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B. 因厚赂.单于赠送礼物C. 空以身膏.草野恩惠,恩泽D. 羝乳.乃得归生子【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C项解释错误,“空以身膏草野”意思是: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

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肥沃。

故选C。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B. 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义安所见.乎?D.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以:都作连词,因为。

B项,因:①趁机;②通过,经由。

C项,见:①被,用于被动句;②通“现”,表现。

D项,顾:①回头;②不过。

故选A。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衡乃诡对而.出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武父子)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武置酒设乐D.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要熟悉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

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

B项,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为:①介词,被;②介词,替。

D项,虽:①连词,即使;②连词,虽然。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8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共情”一词,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用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心灵感受主动投射到所看到的事物上,后来这个概念被转用到了心理学领域。

心理学家李普斯认为,欣赏美是共情的过程。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我们全身心投入到美好事物上,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产生一种自我融入的感觉。

而这种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共情”与“同情”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因此,也经常产生混淆。

我们先从定义上来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有研究者认为,“同情”是对他人的关心、担忧和怜悯,是对他人困境的情感表现;而“共情”是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和分担、分享他人的感情,而不是表达自我的感情。

“同情”多发生在他人处于不幸时,而“共情”还可以发生在他人快乐、嫉妒、焦虑甚至是愤怒时。

“同情”蕴含着对他人的怜悯,暗示着同情者的境遇似乎高于被同情者;而“共情”意味着认可他人的感受,暗含接纳和信任,暗示着共情者与被共情者处于平等的地位。

“同情”与“共情”所导致的行为也会有差异。

“同情”常发生在个体看到他人痛苦时,所产生的情感会导致自己有一种采取行动的欲望,希望能帮助他人摆脱痛苦,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不适。

如看到受灾的人,人们通过捐钱来缓解自己的难过之情。

同情者所提供的帮助可能有用,但也可能无效。

而“共情”则是站在被共情者的角度去体验其需要,可能会一起讨论被共情者如何自救或自助,被共情者可能没有得到物质层面的帮助,但是在精神层面能够感到被理解、被尊重。

2022-2023学年北京朝阳区高一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北京朝阳区高一语文(下)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北京朝阳区高一语文(下)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3.7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戏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

在一些古老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传统歌舞,如安徽、江西等地民间流行的“傩戏”。

唐代经济高度发展,带来了诗歌声律的成熟、叙事诗的繁荣、音乐舞蹈的昌盛以及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和正规化训练,戏曲从此才算自立门户。

古代戏曲演出多在乡村市集,环境嘈杂,人多拥挤。

为了避免被淹没在喧嚣之中,艺人们摸索出一套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火爆激烈的武打加上如浪花翻滚的长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戏曲艺术。

戏曲音乐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声乐部分是它的主体。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乐器所奏出的音乐,虽然也能传情,却不能表意,人声歌唱比器乐伴奏更为亲切动人,更易唤起观众的共鸣。

戏曲讲究“声情并茂,形神兼备”。

戏曲表演时的气息、音色、唱腔等元素,对现代音乐表演具有巨大借鉴价值。

气息是演唱的关键因素,借鉴戏曲气沉丹田的运气方法,现代音乐表演者能更好地调整气息。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戏曲的人物声腔音色因角色行当不同呈现出不同特色。

音乐表演可借鉴戏曲角色的音色音调,来塑造人物性格和表达情感。

戏曲唱腔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穿插曲调的演唱方法,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演唱中注重发声、吐字、用气及装饰唱法。

流行歌曲演唱风格较为随意自由,着重体现声音的个性与特色。

流行歌曲中加入某种戏曲唱腔,能达到提升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例如歌曲《赤伶》高潮部分主要运用宫调式音阶,在演唱中更能凸显悲愤的情绪,“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的“过”字运用了戏曲中尖音加滑音的唱法,给人极大的震撼。

戏曲器乐分为管弦乐和打击乐,管弦乐部分称为文场,打击乐部分称为武场。

北京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颓圮pǐ百舸争流kěB.弄lòng堂潜qiǎn能彷徨huáng追根溯源 shuòC.凌侮wǔ游说shuì榆yú阴泪下沾襟jīnD.噩è梦踌躇zhú长篙hāo浪遏飞舟 è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九洲风华正貌麻雀虽小,五脏具全B.沿续编辑仓茫大地滴水成河,粒米成箩C.像片峥荣目眦尽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D.简练惆怅激扬文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近日,德国科学家在人马座中发现了一颗运行速度奇快的毫秒脉冲星,其环绕轨道一周所需时间仅为93分钟。

,,。

,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约1.4倍,它们是目前已知距离最近的双星系统。

这颗脉冲星与伴星距离约为52万公里②但质量却达到木星的8倍多③伴星直径约为木星的60%④它处在一个双星系统中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没有大度的气量,言语刻薄,则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将割伤自己。

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等巨幅标语在北京的广场、街头在目。

③有考生和家长表示,“平行志愿”、“靠分数说话”,体现的是硬碰硬的实力,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情况,而不是与他人“”,心态会更加理性平和。

A.宽容显然博彩B.宽容赫然博弈C.宽厚赫然博彩D.宽厚显然博弈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案件的调查过程中,他利用职权和各种关系假公济私,为犯罪嫌疑人——他的小舅子开脱罪责,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B.传统教学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接受能力。

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四模块测试第Ⅰ卷(共90分)一.选择题(1—9每题2分,10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脑髓.(su?)忤.(wǔ)逆蹩.(bié)进繁文缛.(rǔ)节B.涟漪.(yī)罪愆.(y?n) 孱.(càn)头栩栩.(xǔ)如生)咄咄.(duō)逼人C.阡.(qiān)陌淆.(xiáo)乱连累.(lèiD.罗绮.(q?)佣.(yōng)金自诩.(xǔ) 面面相觑.(q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昭彰阑珊礼上往来休戚相关B.烦燥辜负别出新裁阴谋诡计C.寒暄抉择稍纵即逝苌弘化碧D.嬉戏国萃冠冕堂皇残羹冷炙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明代传奇《牡丹亭·游园》妙化名句、成语,曲词华美秀丽、闭月羞花....、声情并茂,如出己铸,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b5E2RGbCAPB.王老师的精彩发言可谓抛砖引玉....,引起了在场许多老师的深入思考:对当代中学生,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p1EanqFDPw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无不心花怒放....。

DXDiTa9E3dD.总经理坚定地说:“为了扭转公司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RTCrpUDGiT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一个人、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至少表明这个人、这个民族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②但是,与麻木相比,危机却显示了生机。

③如果时代生病了,一个人也许只能在危机和麻木这二者中做选择,但愿他能正视危机,不要使自己在危机中麻木。

5PCzVD7HxA④诚然,与健康相比,危机是病态。

⑤人们常把精神危机当作贬义词,一说哪里发生精神危机,似乎那里的社会和人已经腐败透顶。

2022-2023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2023.7本试卷共12页,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4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喧裨益得鱼忘筌不可思意B.岐路玷辱神魂癫倒豁然开朗C.疏朗通宵踌躇满志原形毕露D.殒落浮燥杳无音信呼天抢地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纪传体史书,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是编年体史书,叙事详备,细节传神。

B.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全剧用“本色”的语言塑造了窦娥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C.《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从“守成”的角度,劝谏皇帝要居安思危、善始慎终。

D.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所塑造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已成为保守、僵化和奴性的代名词。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资:资助,供给B.人君当.神器之重当:应当,应该C.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环绕,萦绕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我所喜好、追求的方法,已经接近最高超的技术了。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C.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选作其中4题)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生动地描绘出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及恭敬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铿尔,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高一放学期期末试卷(3)(北京市东城区)第Ⅰ卷(选择题共 25 分)一、( 10 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A.钦差摇摆岑寂陈词烂调B.蕴籍援例涸辄装腔作势C.尺牍搓商古怪成绩蜚然D.吮血锱铢罅隙命运坎坷b5E2RGbCAP2.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 2 分)①,人文科学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等于说没有社会价值。

②地坛,很荒芜,这恰好是使我微醉的感情的最好去向。

③王勃的《滕王阁序》正堪称“诗人之赋”,流传千年,。

A.即使宣泄琅琅上口 B. 固然发酵交口称赞C.即使发酵交口称赞 D. 固然宣泄琅琅上口p1EanqFDPw3.挨次填入下边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适合的一组是( 2 分)精读以。

实践证明,有了外,还需要略读。

就教课而言,;但就成效而言,精读的训读,,进而养成一生不懈的浓重阅读兴趣。

① 略读是主体,精读不过增补② 精读是主体,略读不过增补③ 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④ 精读才是应用,略读是准备⑤我们就能够进行宽泛的应用⑥我们就能够进行宽泛的略读A.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DXDiTa9E3d4.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 分)A. 浙江省奉化市土地管理局依照《土地法》相关规定,某企业400 亩领土使用权已回收。

B.我们关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看法,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许能走出陌生的境地。

C.应当用“启事”而滥用“通告”的现象层出不穷,以致社会上有些人也见错而不怪了。

D.基于《金瓶梅词话》自己的缺点,问世不久便被禁,只供少量责备家去研究,到现在还是不宜公然发行的书。

RTCrpUDGiT5.以下相关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杜牧深受苏洵《六国论》的影响,“以古事为题,寓伤心之旨”,创作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

B.欧阳修不单是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他写《新五代史·伶官传》并冠以短序,劝告北宋君王应汲取后唐消亡的历史教训。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哺育(bǔ)雪橇(qiāo)铁骑(qí)丘壑雷鸣(hè)B . 晨曦(xī)铿锵(qiānɡ)涟漪(yī)折戟沉沙(jǐ)C . 轻俏(qiào)蹒跚(pán)遐思(xiá)飞流急湍(chuǎn)D . 耸峙(shì)盎然(ànɡ)婆娑(suō)广阔无垠(yín)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 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绿茶,冲泡时叶条在杯中松展,游移沉浮;品茗者观其动态,尽享茶趣,啜饮一口,齿浃留香。

B .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部门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展开救援工作。

C . 上海世博园安徽馆,选取明清徽派建筑的精典元素作为外墙装饰,粉墙上山水意境之美令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D . 六载奉献沤心沥血,两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挚爱的热土上,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3.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勇气是人类过道德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

道德勇气要求人类具有维护和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力。

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并且具有向善求善的道德情感,他也不可能勇敢地趋善避恶。

缺乏道德勇气的人会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的时候保持沉默。

一旦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他们就患上了道德失语症。

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

“意德”是人类基于他们的坚强道德意志力而形成的一种德行。

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________,勇于捍卫善的尊严,敢于贬抑恶的存在价值,他们身上有一股________。

纵然是在善恶进行激烈博弈或尖锐斗争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________,大义凛然地挺善抑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101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期末试题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自诩.(xǔ)淆.(xiáo)乱面面相觑.(qù)前合后偃.(yǎn)B.处.(chǔ)境伺.候(cì)惩.(chěng)前毖后繁文缛.(rǔ)节C.卑鄙.(bǐ)脑髓.(suǐ)休戚.(qī)相关鞭辟.(pì)入里D.提.(dī)防剔.(tī)除乞骸.(hái)骨归根结蒂.(d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B.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C.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D.寒喧罪孽兼收并蓄厉精图治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天地也,只合把清浊______,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②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______,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

③我为什么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______ 都没有了吗?A.分辩坦然权利B.分辨坦然权力C.分辨泰然权利D.分辩泰然权力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朋友之后,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B.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C.辛弃疾以翻云覆雨....的笔力,针砭时弊,激昂跌宕,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D.王熙凤被宁国府请来备办葬礼,果然不负众望....,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属于悲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C.宋词体现了词发展的最高成就,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

辛弃疾《水龙吟》《永遇乐》都属于豪放派代表作品。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B.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D.宁许以负.秦曲辜负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适逢B.事如此,此必及.我赶得上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D.单于壮.其节以……为壮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受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C.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给……递眼色D.今君与廉颇同列.位次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B.今君乃.亡赵走燕精思傅会,十年乃.成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10.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以璧击柱)。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寻找一个人让他去回复秦国,没有找到。

C.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到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更加倨傲了,并不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官署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经两次升迁成为太史令。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

”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目:“吉凶决于.今日。

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

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

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

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

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是时于窴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

超既西,先至于窴。

广德礼意甚疏。

且其俗信巫。

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騧马,急求取以祠我。

”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

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

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

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者而降超。

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

(《后汉书·班超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恂大惊,既而色.动色:脸色B.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擅:占有C.如有不虞.虞:预料D.因辞让.之让:谦让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为.人有大志常为.官佣书B.乃.召侍胡诈之曰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C.以.超为假司马欲立大功,以.求富贵D.吉凶决于.今日还奏于.窦固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超少有大志,家贫,常靠抄书来供养母亲,长期劳累辛苦,但也不能磨灭他远大的志向。

B.在十分复杂的情况下,班超用激将法激怒部属,率领30多人杀死全部匈奴人,使鄯善国举国震惊。

C.班超击杀匈奴前,不与郭恂商量,是因为郭恂是文弱平庸的官吏,班超怕他泄露机密并与自己分享这份功劳。

D.班超有远见,有胆识,到于窴国,广德王对他很冷淡,礼仪极不周到,他采用计谋,诛杀巫师,迫使广德王依附汉朝。

14.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①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②班超是个智勇双全之士,请从文本和题干之外另用三个成语来概括人物在文中的表现,并结合文章就自己所用成语做简要分析。

(6分)成语:分析: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2】,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3】注释:【1】写作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

【2】万兜鍪:指千军万马。

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3】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诗人登上北固楼远望风景,想起曾在此地建功立业的英雄,自然引起了诗人历史的感兴。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诗人热情赞叹孙权,写他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不畏强敌。

C.诗人在结尾处巧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美孙权,意在言外,曲尽其妙。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沉郁顿挫,悲愤激越,读之令人怆然泪下。

16.“不尽长江滚滚流”借长江不尽写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下面写长江的诗句里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2分)A.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C.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D.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17.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写于同时期的一首词。

请结合具体诗句,列举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4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地也,_______________!天也, _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②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 _______________,归去, 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④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⑤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四、本大题共1题,共4分。

阅读《雷雨》选段,完成19题。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①)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②)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