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开题报告
生物发酵反应釜的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设计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高硒酵母的试验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装备,同时稍加改装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化学,生物反应设备,其用途相当广泛。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
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大,但其深加工量不到玉米产量的两成。
致使玉米大量积压,严重影响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在食品加工中必备的酵母为例:国外已从富硒酵母发展到今天的高硒酵母,其与我国使用的传统的无机亚硒酸酵母相比不仅含有生物体内新陈代谢必须的硒,而且富含B类维生素,谷胱甘肽,酵母蛋白质,酵母其他无机盐。
硒酵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调动机体内的抗癌因素,控制肿瘤生长。
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微量元素增强剂。
而我国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工艺及生产参数计算机控制应用不广泛。
如果本设计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居民的食品营养又添新色,同时也可以为玉米的深加工提供又一条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贡献。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在整个工业化生产中可以简略的概括为下图的典型流程:。
反应釜开题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水解反应釜设计系(部):机械系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70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0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搅拌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本设计为对硝基苯酚生产过程中的一台水解反应釜,对硝基氯化苯的水解反应过程中,应用此设备。
[2]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
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
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
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
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
间歇反应釜实训报告小结

一、实训背景为了加深对间歇反应釜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间歇反应釜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了解了间歇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为今后从事化工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间歇反应釜的结构与原理实训过程中,我们详细学习了间歇反应釜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种零部件的功能。
间歇反应釜主要由反应釜本体、夹套、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等组成。
反应釜本体用于容纳反应物料,夹套用于加热或冷却反应物料,搅拌装置用于使反应物料充分混合,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分别用于加热和冷却反应物料,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等用于监测反应过程。
2. 间歇反应釜的操作流程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了间歇反应釜的操作:(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全操作;(2)按照工艺要求,向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料;(3)启动搅拌装置,使反应物料充分混合;(4)根据反应要求,开启加热装置或冷却装置,控制反应温度;(5)观察反应过程,根据反应进程调整操作参数;(6)反应完成后,关闭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停止搅拌;(7)将反应物料从反应釜中排出,进行后续处理。
3.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间歇反应釜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液位计失灵:检查液位计是否正常,如失灵,及时更换;(2)反应釜内无物料:检查原料罐是否正常,如无物料,及时补充;(3)压力异常:检查反应釜是否泄漏,如泄漏,及时修复;(4)搅拌装置故障:检查搅拌装置是否正常,如故障,及时更换或维修。
三、实训心得体会1.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间歇反应釜的操作流程,熟悉了各种操作参数的调整,为今后从事化工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安全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了实训过程的安全。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间歇反应釜仿真实验报告

间歇反应釜仿真实验报告《间歇反应釜仿真实验报告》哎呀,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做的那个超级有趣又有点难的间歇反应釜仿真实验呢!我刚看到这个实验名字的时候,心里就想,这是个啥呀?感觉好神秘哦。
不过呢,老师说这个实验可重要啦,能让我们了解好多化学工程里的东西。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坐在电脑前,打开了那个仿真软件。
哇,一进去就看到那个反应釜的模型,就像一个大大的罐子,在屏幕上闪着光呢。
旁边还有好多小按钮和仪表盘,看起来就很复杂。
我就对我的同桌说:“你看这东西,咋这么多东西要弄呀?感觉像走进了一个超级复杂的机器世界。
”同桌也皱着眉头说:“是啊,这可咋整呢?”不过呢,我们可不能被这点困难就吓倒啦。
我们先得设置反应釜的初始条件。
这就像是给这个大罐子设定规则一样。
温度要多少呢?压力又该是多少呢?就好像是在照顾一个超级挑剔的小宠物,一点点不对都不行。
我一边看着那些数字,一边想,这就像在做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每个数字都得小心翼翼地填进去。
然后我们开始往反应釜里加原料。
这原料啊,就像是做饭时放的食材一样。
可是呢,这个“做饭”可不像在家里那么简单。
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
我就问旁边的同学:“你说这原料放多少才是刚刚好呢?”同学挠挠头说:“我也不太清楚,只能慢慢试呗。
”加完原料后,就要启动反应啦。
这时候就像在等待一个魔法发生一样。
我们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看着那些代表各种参数的线条开始动起来。
哎呀,我的心也跟着提起来了呢。
可是呢,没一会儿,就出问题了。
反应的速度怎么这么慢呀?这就像一辆本来应该跑得飞快的汽车,却在慢悠悠地爬。
我着急地说:“这是咋回事呀?是不是我们哪里弄错了?”小伙伴们也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有人说是不是温度不够,有人说是不是原料配比不对。
我们就像一群小侦探一样,开始重新检查我们之前的操作。
这感觉就像在找宝藏,要把每一个可能的地方都翻个遍。
最后发现,原来是温度设置得低了一点。
就像我们想让水快点烧开,火却开得太小了。
化工专业实验釜式反应器实验报告

化工专业实验釜式反应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釜式反应器的使用和操作实验目的:通过对实验釜式反应器的使用和操作,掌握化工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实验釜式反应器、温度计、压力表、搅拌器、热水循环装置等。
实验原理:实验釜式反应器是一个封闭的容器,可以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器通常由主体部分、传热传质的搅拌系统、传热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控和调节,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实验步骤:1.首先检查实验釜式反应器和相关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2.将所需的反应物添加到实验釜式反应器中,并按照比例加入溶剂或催化剂等;3.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反应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参数;4.打开搅拌器和传热系统,开始反应;5.在反应过程中,定期记录反应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6.当反应达到预定时间后,停止搅拌器和传热系统,并关闭反应器的出口阀门;7.等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从反应器中取出,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检测。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实验釜式反应器的使用和操作,我们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过程中监测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反应温度的控制对反应的进行起着关键作用。
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会受到影响,导致产物不纯或反应效果不达预期。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对反应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2.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些反应中,反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产物的分解或降解,从而影响反应的效果。
而反应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产物产率低。
因此,合理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理想的反应结果。
3.实验釜式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保证反应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没有出现泄漏或其他安全问题,验证了实验釜式反应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化工专业实验釜式反应器的使用和操作。
我们深入了解了实验釜式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控制。
反应釜开题报告

反应釜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目的及意义:在精细化工行业中,反应釜是常用的一种反应容器,而温度是其主要被控制量,是保证产品晶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晶化反应釜利用导热介质通过反应釜的夹套来提高釜内物料的温度,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使物料均匀、提高导热速度,并使其温度均匀。
导热介质的选择根据各厂产品的工艺温度要求确定的,常见的导热介质有过热蒸汽和导热油。
温度测量常用热电阻或热电偶及其变送器组成。
通入反应釜的导热介质要求保持温度恒定,通过调节流入反应釜夹套的导热介质的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符合工艺要求。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常常要求被恒定在4-1℃或更小的范围内,靠手工调节流量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温度调节控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晶化反应釜发展现状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搪玻璃设备行业通过不断的投资、建设,企业规模和产品的大型化在持续增长,整个行业的产值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行业的装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据2000~2008 年的统计,搪玻璃设备行业生产总无忧论文网值平均达到15.6亿元/年,折合产量为12.1万吨/ 年,年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
1)搪玻璃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2000~2008年搪玻璃设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在15亿元以上,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规格不断加大。
2)晶化设备行业的制造能力和产品规格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晶化釜制造厂根据有关法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晶化釜设备的制造和应用范围,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协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苏州飞跃工业搪瓷有限责任公司、临沂宏业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淄博华星化工设备厂、淄博工业搪瓷厂等企业先后将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由D2 升级到A2。
3)晶化釜设备行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据2000年初期的统计表明,反应釜行业投资500万以上企业共有112家,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32 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加剧,晶化釜行业的企业改革、改组和改制不断强化。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专业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字
年 月日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开题报告
学院
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正处于反应釜生产和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5]。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国内由原料能源转变为最终有效利用能源转化率目前只有27%,节能的潜力很大。夹套传热设备总是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在日产千吨的合成氨厂中,各种传热设备约占全厂设备总数的40%左右[6]。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越来越高: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制循环。3. 以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4.合理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7]。
论文,2007
[12] Knudson,J.G.and D,L,Katz,Fluid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McGraw-HiLL,
New Yok,1988。
[13] Cheers.Y and Nakayama.W.Recent Advances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inJapan.ASME HTD-10,5-16,1980.
[4] 陈偕中. 化工容器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 陈乙琮. 搅拌设备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6] 朱有庭. 曲文海,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搅拌釜式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开题报告

搅拌釜式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开题报告题目:搅拌釜式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搅拌釜式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为了提高反应器的效率及产品质量,需要对反应器内部的流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反应器内部流动的方法。
通过模拟反应器内流体的运动及物质传递过程,可以获取反应器内部的流场信息,从而优化反应器的设计,提高反应器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探究搅拌釜式反应器内部流动的特性,并寻求优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案,为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的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 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2. 模拟反应器内的流动及物质传递过程;3. 分析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如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等;4. 优化反应器的设计参数,如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反应器尺寸等;5. 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二)研究方法1.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模型;2. 进行数值模拟获取反应器内部的流场信息;3. 结合实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4. 通过模拟数据进行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三、预期成果1. 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模拟反应器内部流动;2. 分析模拟结果,探究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3. 提出优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案;4. 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
四、进度安排1. 研究文献的收集与阅读(2周);2. 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4周);3. 模拟反应器内的流动及物质传递过程,并验证模拟结果(6周);4. 分析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并提出优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案(4周);5. 撰写论文及完善研究成果(4周)。
五、参考文献1. Wu, C., Wei, G., & Yu, L. (2016). Hydrodynamics and mixing performance in a stirred tank with surface-mounted baffles: A CFD study.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50, 134-149.2. Yang, D., Wang, D., Zhang, G., & Sun, Z. (2014).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solid-liquid mixing in a stirred tank with the Rushton impelle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15, 200-209.3. 李明煜, 赵琳琳, 赵明佳, & 刘衡. (2017). 旋转放颗砂搅拌釜内流场数值模拟. 液态物理, 32(1), 24-29.4. 史盼如, 王淑娴, 杨春花, & 杜路源. (2019). 多段平板叶轮搅拌釜内颗粒输运及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化学工程, 47(3), 293-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6300L K型反应釜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赵真学号:110331232指导教师:姜吉光开题时间:2015年3月20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搪玻璃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150mm,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50mm,然后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进行搪烧,组装成成品,较好地改善了反应物料流动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
搪玻璃设备运行中停车后的检验国内、国外高品质的制造商都选用高品质的钢板、焊条、瓷釉,钢板焊条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吸氢,瓷釉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
搪烧时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一般在搪烧三次后就没有了气孔,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瓷层的加厚,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是致密不导电的,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本设计为6300L K型反应釜[2]。
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
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
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
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
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2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
化学工艺过程的种种化学变化,是以参加反应物的充分混合为前提的,对于加热、冷却和液体萃取以及气体吸收等物理变化过程,也往往要采用搅拌操作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搅拌设备在许多场合是作为反应器来应用的。
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搅拌设备作为反应器约占反应器总数的90%,其它如染料、医药、农药、油漆等行业,搅拌设备的使用亦很广泛。
搅拌设备的应用范围之所以这样广泛,还因搅拌设备操作条件(如浓度、温度、停留时间等)的可控范围较广,又能适应多样化生产。
搅拌设备的作用:①使物料混合均匀。
②使气体在液相中很好地分散。
③使固体粒子(如催化剂)在液相中均匀地悬浮。
④使不相溶的另一液相均匀悬浮或充分乳化。
⑤强化相间的传质(如吸收等)。
⑥强化传热。
对于均匀相反应,主要是①、⑥两点。
搅拌设备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用于物料混合、溶解、传热、制备悬浮液、聚合反应、制备催化剂等。
例如石油工业中异种原油的混合调整和精制,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等填加物而进行混合,使原料液或产品均匀化。
化工生产中,制造苯乙烯、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苯胺染料和油漆颜料等工艺过程,都装备着各种型式的搅拌设备通过此次设计可以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
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1 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国内反应釜市场的调查显示了反应釜的种类原理和发展趋势:低压反应釜,一般是指1.6MPa以下的反应釜[1]。
由于工艺条件和介质的不同,反应釜的材料选择及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组成是相同的,它包括传动装置、传热和搅拌装置、釜体(上盖、筒体、釜底)、工艺接管等[2]。
设备的外观尺寸,一般取反应釜有效高度Hgz/反应釜内径D i=1.0~1.2,如果Hgz/D i>1.5,则需增设桨叶数。
桨叶直径d i通常取1/3/D i,上、下桨叶的间距应略大于桨径。
在设备的结构上设置必要的传热和搅拌装置是为了强化反应过程。
反应釜体普遍采用钢制(或衬里)、铸铁或搪玻璃。
反应釜所用的材料、搅拌装置、加热方法、轴封结构、容积大小、温度、压力等各有异同、种类很多,它们的基本特点分述如下:(1)结构反应釜结构基本相同,除有反应釜体外,还有传动装置、搅拌和加热(或冷却)装置等,可改善传热条件,使反应温度控制得比较均匀,并不强化传质过程[3]。
(2)操作压力反应釜操作压力较高。
釜内的压力是化学反应产生或由温度升高而形成,压力波动较大,有时操作不稳定,突然的压力升高可能超过正常压力的几倍,因此,大部分反应釜属于受压容器。
(3)操作温度反应釜操作温度较高,通常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反应釜既承受压力又承受温度。
获得高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a 水加温要求温度不高时可采用,其加热系统有敞开式和密闭式两种。
敞开式较简单,它由循环泵、水槽、管道及控制阀门的调节器所组成,当采用高压水时,设备机械强度要求高,反应釜外表面焊上蛇管,蛇管与釜壁有间隙,使热阻增加,传热效果降低[4]。
b 蒸汽加热加热温度在100℃以下时,可用一个大气压以下的蒸汽来加热;100~180℃范围内,用饱和蒸汽;当温度更高时,可采用高压过热蒸汽。
用其它介质加热若工艺要求必须在高温下操作或欲避免采用高压的加热系统时,可用其它介质来代替水和蒸汽,如矿物油(275~300℃)、联苯醚混合剂(沸点258℃)、熔盐(140~540℃)、液态铅(熔点327℃)等。
c 电加热将电阻丝缠绕在反应釜筒体的绝缘层上,或安装在离反应釜若干距离的特设绝缘体上,因此,在电阻丝与反应釜体之间形成了不大的空间间隙。
前三种方法获得高温均需在釜体上增设夹套,由于温度变化的幅度大,使釜的夹套及壳体承受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差压力[5]。
采用电加热时,设备较轻便简单,温度较易调节,而且不用泵、炉子、烟囱等设施,开动也非常简单,危险性不高,成本费用较低,但操作费用较其它加热方法高,热效率在85%以下,因此适用于加热温度在400℃以下和电能价格较低的地方。
d 反应釜搅拌结构在反应釜中通常要进行化学反应,为保证反应能均匀而较快的进行,提高效率,通常在反应釜中装有相应的搅拌装置,于是便带来传动轴的动密封及防止泄漏的问题。
e 反应釜的工作反应釜多属间隙操作,有时为保证产品质量,每批出料后都需进行清洗;釜顶装有快开人孔及手孔,便于取样、测体积、观察反应情况和进入设备内部检修。
f 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和发展趋势:①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生产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
染料生产用反应釜国内多为6000L以下,其它行业有的达30m³;国外在染料行业有20000~40000L,而其它行业可达120m³。
②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用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强制循环。
反应釜发展趋势除了装有搅拌器外,尚使釜体沿水平线旋转,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4③以生产自动化和连续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如采用程序控制,既可保证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益,减轻体力劳动,又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6]。
④合理地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加强保温措施,提高传热效率,使热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余热或反应后产生的热能充分地综合利用。
热管技术的应用,将是今后反应釜发展趋势。
2.2 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反应釜是化工行业用来完成物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等工艺过程的典型设备之一[7]。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反应釜也是一种带有常见缺陷的化工设备由于反应釜工作时存在易燃易爆毒害腐蚀介质 ,因此 ,反应釜的缺陷在不同程度上危害人身财产安全也影响着产品质量[8]。
他目前所处的一种状态也是人们所担心的,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救,以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现就其危险现状进行说明:(1)改薄釜体或传热夹套的钢板尤其是价格较高的不锈钢板此举危险极大釜体耐压强度和刚度等性能下降可造成设备爆炸恶性事故(2)改薄法兰材料未达到额定负荷时变形造成法兰面密封失效即使无害介质高压高温下的突然失效都会有严重的后果有害介质更甚(3)为省料封头不压出直边封头刚度下降设备容量降低(4)减速机配置不当在轴封要求较高的场合如使用机械密封时应选用出轴摆动较小的减速机而有的厂家会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涡轮减速机因出轴摆动大连带搅拌轴摆动此时机械密封因工况无法保证而失效[9]。
釜内带压时轴封泄漏更甚,若釜内是易燃易爆毒害腐蚀介质其危害可想而知(5)底轴承与减速机架不同轴或搅拌轴与减速机出轴不同轴造成搅拌轴别劲摆动底轴承因磨损减低寿命以及轴封失效等等这些都会对人以及对机器本身造成伤害,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应正确操作避免以上事故发生。
因而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用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设计制造资格的审批设计过程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健全规程②提倡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反应釜工艺设计③采用新技术,在提高和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制难度减少维护成本[10]。
例如:取消中高速搅拌底轴承以稳定环平衡片代之使用柔性联轴器等都可使釜中心轴线上各零部的同轴度要求降低④尽量使用工具尤其是专用工具减少人工误差⑤尽量在机械厂验收,设备试运行发现问题后可利用械厂相对强大的机加工能力和起重条件改进和补救。
若在化工发现问题常因条件所限不得不勉强使用.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要求越来越高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具体要求和发展趋势如下: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生产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
染料生产用反应釜国内多为6000L以下,其它行业有的达30m³;而其它行业可达120 m³。
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用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强制循环。
国外,除了装有搅拌器外,尚使釜体沿水平线旋转,从而提高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