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谱漫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祖的习俗,而祭祖的习俗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感激先人的情怀;然而对于每个家族来说,那么多从未谋面的先人是如何被纳入到祭奠和追怀的对象中的呢?这就要归功于家谱了。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血缘关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重点记录家族里面重要人物的事迹的家族历史文献,又被称为族谱、宗谱等。

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家谱的形式并不相同。

在北方,家谱又叫“谱单”,以图表的形式简明、清晰地记录家族血缘发展过程,还可供后人悬挂供奉。

南方的家谱则要详细得多,除了家族血缘世系发展图外,还有序言、凡例、家训族规、族产、坟茔、契约等与家族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

这些内容被装订成册,存放在祠堂里面,因此家谱又被称作“谱书”。

谱单和谱书就是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文字家谱的两个主要种类了。

关于家谱的起源时间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还曾有口承家谱、结绳家谱等。

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的家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当时,由国家设立谱局、选取谱官统一进行家谱的编纂工作,并与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相配合,共同维系世家大族的贵族地位。

宋明以后,家谱沉降到庶民社会,开始成为庶民家族“尊祖、敬宗、收族”的文献依据。

此后,“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的体例也不断得到完善,并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民间修谱传统。

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4大部分:一是谱序。

谱序多由家族名人或族外名人撰写,主要包括此次修谱缘起与目的、修谱经过、家族历史渊源、迁徙经过及谱学理论等,目的是宣扬祖先功德,使子孙敬祖向善。

二是凡例。

凡例是家族思想的总括性表述,规定了家谱纂修的基本内容与首要原则,可以说是家谱纂修活动的纲领性文字。

三是家族世系。

世系是家谱的核心部分,也是家谱中分量最重的部分。

传统的世系记载方法提出家谱要重点记载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五服以内族人的个人信息。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品德人格,保证人生代价的实现。

儒家寻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品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实际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等候和寻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品德操守,要精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解释,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出格是人的品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寻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增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寻求精神生活,品德理性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品德,如正义、诚笃、信赖、刻薄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品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进步后,人的幸福感并不肯定增加,人们领会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寻求的乐趣。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第Ⅰ卷(客观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悼念(diào)穴位(xué)契约(qì)卓有成效(zhuó)B. 拜谒(yè)教诲(huì)解剖(pōu)不可估量(liáng)C. 削弱(xuē)碛口(qì)惩治(chéng)强聒不舍(qiáng)D. 芰荷(jì)慰藉(jiè)飞猱(náo)载笑载言(zǎ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坐镇辩证法入不敷出循私舞弊B. 帐篷金刚钻计日程功夸夸其谈C. 翱翔烟幕弹唇枪舌箭前倨后恭D. 沉缅暴发户甘拜下风举棋不定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③然而,我_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 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B. 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C. 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D. 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塑造城市新地标,是一种荣耀,建设者的雄心值得尊重。

考察地标何以形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标的内涵。

地标是一个很直观的词语,即地理上具有标志性的事物。

建筑物容易成为地标,但地标并不都是建筑物。

各类地标所指涉的范围、区域的广度有所不同。

有的地标,只在较小范围内起作用,很多老地名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有的地标,往往能辐射一个更大的区域,比如北京的前门、景山公园等。

这类地标或在视觉上有很强的标志性、影响力,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通往来有密切联系。

还有一类地标,则能够反映城市形象、气质,比如北京的故宫建筑群、上海的外滩建筑群、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等。

这些地标不仅具有视觉上的鲜明特征,也是所在城市某一历史阶段建设成就的代表,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或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性格,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些城市的文化形象。

如何认识并提升城市形象的视觉形态?一些研究角度值得关注。

比如,创新调查手段,让受访者凭记忆画出其所在城市的地图,从而获知究竟哪些地理、空间信息对人的影响更大。

通过类似研究,可以发现人们感知城市空间时的一些盲区,以及过往认识里的偏差——很多大体量的建筑在市民的记忆中是“隐形的”,即人们可能视而不见;而某些小体量的建筑,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却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地标。

它可能是某个街道转角处的小糖果店,也可能是某个广场边上的书报亭。

这样的研究视角令人认识到:所谓地标,不单由视觉效果决定。

地标的形成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经过时间积淀。

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深刻反映了所在城市市民的价值认同,这才是其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深层原因。

材料二反观网红建筑,则不难发现,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

其走红原因可以很简单,或是体现了某一时刻、某一角度的美感,或是展现了一种特殊的风情,或是形成了某种奇特的效果,这些都可能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

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

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

”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

《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

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

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

《礼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3·江苏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些白花,有开着的,
正如一粒
层层的
羞涩的
层层的
羞涩的
片片的
袅娜地
片片的
袅娜地
C)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
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①④⑤ B.②③⑤C.①②⑤ D.①②③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比喻)
C.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比喻)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
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
...珍.。

B.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
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

C.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
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
....,彼此都格外兴奋。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
风格相比,真是各有千秋
....。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
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士兵突击》是篇小说,作者是作家。

2、《红楼梦》的作者是
,全书共回,3、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着有《红楼梦》、《水浒传》、
、。

4、《边城》的作者是
,里面的女主人公是
,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
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三、阅读题(27分)
(一)
阅读下面课文中的文字,完成10—13题。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10.在文章中用直线画出本文的关键语句。

(3分)
11.阅读上文按照作者的意思,从低到高的四种人生境界应该依次是、、、。

(4分)
12.作者认为哪两种人是现在就是的人哪两种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觉解”的含义。

(3分)
(二)
阅读《士兵突击》(节选)中的这段文字,完成14—17题。

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许三多还是没吱声,他只管在脚下使劲。

伍六一想突然挣开他,却发现那小子手上劲大得出奇,横担在他肩上的一只手臂简直已经被许三多的手掐到了肉里。

“蠢货……你不是笨是蠢了……我用得着你施舍吗……我会去告你的!……你放开……求你放开……到嘴的馒头我们都不吃,现在为什么干这种事”伍六一已经哭了。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

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他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


14. 作者描述这段故事时运用了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典型。

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1)伍六一盯着那张汗水淋
漓的虚脱的脸,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了你想拖着我跑到头,你自己装蛋趴窝是不是”描写。

(2)伍六一已经完全没力气可用了,他只能看着许三多往前一步步挣扎。

伍六一本来是狂怒加无奈的眼神也慢慢平和下来。

描写。

15. “跑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这段话表现了许三多怎样的品质(3分)16.为什么伍六一哭了,说“许三多,咱们是朋友”(3分)17.这篇小说我们主要学习许三多的精神。

(4分)
四、综合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成长不可无书
①在不久前,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②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
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
的对话:
③“你每天干什么”¨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挣钱。

”“挣了钱呢”“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

④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放羊娃可笑又可悲。

然而在世人眼中,你和他一样,都是“中国人”!
⑤这种事情我并不奇怪,但当从白纸黑字上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串记录时,我的心仍然被强烈地震动了。

⑥穷文富武曾是中国的传统,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有一批像上面这个放羊娃一样的孩子,安贫若素。

⑦这不禁令我想到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不可达成,而在于压根儿就没有目标。

”在那没有知识光亮闪耀的地方,生命便永远在“放羊——下一辈子还放羊”的循环中延续。

⑧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家庭,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l位副总统;另一个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
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

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用在此处不一定恰当,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远流长的影响,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希望工程”中的两句宣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⑨“工作再忙也要(甲)书,收入再少也要(乙)书,住处再挤也要 (丙)书,交情再浅也要谈书。

”这是几年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

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也。

读书。

实在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弘扬的好传统。

⑩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

请把高品质的书籍报刊请到你的身边吧!终身相伴,将使你终身受益。

18.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⑨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

(3分)
甲:乙:丙:?A.藏 B.读 C.买
19.揣摩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说说“放羊娃现象”为何“可笑可悲”(3分)
20.本文第⑧段运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的观点。

(4分)五、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4分)
有人说,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

母亲是,六、作文(25分)
请以“职校生活助我成长”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