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讨【1 】自由落体活动的纪律一.试验目标:1.研讨自由落体活动2.测量重力加快度g 值二.试验道理:自由落体活动是匀加快直线活动,速度v 与时光t 知足关系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快度g 值.由h=1/2 gt2,经由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2mm,所以,试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2mm 的纸带进行研讨.三.试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合)四.留意事项:1.按试验请求接好线路,并用手托重物将纸带拉到最上端;2.打点计时器的装配要使两限位孔在统一竖直线上,以削减摩擦阻力;3.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先对削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4.先接通电路再摊开纸带;5.手捏纸带松手前,不要晃悠,包管打出的第一点清楚;6.反复上述步调多次,直到拔取只有打出点的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距离约为2mm的纸带才是有用的.五.试验步调: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沿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留意打点计时器的装配要使两个限位孔在统一竖直线上,以削减摩擦阻力.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剂纸带顺遂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固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 4.纸带分开打点计时器后,封闭电源,取下纸带; 5.换上新纸带,反复操纵三次.6.在纸带下端从新换上另一重物,反复上述操纵,打完后立刻封闭电源. 7.换上新纸带,反复操纵三次.8.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盘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依据上表中各个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光图像,不雅察所得图像特色,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光的变更关系,从而得出自由落体的加快度大小.计数点50g 钩码 100g 钩码 速度v 1/(m/s)速度v 2/(m/s)12 3 1 2 3 1 2 3 4 5 6六.探讨结论:1.自由落体的活动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偏向___________________;2.持续雷同时光内的位移越来越大,解释___________越来越大,即速度大小转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位移x与时光t的平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邻相等时光距离的位移之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影响试验精度的身分主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报告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值。

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根据物理学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重力加速度g的值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刻度尺3. 铁架台4. 纸带5. 重物(质量不同)6. 电脑及数据采集软件四、实验步骤1. 将铁架台放在桌面边缘,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确保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 将纸带下端挂上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

3.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放开重物,让纸带自由下落。

4. 当纸带下落一定距离后,停止实验,收集纸带和打点计时器记录的数据。

5. 使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6. 使用数据采集软件记录打点计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

7.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五、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个点的时间间隔和距离间隔。

2. 以时间为横坐标,距离为纵坐标,绘制v-t图像。

3. 通过v-t图像,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4. 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值,公式为:\[ g = \frac{2 \times \text{距离间隔}}{\text{时间间隔}^2}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2.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来源。

七、结论1.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2.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

2. 选择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以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报告5篇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报告5篇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报告5篇第一篇: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报告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一、实验目的: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2.测量重力加速度 g 值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 v 与时间 t 满足关系 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 g 值。

由 h=1/2 gt 2,经过 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 2mm,所以,实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 2mm 的纸带进行研究。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四、注意事项:1、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路,并用手托重物将纸带拉到最上端;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3、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先对减少,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4、先接通电路再放开纸带;5、手捏纸带松手前,不要晃动,保证打出的第一点清晰;6、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到选取只有打出点的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间隔约为 2mm 的纸带才是有效的。

五、实验步骤: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缘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

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4.纸带离开打点计时器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5.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6.在纸带下端重新换上另一重物,重复上述操作,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

7.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8.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计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报告文档·借鉴学习word 可编辑·实用文档根据上表中各个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观察所得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

物理运动的实验报告

物理运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即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2.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即为重力,因此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根据运动学公式,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为:v = gt。

由此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三、实验器材1. 自由落体装置(包括:自由落体小车、轨道、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等)2. 刻度尺3. 秒表4.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自由落体小车放置在轨道上,确保小车与轨道平行。

2.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轨道的一端,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复写纸放在纸带上。

3. 打开电源,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

4. 当小车下滑过程中,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5. 关闭电源,取出纸带,并观察纸带上的点。

6. 使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7. 重复步骤3-6,进行多次实验,以减小误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纸带上的点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若干个点,并计算每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 根据每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每组点的平均速度。

3. 将每组点的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进行线性拟合,得到速度-时间图像。

4. 观察速度-时间图像,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果1. 实验过程中,纸带上的点分布均匀,说明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2. 通过线性拟合,得到速度-时间图像,斜率接近于重力加速度g。

3. 多次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实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七、结论1. 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即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2.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3.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报告自由落体

实验报告自由落体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规律。

2. 通过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掌握自由落体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重力,即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重力加速度g,即a=g。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v和位移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 = gts = 1/2gt^2三、实验器材1. 自由落体装置(包括自由落体管、滑轮、细线、铁球等)2. 秒表3. 刻度尺4. 记录纸、笔四、实验步骤1. 检查自由落体装置是否完好,调整滑轮和细线,确保铁球能够顺利下落。

2. 将铁球放置在自由落体管的顶部,确保铁球与管口紧密贴合。

3. 启动秒表,当铁球开始下落时,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4. 当铁球通过预定距离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t。

5. 重复上述步骤多次,记录下落时间t。

6. 使用刻度尺测量铁球下落的高度h。

7. 计算铁球的平均下落时间t平均和平均下落高度h平均。

五、数据处理1. 计算铁球的平均下落时间t平均和平均下落高度h平均:t平均 = (t1 + t2 + t3 + ... + tn) / nh平均 = (h1 + h2 + h3 + ... + hn) / n其中,n为实验次数。

2. 计算铁球的平均速度v平均:v平均 = h平均 / t平均3. 计算铁球的加速度a:a = v平均 / t平均4. 比较实验测得的加速度a与理论值g的差距,分析误差来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测得的铁球平均下落时间t平均为1.5秒,平均下落高度h平均为11.25米。

2. 实验测得的铁球平均速度v平均为7.5米/秒。

3. 实验测得的铁球加速度a为5.0米/秒^2。

4. 实验测得的加速度a与理论值g的差距为0.5米/秒^2,误差来源可能包括空气阻力、实验器材误差等。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观察到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呢?自由落体运动指的是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它是物理学中的基本运动之一,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和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光滑的斜面,斜面上有一根垂直于斜面的线,线的底部挂着一根长度适中的细线。

然后,我们在细线的末端绑上一个小铁球,并将其放在斜面的顶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用一个计时器来记录小铁球从斜面顶端到线底部所花费的时间。

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每次都保持斜面的倾角相同,只是改变小铁球的初始位置。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小铁球从斜面顶端到线底部所花费的时间是相同的。

这说明,小铁球的下落时间与其初始位置无关,只与重力加速度和下落距离有关。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另一组实验。

在这组实验中,我们保持小铁球的初始位置不变,只是改变斜面的倾角。

结果显示,倾角越大,小铁球从斜面顶端到线底部所花费的时间越短。

这意味着,小铁球的下落时间与斜面倾角成反比,倾角越大,小铁球下落的速度越快。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时间与其初始位置无关,只与重力加速度和下落距离有关;同时,下落的时间与下落的速度成正比,与斜面的倾角成反比。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一个等差数列,加速度恒定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则是一个等差数列,加速度为常数的等差数列。

根据等差数列的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二次函数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不仅在物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实际意义。

例如,我们在进行运动或进行某些活动时,需要对物体的下落时间和速度有所了解,才能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判断。

高中通技实验报告

高中通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因素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实验者:[姓名]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探究影响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因素。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为重力,即 F=mg。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 a=g,即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器材1. 自由落体实验装置2. 电磁打点计时器3. 米尺4. 钢尺5. 纸带6. 重物(如小石块)7. 磁铁8. 电源四、实验步骤1. 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电源。

2. 将纸带固定在打点计时器上,并将重物(如小石块)系在纸带上。

3. 将重物(如小石块)从一定高度释放,使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

4.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记录下纸带上的点。

5. 测量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6. 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步骤3-5,观察加速度的变化。

五、实验数据1. 实验一:重物质量为100g,高度为1m,测量结果如下:- 点A到点B的距离为0.10m,用时为0.02s。

- 点B到点C的距离为0.20m,用时为0.04s。

- 点C到点D的距离为0.30m,用时为0.06s。

2. 实验二:重物质量为200g,高度为1m,测量结果如下:- 点A到点B的距离为0.12m,用时为0.03s。

- 点B到点C的距离为0.24m,用时为0.06s。

- 点C到点D的距离为0.36m,用时为0.09s。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一:- 点A到点B的平均加速度:a1 = (0.10m / 0.02s) = 5m/s²- 点B到点C的平均加速度:a2 = (0.20m / 0.04s) = 5m/s²- 点C到点D的平均加速度:a3 = (0.30m / 0.06s) = 5m/s²实验二:- 点A到点B的平均加速度:a1 = (0.12m / 0.03s) = 4m/s²- 点B到点C的平均加速度:a2 = (0.24m / 0.06s) = 4m/s²- 点C到点D的平均加速度:a3 = (0.36m / 0.09s) = 4m/s²2. 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随着重物质量的增加,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略有减小。

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研究实验目的:1.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 掌握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时间的方法。

实验器材:1. 自由落体装置(包括计时器、金属球、支架等)2. 卷尺3. 计时器4. 记录纸5. 计算器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物理学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其数值约为9.8m/s²。

实验步骤:1. 将计时器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其稳定。

2. 将金属球放在计时器下方,确保金属球能够自由下落。

3. 打开计时器,并释放金属球,使其开始自由落体运动。

4. 观察并记录金属球通过计时器时的时间。

5. 重复步骤3和4,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的时间。

6. 使用卷尺测量金属球下落的距离。

7. 计算每次实验中金属球的平均下落时间。

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下落时间(s) | 下落距离(m)-----------------------------------------1 | 1.23 | 0.952 | 1.25 | 0.983 | 1.22 | 0.974 | 1.28 | 1.005 | 1.27 | 0.99数据处理:1. 计算每次实验的平均下落时间:平均下落时间 = (1.23 + 1.25 + 1.22 + 1.28 + 1.27) / 5 = 1.24s2. 计算每次实验的平均下落距离:平均下落距离 = (0.95 + 0.98 + 0.97 + 1.00 + 0.99) / 5 = 0.98m3. 计算重力加速度g:g = 2 平均下落距离 / (平均下落时间²)g = 2 0.98 / (1.24²) ≈ 1.53m/s²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金属球的平均下落时间为1.24s,平均下落距离为0.9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2.测量重力加速度g 值
二、实验原理: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满足关系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值。

由h=1/2 gt2,经过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2mm,所以,实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2mm 的纸带进行研究。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铁架台、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
四、注意事项:
1、按实验要求接好线路,并用手托重物将纸带拉到最上端;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3、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先对减少,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4、先接通电路再放开纸带;
5、手捏纸带松手前,不要晃动,保证打出的第一点清晰;
6、重复上述步骤多次,直到选取只有打出点的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间隔约为2mm的纸带才是有效的。

五、实验步骤:
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缘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

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
4.纸带离开打点计时器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5.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6.在纸带下端重新换上另一重物,重复上述操作,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

7.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8.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计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
根据上表中各个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观察所得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出自由
落体的加速度大小。

六、探究结论:
1、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___________越来越大,即速度大小改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移x与时间t的平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