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理论

合集下载

需求和供给理论

需求和供给理论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理论十九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认为“培养一个经济学家是容易的,只要象教一只鹦鹉那样说需求和供给就可以了”这是对经济学家的一个讽刺,这个讽刺虽然流行,但却未能认清需求与供给的复杂性,经济学家必须比鹦鹉懂得更多,但托马斯对需求和供给在经济学中地位的评价是相当正确的,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正是从需求和供给开始的。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家最常用的2个词,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与出售的价格,如果你想知道一件事件一项或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你就应该先考虑它将如何影响供给和需求。

第一节需求的基本原理目的:说明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需求量在一定的价格水平和一定的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注意:①需求量≠实际购买量②需求量≠愿望(妄想)建立在有支付能力基础上的期望。

③是一个流量概念,即在一定时期内(而不是一个时点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量,如每天、每星期、每年。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价格或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 (反向变动)需求量和价格负相关,反向变动(一般情况)例外情况:①吉芬商品②炫耀性商品③有价证券和黄金2、收入(消费者的收入)I (同向变动)如果当收入减少时,一种物品的需求减少,这种物品就被称为正常物品;如果当收入减少时,一种物品的需求增加,这种物品就被称为低档物品。

3、相关商品价格Pr相关商品有两类:互补品和替代品互补品:必须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产生效用的商品。

如汽车与汽油;电脑与软件;VCD(DVD或CD)播放机与VCD(DVD或CD)碟片,卡式录音机与磁带,切片面包与果酱。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与该商品的需求量成反向变动。

替代品:在效用上可互相替代的商品。

如公共汽车与出租车,棉布和化纤布;面包与蛋糕;米饭与面条;猪肉与牛肉等等。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价格的变化与该商品需求量成同向变动。

4、消费者偏好W(嗜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偏爱。

供给理论-也称为“生产者理论”

供给理论-也称为“生产者理论”

供给理论-也称为“生产者理论”供给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供给曲线,它描述了生产者愿意以特定价格供给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是正斜率的,即在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愿意供给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这反映了生产者的利润动机,因为高价格会激励他们增加产量以赚取更多利润。

供给理论还涉及到供给的决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成本等,当这些成本上升时,生产者通常会减少供给量。

技术水平也会影响供给量,因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供给量。

此外,市场条件和生产者预期也会影响供给量。

如果市场需求增加,生产者通常会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如果生产者预期价格会上涨,他们可能会减少当前的供给量,以期待未来更高的利润。

供给理论对经济政策和市场状况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生产者的供给决策过程,政府和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和策略。

同时,供给理论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供给的波动和变化,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市场变化。

总而言之,供给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帮助我们了解生产者的供给行为和决策过程,对经济政策和市场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

供给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涉及到生产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行为和决策过程。

理解供给理论对于理解市场运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供给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首先,供给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供给曲线,也称为供给函数或供给关系。

供给曲线是一种描述生产者愿意以不同价格供给商品或服务数量的图表。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正斜率的,即在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愿意供给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这是由生产者的利润动机所决定的,高价格会激励他们增加产量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供给曲线反映了生产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也会增加。

此外,供给曲线还受到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影响。

生产成本是影响供给量的重要因素,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成本等。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当市场价格上涨时,生产者会更有 动力增加生产,导致供给曲线向右 移动;相反,当市场价格下跌时, 生产者会减少生产,导致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
04
需求与供给的均衡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
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 的商品数量恰好等于生产者愿意出售 的数量,这一价格水平被称为均衡价 格。
均衡数量
经济波动
供需变化会引起经济波动,如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涨等。
06 结论
需求与供给理论的意义
1 2
3
解释市场价格形成
需求与供给理论揭示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即商品价格是 由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的。
指导资源配置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 ,从而指导生产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预测经济趋势
需求与供给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预 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对未来的展望
深化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与供给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研究领域将更加广泛和 复杂。
拓展应用领域
需求与供给理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不仅限于商品市场,还将应用于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 等领域。
需求曲线
总结词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通常呈现负相关关系,即 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详细描述
需求曲线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以及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 响。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 会增加;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03 供给理论
供给的定义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 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理论》课件

《供给理论》课件

供给的弹性
供给的弹性是指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如果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 敏感,则称其为弹性供给;如果不敏感,则称其为非弹性供给。
供给理论在实际经济运作中的 应用
供给理论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供给者的行 为、预测供给数量的变化以及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来调整供给与价格之间的 关系。
结论和要点
经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供给理论的定义、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的关系、供给的决定因素、市场供给和个体供给 的区别、供给的弹性以及供给理论在实际经济运作中的应用。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制定相关政策都 具有重要意义。
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的关系
供给曲线是描述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图形。供给函数则是数学公式化 的表达,它定义了供给数量如何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供给的决定因素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税收政策、生产能力等。这些因 素会对供给数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市场供给和个体供给的区别
市场供给是指所有供给者在某一市场中所提供的总供给数量。个体供给是指 单个供给者所提供的供给数量。市场供给由所有个体供给的总和决定。
《供给理论》PPT课件
欢迎您来到《供给理论》的PPT课件!本课程将讨论供给理论的定义、供给 曲线和供给函数的关系、供给的决定因素以及市场供给和个体供给的区别。 我们还会探讨供给的弹性以及供给理论在实际经济运作中的应用。让我们开 始这个有趣而重要的话题吧!
供给理论的定义
供给理论是研究供给与价格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它研究了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如何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以及 供给者在决定供给数量时所考虑的因素。

供 给 理 论

供 给 理 论
Qs=f(P,PF,PI,A,E,…)
式中,Qs代表某种商品的供给量;P代表该商品的 价格;PF代表生产要素的价格;PI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 A代表生产技术;E代表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由于价格对供给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假定其他因素 不变,只考虑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则供给函数可简化为 供给价格函数,即
Qs=f(P)2. 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价格因 素的变动(如生产技术进步或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等)引起 的供给量变动。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线移 动。如图2-6所示,在同样的价格水平P0上,如果由于生 产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供给增加,供给曲线S0将向右下方 平行移动到S1;如果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等原因引起供 给减少,供给曲线S0将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S2。
谢 谢
观 看
供给理论
项目
一、 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1. 供给的概念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在各种可能的价 格水平上,个人或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的数量。供给反映了商品价格与供给量这两个变量之间 的关系。供给的定义有两个要点: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 经济学中的供给必须同时具备愿意出售和有可供出售的 产品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供给也可分为单个厂商的供 给和市场供给两个方面。
2. 供给的影响因素
(1) 商品的自身价格。 (2) 生产要素的价格。 (3) 相关商品的价格。 (4)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5) 生产者的预期。 (6) 其他因素。
二、 供给的表示方法
1. 供给函数
如果将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将影响供给量的各 种因素作为自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供给 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 给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3. 供给曲线

经济学基础项目二需求和供给——进入经济学殿堂的钥匙任务5供给理论

经济学基础项目二需求和供给——进入经济学殿堂的钥匙任务5供给理论

学习任务二:供给理论【旧课复习】1.需求定义2.影响需求的因素3.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区别【内容提要】一、供给二、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三、供给规律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供给的含义及影响因素;理解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掌握供给规律。

【知识目标】了解供给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掌握供给规律。

【能力目标】理解供给与供给量区别【案例导入】2011年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其主要原因是供给量减少。

什么原因导致供给量减少?专家分析:1.生猪价格长期低迷,养猪业受损严重,价格长期低迷,导致生猪存栏过少,生产能力锐减,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是本轮猪价暴涨的根源所在。

2.猪病高发,死亡率上升,养猪业损失惨重.去年冬天猪病高发,母猪产仔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养猪业因此损失惨重。

3.生猪养殖成本上升,养猪比较效益下降成本的大幅上涨是猪价上涨的另一重要推手。

(1)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居高造成牲猪养殖成本上升。

(2)雇工费用的上涨推动了肉价上涨。

养殖成本上升,还体现在生猪饲养员工资上涨。

随着去年以来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使得劳务市场上劳务人员的工资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由去年1500元/月增加到今年2000元/月以上,包吃住,节假日工资还要翻番,雇佣相同数量的员工需要支付更多的劳务工资,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养猪户的生产成本,助长了猪肉价格的上升。

如何从供给的视角解决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教学过程】一、供给提问:如何理解供给?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构成的。

需求构成市场的买方,供给构成市场的卖方,需求与供给一起构成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我们利用与分析需求相似的方法分析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含义1.什么是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不同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的定义说明了两个涵义:(1)供给是供给能力与供给欲望的统一。

(2)供给涉及两个变量,即商品的价格及该价格相对的供给量。

经济学需求、供给、弹性理论

经济学需求、供给、弹性理论

经济学需求、供给、弹性理论引言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科学,其核心包括需求、供给和弹性理论。

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们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而弹性理论则涉及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经济学中的需求、供给以及弹性理论,并解释它们对市场的重要性。

一、需求理论需求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决策和行为的理论。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理论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因素:价格、收入和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

1. 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价格是需求理论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会减少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从而降低需求量。

而价格下跌则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的意愿,从而增加需求量。

2. 收入对需求的影响收入是另一个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会增加,从而导致需求量增加。

这种情况下的需求被称为正常需求。

然而,某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在收入增加时可能会下降,这被称为低级经济品的需求。

3. 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除了价格和收入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以影响需求,如消费者的偏好、人口结构、市场推广和宣传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改变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因此在需求理论中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二、供给理论供给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和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决策和行为的理论。

供给量是指生产者愿意在一定时间内提供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理论同样关注价格、成本和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

1. 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价格也是供给理论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价格上涨会刺激生产者提供更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供给量下降。

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会提高生产者的利润,激励他们增加供给量。

而价格下跌则会降低生产者的利润,从而减少供给量。

2. 成本对供给的影响成本是另一个影响供给的重要因素。

如果生产者的成本上升,他们可能会减少供给量;相反,如果成本下降,他们可能会增加供给量。

理论经济学中的供给理论与价格决策分析

理论经济学中的供给理论与价格决策分析

理论经济学中的供给理论与价格决策分析在理论经济学中,供给理论与价格决策是经济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供给理论旨在解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行为,而价格决策分析则关注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

一、供给理论的基本原理供给理论是研究供给行为和供给曲线的经济学理论。

供给行为是指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愿意提供的特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供给曲线是描述特定商品或服务供给数量与其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

首先,供给量与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即价格上涨时供给量会增加。

这是因为供给者看到价格的上升,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愿意供给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其次,供给量与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即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成本上升会导致供给者的利润减少,从而限制其供给行为。

最后,供给量的变动是由于生产者对利润的衡量和预期。

供给者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变化来调整供给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价格决策分析的要点价格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变量,是市场供求关系的表征。

价格决策分析主要关注市场中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以及价格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首先,价格的形成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市场需求超过市场供给时,价格上涨,反之则价格下跌。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波动,进而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其次,价格对经济行为有重要影响。

高价格会刺激供给者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同时也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

相反,低价格会限制供给者的供给行为,同时也会促使消费者增加需求。

价格的变动会引发市场的调整和重分配,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最后,价格决策的成功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结构和市场信息的传递。

竞争结构是指市场中供给者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障碍。

竞争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调整。

同时,市场信息的传递也是价格决策的关键因素。

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价格的失真,从而影响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决策。

三、供给理论与价格决策的实践应用供给理论和价格决策的实践应用涵盖广泛的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1)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

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表示某种商品(鸡蛋)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供给表。

(3)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1)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影响企业供给愿望与供给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以及预期。

(2)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编辑本段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编辑本段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编辑本段供给在国民经济中供给指的是一个经济人或者一批经纪人愿意以一定价格换取钱或者其它货物或者服务的货物或者服务。

这个初步的定义有一个条件,即定义中所提到的货物的均匀性。

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将不同的经纪人所提供的货物的量总结到一起。

从这个初步的定义可以引导出一个综合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可以将一整个工业部门或者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里所有被供给的货物的总量综合到一起。

通过计算这样获得的综合供给的价格的平均值可以获得一个货物在这个国民经济中的平均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