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病是什么意思,中二病是什么,中二病是什么病
中二病是什么意思

中二病是什么意思*导读:中二病是什么意思呢?中二病的另一说法就是初二病,是最近新流行的一个网络名字,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中二病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青春期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语行为的俗称。
中二病是一种被日本社会专家发现的一种新心理病态,最早来自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
“中二”这个词在日语里翻译过来也叫初中二年级,也是初中二年级开始的青少年才会患有的一种自我意识过剩的病态,其实并不局限于初二年轻的青少年,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这种心理状态并没有严格上的定义,在我国也没有出现相关资料,只*能算是一种心理状态。
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
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成熟、理智、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平凡、内疚、无力感)。
比如:——“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成熟。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基本上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的一种情况。
甚至发展出“人不中二枉少年”的夸张说法。
*关于中二病是什么?也有机械化的说明:孩子与成人的过渡期、思春期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的总称,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热衷性的精神状态,被比喻成有类似于“发烧”的“病状”。
因为“发病期”在日本的教育体制下大约是在初中二年级前后,所以被称为“中二病”。
有这种症状的人被称为“中二病患者”,也可以说是抱怨现实却无所作为的人。
由于它出于日本,因此在与日系广泛接触的ACG界里尤为流行。
不少把中二理解成“傲娇”的人以为它是某某角色的一种萌属性。
实际上,中二与傲娇还是有不同的。
虽然ACG中有所体现,不过中二还是源于现实,并不完全是动漫中的东西。
但是,从种种情况看,这一种所谓的‘疾病’,也许人们多多少少都有,或者曾经有过。
中二是什么意思

中二是什么意思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1999年1月11日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の馬鹿力》中首度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当时这个名称不过是伊集院光与听众交流时的特有简称,但由于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存在,该名称也就成为了络上广泛的热门用语。
词语起源青春期少年特异的言行自古以来就屡次被提及,不过明确命名这个症状为“中二病”直到广为人知的,是在日本搞笑艺人伊集院光(伊集院光)主持的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伊集院光深夜の馬鹿力)于1999年1月11日首度提出。
当时只有伊集院光的听众之间有在使用,之后逐渐在络上的日记、志和BBS流传,成为络语言,不过那时的定义还不是很清楚。
”中二”一词来源于日本。
在现代社会,刚到青春期的少年便面临各种巨大压力。
日本中学虽然高唱”素质教育”,但名牌大学那一个高过一个的门槛,还是让学校把学生们的成绩放在了第一位。
久而久之,日本的传统教育和当下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脱轨。
老师和家长片面追求考试竞争,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心,使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日本”中二病”患者越来越多。
我国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家长工作繁忙、遭到同学们孤立、不被社会所认同(或者自以为是这样)往往成为诱发的主因。
快节奏的生活加上冷漠的环境,重压之下,越来越多的青春期少年开始在络中寻找自我价值,沉迷于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渐渐与社会脱节。
词语定义“中二病”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
“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
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
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智慧、慈悲、优越、成熟、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愚蠢、恶毒、平凡、中二、无力感)。
【病娇语录大全】中二病语录

【病娇语录大全】中二病语录病娇语录大全中二病语录中小学疾病档案中二病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初中二年级的病,一般比喻的是青春期少年一些过于自以为是等的特别的言行。
现在请欣赏烟花美文网小编为你带来的中二病里的伤感语录。
中二病简介中二病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当时这个名称不过是伊集院光与听众交流时的特有简称,但由于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存在,该名称也就成为了网络上广泛的热门用语。
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
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
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
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智慧慈悲优越成熟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愚蠢恶毒平凡中二无力感)。
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
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
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
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成熟理智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平凡内疚无力感)。
比如: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成熟。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基本上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的一种情况。
甚至发展出人不中二枉少年的夸张说法。
说明也有机械化的说明:孩子与成人的过渡期思春期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的总称,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热衷性的精神状态,被比喻成有类似于发烧的病状。
因为发病期在日本的教育体制下大约是在初中二年级前后,所以被称为中二病。
有这种症状的人被称为中二病患者。
趣味测试:你的“中二病”有多重?

趣味测试:你的“中二病”有多重?作者:追辛来源:《现代家庭·生活版》2018年第06期中二病,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热衷性的精神状态,但它并不算正规意义上的病,只是一种谑称。
所谓“人不中二枉少年”,中年少女们不妨测一测,走过了青春期的你,是否还有“中二病”?请数一下符合自己的题目数:1. 认为自己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2. 相信只要下了决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3. 追电视剧时,代入感特别强烈。
4. 觉得自己有抑郁症。
5. 偶尔自言自语。
6. 看待事物较消极。
7. 经常思考死亡,但没有死的勇气。
8. 自怨自艾,或是觉得自己的内心曾受过伤。
9. 偶尔逞强,明明很在乎也会说无所谓。
10. 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会用“哦,我随便说说”来掩饰。
11. 认为自己是个腹黑的人,内心隐藏着什么邪恶念头,总有一天会爆发。
12. 坚信自己拥有某种潜力,会在某个领域有出色的成绩。
13. 质疑他人,“这有什么用啊”……14.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15. 经常熬夜且很相信自己熬夜的能力。
16. 觉得身边没有人了解真正的你。
0-5个:几乎没有不合格的中二少年,但你可能是一个内心戏很丰富的人,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幻想。
有时候你也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是与众不同的,但是你内心也有现实的声音告诉你,你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所以你并不会过分幻想自己能够成为什么领军人物,只求过好自己的生活而已。
6-10个:中等程度有中二的潜质,那是因为有时候你会表现出自我意识过剩。
你是一个比较个性并且乐于表现自己个性的人,但其实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表现。
我们总会希望自己能够是特别的一个,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11-16个:有些严重十足的中二病患者:内心活动很丰富,常常幻想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乐于获得赞同,对反对者的意见归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有时会幻想出超越客观实际的情况。
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你对外界的防御方式而已,实际上的你渴望被肯定,一旦得不到,你就会采用逃避、否认的方式去避免伤害。
日本学生会中二演讲稿

日本学生会中二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者,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二病的话题。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中二病是什么吗?其实中二病是一种日本流行的网络用语,指的是一种青少年时期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比如自我意识强烈、追求与众不同、对世界充满幻想等等。
这种状态在日本被称为“中二病”。
中二病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们通常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
比如,他们可能会追求特立独行,表现出一种叛逆的态度,或者是对一些特定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动漫、小说、游戏等等。
他们会在这些事物中寻找一种情感寄托,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那么,中二病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中二病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
在某种程度上,中二病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青春期的特有表现,它反映了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和对外界的探索。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找自己的位置,来建立自己的个性,这是一种成长的必经阶段。
但是,中二病也有它的负面影响。
一些青少年可能会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物。
他们可能会因为追求与众不同而走向极端,与家人、老师甚至同学产生矛盾。
这种情况下,中二病就成了一种不健康的表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二病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状态。
他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自己、探索世界,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表现。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最后,我想对所有的中二病患者说,你们并不孤单,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的迷茫和挣扎。
请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会慢慢成长,懂得如何正确地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
谢谢大家!。
“中二病”是什么

“中二病”是什么?——“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这些自我意识过剩、带着狂妄而又不被理解的话语是否曾出现在你的青春日记里?这些仿佛出自初高中的弟弟妹妹口中的“个性签名”是否也让你头疼过?偏执、轻狂、自我诸如此类的标签同时贴在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你会怎么形容他?“中二病!简直就是中二病。
”中二病?中二病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说,但却不了解这个既时髦又酷炫的词语的含义,甚至可能会用错。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中二病”。
“中二病”一词源于日本,“中二”即初中二年级的意思。
所以又有人把“中二病”称为“初二症”。
“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
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现在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又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互相混杂”的成年人。
我们知道小孩子会有“七八岁狗都嫌”的阶段,其实人生的每个成长阶段总会有些需要格外关注的情况。
就比如可能以后我们还都会有“中年危机”。
也就是说,中二病并非一种病,其实是对青少年叛逆时期自我意识过剩的一些行为的总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青春期少年特异的言行自古以来就屡次被提及,不过明确命名这个症状为“中二病”直到广为人知的,是在日本搞笑艺人伊集院光主持的广播节目中首度提出。
当时只有伊集院光的听众之间有在使用,之后逐渐在网络上的日记和BBS流传,成为网络语言。
纵观个体的一生发展,“中二”这种情况的存在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我们良好的处理和调适。
如同叛逆一样,中二是一个少年从幼稚通往成熟常常要走过的路。
甚至很多人在经历了职业的倦怠、生活的打磨之后会常常怀念自己曾经做过的“中二”事件。
迸发着“我即世界”的光芒,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莫名其妙地模仿、或不切实际的臆想、或非此即彼的愤世嫉俗,这是“中二病”常有的特征。
走出中二病,重塑进取心

走出中二病,重塑进取心尊敬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报告的是我亲身经历,我给它命名:走出中二病,重塑进取心。
长话短说,曾经,我成绩优秀,连续名列班级前五。
但是进入初二以后,我的心态慢慢发生变化,学习上开始约束不了自己,考试成绩一再下滑,用网络流行语说,我得了“中二病”。
中二是指“初中二年级”;“中二病”又叫初二症,是我们这些13、4岁少年们出现的自我意识过强表现。
我不再是老师家长说什么听什么的孩子,我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我开始富于幻想,当看到阴暗面或者踫到挫折时,我想象或者说我内心渴望自己是极其超能、极其优秀的,能将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我甚至仰慕比尔.盖茨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就成为世界首富,IT业的领袖。
这些向往和想象缺少正确的引导,没有成为我要做优等生的动力,相反,我变得迷茫,渐渐对枯燥紧张的学习失去兴趣,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开始厌烦,遇到数学题难算难做时,我充满排斥:“学这个有什么用啊,难道就为应付考试?家长想要叮嘱一些事情,总是中途以“我知道了”打断,其实什么都没听到。
如果考砸了,我甚至有一点不服:应试教育是糟粕?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但当时的我,没认识到要成为心中超人更应该付诸艰辛行动,我在艰苦的学习面前犹豫不前,整个“中二”都过的浑浑噩噩,表面上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并没有找到学习的目标和乐趣,更谈不上主动归纳、总结、记忆,对学的知识掌握不透彻。
进入初三,特别是第一次月考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马上面临中考,如果再这样“混”下去,高中都没得上啊!我重新审视自己,积极调整状态,目前取得一定进步,我将自己走出“中二病”的经验总结如下:首先,端正心态,勤于行动。
将梦想化为学习动力,俗语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即便是“白白梦”,它也有实现的可能!爱幻想并没有错,但“一分耕耘方有一分收获”,要达到梦想的彼岸,在现实中就必须一步一步地付出辛勤汗水,认识到这一点,我浮躁的心沉静下来,迷茫之中找到方向,听课效率大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对难题错题进行探索研究。
中二少年什么意思

中二少年什么意思
1、中二少年”是中性词。
“中二少年”指患有“中二病”的少年。
“中二”该词指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动、价值观,是对青少年叛逆时期自我意识过剩的一些行为的总称。
2、中二病,是在青少年转变成大人的过渡期——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动、价值观的总称,把成长过程中发生一种类似“热病”的精神状态,比喻为“症状”。
“发病”时期约在初中2年级前后,故称为“中二病”,而把有那种情况的人称为“中二病患者”(初二症患者)。
虽然称为“病”,但和医学上的“疾病”没有关系。
中二病是基于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现象。
3、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二病开始出现慢性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大人长大后依然保持中二病特征,因此中二病在近段时期又带上了“嘲笑某人还没真正长大”的含义。
第 1 页共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二病是什么意思,中二病是什么,中二病是什么病/2016/0901/20160901044714605.png" width="450" alt="中二病是什么意思"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中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当时这个名称不过是伊集院光与听众交流时的特有简称,但由于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存在,该名称也就成为了网络上广泛的热门用语。
中二一词来源于日本。
在现代社会,刚到青春期的少年便面临各种巨大压力。
日本中学虽然高唱素质教育,但名牌大学那一个高过一个的门槛,还是让学校把学生们的成绩放在了第一位。
久而久之,日本的传统教育和当下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脱轨。
老师和家长片面追求考试竞争,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心,使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日本中二病患者越来越多。
我国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家长工作繁忙、遭到同学们孤立、不被社会所认同(或者自以为是这样)往往成为诱发的主因。
快节奏的生活加上冷漠的环境,重压之下,越来越多的青春期少年开始在网络中寻找自我价值,沉迷于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渐渐与社会脱节。
定义: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
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
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
因为中二病并不是个严格的定义词,通过不同途径接触它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并且褒贬皆有,争论不休。
这类意识都暗暗地强化自己希望的状态(如智慧、慈悲、优越、成熟、与众不同)、并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状态(如愚蠢、恶毒、平凡、中二、无力感)。
比如:我与别人是不同的。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反例,就参看上面三条。
基本上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的一种情况。
甚至发展出人不中二枉少年的夸张说法。
说明:也有机械化的说明:孩子与成人的过渡期、思春期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的总称,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热衷性的精神状态,被比喻成有类似于发烧的病状。
因为发病期在日本的教育体制下大约是在初中二年级前后,所以被称为中二病。
有这种症状的人被称为中二病患者。
也可以说是抱怨现实却无所作为的人。
这些青少年大多数时间都是独自面对电脑,无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嘴上念叨着自己才懂得咒语,模仿动漫人物做出自以为了不起的造型,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存在。
对于他们来说,活在这层自己作的茧之内才是最自在的。
中二病患者乐于通过表现自己来获得他人认同,尤其喜欢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与别人比较,获得优越感和自信。
如果有反对者,他们会感到烦躁、厌恶,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中二病患者的挫败感是注定的:以为自己是会发光的金子,必定有大作为,其实在整个大环境里,不过沧海一粟。
而心理专家则建议:应该放平心态,多学习,在你还是螺丝钉的时候,就先踏踏实实地把螺丝钉的角色扮演好,然后再去想当大齿轮。
在大多数人看来,中二病似乎略带贬义。
叶良辰走红后,嘲笑讥讽的回帖占了绝大多数。
而事实上,网络的发展带来信息量爆炸的同时是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会有无数人向往田园牧歌式生活;而网络又给人类精神世界带来一个逃避和装X的出口,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中二病呢,是时候正视一下自己了。
症状:这里的症状大体上说是年轻人在青春萌动期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情况,对要成为大人、对大人的比较喜欢的潇洒的东西感兴趣;而对孩子比较喜欢的东西、年幼时喜欢过的幼稚东西体现出一种无意识的全盘否定的倾向。
虽然也有有意识而为的,但这种场合下,对反面的不行的大人、讨厌的大人他们也是同时否定的。
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心中构建自我认同的世界。
但往往他们的判断基准本身就很暧昧,从成年人看来非常扭曲,看起来很滑稽,是其特征。
更进一步的,陷入对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边的事物的存在的片面苦思之中,对政治、社会的肮脏进行想当然的批判,还有装不良的,或许有过伟大的计划想改变身边的事物,结果什么行动都没有,最终就这样收敛了。
这种性质也算是中二病的病状。
对外界的看法不一定转为实际行动,甚至很多人掩藏起来,但内心活动很丰富:幻想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美化的经历、了不起的表现;乐于获得赞同,对反对者感到烦躁、厌恶,归纳为不理解;遇到社交上的挫折时从对方缺点上获得心理平衡,有时会幻想出超越客观实际的情况来比如外界都是黑的。
基本上中二病只是在第二次性征期中的自我过于发达。
和别人不同的自己,已经不是孩子的自己,不是肮脏大人的自己,是对于他人过于强调自己,自我意识过剩,很有个性并且乐于表现自己有个性,这也是大部分人都会走过的路。
很多成年人对此反感,原因正是他们也经历过类似的时期:小时候也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放个屁都与别人不同,长大后才知道自己在社会大众里不过沧海一栗。
但这种需要时间才能证实的世界是无法跨年龄沟通的。
在人际交往中,中二病患者往往无比强调自己的优势,如高学历、家境优渥、学识渊博等,同时漠视自己的弱势,如能力平庸、依赖性强、业绩平淡等。
遇到社交挫折时,他们会把原因都归咎于他人,觉得是别人妒嫉、因爱生恨等。
自恋到了极致,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疏离。
病例序言以下示例只是中二有可能存在的现象,而不是存在即中二,而且是日本的,与中国不同。
也删去最后几条实在苛刻的。
例举1、伊集院光在自己广播节目中将以下言行作为中二病的:因数分解有什么用啊?大人是肮脏的开始寻找真正的朋友吃饭后,毫无目的的在夜晚的街头徘徊突然开始穿西装,用定型gel说着《少年jump(漫画杂志)》这种杂志我已经不看了,又开始看《青年jump(同一出版社面向更高年龄层的漫画杂志)》突然开始评价拉面好吃或不好吃自我规则以为自己在考试前一天复习一下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酷爱暗属性(堕天使黑暗势力)听洋乐用代号自称2、听众给伊集院光来信中提到的以及其他症状:称呼母亲为老太婆或在那边的人。
女生称呼父亲为那个人开始寻找真正的朋友。
考虑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认为向咖啡里加糖是丢脸的事情如果要找的东西在书包和课桌里都找不到就感到绝望宣称要脱离运动头(发型),但是因为不知道接下要用什么发型,突然某天开始分头了对同学说好像花了钱就可以干对于流行的乐队,我早就知道他们会流行。
然后又不晓得为什么有点生气长辈想要吩咐一些事的时候,总是会中途以我知道了打断,其实什么都没有听到星期六早上,对母亲说我不要午饭,给我钱吧开始在自动贩卖机等地方少量购买咖啡《BOYS BE 》那样的幻想说自己不会以自己最喜欢的女孩为打飞机对象雄心壮志地说以后绝不做平凡的上班族,结果后来还是做了上班族「上班族齿轮」、「警察权力的爪牙」、「学校废柴工厂」、「政府少数人的独裁机关」对于毕业仪式,关于什么的毕业呀明明没有执照,就开始计划购买、改造摩托、汽车,购买相关专门杂志一边看着偶像的照片一边编写自己的最想成为自己妹妹的best10不抽烟却有zippo打火机想偷辆摩托兜风,实际却不敢做认为只要做就能做的到自主规制考虑过独自一人去旅行,就是没成行明明连作曲都不会却开始作词了课堂上惹怒了老师,被骂说给我出去! ,会立刻回嘴说出去就出去! ,但却并不会真的出去用肉体锻炼消耗性欲不希望自己的家人被别人看见对便利店的店员和服务业的服务态度要求严格开始对赌博有兴趣,预想赌马的结果,但是不买赌马券(没钱)对环境问题态度积极,但无能为力常常批评一部动画或者游戏的编剧太蹩脚,但自己想出来的剧情顶多只够得上外传或者资料片的水准认为政府就是一个黑社会团体买太阳镜明明没有被朋友背叛过却说友情是虚假的.明明你给没有被高层压迫过.却经常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每天痛斥吃高层压迫..明明对宗教没有过体验却经常说.神是虚伪的.黑暗才是真理...简单点说就是明明没有经历过.却摆出一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样子......希望.自己.或别人感觉自己很成熟.以至于达到了自我催眠的程度3、其它收集或被自认为是的症状:母亲问去哪里? ,回答外面非常想组乐队,就是组不成自己班上的女人全都那个了,自己给自己制造受害妄想读过赤川次郎之类的书(悬疑小说)就认为自己是读书家了专门听重低音的音乐到夏令营还抽烟对模型和棒球卡片等以往自己的收藏品感到非常丢人,赶快处理掉了在别人拿自己和其他人做比较时,会不耐烦地说我就是我,不是别人开始在饮料台尝试调制各种饮料认为到了高中就能找到一两个女朋友对于职业人士评价刻薄纪录片= 编造的,艺人娱乐节目= 无聊,新闻= 垃圾,虽然这么想,就是不关电视机对于被马赛克或被各种图形遮住的图案,会有旺盛的兴趣并莫名其妙幻想自己会是后宫动画的男主角或女主角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渐渐开始尝试繁体字注意开始思考高深的问题,由此暗自得意自己与众不同开始思考世俗的问题,由此暗自得意自己与众不同赞同著名前辈的见解并评价,由此暗自得意自己与众不同反对著名前辈的见解并评价,由此暗自得意自己与众不同相关动漫人物:鲁路修本名是鲁路修Vi 布里塔尼亚,化名是鲁路修兰佩路基;是日本人气动漫《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的男主角。
性格沉着冷静,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为此而不择手段,甚至宁愿背负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孤独。
云雀恭弥是日本著名动漫《家庭教师》中的人气角色。
为主人公沢田纲吉的云之守护者。
并盛中学的风纪委员长,喜欢学校,讨厌群聚、被束缚,是一个战斗狂热分子,对于与一切强者战斗都充满兴趣。
虽然表面上声称不会和家族成员群聚,但家族处于危难的时候都会帮助他们,让扭转劣势,是家教中的重要人物。
折原临也日本小说家成田良悟所著轻小说及其改编动画《无头骑士异闻录》中的人物,曾经活跃在池袋的情报贩子,但因池袋知道他的人太多不方便于收集情报工作,加上平和岛静雄的百般干扰而离开池袋驻扎于新宿一带。
曾经为塞尔提的头的持有者(第11卷时头被间宫爱海带到街上,12卷被鲸木重等人归还给赛尔提)。
他自称深爱着除了不受自己掌控的静雄以外所有人类,并统称为棋子,比较容易使坏,所以朋友并不多。
总是说:人类love,小静除外,最讨厌小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