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____字)一、古诗文篇1.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古文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文的主题和时代背景4.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5.鉴赏古代文学名篇二、文言文篇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4.历史故事与文言文阅读5.文言文名篇欣赏三、现代文阅读篇1.现代文的基本特点及鉴赏方法2.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现代小说的阅读方法与技巧4.现代戏剧的阅读方法与技巧5.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四、修辞格与写作篇1.修辞格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修辞格在古诗文中的应用3.修辞格在现代文中的应用4.写作技巧与示范分析5.修辞手法的演绎与运用五、古代文化篇1.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与发展3.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品鉴赏4.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关系与意义5.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六、现代语言应用篇1.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与发展2.规范汉语与地方方言的关系与特点3.现代汉语语法与文字运用4.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与运用5.现代汉语写作与口语表达七、中国文学史篇1.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与特点2.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与特点3.中国现当代名人及其代表作品鉴赏4.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影响5.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作品八、名著阅读篇1.古代名著阅读方法与技巧2.现代名著阅读方法与技巧3.古代名著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4.古代名著与现代文学的互动与影响5.名著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永恒价值九、古代故事与寓言篇1.古代寓言的发展与传播2.古代寓言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3.古代故事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启示4.古代故事与童话故事的关系与共通之处5.古代故事与人生智慧的传承与发展十、文化常识与跨文化交流篇1.中华民族的传统与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与发展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比研究4.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与传播5.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的应对与处理以上是____年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包括古诗文篇、文言文篇、现代文阅读篇、修辞格与写作篇、古代文化篇、现代语言应用篇、中国文学史篇、名著阅读篇、古代故事与寓言篇、文化常识与跨文化交流篇等十个篇章,总计____字。
高一语文必修3期末背诵默写重点复习

默写高中语文必修3名句名篇训练题1、噫吁嚱,危乎高哉!,。
2、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6、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
7、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8、剑阁峥嵘而崔嵬,,。
9、锦城虽云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江间波浪兼天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
11、群山万壑赴荆门,。
一去紫台连朔漠,。
12、画图省识春风面,。
千载琵琶作胡语,。
13、,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14、,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15、醉不成欢惨将别,。
1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17、转轴拨弦三两声,。
18、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
19、大弦嘈嘈如急雨,。
20、,此时无声胜有声。
21、,唯见江心秋月白。
22、同是天涯沦落人,。
2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2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25、此日六军同驻马,。
如何四纪为天子,?26、,申之以孝悌之义,。
27、,而青於蓝;冰,水为之,。
28、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9、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0、,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1、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32、假舆马者,,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33、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35、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36、(秦)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并吞八荒之心。
37、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威振四海。
3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9、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4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1、斩木为兵,,,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2、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语文课程是我国学生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在期末考试前,对下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进行讨论。
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主要学习了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同学们需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另外,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来理解和解读文言文作品中的意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与表达除了文言文,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还包括许多现代文的阅读和表达。
在阅读现代文时,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批判性阅读、主题分析和文本解读等。
同时,在表达方面,同学们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写作规划和组织,并且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过渡词语等。
三、诗歌鉴赏在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一些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对于诗歌鉴赏,同学们需要懂得如何理解和解读诗歌作品中的意象、意蕴以及修辞手法,并且要能够分析诗人写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四、古代文学鉴赏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还包括了古代文学鉴赏的学习。
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并对古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有所理解。
在古代文学鉴赏方面,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读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寓意等。
五、修辞手法的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技巧。
在高一下册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
在期末考试中,同学们需要能够辨识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并且能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六、文学常识在语文学科中,除了阅读和理解能力的要求外,还有一些文学常识的学习。
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并对不同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有所了解。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导言: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复习,是对高中一年级学生所学习的语文下册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旨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作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全面回顾,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业成绩。
一、课文内容回顾高一语文下册的课文主要包括古诗文、现代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其中,我们可以重点回顾《红楼梦》、《边城》、《草房子》等经典作品。
通过重读、分析和理解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其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要素,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文学常识回顾语文学科除了课文内容外,还包括一些文学常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下册时,我们需要回顾并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此外,对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的了解也是必要的。
例如,熟悉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成就,以及新文化运动等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三、作文写作回顾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一下学期,我们需要回顾和巩固一些常见的作文类型和写作技巧。
比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同时,要注重提高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句子结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其他考点回顾除了上述三个重点方面,高一语文下册还涉及其他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和回顾。
比如,要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唐诗的成就和特点;要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见词汇,提高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还要对汉字的构造和演变有一定的了解,加深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结语:通过对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业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根据本文所提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备考知识点复习

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备考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备考知识点复习一. 通假字1.《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2024年高一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研究文化,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人文素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语文期末考试,接下来我将对____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文言文知识点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1) 文言文基本语法:了解文言文的词序、成句、修辞等基本规律。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古代文化。
(3) 文言文作文: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培养文言文的写作能力。
2.现代文知识点现代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掌握现代文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 修辞手法:了解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2) 文章阅读:通过阅读现代文文章,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3) 写作技巧:掌握论述的方法和写作的逻辑思维,提高写作的能力。
3.古代诗词知识点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代诗词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非常重要。
(1) 古代诗词基本知识: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形式、格律和韵律。
(2) 古代诗词阅读:通过阅读古代诗词,理解作者的意境和修养。
(3) 古代诗词鉴赏:学习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4.修辞手法知识点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技巧,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非常重要。
(1) 比喻:了解比喻的种类和运用,提高写作的形象感染力。
(2) 拟人:学习拟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描述事物的生动性。
(3) 夸张:了解夸张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5.文学常识知识点文学常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了解文学常识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提高文学素养非常重要。
(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2) 文学史: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提高对文学史的了解和理解。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1. 复习文言文:复习《红楼梦》中的经典篇章,包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线索、贾府的衰败原因等。
2. 复习现代文:重点关注《围城》《边城》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分析作家的思想观点。
3. 学习修辞手法:复习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方式,通过阅读经典诗歌和散文进行实际应用。
4. 梳理古代文学史:回顾古代文学史中重要作品和代表性作者,理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特点和演变。
5. 分析古代诗词:复习唐宋诗词的基本体裁和风格特点,重点关注杜甫、李白、苏轼等诗人的作品。
6. 理解现代诗歌:学习分析现代诗歌的意象、节奏和表现手法,对比古代诗歌,体味现代诗歌的独特之处。
7. 阅读名著作品:选择优秀的名著作品,如《红与黑》《百年孤独》等进行阅读和分析,理解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8. 编写写作提纲:整理常见的写作题材和结构,编写写作提纲,熟悉常用的写作模板和技巧。
9. 课外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扩大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10. 做题训练:针对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
做题训练,熟悉题型和考点,巩固知识点。
注:文中不要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高一期末语文考试知识点

高一期末语文考试知识点语文是学生们在学校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一期末语文考试是学生们迎接暑假的最后一关,掌握并理解期末考试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阅读理解是高一语文期末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
通过阅读理解题,考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应对各类文章的能力。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来展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高一期末考试来说,考生需要重点关注文章中的细节信息、主旨大意、作者观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准确地回答问题。
其次,作文是高一语文期末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部分。
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语文考试的灵魂所在。
通过作文题目,考生能够展现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采,以及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
作文题目的选择一般与学生们熟悉的话题有关,如校园生活、社会问题、人物描写等。
在写作文时,考生需要注意思路的清晰、结构的合理、语言的精练与准确。
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语法知识也是高一期末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法知识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做好语文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期末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词性、词义、句式、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够在写作文时使用得心应手。
最后,语文课还包括了文言文的学习。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高一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理解和阅读一些古代文言文的文章。
通过学习文言文,考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开阔视野,提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之,高一期末语文考试是学生们检验自己学习成果和语文水平的机会。
通过掌握阅读理解、作文写作、语法知识和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能够提升语文能力,取得好成绩。
在备考时,考生需要注重练习和巩固,理解和掌握各种语文知识,做到知识点的对称性,不仅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 1.用作介词。 “因为”“由于”, ”“由于 .用作介词。 因为”“由于” 趁着”“凭借” ”“凭借 经过”“ ”“通 “趁着”“凭借”,“经过”“通 过”。 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 于是”“ ”“便 例如: 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 相如因持璧却立
第二大题共4小题, 分 第二大题共 小题,12分。 小题 考查内容:(出自《劝学》《勾践灭吴》 :(出自 》《勾践灭吴 考查内容:(出自《劝学》《勾践灭吴》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1、文言实词的意义。 实词的意义 、文言实词的意义。 2、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之、于、 虚词的意义 、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 所以等 而、其、所以等)。 3、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名作动、 、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名作动、 名作状)。 名作状)。 4、文意理解(翻译)。 、文意理解(翻译)。 ——复习《分类汇编 》及课文笔记 12分 复习《 复习 分
第七大题:作文 命题作文( 分 第七大题:作文——命题作文(60分) 命题作文 要求:不少于800 800字 文体不限( 要求: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除外)。 ※要认真阅读题目的材料和导语。 认真阅读题目的材料和导语。 题目的材料 避免跑题偏题) (避免跑题偏题) 鼓励抒发真情实感, 鼓励抒发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生 活的认识。 活的认识。
第六大题:散文阅读, 分 第六大题:散文阅读,26分。 1、双选题。主题、文意、语言、手 、双选题。主题、文意、语言、 法的概括、分析、鉴赏。( 。(概念时态 法的概括、分析、鉴赏。(概念时态 逻辑无中生有) 逻辑无中生有) 2、简答: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简答: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面意思, 修辞手法,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面意思, 内在含意等 内在含意等) 3、简析文章重要段落(开头、结 、简析文章重要段落(开头、 )、引用诗文的意义作用 引用诗文的意义作用。 尾)、引用诗文的意义作用。
以: (一)介词 1.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2.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闻于诸侯。 . 3.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 连词。 (二)连词。 ”“用来 用来”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表示目的关系, “来”“用来” 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表示目的关系,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 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例如: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 修饰关系, .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 流。 (三)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四)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已经。 固以怪之矣。 日以尽矣。 .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无以,则王乎? .
高一语文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总分: 总分:150分 分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共42分。一、二、三大题 分 第一大题: 小题。 第一大题:共6小题。 小题 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文学常识。 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文学常识。 目标》中题目整合而成。 《目标》中题目整合而成。 成语:出自《目标》 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是原题。 成语:出自《目标》,不一定是原题。全 准确理解成语含义, 面、准确理解成语含义,把握成语的感情 色彩。 注意复习《 分 色彩。——注意复习《分类汇编 》 18分 注意复习
乃:(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 “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2. “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 从民欲也。 从民欲也。 竟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表示出人意料,译作“ ”“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 “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 ”“就是 就是” . 扶苏。 扶苏。 于是” 乃重修岳阳楼。 (二) “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 作代词,译为“ 你的”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为: 1.动词: 动词: 动词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1)做: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 者亦难矣。 者亦难矣。 (2)担任: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 )担任: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 算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是,算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2.介词 2.介词: 介词: (1)表被动。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表被动。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给,替。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3)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 ) (4)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3.语气词: 语气词: 语气词 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 呢 ""何辞为?" 何辞为? 何辞为
阅读延伸题, 4、阅读延伸题,8分。 文章重要语句含意概括。( 文章重要语句含意概括。(2分)联系 语句含意概括。(2 实际或读过的作品谈认识。( 。(观点明 实际或读过的作品谈认识。(观点明 联系实际分析到位4 确,联系实际分析到位4分,语句通顺 )(总分总 总分总, 2分)(总分总,最后总结语句含义照 应开头。) 应开头。) 不得少于200字 字数不足, 不得少于200字。字数不足,酌情 200 扣分。 扣分。
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 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 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 基调。 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 应开头,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应开头,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 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 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 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 :(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 四川卷 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 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 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 ;(辽宁卷 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 冬来” 自然引出下文“炉火” 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 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引用诗文的意义作用 1深化主题。 深化主题。 深化主题 2增添情趣,凸现诗情画意。 增添情趣, 增添情趣 凸现诗情画意。 3形象表现事物的特点。 形象表现事物的特点。 形象表现事物的特点 4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 丰富文章的内涵, 丰富文章的内涵 增加文采, 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大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小题 小题, 第三大题:课外文言文阅读,4小题, 共12分。 分 1文言实词意义(代入法,词性、搭配) 文言实词意义(代入法,词性、搭配) 文言实词意义 2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为、以、因、 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 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 乃等)(据结构推断) )(据结构推断 乃等)(据结构推断) 3文章语句翻译(一字一词一道题) 文章语句翻译 一字一词一道题 一道题) 文章语句翻译( 4文意概括。(回到原文语境,相反, 文意概括。(回到原文语境, 文意概括。(回到原文语境 相反, 无据,张冠李戴,范围大小) 无据,张冠李戴,范围大小) ——能力题,注意发挥 分 能力题, 能力题 注意发挥12分
第四大题,默写, 分 第四大题,默写,12分。
散文: 劝学》《兰亭集序》 散文:《劝学》《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诗词曲: 诗词曲: 16篇首 共16篇首
第五大题: 第五大题: 古代诗歌鉴赏, 分 古代诗歌鉴赏,10分,3小题 小题 1、单选题,错误设置为对诗句的曲解。 、单选题,错误设置为对诗句的曲解。 喜怒哀乐感情色彩、 (喜怒哀乐感情色彩、萧瑟勃郁意境明显不 同三项,时间地点人物字词理解有悖诗意) 同三项,时间地点人物字词理解有悖诗意) 2、简答题,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情感, 概括诗人情感, 、简答题,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情感 有字数限制。(题目、注释、诗眼、选项) 。(题目 有字数限制。(题目、注释、诗眼、选项) 内容情感理解分析 3、简答题,诗句内容情感理解分析。 、简答题,诗句内容情感理解分析。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和语境,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和语境,要 了解本学期诗句中出现的常见意象 本学期诗句中出现的常见意象的象征意 了解本学期诗句中出现的常见意象的象征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