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读书的意义_误区及要诀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阅读与读书并不是同等的概念,阅读包括纸质书籍的阅读,网络浏览,也包括影视作品的欣赏,舞台的表演以及社会现象的解读和人类群体的交流。

本文主要论述的阅读内容是纸质书籍和网络浏览。

一、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总的来说,大学生群体有许多共同点,这些特点并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高校,而是多数的高校都存在类似的现象。

大学生的群体构成复杂,心理以及生活环境等都会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造成影响。

学生的阅读是成长的一部分,当代在校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方式、方向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动机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富有活力的,但是由于自身的条件,社会的环境,校方的引导,个人的兴趣爱好等,造成了阅读复杂化,甚至有一些不良的阅读行为;阅读的动机与阅读动机的维度有很多的学者都进行过阅读动机问卷调查,各有建树,下面我就以阅读动机角度划分,并作以下陈述。

1. 积极向上的阅读动机。

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阅读需求属于积极向上的阅读。

阅读不一定都具有目的性,但却都有动机。

如:对经典作品的品读,提升个人阅读素养;对专业基础知识及课外读本的学习,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的提升;为计算机、英语等等级考试的专业准备等等;以及考证热等都是积极的为未来储备的知识库。

2. 消极"主动"的阅读动机。

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只是为了放松或是猎奇以及其他的不健康的阅读需求从而萌发的消极"主动"地阅读动机。

当代大学生对言情小说的热爱,且大部分的言情作品只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的简单复制,没有创新,一些作品的文笔也是令人堪忧。

有些大学生喜爱读传奇、武侠、色情或是凶杀等一类图书,只是为了场面的精彩,紧凑的故事情节,获得精神的刺激,最终获得身心的放松。

3.追潮迎合的阅读动机。

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1、读书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人的智慧,使人的思想升华;
2、读书能够开阔视野,使人受益匪浅,增长知识,拓宽眼界;
3、读书能够丰富生活,改变心态,改善心理,增强人们的勇气与斗志;
4、读书能够增强人们的求知欲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们的成长;
5、读书能够丰富文化底蕴,阅历内涵,提升文化修养,增强人们的文学素养。

总之,读书不仅可以提高智慧,拓展思维,而且还可以提升文化修养,促进人们的成长,发展文明进步,改变人们的心态,提升思想层次,是一件有益健康的事情。

当今社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当今社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当今社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当今社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

然而,阅读依然是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活动,它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工具,更是提高个人素质、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当今社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读书可以扩宽知识面。

当今社会的知识更新迅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而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各个领域的新发展、新发现。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触及到未曾接触过的领域,从而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

其次,读书可以培养思考能力。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思考过程,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更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观点、见解和思考方式。

这些不同的观点会激发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阅读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更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此外,读书还可以提高个人素质。

阅读可以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不论是读小说、诗歌,还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都能够让我们接触到美的享受。

阅读还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和情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读书还可以提升个人能力。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方法,并从中汲取经验。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另外,阅读还可以提高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能力。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阅读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当今社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不可忽视。

阅读可以扩宽知识面,培养思考能力,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个人能力,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摘要】阅读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阅读能够拓展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阅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还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阅读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积极影响,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阅读、大学生、重要性、视野、思维能力、文化修养、专业学习、影响、减轻压力、结论。

1. 引言1.1 引言阅读是一种富有智慧和力量的行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提升品质,更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

通过阅读,大学生可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和对待未来的态度。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美好的阅读世界,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充实和精彩的人生!2. 正文2.1 阅读能够拓展大学生的视野阅读能够拓展大学生的视野,这是因为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

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加开阔和包容。

阅读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还可以让他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阅读能够拓展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更加广阔的世界,从而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大学生应该多多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视野。

2.2 阅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杨绛先生有段话说得很好,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读书已经三年了,前后也阅读过300多本书,我个人认为读书的意义,至少有以下5个方面。

首先,在物质上。

通过学习一些专业书、工具书或者理财书可以帮你掌握更多技能,或者是通过提升认知与思维能力,增强对事物的穿透能力,形成认知差,进而会增加更多收入。

从而使你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变得更加自由。

可以通过来做各种布施的方式,比如做慈善或者是用思想,来影响和帮助到更多人,也可以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只能被迫谋生。

当我们自身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一切想要的东西,都会随之而来。

正如投资里的一句话,财富是认知的变现。

投资是一场修行,而投资成功,是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自然结果。

第二,在精神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阅读人文典籍,让心灵得到滋养。

久而久之,因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在谈吐中,就会无时不显露出思想内涵与其深度,同时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几千年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好东西,你的眼界自然就会保持开阔,对自我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历史与传记,几个小时的阅读时光,便仿佛经历了很多人的一生,仿佛寄身于不同的时代。

太阳底下无新事,现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无外乎是这些人、这些事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表现,并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你遇到事情就会相对坦然,不会引起更多情绪上的波澜。

通过阅读心理学与脑科学,也会帮助你了解大脑的运作机制,进而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大脑,而不是任凭情绪所驾驭。

第三,在静心上。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很多古籍幸存,得以流传至今。

而在宋代之前是没有印刷术的,就凭借着手抄本,延续了近千年,并且大半都已经遗失,幸存留下的,更是珍贵的精粹、文化的宝库,已经是被时间验证过的经典,历久弥新。

通过阅读人文典籍,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生活的本质真相,进而安顿好心灵。

浅析当代大学生读书的目的及其社会价值

浅析当代大学生读书的目的及其社会价值

浅析当代大学生读书的目的及其社会价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被赋予的历史使命并非是一个小家的幸福,我们的成才、作为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兴国、强国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肩上的责任。

当今,大学生群体在中国这个国度里也日渐壮大,人们把“高教育”、“高素质”、“高能力”、“好生活”完美的挂起了钩,有多少家长主宰着孩子的命运送他们到知识的象牙塔,替自己完成儿时落下的理想,有多少学生为跨进这个门,蹭破了头皮,耗尽了精力,浪费了青春的春夏秋冬,自古读书就是一条注定孤独难熬的路,仍然有大批的学子,也许是背负家人的寄托,也许是实现自我的梦想,也许只是为了在当今的社会里讨一份不错的工作,过一个还行的生活。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前前后后一共咨询了100个同学,调查的对象人数不多,但整体上比较具有代表性,有985,211院校;博士,硕士,本科文科、理科、工科,专科不同的学生,他们对读书都有比较明确的目的,甚至没有人是毫无目的在读书,但现实是,将近95%的同学只是为了一份好工作,有个好家庭,过个幸福的生活,仅仅5%的人中,有人谈到为了兴趣,有的为了提升自我素质修养,有人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读书这个话题,我在问自己,是否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的价值观有所动摇,还是社会的进步不得不把自我关心放在首位才会有足够的安全观,我以前也有过宏伟的目标,远大抱负,但现在毫不违心的说,我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好的工作,好的生活,不是越长大越现实,而是越长大越现世,太宏伟的目标在我们自己认为那才是幻想,我们能做的首先是过好我们的生活,其余的才会有续集。

不可否认,年轻的我们从不缺乏理想,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从而,有那么多的人奋斗在实现个人理想的长途路上,不是他们不愿意去完成自己所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如果有可能,我想每一个人的天性都是爱国,想成就一番事业,名流丹青,但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折腾折腾,在别人眼里就是“作”,所以就会有“no 作,no die”,我们的努力会被现世的残酷和人心的险恶劈头盖脸的扣回来,所以,我们会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不可及,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下,完善好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实惠,最牢靠的,谈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我们会避而不言,因为条条框框的官方话谁都会说的好听,要做起来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危及财产性命,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就屡见不鲜,因而更多的人会去关心自己的命运,去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这句话就正好应了人们的心理作风。

读书的作用和意义

读书的作用和意义

读书的作用和意义
读书的作用和意义:
1、读大量的书可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让你的作文更精彩。

2、读书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因为书中的知识很丰富。

3、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读得多了对一个人的气质会有很大影响。

4、读书可以打发时间,时候无聊读读书,能打发时间。

5、读书能愉悦自己,让自己的内心更充实。

6、读书可以减轻压力。

当你承受很大的压力时,一本好的书籍能够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暂时享受轻松和快乐。

7、读书可以增长你的知识。

当你读的书越多,知识就会越多,金钱,工作或者健康会失去,但自己获得的知识是永远无法丢失的。

8、读书可以提高修养。

阅读大量的书籍,能提高提高修养。

9、读书也让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10、读书能够让你变得更智慧,因为书中有丰富的知识。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摘要】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阅读,大学生能够提升知识水平,拓展思维广度,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改善情绪和情感管理能力。

阅读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各种知识和观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阅读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自信和有条理,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浅谈阅读、大学生、重要性、知识水平、思维广度、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情绪管理、情感管理、结论1. 引言1.1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在大学生活中,阅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拓展思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改善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浅谈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知识水平。

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和文献,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增加见识和胸襟,打开自己的思维局限。

阅读可以让大学生在虚拟中体验丰富的人生历程、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提高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

阅读可以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广度。

通过不断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大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思想、观点和见解,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宽容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

阅读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灵感和想法。

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阅读,大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改善情绪和情感管理能力。

鼓励大学生多多阅读,从书本中汲取智慧,从文字中获取力量,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提升知识水平阅读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提升知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读书的意义、误区及要诀付兴林[摘要]书籍之于人类有着特殊的意义,人的成长、成熟离不开读书,人的知识化、文明化离不开读书。

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消解”文化、“水煮”经典、热衷网络快餐和择书不精、读书失法、舍本逐末的不良现象。

当代大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必须处理好精读与泛读、有用与无用、阅读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读书意义读书误区读书要诀基金项目:陕西省教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1BY55)。

《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513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离不开读书。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一辈子的精神食粮,是人健康成长的营养,是人从自然的人变为文明的人的必需品。

在观点浮浅、言谈浮夸、人心浮躁的大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今天,如何指导学生消除读书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增强其读书的方向性、目的性、有效性,这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书籍的作用书籍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程与文化成就的重要载体。

对每一个体来说,读书对人的作用非常巨大。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9这是讲读书与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之关系。

朱熹《读书偶得》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1117这是讲书籍与人的精神状态及创造力之关系。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在《我怎样读书》中亦云:“读书对我们来说,虽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因为它能使一个人同各个时代、各种民族的伟大思想家在精神上沟通起来。

”[4]17读书可以超越时空,与古人、古时对话晤谈,交通精神,认识社会。

是故,人的成长、成熟离不开读书,人的知识化、文明化离不开读书。

可以说,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意义的人,书籍是他的良师益友、终生伴侣。

大学生读书的意义《论语·子张》载子夏语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202中国传统的读书观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可以富贵。

宋濂曰:“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读书可以滋心养性。

一位将赴美国的学生向老师辞行,问老师该带些什么?老师说:“带上一部《英汉辞典》,再就带上一部《唐诗三百首》吧。

带一部《英汉辞典》,自然是为交际的方便,而只要你还吟得出唐人的诗句,就能证明你还是一个中国人,你的灵魂是属于中国的。

”[7]296读书可以唤醒归属感。

对以上关于读书的意义我们要辩证地认识。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云:“君子谋道不谋食。

”[5]168我们的理解是:读书可以使我们有涵养、有教养,长知识、长能力,可以培养我们健康的情趣,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获取服务于社会、报效于祖国的本领和责任心。

经由读书获取知识,是每一位大学生天经地义的职责。

只有在浩瀚的书海中广泛涉猎,才能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文化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

只有以书为友、含英咀华,才能纯化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深化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精神,由一个感性的人成长为理性的人,由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具有普世情怀的人。

对于“学高为师”的师范类专业学生,具有广博而精专的知识,则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

当代大学生读书的误区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书籍铺天盖地,网络传媒使各类信息的传递更为迅捷。

面对庞杂的文化市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书籍方面无所适从,出现令人堪忧的状况,如满足于到口即消式的“快餐文化”:不看元典,只看翻译的白话文;不阅读原著,只看根据原著拍摄的影视作品,或只看提要式的简介;不翻检、查找原文,只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简单的信息资料;不看专业的、高雅的书籍,只看通俗类、低档次书籍等等。

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消解”文化、“水煮”经典、热衷网络版本的现象。

网络确实给人带来便捷,但同时也耗损了我们培养专业功底的能力。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告诫学子道:“创造力别被文化垃圾淹没!”他还自谈其创作态度和创作习惯说:“我现在要写文章时不敢接电话,也不上网。

”[8]当今时代是一个人心浮躁、利益至上的时代,技术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弥漫于社会。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校的青年学生亦盲目地追求工具理性,把一技之长和社会实用性的知识看作是学习的全部,一切以对就业有利为出发点。

大学生在读书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

当看到学生“所读非书”、“无书可读”、“书读不好”和择书不精、读书失法、舍本逐末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不安和担忧。

教师的责任和良知,使我们不能无视这种状况继续下去。

探索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应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位读书者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大学生读书的要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读书要诀。

总体说来,读书有以下值得注意之处。

首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论语·乡党》有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102陈寿《三国志·魏书·董遇传》有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9]苏轼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中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0]247黄庭坚云:“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

”[11]53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曾精辟地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12]35俗语云:博而不专则惑,专而不博则困。

尤其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多元的时代,更应该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要做到博中有专,专中有博,既要有自己的自留地,又要“面朝大海”,纵览寰宇,而不是把自己的视野局囿在一个狭小的空间。

要有相当博的精,才算得真正的精;要有相当精的博,才算得真正的博。

蜻蜓点水式的博不是博,坐井观天式的精不是精。

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哲学社会科学是一家。

其他的任何专业,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相对的分门而没有绝对的分家。

现在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或课题,这都是既专精又博通的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其次,有用与无用相结合。

有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常会觉得所学东西派不上用场,只学自认为有用的东西。

其实,这是一种学习上的短视行为,成才过程中的误区。

常言道:知识到用方恨少。

《庄子·外物篇》有关于有用、无用辩证关系的精彩论述:“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

’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13]719 ̄720这个故事说明,有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实际上是非常有用的,它是构筑整个知识殿堂的基石。

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读书观,以“无用”为底子、为后盾,作好长期积累、不断求知的准备,切忌急功近利、唯用是务的急躁心态和短视行为。

再次,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做学问必须做到学而能通,如同食而能化。

多读书而不运用或不善用者,几乎等于白读,这很容易变成我们常说的书呆子。

钱澄为清代学者方以智的《通雅》作序时引述方氏语云:“学不能观古今之通,又不能疑,焉贵书簏乎?……不学则前人之智非我有矣;学而徇迹引墨,不失尺寸,则诵死人之句耳。

”[14]170这就是说,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

单思不学,会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

所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8学习应如古人所说,要好学深思。

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实际正在死扣章句和灵活发挥上,其成就遂大小故不同矣。

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仅要从书本上去学,还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反思生活。

把读书与创作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达到训练文笔、丰富思想、锤炼睿智的目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15]37结合书本所得,融会贯通,吸收消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

《礼记·学记》有一段关于实践重要性的精辟论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14只有在学习实践中,才能发现我们不足欠缺的地方,才能引起我们的改变,并最终达到提高的目的。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

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有一段关于人的认识能力、口语表述能力、书面语表达能力的精彩论述,他说:“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又曰:‘辞达而已矣。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辞至于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16]5364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说明认识事物的不容易,而能将自己内心体悟到的感受、认识准确地陈述表达出来,更是能上加难。

所以,心里感到的,口里不一定能表述得出来,笔下不一定能描述得清楚。

惟其如此,我们才更要有意识地磨炼自己、训练自己,不放过一切锻炼、提高的机会。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养成好读书、善读书、活读书的习惯,在能读、能写与多读、多写中成长、成熟、成才。

参考文献:[1]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2]王天海.荀子校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高尔基.高尔基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五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傅道彬,陈永宏.歌者的悲欢———唐代诗人的心路历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8]朱清时.创造力别被文化垃圾淹没[N].中国青年报,2009-8-11.[9]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孔凡礼校点.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张明仁.古今名人读书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老品.中国文化名人论读书苦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15]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郭预衡.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苏轼[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