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
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2024.0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
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
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于是产生语义空缺。
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
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
如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
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
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了语义上的空缺。
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
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
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
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
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
涵义空缺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
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o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dragon”。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高一语文试卷人教版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神秘莫测沉鱼落雁B. 震耳欲聋脱颖而出C. 奋发有为源远流长D. 悠然自得荒无人烟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战胜自然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B. 针对这次考试,我们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C.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D. 她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问您贵姓?B. 你这小子,真是丢人现眼!C. 你这个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D. 请问您能帮我一下吗?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B. 那里的风景美极了,就像一幅画。
C. 这座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犹如白昼。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改为陈述句)B. 那里的风景美极了,就像一幅画。
(改为反问句)C.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改为疑问句)D.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改为拟人句)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平时很低调,很少在公众场合(出现)。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很受读者(欢迎)。
D. 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逗号)B.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分号)C.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冒号)D.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句号)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神秘莫测:非常神秘,无法预测。
B.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C.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让人难以忍受。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gǎn)B. 雕梁画栋(diāo)C. 破釜沉舟(fǔ)D. 气壮山河(j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C.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连续加班了两天两夜。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B. 雅俗共赏C. 水落石出D. 水滴石穿4. 下列诗句中,表达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那个男孩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陶醉。
D. 这座山高得像天一样。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我说:“你今天的表现很好。
”B. “你喜欢这本书吗?”“是的,我很喜欢。
”C. 这个问题很难,我需要你的帮助。
D. “这是什么?”“这是一个苹果。
”8. 下列词语中,与“博学多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博览群书B. 学富五车C. 才高八斗D. 博古通今9. 下列句子中,表达观点明确的一项是:A. 我认为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B.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C. 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探讨。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
10.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
B. 他的声音像春天里的泉水一样清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期末考试试题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2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
以余力复完六井。
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
《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
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
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
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
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
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
《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xū)恍若隔世(wǎng)琳琅满目(láng)B. 畸形病态(jī)妩媚多姿(wǔ)震耳欲聋(lóng)C. 毛骨悚然(sǒng)欣喜若狂(ruò)惊心动魄(pò)D. 崇山峻岭(jùn)雕梁画栋(diāo)雪中送炭(t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演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演讲水平,也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
B. 通过这次旅行,我们不仅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C. 他的文章虽然语言优美,但内容空洞,缺乏深度。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环保的替代品。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它以宋江为主人公,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它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为主人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传奇。
5.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B.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描写琵琶女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D.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袅娜.(nuï)精髓.(suí)肤.浅(fū)流水脉脉.(mî)B. 宁谧.(mì)亵.渎(xiè)蜘蹰.(zhú)绰.有余裕(chuî)C. 蹊.跷(qī)拘泥.(ní)内疚.(jiū)游目骋.怀(chěng)D. 隽.永(juàn)祈.祷(qí)拙.劣(zhuō)卓.有成就(zhuï)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斑斓流岚猝然离去闲情逸至B. 恪守端倪绵亘千里嶙嶙白骨C. 廖廓慰籍迫不及待蓊蓊郁郁D. 坍圮砥励饿殍遍野义愤填膺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和最受诬蔑的人。
②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③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不出来。
A. 忌妒点缀考查B. 忌恨点破考查C. 忌恨点破考察D. 忌妒点缀考察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诸多事故隐患,如果这些个体煤矿老板安之若素....,毫无反应,最终就会酿成大祸。
B. 这个学校的歌咏队和美术小组都办得绘声绘色....。
C. 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生动感人,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中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激情。
D.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大扫除。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B.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C. 晚年的巴金,虽然长期住院,但仍然文思敏捷,精神健旺,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D. 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花未眠》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他的代表作有《雪国》、《千纸鹤》等,1968年他因作品情感丰富,技巧高超、善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 《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C. 《孟子》是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性善”论,他以孔子学说的继者与捍卫者自居,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D.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坚强的民主战士、学者和著名的诗人。
他创作的第一本新诗集是《红烛》。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居.则曰:“不吾知也。
”居:闲居,指平日在家时候。
B.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通蔽,蒙蔽。
C. 王无罪.岁罪:归罪D. 申.之以孝梯之义申:反复陈述。
8. 下列句子加点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B. 河内凶亦然.填然.鼓之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9. 下列加点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王好战.,请以战喻B. 涂.有饿莩C. 五十者可以衣.帛也D. 赤也为之小.10. 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④忌不自信⑤赵氏求救于齐A. ①③ / ②④ / ⑤B. ①④ / ②⑤ / ③C. ①② / ③⑤ / ④D. ①④ / ③⑤ / ②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②钳,称王家奴。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人,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于是复名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②髡:剃去头发。
11. 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祖箕踞..骂之箕踞:指傲慢的坐姿B. 王长者,不倍.德倍:背离,背叛C. 会.事发觉 会:恰逢D. 士争临城死敌.敌:敌人,仇敌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强步乃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乃 B. ⎪⎩⎪⎨⎧∙∙能及君也何徐公以言孟舒为长者也何公 C. ⎪⎩⎪⎨⎧∙∙∙∙兴隆也所以亲贤臣,远小人,此汉为长者也所以是乃孟舒 D. ⎪⎩⎪⎨⎧∙∙?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然之所在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然13. 下面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公等奈何..言是B. 汉与楚相距..C. 孟舒不能坚守..D.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 1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 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 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 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第II 卷三.(6分)15. 请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2)孟舒岂故驱战之哉!16. 默写(4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故木受绳则直, , , 。
(《劝学》)(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正。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荷塘月色》)四. 结合全文,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17~20题(8分)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7. 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
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这是在暗指“”之意。
(2分)18. 填入文中画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2分)A.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B.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C. 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D.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亮了。
19. 明明在山路上往返,却说“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谈谈你的理解。
(2分)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文中“清福”一词指有独立、安静的环境,可享受充足的睡眠,按照自己的意愿想自己的好事。
B. 这段文字在描写小屋时多用两相对应、成双成对、音节和谐的诗化的句子,使景物更具韵味。
C. 文中画~~~的句子是写实,当时山上雾大,小屋已经被笼罩。
D. 文中最后一句运用了暗喻,将大自然比喻成一幅巨画,竟境阔大又水到渠成,这里的“自然”也寄遇了作者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怀。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13分)水性江南王本道①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
“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
”“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
”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②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
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雨中藏着万重山”;“五月你看江南的船,排排龙舟划上天”;……江南的人也亦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
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
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
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典型的水乡音乐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