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6 5  ̄8 0℃ , 石油发生第一期充注 ; 早 白垩 世 中晚 期
烃源 岩埋 深 1 7 0 0 ~3 0 0 0 1 T I , 古地温达到 9 0 ~1 3 0
1 致 密 油 的概 念
致 密油 是指 以 吸附或 游离 状态 赋存 于生 油 岩 中
广、 厚度 大、 有机碳含量 高, 储 层 致 密但 天 然 裂 缝 发 育 , 舍 油饱 和度 高, 致 密油勘探 潜 力大。综合研 究表明 , 沉 积 相
带控 制储 层 的 发 育 , 生 烃 中 心控 制 了致 密 油 的 分 布 , 有 效 的 油 气 充 注 是 致 密 油 富 集 的 关 键 。通 过 水 平 井 和 分 段 压
产 量下 降 的趋势 首 次得 以扭转 [ 1 ] 。我 国致密 油勘 探 开 发 尚处 于起步 阶 段 , 有 效 地 勘 探 开 发致 密 油 资源 对 于 国家 的能源 安 全具有 非 常重要 的意义 。鄂 尔多 斯 盆地 拥有 丰 富 的致 密 油 资 源 , 主 要 产层 为延 长 组
裂技 术 的 应 用 , 可以实现致密油的工业开发 。 关键 词 : 致 密油; 鄂 尔 多斯 盆 地 ; 地质特征 ; 分布 规 律 中 图分 类 号 : T E l 2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致 密 油是一 种 非 常 规 石 油 资 源 , 近 年来 成 为全 球 非 常规石 油勘 探 开发 的新 热点 。美 国为 目前 开采 致 密油 最成 功 的 国家 , 主要 产层 包 括 B a k k e n页 岩 、
2 . 2 生 烃条 件优越 , 非 浮 力 聚 集 成 藏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长 7烃 源 岩 分 布 面 积 约 6 . 1 5× 1 0 k m , 厚度 1 0 ~6 0 m, T OC 为 2 . 0 ~1 0 . 0 ,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特点及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的第二大沉积盆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整个盆地呈现西高东低的倾斜状。
为了有效开发盆地资源,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针对这里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希望深层次研究盆地地层特点与油藏地质。
1 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历史与地层基本构造分析1.1 形成历史鄂尔多斯盆地雏形形成于早太古代~晚太古代之间,它从地台基底雏形阶段逐渐过渡形成独立基底,在早元古代快速发展,并在晚元古代与古生代随着陆表海沉积逐渐成型。
而在中生代发展阶段,鄂尔多斯盆地出现了坳陷盆地阳台,直到新生代才完全形成现代地貌特征。
1.2 基本构造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典型的沉积盆地,它西高东低且在西部位置拥有大面积缘断褶带与天环坳陷。
东部与中部拥有大量挠褶带与自然斜坡。
更重要的是,该盆地中蕴藏着大量的油田,其中大部分油田就位于西缘断褶带位置,也有一部分油田分布于中部斜坡位置。
从油气聚集的自然条件来看,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构造主要可以基于以下3点内容展开分析。
第一,鄂尔多斯盆地存在复合鼻状构造,它是指由于地壳不规则运动所形成的陡峭程度较低的平原地带(只有少部分局部区域存在凸起高点)。
这些地方是比较显著的油藏形成位置,容易集聚油气资源。
第二,鄂尔多斯盆地四周陡峭且大起大落,最高处高耸入云端,最低处却深不见底,反差相当之大。
这种特殊的鼻隆带结构显然是因为区域的历史构造运动所形成的。
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一般坡的隆起度为10m/km,倾角相对平缓(小于1°),而且这种小斜坡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占据了不小比例(超过12万km2),已经达到整个盆地总面积的1/2。
第三,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存在一层层沉积物所沉积形成的局部隆起地带,它与该区域的差异压实作用有关。
这里所提到的“差异压实”就代表在同一层沉积物中其本身也并非是均质且同一的,而是由不同沉积环境下的不同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因此它的岩层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岩层在成岩以后无论是质地还是厚度都存在巨大差异。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缘断褶带侏罗系油藏建产技术研究及实践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缘断褶带侏罗系油藏建产技术研究及实践王碧涛;曹丽;康乐;沈焕文;周飞;徐宁【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缘断褶带侏罗系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受沉积特征的影响,侏罗系油藏规模小,砂体变化快,建产风险大.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缘断褶带侏罗系油藏为研究对象,从油藏的形成、特点、古地貌刻画等多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侏罗系油藏建产的主体技术,本文的思路及技术对盆地其他地区同类油藏的建产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7(036)009【总页数】4页(P94-96,112)【关键词】陕北斜坡;天环坳陷;两找一打;上岸探边;旋回对比【作者】王碧涛;曹丽;康乐;沈焕文;周飞;徐宁【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4三叠系沉积末受印支运动的影响,盆地进一步抬升沉积的延长组顶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形成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在此背景下,沉积了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地层。
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延10地层为侏罗系早期的河流充填式沉积,填平补齐了受剥蚀的沟谷纵横的古地貌。
在沟谷中沉积了一套粗粒序的砂岩沉积,高地腹部局部地区缺失延10地层,在地貌逐渐夷平后,发育一套中细砂岩、砂泥岩及煤系地层等泛滥平原河流相沉积。
发育的甘陕、宁陕、蒙陕一二级古河的下切为油气的运移形成了良好的通道,古高地和古斜坡沉积的砂岩为油气的储集形成了良好的存储条件,同时泛滥平原沉积的泥岩及煤等细粒沉积成为油气的遮挡条件,印支运动形成的西倾单斜和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构造相配合,形成众多的延安组小型油气富集区[1-4]。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特征主讲:马振芳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一、盆地勘探概况(一)盆地概况: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范围北起阴山,南抵秦岭,西至六盘山,东达吕梁山。
盆地面积37万km2,本部面积25万km2。
行政区划分:内蒙15万km2, 陕西11万km2。
地形地貌:北部为沙漠、草原及丘陵区,地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1200-1350m ;南部为黄土塬。
(二)地质概况1. 盆地演化:是典型的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
盆地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天然气主要在晚古生代,石油主要在中生代。
2. 构造单元划分:主要依据白垩系划分六个二级构造单元。
主要特征为南油北气。
a. 伊盟隆起: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
b. 天环坳陷:主要发育构造、地层油气藏。
c. 伊陕斜坡:主要发育古地貌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
d. 渭北隆起: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
e. 晋西挠褶带:发育构造油气藏。
f. 西缘掩冲带:发育构造油气藏。
3. 地层:除缺失上奥陶系(0)、志留系(S)、泥盆系(D)外,其余地层均发育存在。
沉积岩厚度平均约6000m,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特征,即中生界产油,古生界产气,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山西组、太原组和马家沟组。
部分地区本溪组也有。
4. 含气层系:主要有两套层系十八个地层组。
下古生界:以奥陶系(O)马家沟组顶部马五1~马五4白云岩气田为主。
上古生界:以二叠系(P)、石炭系(C)砂岩气田为主。
二叠系又以石盒子组盒8底部砂岩、山西组山2、太原组太1 砂岩为主要产气层;石炭系以本溪组底部砂岩为主要产气层。
(三)勘探历史阶段:1907 年第一口油井到现在近百年历史。
分六个阶段:1.1907 年~1949 年:延1 井发现油苗经历了清末官办期(1907年~1911 年)和中美合办期(1911 年~1919 年)。
2.1949 年~1969年:构造指导期,发现断层。
3.1970 年~1979 年:长庆油田会战阶段,第一个储量增长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测井地质分层和曲线特征

石千峰组(P3q)
厚度一般为250-300米,上部棕红、紫红色、紫灰色泥岩加紫红、暗紫 红、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下部桔红、紫红色、浅灰色不等粒长石砂岩、 底部砾状长石砂岩。
下石盒子每套储盖组合一般都是由总厚度5-35米的一至三个砂层,其上
封盖20-60米左右的泥质岩组成。盒7、盒8砂岩发育,厚度大,泥岩薄。
地层岩性特征 岩性:上部为暗棕色泥岩夹浅灰、灰白色砂岩;中部为暗棕色、浅灰 色泥岩与灰绿、惠色砂岩互层,下部属半氧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相沉积。 按岩性组合自上而下分为四个沉积正旋回-盒5-8,每个旋回一般都是由总
石盒子底界砂体
石盒子组的砂体岩性较纯, 层厚一般在10米以上
石盒子底界砂体
石盒子组的砂体岩性较纯, 层厚一般在10米以上
山西组(P1s)
一般厚90-120m,该组有湖泊沼泽相、湖成三角洲平原相两大沉积 体系。根据沉积的韵律及岩性组合序列依次分为山1、山2上下两段:
上段山1层厚40-50m,由分流河道相岩屑砂岩与灰绿色泥岩及灰黑
分层依据:进入本组地层泥岩颜色加深,有煤层,炭质泥岩出现气
测基值抬高,电性上表现为高电阻、高伽玛。与上伏地层太原组呈假整 合接触。
山西组底界 山西组然伽玛成中-高值, 电阻率呈高值,井径不规则, 以煤层结束
太原组(P1t)
太原组一般厚60-80m,(2000年,长庆油田已将长庆石油勘探局划 分的原太2地层划为本1地层。此层的标志层很多,有:东大窑灰岩、七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勘探技术ppt

鄂尔多斯盆地探明气田分布图
胜利井气田 刘家庄气田
苏里格气田
榆林气田
神木气田
米脂气田
乌审旗气田
靖边气田
子洲气田
(三)致密气分布层位
上古生界综合柱状图
致密气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 石盒子组盒8、山西组山1为主力 含气层,盒6、山2、本溪组以及 下古生界奥陶系等是重要的兼探 层系,纵向上具有多层系复合含 气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天然气组分分析表
气田
层位
CH4 (%)
C2H6
C3H8
C4H10
CO2
(%)
(%)
(%)
(%)
N2 (%)
H2S (%)
苏里格
石盒子组 山西组
95.300
1.8400.4700.2700.860 1.200
0
乌审旗 石盒子组 95.100 1.000 0.200 0.200 0.900 2.790
西区
0.87-0.94 0.88
-2200 -2300
苏里格气田西区 苏里格气田中区 苏里格气田东区
实测压力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无统一压力系统,属低压气藏,压力系数一般
在0.83~0.96之间,平均0.87。
(2)地层温度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地层 (盒8气藏)实测温度一般在 90-120 ℃,气藏温度与埋深具 有明显的正关性性,相关系数 达到0.85,计算的地温梯度为 3.06℃/100m。
鄂尔多斯盆地行政区划图
吕 梁 山
秦
岭
4、地层及含油气层系
界
自下而上发育元古界、古生界、
新 生
界
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岩平均厚度
6000m。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地质特征
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位于盆地西部,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良好的 储层条件。其地质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特征
1、地形:鄂尔多斯盆地地处黄土高原,地形起伏不平,丘陵和山地交错分布。 这种地形条件为页岩油的储藏和开采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
地质特征
2、气候: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这对于页岩油的储藏和开采是有利的。
地质特征
3、沉积环境: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位于盆地西部,属于咸化湖 相沉积环境。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有利于页岩油的储藏。
勘探实践
勘探实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的勘探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勘探:通过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分析,对页岩油的储层特征和分布规 律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二、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 长7段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
1、勘探成果及开发模式
1、勘探成果及开发模式
近年来,许多石油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勘探方面取 得了显著成果。根据不同公司的勘探数据,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的总资源量非常 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常见的开发模式包括水平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结 合使用,以提高油气采收率。
4、地面工程方案及实施情况
4、地面工程方案及实施情况
地面工程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之一。针对该区块的实际情况,各石油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地面工程方案。主要 包括建设原油集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以确保页岩油生 产过程中的各项需求得到满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公司不断优化地面工程方 案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一、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 长7段页岩油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的意义

准仪 测定挠 度 。其标 准是下挠 小于跨距 的 1 , 80 否则需要 矫正 。修 复的方法 目前主要 有 0, 火 焰矫正 法 , 假焊反 变形法 以及 预应力 法等 。
2大车轮精度和安装不合要求时也会引 、 起卡轨 , 当车轮 与轨 道不平 行或桥 吊两 车轮运 行阻力不 同时 , 车轮的轮缘 向外倒 , 轨道产 对 生很大 的侧压力 。装在 同一 轴线上 的车轮 , 即 使直径差很小 , 由于回转速度相同, 直线速度 差将越来 越大 , 所以大直 径车轮 比小直径车 轮 多运行 , 以小车轮 为中心 的扭 曲倾 向 , 产生 车 轮有 周期性 的卡轨 。此 时 , 车轮踏 面进 行 须对 加工 , 使其直径达到一致, 对于驱动轮还必须 20 9 吊车最 大水平侧 向力 工 业 安 全 与 环 保 .0 2,. 两轮一起更换, 使直径相等。桥式吊车大车轮 要 原 因。大 量调查 表明 ,  ̄GB5 0 7 2 0 . , 0 1 — 0 3钢 结构设计 规范【1 S. 主要来源 于 吊车行 驶 中的卡 轨力 , 卡轨力 的 f 而 的检查要 点 , 一是检 查车轮 缘与轨道接 触的规 大小 , 取决于 吊车桥架本 身的 刚度 、 与 又 桥架 律 性 , 否经常 同边 接触或 两侧轮缘 交替接 是
触, 观察 桥 吊蛇形 的倾 向。二是检查 车轮 的两 则磨 损是否一 致 。若车 轮蛇形 , 是车轮 与轨 则 道不 平直 , 重新调整 车轮 。若 吊车桥架 呈 需要 棱形 f 斜行1可认为 车轮直径不 相等 , 更换 , 则要
车轮安装 尺寸 的准确度 、 的偏差 以及轨 道 轨距 的高度 差 、 轨道 的歪斜程 度 、 吊车 的运 行工作 制等 。轨道沿纵 向的直线 差也会 导致 吊车水 平 力的增加 。所以卡轨 力是使轨 道和连 接早 必须 或加工车轮踏画。当磨损较轻 , 可采取在车轮 期 损坏 的决定 因素 , 充分重 视 。 总结 分析 上安装 布油器 的方 法减少磨擦 。 吊车卡轨在 工业企业 , 特别是 冶金企业 生 3冶金 企业桥 式 吊车 吨位很大 , 达 、 高 本 104 0, 0~ 5t 作用在 轨道上 的侧 向力 也就较大 。 产中较 为普遍 , 文通过工程 实例对 引起 吊车 并 设计规 范 中吊车的横 向刹 车力是 以横 向制 动 卡轨 的原因进行 了分析 , 根据生 产过程 中的 力 T乘水平 力加大 系数 x来 确定 的 , 此式 实际 经验对此 类问题 的处理方法 进行探讨 。 按 参 考 文 献 计算 的 吊车横 向刹 车力 往往偏 小 , 由此产 生的 1 1 王啸. 某厂房 吊车卡轨原 因检测 Ul 】 对 轨道 的推 力不是 引起轨道 和连接损 坏的主 『 王福 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
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储量较为丰富,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勘探理论,并就相关理论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勘探质量,对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实践
前言:石油勘探理论的正确实践是提升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石油勘探过程中的理论应用情况,并就石油勘探理论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一、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概况
当前,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储备和开采量位居我国前列,从鄂尔多斯盆地的能源开采历史来看,鄂尔多斯盆地属于新生代盆地,并在地缘上位于我国华北地区。
另外,鄂尔多斯盆地具有较为明显的大陆性特征,能够按照叠合生长的方式完成石油能源的开采[1]。
另外,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开采领域具有地理上的突出优势,能够在多种石油勘探技术的核心部位进行能源的有效开发,使能源的开采过程可以更好的进行负面因素的有效减少,使能源能够长时间保持均衡的运行状态。
在鄂尔多斯实施石油資源的开采,可以通过内部构造的优势进行石油开发稳定性的提高,鄂尔多斯的能源开采过程可以很大程度上依赖缓冲带的状态进行石油开采技术的分析,并通过技术应用环节的多个单元,对石油气产生的主要空间实施分析,使石油资源可以在开采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沉降技术的应用,并提升盆地底部的适应程度。
二、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理论的实践
(一)根据曲流河三角洲理论进行石油勘探
首先,要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地势平缓特点,对盆地石油开采技术的具体框架实施分析,使现有的石油开采技术可以结合盆地的构造情况实施研究[2]。
另外,要按照盆地地势倾斜的特点,对原有的石油勘探理论实施分析,以便石油的开采环节能够更大程度上适应物质资源的现实。
另外,要结合当地的石油开采环境的湿度情况,对石油开采期限是否可以进行延长进行研究,使石油的开采环节能够更大程度上适应河流的发育特点,促进盆地当中沉降性资源的完善。
要根据复合型三角洲的运行需要[3]。
(二)根据辫状河理论进行石油勘探
首先,要按照辫状河的石油开采效率,对固定时间内的石油资源开采量进行研究,使石油资源可以更好的同西南区域的地理构造情况取得一致。
另外,要按照现阶段的盆地构造特点,对后续环节中的辫状河逆转性因素实施有效的分析,
使石油资源可以在后续的逆转过程中与山区的连接地带进行有效的连通.以便具有危险性特征的山地能够有效的避免受到石油开采环节的挤压[4]。
要按照石油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盆地边缘情况,对石油资源的三角洲区域实施分析研究,并尽可能多的增加石油资源的开采完整性,使石油资源可以结合母岩的具体特点进行矿物成分的合理分析,提升石油开采团队对沉积性因素研究的规范性。
可以按照石油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因素,对三角洲的现行沉积体系实施处理,使三角洲的砂体能够有效的结合沉积的规模进行有效的应用,使三角洲可以根据沉积物的状态进行盆地物质的合理控制,使三角洲的研究过程可以根据白东向西的模式进行推进,以便河道可以根据下分的需要进行资源展布情况的研究。
(三)根据多层系复合理论进行石油勘探
要选取盆地的中部区域进行复合理论的应用,使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上结合斜坡的运行状态,对石油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具体单元构造情况实施分析,使石油资源可以在更加完整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沟壑深度的提高[5]。
另外,要结合沉积过程中的砂体存储状况,对不同区域石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研究,使石油的开采可以更大程度上结合三角洲的状态进行分析,提升石油资源开采的连续性。
要按照石油资源的具体开采要求,对开采区域周边的水资源情况实施分析,使平原区域的石油开采工作可以结合水资源的上升情况进行分析,提升砂体的管理质量。
要根据砂体的种类需要,对水资源是否可能通过沉积发生变化进行分析,以便三角洲区域的石油勘探工作可以结合资源的分布需要进行调整。
(四)根据内陆凹陷理论进行石油勘探
可以结合三角洲区域的油气勘测理论,对沉积性物质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使理论的研究能够更大程度上接近油气丰富区域的运行需要,并根据技术的具体演变规律,对盆地区域的三角洲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使三角洲的研究能够更大程度上贴合河道的运行模式进行研究,使三角洲可以河道运转的过程中进行分布性因素的有效管理,促进石油储备条件的丰富化。
另外,要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储备的特点,对石油资源的具体储积条件进行研究,以便石油资源的储积可以更大程度上贴合资源横向分布的特点进行研讨,提升纵向石油资源的储积质量,使石油可以更大程度上适应岩性圈的研究过程,提升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效率。
另外,要根据岩性圈的分布情况,对岩性圈是否有利于石油资源的有效采集进行研究,以便石油的开采范围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延展处理。
结语:
从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勘探人手,对当地的石油勘探理论进行分析,并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的具体地质情况,对提升石油开采质量的具体措施实施分析,对增强鄂尔多斯的石油开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
学,2004
[2]吉利民陇东西峰地区三叠系油源、成烃母质及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
[3]邹才能,董大忠,杨桦,王玉满,黄金亮,王淑芳,付成信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J]天然气工业,2011,12:26-39+125
[4]张力军.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与投资分析评价[D].西北大学,2006
[5]闫小雄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D].西北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