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例分析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例分析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例分析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
分述部分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
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美丽、富饶”,课文又抓住每一事物的特点来描述。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
积累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教学难点: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1、同学们,咱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个词语:(师板书:富饶。
强调书写时“饶”右上角没有一点。
)谁会读?谁知道这个词语的反义词?(贫瘠或贫乏等。
)下面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课文是?(师补充书写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2、一起读读课题。
读课题有讲究,怎样读就回答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强调:“富饶”。
)怎样读告诉我们哪儿是个富足的地方?(强调:“西沙群岛”。
)二、读(一)1、课前大家预习课文了吗?读过三遍课文的同学请举手示意?(真是自觉的孩子。
)已经超过三遍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都是勤奋好学的孩子!)2、这篇课文里生字、生词比较多,比如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你们不一定会读。
幻灯出示:富饶岛屿海防前哨交错五光十色异常高耸低陷峡谷绽开蠕动威武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庞大栖息茂密3、这些词语老师不教,你们能不能读正确?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试试,如果不会还可以有机会请教一下身边同桌,开始吧!4、每个词语都是有感情、有温度的,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5篇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案1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12两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第2段,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
难点:学习第1段,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三) 课前准备:录像录音收集西沙群岛的资料(四) 教学过程:一录像导入,理解课题1观看西沙群岛的风光录像,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西沙群岛。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西沙群岛看一看。
出示课题,齐读。
3对课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随机讲解,西沙群岛是由许多岛组成的,所以称为群岛。
他是我国四大群岛之一。
随机理解富饶:物产很多二整体感知课文1 听课文录音,思考:①听清生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参的读音②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③你最喜欢他什么地方?2 反馈①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海参(shen can) 参加(shen can) 人参(shen can) 参与(shen can)②后两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二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思考: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下来②本文从那几方面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2反馈:课文是围绕那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来写的。
本文从海水的颜色海底的水产海滩上的贝壳海龟岛上的海鸟这四个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 齐读第一段。
2 提出不懂的问题看地图理解岛屿与群岛的区别西沙群岛为什么被称为海防前哨?(他是我国海上的边境线,人民海军驻守在那里,保卫祖国的安宁。
)3说话练习:西沙群岛是()。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1 仔细研究第二段,四人小组合作,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海水2 展示作品,理解交错3 西沙群岛的海水真是()。
4 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有不同的颜色?题空:深浅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海水就(),从海面看颜色就();海底有低陷的峡谷,海水就(),从海面看颜色就()。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
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句子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复地读上几遍。
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中,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富饶”、“五光十色”、“蠕动”、“威武”、“寸步难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学习作者总分及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通过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语句优美形象,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更让西沙披上了一件美丽、富饶的彩衣,使其美轮美奂。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两段,更是锦上添花。
西沙群岛,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
让学生上网查询、浏览,进行初步感知,增强感性认识。
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为主,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整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西沙群岛的富有体现在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利用网络百度搜索西沙的风光图或录象片及本课课件,在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后,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制作成易吸引学生便于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我国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板书:(西沙群岛)2、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你们想去看看吗?3、今天,就让老师来做一次“导游”坐上轮船一起走进西沙,感受西沙的水,触摸西沙的沙,俯瞰西沙的鱼,领略西沙的美。
(出示课件)4、在优美的课文朗读中,大家认真的听,美美的看,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是不是呀?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呢?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补充课题:(富饶的)二、新课(一)解决字词,扫清障碍。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从整篇布局来看,篇幅较长,但语句描写优美,富有感染力。
张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他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张老师以其特有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西沙群岛,逐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理解定不会停留在华丽的言语间,那漂亮的珊瑚、蠕动的海参、成群结队的鱼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我看来,这堂课是一堂出色的课,它有这么几大亮点:一、平常中显露不寻常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我们也力求新颖,独特。
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真。
在本堂课中,张老师的导入很简洁,却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
张老师以一组与海水相关的词语作为见面礼,引出大海,继而在黑板上画出了海底、海面的简略图。
在解说的时候,张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
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呀?大的就叫岛,小的就叫屿,总称叫“岛屿”。
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一群岛屿又叫什么呢?就叫“群岛。
”在此基础上,教师直接引出本课课题。
寥寥几语,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岛屿,对西沙群岛的陌生感也会就此消弭。
二、标新立异学词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在词语教学上,张老师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把词语单独拎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朗读、表演、想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做到了“寓学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样的珊瑚、懒洋洋的蠕动的海参,以及威武的龙虾的样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5.(课件出示4、5)地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8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优秀8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篇一3. 喜欢海底吗?让我们先去看看海底的鱼吧!(出示课件)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这里的鱼吗?(指生说)陈老师带来了一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这些鱼,我们一起来看看,把它们存到记忆仓库里,好吗?(师出示词语)书上是怎样来写西沙群岛的鱼的呢?(指生读、评读[在评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读出鱼儿的多、可爱]、齐读)4. 现在你能来完整的说说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了吗?(指名说)5. 海底除了鱼儿多,还有很多生物?你瞧!(出示课件)请你再读一读第三小节,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指生说)喜欢这些生物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吧,把它们的特点读出来。
(齐读)6. 海底生物还多着呢,你瞧!(出示课件)导游小姐说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自由认识这些生物,仿照课文的样子来介绍一下。
(生自由练习、指生说)六、知识牵引、小结(1)小结: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不但去观赏了西沙群岛的海面,还潜入海底去走了一趟,认识了很多的海底生物,与它们交上了朋友。
不过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的行程也只能告一段落了,明天继续我们的旅程吧。
相信大家一定很想把今天看到的美丽画面记下来吧!陈老师要向你们推荐一种方法七、作业:(出示)(2)画一画你喜欢的海底生物,并给它写一个生动的介绍。
听《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有感《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执教教师通过创设旅游情景,引领学生美读文本,感悟文本,甚至超越文本。
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优点:一:教学框架清晰本节课的教学框架清晰,由看图导入,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初读课文,扫清朗读障碍并质疑——研读文本,第二、三节——较后的结课,布置作业,一气贯通,环环相扣。
二、紧扣研训主题在本节课中较好地体现了研训的主题:问题意识的培养。
过程是这样的:发现问题——在初读时,让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提出问题——交流时,让孩子们尽情地问,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问得更明白,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三个问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优秀8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设计(优秀8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独立阅读和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能力,但是,对优美语言的赏析的能力、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进行习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3)能认真观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学习文中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试着运用。
(点评:目标明确,表述清楚,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检测;“学习文中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试着运用。
”这一目标体现出了学段的目标要求。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6自然段,能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试着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阅读教学,读是关键,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读想结合,读悟结合、读背结合、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语言,展开想象,交流讨论。
由于我们的学生地处中原,远离大海,对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物产的丰富比较陌生,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说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整体感知课始,先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呢?教师相机板书、板画。
(点评:课伊始,老师能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
并直接切入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按什么顺序写出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提出目标,自主学习首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参”。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接成自然段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挂图、课文挂图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师挂出中国地图)你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吗?(学生指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教师简介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
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
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
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
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
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
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书的时候要读准字音,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词;
(2)重点指导难读的生字词;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
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
第4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
第5自然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第6自然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教师板书要点。
)
2.课文的六个自然段,是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
课文的六个自然段,从三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二方面(第2~5自然段):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第三方面(第7自然段):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三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
二、指名学生按三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1自然段。
有几句话?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
提示: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
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齐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瑰丽”的意思。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瑰丽:非常美丽。
(3)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面的景色,共有三句话。
第一、二两句讲海水有各种色彩:深蓝、淡青、绿的、杏黄,相互交错。
第三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海底地形高低不平。
这三句话,前两句讲结果,后一句讲原因是因果关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里有些什么?海岛上又有些什么?
(2)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
三句话分别介绍了珊瑚、海参、大龙虾。
——从课文中各找一个词、准确地描绘它们的样子。
(在书上画下来。
)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蠕动。
大龙虾——威武。
(3)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
第4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共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
先讲鱼多(成群结队),然后讲鱼的品种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最后讲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先层意思是总述,分述,总结的关系。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部分的意思。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
....。
....,一半是鱼这是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
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4.第6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几句话是怎么连起来的?
第6自然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共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
几句话的思路是从总述到分述,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具体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
——“鸟的天下”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下”是用夸张的手法,说鸟特别多,整个西沙群岛被鸟占据着。
——查字典讲讲“栖息”的意思。
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分别朗读第1和第6自然段,体会第6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
2.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
更加……更加……
六、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七、拓展练习
1.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
2.海底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请观察课本小练笔中的图片,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地形高低不一风景优美
海底珊瑚、海参、龙虾物产丰富
鱼成群结队
海岛鸟鸟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