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赵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之为人。

御史行台按访之。

丁亡去,至安丘遇雨。

避身逆旅。

雨日中不止。

有少年来,馆谷丰隆。

既而昏暮,止宿其家,莝豆饲畜,给食周至。

问其姓字,少年云:“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

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

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

”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

次日雨仍不止,供给弗懈。

至暮锉刍,刍束湿,颇极参差。

丁怪之。

少年曰:“实告客,家贫无以饲畜,适娘子撤屋上茅耳。

”丁益异之,谓其意在得直。

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

俄出仍以反客,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

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丁赞叹而别。

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

”数年无耗。

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

至诸城,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

踩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明日为制冠服,表里温暖。

杨义之,而内顾增忧,褊心不能无少望,居数日殊不言赠别。

杨意甚急,告丁曰:“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

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

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

”走怦① 招诸博徒,使杨坐而抽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

归见室人,衣履鲜整,小婢侍焉。

惊问之,妻言:“自君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米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

又给一婢,为妾驱使。

”杨感不自已。

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走怦:派人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御史行台按访之按:考察B.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业:以……为业C.数年无耗耗:损耗D.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诣:拜访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俄出仍以反客B.问:“主人何业?” 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C.丁赞叹而别。

海南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译文

海南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译文

海南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译文赵希乾,南丰东门人,幼丧父,以织布为业。

年十七,母抱病月余,日夜祈祷身代.不少愈。

往问吉凶于日者,日者推测素验,言母命无生理。

又往卜于市,占者复言不吉。

希乾踟蹰不去,日:“何以救母病?”占者恶其烦数,日:“汝母病必不治,若欲求愈:无乃割心救之耶?”希乾归,侍母左右,见病益危笃。

时日光斜射床席,形影孑立,寂寂旁无一人。

希乾忽起去,笥中得蕹发小刀,立于窗外,剖胸,深寸许,以手入取其心,不可得。

忽风声震飒,门户胥动,以为有人至。

四顾周章,急取得肠,抽出,割数寸。

盖人惊则心上忡,肠盘旋满胸腹云。

希乾置肠于釜上,昏仆就室而卧。

顷刻,母姑来视病,见釜上物,以为希乾股肉也,烹而进之母。

再视希乾,则血淋漓心腹间,不能出声,始知希乾为割心矣。

赵氏故宋裔,为南丰巨族。

宗党以为奇孝,供赡其母子,而更教之读书。

学使者侯峒曾闻其事,取充博士弟子员。

崇祯壬午,以恩诏天下学,选一人贡于成均。

学使者吴石渠,既考试毕,进诸生而告之日:“百行以孝为先。

赵希乾割心救母,不死,不可以寻常论。

建武多才,校士衡文,希乾不应入选。

今欲诸生让贡希乾,以示奖劝。

”诸生成顿首悦服。

于是以希乾选补壬午恩贡。

又三四年而有甲申、乙酉之变,希乾避乱山中,将母不遑,遂卖卜,逃走于四方,以养其母。

又十余年,母寿八十余而卒。

予自幼时常见希乾过先君谈,饮食起居如常人。

面黎黝,高准方耳,睛光满眸子,颀然而长,多浑朴之风。

自是希乾少家居。

母死未十年,而希乾亦卒,年六十一。

甘表日:朝廷不旌毁伤愚孝,尚矣。

然希乾一念之诚,若有以通天地、格神鬼也,岂不可嘉哉?汤公惕庵最恶言希乾事,予则以为应出特典,一加旌赏。

盖事不可法而可传使知孝行所感虽剖胸断肠而不死岂非天之所以旌之耶天旌之谁能不旌之?然旌而不传不若不旌而传也。

安得龙门之书以施于后世哉?呜呼,古今忠孝之士,非愚不能成。

而世之身没而名不传者,又何多也?悲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占者恶其烦数恶:厌恶B.昏仆就室而卧仆:仆人C.以示奖劝劝:勉励D.常见希乾过先君谈过:拜访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烹而进之母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 又往卜于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越州赵公救灾记的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的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的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越州赵公救灾记的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

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

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

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

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

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注】绥辑:安顿。

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

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

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

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

禼上疏曰:“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

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

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

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

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

”又徙逵帅鄜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砦,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

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

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

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

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

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

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

夏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

交趾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

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

逵至,辄与禼异,固争不能得。

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

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

乙埋终不悛。

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

能改之,吾善遇汝。

”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

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

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赵禼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B.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C.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D.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移书,古代指传递书信,在文中,赵禼替郭逵给执政大臣写信,提出多条建议。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译文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译文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译文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

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

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

期年大青死。

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笥:箱笼),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

冥搜亟呼,迄无影兆。

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

以此故冀其自至。

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

出门不远,闻丛薪杂草中寒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

大喜,如获拱璧。

视其后,小蛇从焉。

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

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

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

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

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

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

缘二青驯,故未遽弃。

又二三年,长三尺余。

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

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二青在山中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

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

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

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

呼曰:“二青!”蛇顿止。

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日状。

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

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

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

”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

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

”二蛇垂头,似相领受。

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如转圜:如同转动圆物那样简单)。

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17、《聊斋志异》的作者是(1分)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A.二青亦渺()B.俾得自适,寻复返()C.缘二青驯,故未遽弃()D.因而行旅相戒()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

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

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第一篇:蒲松龄《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蒲松龄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

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

”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

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

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吾少林出也。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董生,徐州人,好击剑,每慷慨自负。

偶于途中遇一客,跨蹇①同行。

与之语,谈吐豪迈;诘其姓字,云辽阳佟姓;问何往,曰:“余出门二十年,适自海外归耳,”董曰:“君遨游四海,阅人綦多,曾见异人否?”佟曰:“异人何等?”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异人之传。

佟曰:“异人何地无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

”董又奋然自许,即出佩剑,弹之而歌;又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

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

董授之。

展玩一过,曰:“此甲铁所铸,为汗臭所蒸,最为下品。

仆虽未闻剑术,然有一剑颇可用。

”遂于衣底出短刀尺许,以削董剑,脆如瓜瓠,应手斜断如马蹄。

董骇极,亦请过手,再三拂拭而后返之。

邀佟至家,坚留信宿。

叩以剑法,谢不知。

董按膝雄谈,惟敬听而已。

更既深,忽闻隔院纷拏②。

隔院为生父居,心惊疑。

近壁凝听,但闻人作怒声曰:“教汝子速出即刑便赦汝!”少顷,似加搒掠③,呻吟不绝者真其父也。

生捉戈欲往,佟止之曰:“此去恐无生理,宜审万全。

”生皇然请教,佟曰:“盗坐名相索,必将甘心焉。

君无他骨肉,宜嘱后事于妻子。

我启户,为君警厮仆。

”生诺入告其妻妻牵衣泣生壮念顿消遂共登楼上寻弓觅矢以备盗攻仓皇未已闻佟在楼檐上笑曰贼幸去矣。

”烛之已杳。

逡巡出,那么见翁赴邻饮,笼烛方归,惟庭前多编菅遗灰焉。

乃知佟异人也。

异史氏曰:“忠孝,人之血性;古来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岂遂无提戈壮往时哉,要皆一转念误之耳。

昔解大绅与方孝孺相约以死,而卒食其言;安知矢约归家后,不听床头人呜泣而止哉?” (选自《聊斋志异》)注:①跨蹇:骑驴②纷拏:喧闹③搒掠:用板子拷打16.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适自海外归耳适:刚刚,才B.董骇极,亦请过手过手:交手C.盗坐名相索坐名:点名D.而卒食言卒:最终1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 / 不如因善遇之B.为汗臭所蒸,最为下品 / 我启户,为君警厮仆C.董乃自述所好 /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D.又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 / 昔解大绅与方孝孺相约以死18.以下对原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董生渴望遇异人学异术,途遇佟客,因其自海外归,又身怀利器,想其必为学武之人精通剑术,所以请至家中。

聊斋志异重点学习以及阅读理解答案

聊斋志异重点学习以及阅读理解答案

聊斋志异重点学习以及阅读理解答案聊斋志异重点学习以及阅读理解答案一、关键词句解释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关键字:屠:屠户。

尽:完。

止:只。

句意: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都卖完了,只剩下些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关键字: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行:走。

句意: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3.屠惧,投以骨。

关键字:惧:害怕。

投:扔。

以:把。

句意:屠户很害怕,把一块骨头扔给狼。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关键字:止:停止。

从:跟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5.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关键字:复:又,再。

至:到。

句意:屠户又扔了一块骨头给狼,后一只狼停了下来,而先前的那只狼又追到了。

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关键字:尽:(扔)完。

并:一起。

驱:追赶。

如:像。

故:以前。

句意: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仍www.然像先前一样一起追赶。

7.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关键字:窘:困窘急迫。

恐:害怕。

其:它们,指两狼。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句意:屠户非常窘迫,害怕自己前后受它们夹攻(害怕被它们前后夹击)。

8.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关键字:顾:看,看见。

野:田野、旷野。

积:堆积。

薪:柴。

苫:用草垫子盖上。

蔽:遮蔽。

丘:小山。

他看见田野里有个打麦场,麦场主人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

9.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关键字:乃:于是,就。

倚:倚靠。

其:它,指柴堆。

弛:放松,这里指放下。

持:拿。

句意:屠户就奔过去倚靠在它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10.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关键字:前:上前。

眈眈:注视的样子。

句意: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

1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关键字:少时:一会儿。

径:径直。

去:离开。

其一:另一只。

犬:像狗一样。

前:前面。

句意: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他前面。

1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关键字:久之:很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

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

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

公留之,慧过凡仆。

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

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

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

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

押官曰:此大易。

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

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

皆坐。

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

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

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

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

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

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

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

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

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

仆白赵,赵诘之。

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

少年学作小剧,故试之耳。

众复责偿。

押官曰:某村麦穗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余也。

因浼一人同去。

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

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

众以此益奇押官。

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

归犹赞叹之。

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

赵犹未信。

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

因疑其窃,审之。

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

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

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

然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

验之始信。

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

——鸭,宫詹僮也。

遂如所请。

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

赵乘之,疾于奔马。

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

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

观已,如前命驾归。

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

(选自《聊斋志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宫詹,致仕归致仕:退休
B.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卒:仓促
C.因浼一人同去浼:央求
D.因疑其窃,审之审:审理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陆押官才能神秘莫测的一组是()
①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②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③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④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⑤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⑥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
A.①③⑤B.①②④D.②④⑥C.③⑤⑥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言小说记叙了一个传奇性故事,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刻画了陆押官的神秘莫测。

B.赵公对陆押官的过分优宠其他奴仆的嫉妒,所以他们设法来排挤陆押官,故意让他请客。

C.陆押官两次用戏法取得酒钱,通过众人的奇异反应,侧面烘托出他的神奇功力。

D.陆押官最后与阿鸭不知所往,说明他们二人一对同谋,阿鸭是一个早就是设计好的内应。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

(3分)
(2)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

众以此益奇押官。

(3)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

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
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

答案:
14.(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秾丽的宫苑春景图(1分):早春二月,在上林苑里,黄鹂成群地飞鸣追逐;紫禁城中树木葱茏,洒下一片淡淡的春阴;长乐宫的钟声飞过宫墙,又缓缓散落在花树之外;龙池里春意盎然的杨柳,在细雨之中越发显得苍翠欲滴了。

(2分)景物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分地位。

尽管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到裴舍人,实则句句都在恭维裴舍人。

(1分)
(2)自己虽穷途落魄但却有为朝廷出力的一片忠心;十年科举失利的遗憾和惭愧;今天有幸遇到裴舍人,希望得到赏识的殷切之情。

(3分)虽然是一番恭维、求援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干谒之情,保留了自己的骨气。

(1分)
附:文言文译文
赵公,是湖广武陵县人。

曾在太子宫中做过詹事官,年老后退休还乡。

一天,有个少年人来到赵公门口,恳求赵公收留他掌管文书。

赵公将他叫进屋,见他生得文雅秀气,便询问他的姓名。

少年人自称叫陆押官,还说情愿不要工钱,赵公便留下了他。

陆押官非常聪明,胜过其他仆人。

赵公的往来书信,他随便一写,便无不精妙;有时主人和客人对弈,他在一边看看,一指点,主人就赢了。

赵公因此更加宠爱他。

其他仆人见他得到主人的青睐,便闹着要他请客。

陆押官答应了,问道:共有多少同事?正好赵公田庄里的管家们都来了,一下子聚集了三十多人。

大家便把这些人也算进去,想为难为难他。

陆押官说:这太容易了。

但客人太多,仓促间来不及现办酒席,我们到酒店去吧!于是,遍请同事们,到临街一家酒店去。

大家进店坐下后,酒菜马上就上来了。

刚要开始喝,有个人一把按住酒壶,站起身说:大家先不要喝。

请问今天谁是东道主?应当先拿出钱抵押在这里,大家才能开怀痛饮。

不然,最后一下子花掉上千钱,大家一哄而散,跟谁要钱去?大家听了,一齐看陆押官。

陆押官笑着说:莫不是以为我没钱吗?我本来就有钱!说着起身向面盆中抓了一块拳头大小的面团,又一点一点掐下来扔到桌子上;小面团随扔随变成了老鼠,满桌子乱窜。

陆押官随便捉住一只老鼠,用手一裂,哧地一声肚子破了,取出一小块银子;再捉一只,又取出块银子。

顷刻之间,老鼠都捉完了,碎银摆满了桌面。

陆押官对大家说:难道这些钱还不足以供大家喝酒吗?众人见了,大感惊异。

于是一起痛饮。

喝完洒,算了算帐,花了三两多银子。

大家再称称桌上的碎银,刚好符合这个数目,不多不少。

有个人便要了一枚碎银揣在怀里,回去后跟主人禀报这件奇异的事。

主人听了命他拿出银子来看看,他忙往怀里一摸,银子却没有了。

于是他又回酒店去告诉店主,店主一看,那些碎银都变成了蒺藜。

仆人回来把这事又告诉了主人。

赵公便询问陆押官是怎么回事。

陆押官说:朋友们逼着我请客喝酒,我正好口袋里没钱,小时候学了点小戏法,所以现在试了试。

大家又要他还酒店钱,陆押官说:某处田庄有个麦穰垛,再去扬扬场,可得两石小麦,足以偿还酒钱了!于是他央求一个人同去。

正好那座田庄的管家要回去,便和陆押官一路同行。

一到场中,只见几斛收拾干净的小麦已堆在那里了。

众人由此对他更加感到惊奇了。

一天,赵公去一个朋友那里赴酒宴。

朋友家堂屋中有盆兰花,开得十分茂盛。

赵公见了
非常喜欢,回来后还在赞叹不已。

陆押官说:大人如真喜欢这盆兰花,也不难弄来。

赵公不太相信。

第二天凌晨,赵公到书房中去,忽闻异香扑鼻,一盆兰花赫然入目。

箭叶的多少跟在朋友家看到的那盆完全一样。

赵公怀疑是陆押官偷来的,便询问他。

陆押窟说:我家里养的花,有成百上千盆,何须偷呢?赵公不信。

正好那个朋友来了,见了兰花惊异地说:怎么这么像我家的那一盆!赵公说:我刚买了来,也不知这盆花出自哪里。

只是你出门的时候,见你的那盆兰花还在吗?朋友说:我来时没去书房,那盆花还在没在,实在不知。

但如果这盆是我的,它怎么会跑到这里来了呢?赵公听了,眼睛盯着陆押官。

陆押官说:这很好分辨:您家的那盆兰花,盆子破了,有修补的地方;这盆却没有。

大家一检查,果然不错。

到了夜晚,陆押官告诉主人说:刚才我说我家有很多花卉,现在请您前去,乘月观赏。

但别的人不能跟随,只有阿鸭可以去。

阿鸭,是赵公的童仆。

赵公听从了。

一出门,已有四个人抬着顶小轿,等在路边。

赵公坐上后,只觉轿子走得比马跑得还快。

一会儿,便进入一座深山。

但闻异香扑面,沁入骨髓。

来到一个洞府,见房屋非常华丽,一点也不像是人间。

到处都装饰着花石,一盆盆奇花异草,流光溢彩,散发出阵阵香气。

仅兰花一种,就大约有几十盆,都开得非常茂盛。

欣赏完后,仍如来时那样乘轿返回家来。

后来,陆押官跟随了赵公十几年。

赵公无病去世后,陆押官便和阿鸭一同走了,谁也不知去了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