘自然剥离,同时可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术中出血的原因有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和切口裂伤[5],如果胎盘植入,不要求盲目剥离,出血不多时可以留在宫腔,<6cm 术后使用米非司酮,本例中有1例2月后自行脱落排出,剥离面出血可局部“8”缝_______扎、B-lynch或补丁式缝合止血,子宫下段、颈管出血,可水囊或宫腔纱条填塞,如胎盘完全植入,出血多,保守治疗无效,果断切除子宫,挽救生命.术中留置腹腔及皮下引流管,观察腹腔出血,便于切口愈合.术后入ICU 进一步抢救观察治疗.2结果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术中发现粘连性胎盘7例,植入性胎盘7例,穿透性胎盘6例,其中1例穿透膀胱,请泌尿外科协助行膀胱修补术,3例胎盘植入面积过大,出血多,无法保留子宫,行子宫切除8例,其中2例经过反复多次手术止血,包括切除子宫后,仍有腹腔多量渗血,再次进腹,盐水垫局部压迫,结扎髂内动脉后血止,最长住院抢救治疗2月,术中、术后出血1000ml-8000ml,新生儿孕周31-36周,除其中1例孕周小,出生后因重度窒息,转新生儿科治疗后家属因经济原因及担心后遗症放弃治疗,其余母子均治愈出院.3讨论Chattopadhyay等[6]年报道了2次及2次以上剖宫产后发生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比例高达59.2%,目前,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宫腔手术或剖宫产导致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损伤,切口处瘢痕愈合不良,绒毛及胎盘容易浸入肌层甚至浆膜层,形成前置胎盘伴植入.根据胎盘植入深度分3类:绒毛附着于子宫肌层的粘连性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植入性胎盘和绒毛穿透子宫肌壁达浆膜面的穿透性胎盘[7].随着二胎政策出台,全国每年大约近100万的妇女再次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概率增加,导致产时、产后大出血及手术难度加大,是产科急诊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子宫切除致使产妇生育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孕妇与胎儿的生命[8],是产科面临的难题.通过对20例病例的分析,总结如下,(1)门诊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是否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积极治疗,对一般情况好,在孕中期需要有效转诊至能及时获得血液制品,妇产科综合实力强的大型综合医院诊治.孕期B 超评估:妊娠20周左右在膀胱充盈下常规行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是否存在胎盘植入,如果20周超声检查胎盘位置异常必须进行B超影像学随访,妊娠34周经B超仍然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该孕妇胎盘移行到正常位置可能性极小,以后每次B超检查均需同时注意识别有无胎盘植入.孕34周左右在膀胱充盈行MRI检查再次评估,MRI检查能够大视野,全方位评估胎盘形态、位置,是否有宫颈管胎盘组织植入等,有助术手术方式选择及抢救方案制定.(2)对反复出血的患者提前收入院,促胎肺成熟34周以后考虑终止妊娠,对无阴道出血的患者,选择接近37周终止.(3)术前加强同患者及家属沟通,充分告知病情,产妇及胎儿所面临风险,做好产妇大出血,需切除子宫,产妇及早产儿需进一步抢救治疗的费用,甚至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精神准备,减少医疗纠纷.(4)术前再次复查B超,明确胎盘位置,完善相关检查,成立抢救小组,尽量择期手术,避免夜间急诊手术.(5)进入手术室后,行静脉、动脉穿刺,备新生儿气管插管,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6)取下腹正中切口,如果胎盘位置靠上,为切开子宫时避开胎盘,腹部切口有时需向上延长,绕脐以上,因2次或以上手术史,皮下组织及腹腔有不同程度粘连,为避免血管、肠管等损伤,进腹后根据子宫表面是否可见穿透胎盘组织,结合B超,选择子宫切口位置,多数选择宫体纵切或横切口,仍可能切口下有胎盘组织,快速取出胎儿后,钳夹子宫切口边缘,术中应维持有效的宫缩(采取子宫按摩或压迫法,同时使用宫缩剂),准确评估出血量,监测生命体征;其中术中止血的方法有:子宫下段临时血浆管捆扎阻断子宫供血、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卵巢动脉子宫交通支结扎,子宫补丁缝合法,子宫动脉栓塞,宫腔填塞,子宫切除等,最大限度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而介入治疗虽然可达到阻断血流、减少出血的目的,但要求病人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专业的技术人员及较高的手术室设备,英国46个研究所分析几种保守性止血方法的成功率:水囊或纱布宫腔填塞(80%),“8”字或B-lynch缝合止血(91.7%),髂内动脉结扎或子宫血管阻断(84.6%),子宫动脉栓塞(90.7%).术中动态监测血气、血栓弹力图等变化,指导成分输血及用药.建议盆腹腔及腹部切口皮下置引流管,便于术后观察及时处理.总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一旦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应加强孕期管理,及时发现,围手术期做好全面准备,医护团队全方位合作,术前做好各科室协调,术中根据情况给予积极治疗,术后加强医护合作,严密监护,才能将孕妇的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参考文献[1]刘兴会,张力张静.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草案)(2009)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年版)解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8.11(4):444.[2]ChenMeng,ZhangLi,WeiQiang,etal.Peripartumhysterectomybetween2009and2010inSichuan,China[J].IntJGynecolObstet,2013,120:183-186.[3]王晶,杨太珠.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14,10(3):50-53.[4]陈娟,胡晓华,吴晶涛.MRI在胎盘成熟度分级及胎盘病变的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科杂志,2012,31(3):394.[5]李琴赞,司倩,刘敬.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出血因素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9):1338-1339.[6] ChattopadhyaySK,KhariffH,SherbeeniMM.Placentapreviaandaccreleafterpreviousces areansection[J].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1993,52(3):151-156.[7]刘兴会,张力张静.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草案)(2009)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年版)解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8.11(4):444.[8]杨年.凶险性前置胎盘8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245-247.。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汇报人:2023-11-23•凶险性前置胎盘概述•治疗方法•并发症及处理•预后及预防•临床案例分析01凶险性前置胎盘概述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可能与高龄产妇、剖宫产史等危险因素增加有关。
定义及发病率发病率定义危险因素和病因01020304高龄产妇剖宫产史子宫内膜损伤其他因素无痛性阴道流血胎位异常诊断方法腹部不适临床表现和诊断02治疗方法严密观察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以减少胎盘受到的压迫,降低出血风险。
卧床休息输血准备期待治疗抑制宫缩止血药糖皮质激素030201介入手术对于部分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考虑采用介入手术,如子宫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剖宫产多数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最终需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
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和麻醉方式。
子宫切除术在极少数情况下,若患者病情危重,出血难以控制,可能需要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生命。
03并发症及处理产后出血•••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处理措施植入部位感染其他并发症早产胎膜早破围产期心肌病04预后及预防母体预后胎儿预后预后评估生活方式调整早期识别和诊断避免多次刮宫预防策略定期随访和检查心理支持高危人群识别高危人群的监测和管理05临床案例分析保守治疗,期待疗法,胎儿成熟对于某些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如果出血不多,胎儿尚未成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即期待疗法。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分娩,尽可能确保母婴安全。
案例一: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保守治疗案例二:手术治疗成功案例案例三:并发症处理与预后评估并发症处理,预后评估,综合措施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感染等。
针对这些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强抗感染治疗、输血等。
同时,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通过综合措施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凶险性前置胎盘20例临床分析

【 Ke y wo r d s ]P e r n i c i o u s ; P l a c e n t a p r e v i a ; P e d o p e r a i t v e ; P r e v e n i t o n
术后动态监测血红蛋 白、 红细胞 近年来 , 随着剖宫产率 的逐年增高 , 前置胎盘的 保守手术 治疗患者 ,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等 , 及时输血处理 ; 术中保 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 。凶险性前置胎盘多并发 比容 、
【 关键词】 凶险性 ; 前置胎盘; 围手术期; 防治 【 中图分类号】 R 7 1 4 . 5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 - - 6 3 5 0 ( 2 0 1 3 ) 1 2 —1 8 2 3 —O 2
∞ C A O Y o n g - l i . D e p a r t me n t o fO b s t e t f  ̄ s a n d
胎盘植入 , 存在大出血 的风险 ,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 出 守治疗疗效不佳 、 出血量较多患者 , 迅速切除子宫。 血, 就会增加子宫切除的几率 , 甚至危及生命 嘲 。本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产时、 产后出血量 、 胎盘植 文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 O 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 的 入 以及 子宫 切 除情况 。 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以期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 2 结 果
z ,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0 0 , G u a n g d o n g , C H I N A
C 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2 0 c a S e s fp o e r n i c i o u s p l a c e n t ap r e v a.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凶险性前置胎盘21例临床诊治分析发表时间:2016-12-19T11:33:00.8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5期作者:倪姗姗徐向荣(通讯作者)[导读] 影像学诊断是确诊的主要方法,包括超声和磁共振检查。
产前需行彩超检查胎盘与子宫切口位置及胎盘后间隙消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浙江杭州 310006)【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及预后。
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2月因凶险性前置胎盘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1例患者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伴粘连性胎盘4例,植入性胎盘11例,穿透性胎盘3例;6例患者术前行介入治疗,8例术中出血量≥1500ml,1例发生DIC,患者术中出现膀胱破裂、失血性休克,7例行宫腔碘伏纱条填塞,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增加围生期子宫切除术,对母儿的危害性很大,应重视预防和早期诊治。
【关键词】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疤痕子宫;子宫切除;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97-03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属产科的急重症,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其后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导致易发生胎盘植入,常造成难治性出血,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2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对母儿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6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21例,患者年龄29~40岁,平均年龄(33.76±3.30)岁,手术孕周32~37周,发病距前次剖宫产时间为13个月~17年。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21例患者中有4例因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入院,6例因首次阴道流血入院,1例因下腹痛入院,1例因胎动减少入院,9例无明显症状因择期手术入院。
前置胎盘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手术瘢痕部位的前置胎盘,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胎盘植入。
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程度,将胎盘植入分为3类: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植入。
21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均诊断为中央性前置胎盘,且为凶险性,其中超声及磁共振检查提示胎盘植入14例,剖宫产术中所见结合术后病理结果亦证实为胎盘植入,4例粘连性胎盘患者术前影像学未诊断。
1.3 方法将数据输入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对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2.结果2.1 临床特点24例患者年龄≥35岁者10例(47.6%);孕次为2~6次,平均(3.40±1.29)次,产次为2~3次,平均(2.24±0.44)次。
既往1次剖宫产者20例,2次剖宫产者1例;发病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平均(7.13±4.27)年,其中不足18个月者3例,2年~5年及超过10年者均4例,6~10年者10例。
既往人流3次及2次者均4例,1次者5例,无人流史者8例。
21例患者合并粘连性胎盘4例(19.0%),植入性胎盘11例(52.4%),穿透性胎盘3例(14.3%),共计18例(85.7%)。
5例患者行急诊手术,16例行择期手术。
2.2 终止妊娠的时机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为(34.72±1.45)周,其中28~32周1例,其为32周阴道流血予急诊手术,33~35周11例,36~37周9例。
2.3 围手术期情况采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诊断,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充分告知患者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并发症、手术相关风险、可能采取的措施及可能需要的费用等。
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出血时所需药品及血制品,包括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贝缩宫素、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术前开放外周及中央静脉通路。
术前放射科行介入治疗6例(28.6%),均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放置术,4例于术后第1天取出球囊,2例分别于术后第2天和第3天取出球囊。
术中胎位为横位9例,臀位1例,头位11例。
术中宫腔碘伏纱条填塞7例(33.3%),其中2例关闭子宫后仍有阴道活动性流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第1天取出纱条1例,术后第2天取出纱条4例,其中1例第2天取出纱条困难,取出一半后于术后第4天完全取出。
21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00~6600ml,平均出血量为(1595.24±1528.55)ml,出血量>2000ml者3例。
3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均为穿透性胎盘,子宫切除率14.3%,切除子宫前行多种保守性治疗,如子宫动脉结扎、局部缝扎、宫腔纱条填塞等,因效果差而改行子宫切除术。
21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13天,平均(7.14±2.37)天;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2~8天,平均(3.38±1.80)天。
术后产褥感染5例(23.8%),出现产褥感染者平均出血(1960.00±792.46)ml。
术中出现DIC者1例,患者胎盘完全植入,后壁达浆膜层,部分植入宫颈管达宫颈外口,植入达膀胱,术中膀胱破裂约1.5cm,术中出血4500ml,出现失血性休克,快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及膀胱破裂修补术,给予输红细胞悬液11U、新鲜冰冻血浆1800ml、凝血因子VIIa 3mg、纤维蛋白原2g治疗后好转;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产褥感染,术后10天出院。
1例孕36周患者术前阴道大量流血约2000ml,有2次剖宫产史,此次住院距前次剖宫产15个月,术中见子宫左侧壁与前壁腹膜、大网膜致密粘连,子宫下段与膀胱大片粘连致密,前峡部肌层几乎无,胎盘植入,胎盘组织近乎穿透子宫左前峡部达子宫浆膜面,术中宫腔下段纱条填塞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出血3000ml,予输入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红细胞悬液12u,新鲜冰冻血浆1350ml 治疗;患者术后出现产褥感染,术后12天出院。
本组出血最多者为1例孕5产1孕34周因阴道少量流血拟终止妊娠,术前放射科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放置术,术中胎盘左侧壁、前壁广泛植入,胎盘组织近乎穿透子宫左前峡部达子宫浆膜面,予1条碘伏纱条宫腔填塞,关闭子宫后见阴道活动性流血,遂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出血6600ml,术中输红细胞悬液18.5u、新鲜冰冻血浆1960ml、纤维蛋白原4g、白蛋白20g、凝血酶原复合物1000IU,自体血回输259ml,术后无输血;患者术后恢复可,未出现产褥感染,术后12天出院。
2.4 新生儿结局21例患者新生儿中20例(95.2%)为早产儿,出生体重1650~3400g,平均体重(2497.60±434.37)g;16例(76.2%)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正常,4例轻度窒息,1例重度窒息,无围产儿死亡。
3.讨论3.1 发病机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可能与胎盘绒毛组织侵蚀能力与蜕膜组织间平衡失调有关,剖宫产术后切口缺损部位缺乏肌层修复,其表面可能有部分区域无子宫内膜覆盖,导致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植入可能。
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妨碍胎盘在妊娠晚期向上迁移,也增加了前置胎盘的发生,剖宫产后前置胎盘者更易发生胎盘植入,而且随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最新有研究报道,与自然怀孕和卵裂期胚胎移植后怀孕相比,囊胚期移植后怀孕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增加[1]。
另外多次流产和刮宫史、多产史和高龄(≥35岁)也增加了胎盘植入的发生率[2]。
本组患者中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共占66.7%,其中≥35岁者6例,占42.9%,有流产及刮宫史者11例,占78.6%,≥2次多次流产和刮宫史者有7例,占50.0%。
因此凶险性前置胎盘易发生胎盘植入,重在预防,减少剖宫产率和子宫内膜损伤,避免高龄妊娠。
3.2 诊断影像学诊断是确诊的主要方法,包括超声和磁共振检查。
产前需行彩超检查胎盘与子宫切口位置及胎盘后间隙消失。
胎盘植入在超声图像上表现有胎盘增厚;胎盘内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为胎盘内静脉池,内血流丰富,呈漩涡状;胎盘后子宫壁肌层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肌层内弓状动脉血流中断、消失或不规则血管团。
磁共振检查对侵入性前置胎盘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胎盘植入在磁共振上表现为子宫轮廓突出、胎盘内出现异质性信号强度、T2加权相出现黑色条带等[3]。
磁共振检查在产前诊断胎盘植入较超声更灵敏,但超声存在价格低、无创伤、可多次重复等优势。
本组患者产前均进行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胎盘植入14例,术后病理亦得到证实;而4例粘连性胎盘患者术前影像学未诊断。
因此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者,术前常规彩超检查,怀疑胎盘植入者可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明确诊断。
3.3 危害凶险性前置胎盘可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胎盘植入者则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较非胎盘植入者显著增加[4],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导致产妇死亡或出现产后并发症。
另外前置胎盘又增加了羊水栓塞的发生率[5,6],其可能导致出血增多、病情加重,应尽早明确诊断并启动羊水栓塞抢救程序。
本组资料也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明显,合并胎盘植入者出血量增加,尤其是穿透性胎盘危害大,而且增加子宫切除及产后感染率。
本组子宫切除率14.3%,产褥感染占23.8%。
另外早产儿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相对高,本组仅1例为足月儿,5例新生儿窒息(占23.8%)。
3.4 围手术期处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等尽可能明确胎盘位置及是否有植入,充分估计手术难度,手术前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告知各种手术风险,高度怀疑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植入者,备足血源,术前开通多条静脉通路或中心静脉置管,组织抢救团队,多学科协作,选择经验丰富的麻醉师、妇产科及新生儿医师,怀疑穿透膀胱时,还应请泌尿科医师协助手术[7]。
切开子宫前先分离膀胱与子宫的粘连,尽量下推膀胱返折腹膜,子宫切口尽量选在胎盘较薄或者避开胎盘,迅速推开胎盘,取出胎儿,将子宫提出腹腔外,用橡胶止血带捆住子宫下段,能明显减少宫腔内出血,查清有无胎盘植入及范围和深度。
切忌强行剥离胎盘,对有部分胎盘植入伴出血较多者可采用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纱条填塞、B-Lynch缝合、阴腹联合缝法和子宫动脉结扎等保守性手术治疗[8]。
周欣等[9]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前输尿管及子宫动脉置管,胎儿娩出后立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施行的综合治疗方法,但样本数有限,还需进一步研究。
如术中出血量凶猛时,保留子宫很难成功,大量输血准备及果断行子宫切除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