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说课教案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没有领子。常见的无领有:小圆弧领、大圆弧领、一字领、 船型领、方领、V字领等。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2、关领
关领是上装常用的领型。关领的领口 成关闭型,根据关闭的程度及领口宽、深 的大小,有多种变化形态,如两用领、立领、 塌领(披肩领)、衣连领及有领座的衬衫领、 中山服领等,领的大小及形状也可以变化。
3、混合型
混合型结构的服装是寒带体形型和热带样式型综 合、混合的形式。如中国的旗袍和日本的和服。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二、根据服装的穿着组合、用途、面料、制作工艺分类
1、按穿着组合分类:整件装、套装、外套 、背心、裙、裤
服 精品课件 装(社交服、日常服、职业服、运动服、室内服、舞台服等。)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胸针的套装佩戴是有法则讲究的。
男士的胸针佩戴方式一贯是严格的,穿带领的 衣服时胸针要佩戴在左侧;穿不带领的衣服,则佩 戴在右侧;发型偏左时佩戴在右侧,反之则戴在左 侧;而且,胸针的上下位置应该在第一及第二纽扣 之间的平行位置上。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服 精品课件 装 制 作 与 生 产 管 理
3、翻驳领 翻驳领是一种常见的敞开式的领型。
它的变化比较多,在春秋季的上装及衬衫、 外套上都可应用。常见的领型有平驳领、 戗驳领、青果领、方驳领、大刀领等。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说课教案

任务细节
“不到黄河不死心” 小组
领面不经过处理,裁剪下来后直接 与领底呢进行固定
“敢于吃螃蟹” 小组
将事先准备好的领面用剪开折叠法处理, 得出新的领面后用面料裁剪并简单缝合, 与领底呢固定
“武器装备先进” 小组
用服装CAD软件将领面用角度移位法转 换,然后用打印机输出1;1纸样。用面 料裁剪并简单缝合后,与领底呢固定
对比 交流法
讨论 分析法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导析任务 分组实践
研究探讨不经过处理的领面效果 研究探讨用剪开折叠法处理的领面效果
用CAD软件探讨角度移位法处理的领面效果
创设情境 提出项目任务 课前欣赏 复习导入
作业布置 发散延展
讨论 分析 总结
(一)课前欣赏 进入状态
上课五分钟前,播放2008年秋季男装发布会视 频,或欣赏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很 快进入上课状态。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课说课教案
2012学年国培服装班 陈红梅
2021/4/9
1
男西服领面的处理
2012学年国培服装班 陈红梅
2021/4/9
2
说课内容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教材地位 教材创新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材
结合当地企业实际 教材内容拓展
教学难点
方法二;角度移位法处理西服领面 1、领座转移 2、翻领转移
三、领面处理注意事项(学生总结)
2012学年国培服装班 陈红梅 2013年5月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25
(六)展示作品 对比点评
将各组完成的领子用大头针别好, 装到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服装上, 三种效果进行对照。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教 案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服工0910、0912单元课教案首页一个教案。
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服装流水线设计是服装生产企业的核心工作,为了实现我国服装工业从产量、廉价优势向品质、品牌优质转变,必须实行以质量为中心的服装生产管理。
研究对象:1、服装生产管理组织机构2、服装投产前的准备3、服装裁剪车间的程序与管理4、单一服装流水线的设计5、服装后整理工序目的、任务:在实践中熟悉服装厂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服装厂生产前物料的准备;掌握样衣与生产样板的制作、服装生产工艺单的编制、服装裁床方案的的编制、服装单一对象流水线的设计、服装的后整理工序等内容;并能根据具体的服装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服装生产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服装企业从事生产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第一节国内外服装生产管理的现状一、我国服装工业的形成清末以后,特别“洋务运动”的开展,随着洋枪洋炮的引进,洋装(即欧式服装)也进入我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宁波裁缝为代表的“红帮”裁缝在中国制出了第一套西装,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装店,不仅为我国服装工业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国服装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服装业一直停留在小而散的手工业阶段。
1950年以后,我国服装业走过了“缝纫合作社”、“被服厂”、“服装厂”等阶段。
前后用了30年的时间,直到1980年才完成了服装工业的形成阶段。
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无论是和国内其他工业相比,还是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工业还相当落后。
二、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
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
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服装生产管理教案

服装生产管理教案教案标题:服装生产管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主要流程和方法。
3. 能够应用服装生产管理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3. 服装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难点:1. 如何合理安排服装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如何应对生产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案例分析、视频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筆記用具、课堂参与。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服装生产管理在现代服装行业中的作用。
Step 2:讲解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15分钟)2.1 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订单接收、生产计划制定、物料采购、生产执行、质量控制、成品入库等。
2.2 服装生产管理的方法:包括生产计划编制、物料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等。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该案例中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如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Step 4:小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教师及时纠正和补充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Step 5: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服装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Step 6:课堂练习(15分钟)提供一些与服装生产管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并与同学讨论答案。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服装生产管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学生可选择一个具体的服装品牌,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生产管理流程和方法,并撰写报告。
中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服装造型设计》课程标准(试行)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服装造型设计》课程标准(试行)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服饰美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服装造型、服装色彩、服装款式设计及表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服装立体造型》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素描、色彩、人体造型基础知识,以及服装平面款式图、人体着装效果图绘制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服装款式形态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服装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需求,围绕服装造型设计的关键能力,反映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造型设计要素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服装构成原理、造型规律和形式法则等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造型技术要点,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能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法则设计服装款式造型,形成基本的艺术设计素养。
1.熟知美术造型的原理与规律,掌握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辨识图像的异同关系,能感知空间的转换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评价造型设计作品、借鉴作品展现的艺术效果和形式美感。
最新服装生产管理(教案南理)说课讲解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的概念与分类1. 概念—传统的生产概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即物质型生产。
—现代生产概念是指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型生产和服务型生产;且传统生产向前伸与后延两个方向扩展。
2.生产分类按产品形式分,可划分为:物质型生产。
是可存储的物质产品,资本密集,可计量,以质量、成本、交货期作为绩效评价依据。
服务型劳动。
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的“服务”产品。
其特点:——不可存储;——难以计量;——以顾客的满意作为绩效评价依据。
二、服装生产方式1.成衣化(ready to wear) :工业化标准生产方式。
在我国,成衣化服装通常以“GB/T 1335服装号型”为基准,结合款式工艺特征,由流水线作业工人分工序批量完成服装制作。
2.半成衣化(easy wear):以工业化标准生产为基础,由客户对某些部位提出特殊要求,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投入工厂生产线完成。
3.定做(order):以个人体型为标准,量体裁衣,单件制作。
4.家庭制作(home dressmaking):自己购料缝制服装。
三、生产管理的概念1、生产管理,也称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
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系统组成。
2.服装生产管理要素—人(men)——服装企业作业人员除了数量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技能程度努力程度(工作态度)等。
—物资(material)材料(materia1)——面、辅料的物理性能、配伍性、加工的难易等。
能源(energy):电力、水等。
机器设备(machine)——服装加工机器,如裁剪机、缝纫机、蒸烫机以及种服装加工用辅助器具。
—技术(technology)加工方法(method)——工艺标准的制定:质量标准、检验标准、工时定额等。
—资金(money)——生产资金的周转,生产成本费用等。
—市场与信息(market and information)——消费市场需求动向,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等。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一)专业及专门化方向名称: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制作方向)(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三)学制:基本学制为三年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以服装制作为主、服装营销为辅,在服装生产与营销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服装企业,例如,国有服装企业、私营和个体服装企业、外资与合资服装企业、服装进出口企业、服装营销等企业,可从事生产企业的车缝技工(中级)、排料制板技工、裁剪技工、整烫技工;生产和营销企业的质检员、成本核算员和服装市场调查员、推销员、业务洽谈助理员等,或营销企业的专业营业员等,生产和营销企业的基层管理(班长、组长、柜长、店长等)等岗位的工作。
(三)人才规格1、知识结构与要求(1)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分辨常用服装面料和辅料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服装制作基本知识。
(4)了解服装生产基层管理基本知识。
(5)掌握服装营销基本知识。
(6)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
(7)了解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
(8)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及其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与要求(1)掌握服装制作技能。
(2)了解服装生产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服装营销技能。
(4)初步具有使用服装CAD的能力。
(5)初步具有服装制板的能力。
(6)初步具有信息沟通的能力。
(7)初步具有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3、技能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包括服装制作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市场初级推销员证书。
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第一部分理论教学1、文化基础课教学1.德育课(128学时)(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服装生产管理教学设计

服装生产管理教学设计简介服装生产管理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知识的学科,主要涉及成衣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服装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在服装生产管理领域的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理解服装生产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服装生产计划、采购、库存和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在服装生产管理领域的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概述1.1 服装生产管理的定义和意义;1.2 服装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3 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成衣生产计划2.1 成衣生产计划的概念和种类;2.2 成衣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和实施管理;2.3 成衣生产计划的监控与控制。
第三章采购管理3.1 采购管理的概念和目标;3.2 采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3.3 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管理。
第四章库存管理4.1 库存管理的概念和目标;4.2 库存管理的分类和指标;4.3 库存模型和管理方法。
第五章销售管理5.1 销售管理的概念和目标;5.2 销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5.3 销售管理的常用手段和技巧。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服装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及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考核、成绩、综合表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旨在评价学生对于服装生产管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其能力和表现,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总结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化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服装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