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必考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必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花枝招展(zhāo zhǎn)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略知一二(lüè zhī yī èr)C.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D. 遒劲有力(qiú jìng yǒu lì)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喜闻乐见(xǐ wén lè 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限制化工企业排放污染物。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面银镜,照亮了寂静的夜晚。

B. 这座山峰犹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D. 他的智慧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精彩绝伦(jīng cǎi jué lún)无与伦比(wú yǔ lún bǐ)B.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惊险刺激(jīng xiǎn cì jī)C. 胸怀壮志(xiōng huái zhuàng zhì)壮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D. 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精神抖擞(jīng shén dǒu sǒu)5.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塑造城市新地标,是一种荣耀,建设者的雄心值得尊重。

考察地标何以形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标的内涵。

地标是一个很直观的词语,即地理上具有标志性的事物。

建筑物容易成为地标,但地标并不都是建筑物。

各类地标所指涉的范围、区域的广度有所不同。

有的地标,只在较小范围内起作用,很多老地名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有的地标,往往能辐射一个更大的区域,比如北京的前门、景山公园等。

这类地标或在视觉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影响力,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往来有密切联系。

还有一类地标,则能够反映城市形象、气质,比如北京的故宫建筑群、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等。

这些地标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鲜明特征,也是所在城市某一历史阶段建设成就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或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性格,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些城市的文化形象。

如何认识并提升城市形象的视觉形态?一些研究角度值得关注。

比如,创新调查手段,让受访者凭记忆画出其所在城市的地图,从而获知究竟哪些地理、空间信息对人的影响更大。

通过类似研究,可以发现人们感知城市空间时的一些盲区,以及过往认识里的偏差——很多大体量的建筑在市民的记忆中是“隐形的”,即人们可能视而不见;而某些小体量的建筑,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却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地标。

它可能是某个街道转角处的小糖果店,也可能是某个广场边上的书报亭。

这样的研究视角令人认识到:所谓地标,不单由视觉效果决定。

地标的形成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经过时间积淀。

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深刻反映了所在城市市民的价值认同,这才是其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深层原因。

材料二反观网红建筑,则不难发现,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

其走红原因可以很简单,或是体现了某一时刻、某一角度的美感,或是展现了一种特殊的风情,或是形成了某种奇特的效果,这些都可能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

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

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

”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

《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

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礼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xū)恍若隔世(wǎng)琳琅满目(láng)B. 畸形病态(jī)妩媚多姿(wǔ)震耳欲聋(lóng)C. 毛骨悚然(sǒng)欣喜若狂(ruò)惊心动魄(pò)D. 崇山峻岭(jùn)雕梁画栋(diāo)雪中送炭(t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演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演讲水平,也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

B. 通过这次旅行,我们不仅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C. 他的文章虽然语言优美,但内容空洞,缺乏深度。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环保的替代品。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它以宋江为主人公,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它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为主人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传奇。

5.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B.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描写琵琶女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D.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liè)B. 畸形(jī xíng)C. 惊涛骇浪(hài làng)D. 情不自禁(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C. 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连续的降雨,导致道路积水严重,交通受到了严重影响。

3. 下列词语中,与“叹为观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无与伦比B. 举世闻名C. 无比惊叹D. 令人称奇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他的故事像小说一样精彩。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开阔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 下列成语中,与“对症下药”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B. 画蛇添足C. 本末倒置D. 贻笑大方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最巧妙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仿佛在向人间洒下清辉。

B. 那朵花,像个小姑娘的脸颊,红扑扑的。

C.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村庄。

D. 小明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悦耳。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B. 成绩优异,是因为她勤奋好学。

C. 因为她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优异。

D. 她之所以成绩优异,是因为勤奋好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期未试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孤雏.(chú)脚踝.(huái)沮丧.(sàng)两靥.(yàn)
B.清澈.(chè)炫.耀(xuán)熹.微(xī)央浼.(měi)
C.纨绔.(kù)庇.佑(pì)敕.造(shè)仓廒.(áo)
D.搠.倒(shuò)黄麂.(jǐ)怜悯.(mǐn)濒.临(b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A.迤逦茶洞残忍价值连城
B.军裂飞骑褶皱无与沦比
C.接风羞惭刹那蓊蓊郁郁
D.鸟娜白皙倩影快炙人口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事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曲曲折折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B.弯弯曲曲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C.曲曲折折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D.弯弯曲曲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
B.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C.“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

”嘶声力竭,俩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C)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比喻)
C.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比喻)“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

B.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

C.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
....,彼此都格外兴奋。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
是各有千秋
....。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士兵突击》是篇小说,作者是作家。

2、《红楼梦》的作者是,全书共回,
3、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有《红楼梦》、《水浒传》、、。

4、《边城》的作者是,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三、阅读题(27分)
(一)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字,完成10—13题。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10.在文章中用直线画出本文的关键语句。

(3分)
11.阅读上文按照作者的意思,从低到高的四种人生境界应该依次是、、、。

(4分)
12.作者认为哪两种人是现在就是的人?哪两种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觉解”的含义。

(3分)
(二)
阅读《士兵突击》(节选)中的这段文字,完成14—17题。

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许三多还是没吱声,他只管在脚下使劲。

伍六一想突然挣开他,却发现那小子手上劲大得出奇,横担在他肩上的一只手臂简直已经被许三多的手掐到了肉里。

“蠢货……你不是笨是蠢了……我用得着你施舍吗?……我会去告你的!……你放开……求你放开……到嘴的馒头我们都不吃,现在为什么干这种事?”伍六一已经哭了。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

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


14. 作者描述这段故事时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典型。

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1)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
是?”描写。

(2)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

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

描写。

15.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这段话表现了许三多怎样的品质?(3分)
16.为什么伍六一哭了,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3分)
17.这篇小说我们主要学习许三多的精神。

(4分)
四、综合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成长不可无书
①在不久前,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②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③“你每天干什么?”¨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挣钱。

”“挣了钱呢?”“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

④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放羊娃可笑又可悲。

然而在世人眼中,你和他一样,都是“中国人”!
⑤这种事情我并不奇怪,但当从白纸黑字上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串记录时,我的心仍然被强烈地震动了。

⑥穷文富武曾是中国的传统,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有一批像上面这个放羊娃一样的孩子,安贫若素。

⑦这不禁令我想到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不可达成,而在于压根儿就没有目标。

”在那没有知识光亮闪耀的地方,生命便永远在“放羊——下一辈子还放羊”的循环中延续。

⑧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家庭,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l位副总统;另一个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

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用在此处不一定恰当,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远流长的影响,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希望工程”中的两句宣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⑨“工作再忙也要(甲) 书,收入再少也要
(乙) 书,住处再挤也要 (丙) 书,交情再浅也要谈书。

”这是几年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

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也。

读书。

实在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弘扬的好传统。

⑩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

请把高品质的书籍报刊请到你的身边吧! 终身相伴,将使你终身受益。

18.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⑨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

(3分)
甲:乙:
丙:
A.藏 B.读 C.买
19.揣摩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说说“放羊娃现象”为何“可笑可悲”?(3分)
20.本文第⑧段运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的观点。

(4分)
五、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4分)
有人说,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

母亲


六、作文(25分)
请以“职校生活助我成长”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