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病毒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

【网络安全】手机病毒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用它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娱乐消遣,甚至处理工作事务。

然而,伴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病毒也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潜在的威胁。

什么是手机病毒呢?简单来说,手机病毒就是一种能够在手机操作系统中运行,并具有自我复制、传播和破坏能力的恶意程序。

它们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潜入我们的手机,比如下载不明来源的应用程序、点击可疑的链接、连接不安全的无线网络等等。

一旦手机被病毒感染,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首先,手机的运行速度可能会明显变慢,经常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

这是因为病毒在后台运行,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

其次,电池续航能力会急剧下降,手机电量消耗得异常快,即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会迅速没电。

另外,手机病毒还可能会导致通讯录、短信、照片等个人数据被窃取或删除,甚至会私自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有些病毒还会弹出大量的广告窗口,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

手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木马病毒:这种病毒通常会伪装成正常的应用程序,一旦用户下载安装,它就会在后台偷偷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2、蠕虫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并通过网络传播,大量消耗手机资源,导致系统崩溃。

3、恶意扣费病毒: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发送短信或连接网络,从而扣除用户的话费。

4、间谍病毒:专门用于监控用户的行为和收集隐私数据,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黑客或不法分子。

那么,手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应用程序传播。

一些不法分子会将病毒嵌入到看似正常的应用程序中,然后将这些应用上传到一些不正规的应用商店或网站上。

当用户下载并安装这些应用时,病毒就会随之进入手机。

另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短信链接。

用户可能会收到一些看似来自正规机构或熟人的短信,其中包含一个链接。

一旦点击这个链接,病毒就有可能被下载到手机上。

手机病毒综合治理思考

手机病毒综合治理思考
制报文的特殊协议结构、高频次异常网站访 问和文件下 索引擎和导航网站来寻找需要下载的应用。对此类情况, 综合采取网络流量 中下载行为益测、扫描方应用商店应
载等病毒行为等进行监测以发现未知病毒行为。 目前实用化的监测设备 已实现单链路 3 bts Gi 的 /
用下载路径、网络爬虫技术主动发现进行应用下载链接 3
这些途径进行监测是预防手机病毒 的重要手段。
22 1中国移动应用商场 (o eMre)监测 。, MN akt
中国移动应用商场是中国移动 自有的手机应用商
场 ,需建立面向手机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的手机
中获取用户 I I MS、M ID ME、I I SS N、L C I A 、C 等一系 病毒监测机制 ,包括上线前检查 、上线后支撑 以及安全
53病毒控制 。 根据病毒监测结果 ,对病毒传播进行 阻断 ,控制手
机病毒在移动网内的传播。同时,通知终端厂家和杀毒
软件厂家启动相 关准备 工作 54病毒预警 . 中国移动基于网络分析 舆情监测、用户投诉等多
系。该体系依托组建专韭的病毒防护团队 ( 主要包括手
机病毒分析人员、网络维护人员、客户服务人员、法律 种渠道 ,能够 比较有效 的对手机病毒 /恶意软件 的爆发 事务人员) ,利用部署在网络上的手机病毒益测系统、 根据手机病毒处置工作流程, 开展病毒监测、 病毒研判、
G n链 路处 于 G S S S G N/ G N之 闯 ,采用 G P协议 T 封 装,在该链路 上可 以益测手机 病毒特 征数据 报 以及 用 户 I 址 ,还 能 够 在 G P协 议 的 P P R q et P地 T D eus/ R so s (D ep ne。 P激活 /去激活 )信令流 程 中信令 流程 P

手机病毒与反病毒的发展趋势分析

手机病毒与反病毒的发展趋势分析
生 活 中 已经 成 为 了 一 种 必 需 品 。 据 最 新 数 据 显 示 ,
等 。 因 手 机 自身 的 特 殊 性 , 机 病 毒 具 有 比较 显 著 但 手 的 特 点 如 下 : 传 播 速 度 快 。 于 手 机 用 户 数 量 越 来 ① 由
21 0 0年 我 国手 机 用 户 已达 8 0 . 5亿 , 能 手 机 用 户 突 智
手机 病毒 与 反病毒 的 发展趋 势 分析
赵 夏 丽 刘 志 龙 ,
(. 乡 医学 院 图书 馆 , 南 新 乡 1新 河 4 30 ;. 州科 技 学 院 , 南 郑 州 5 0 3 2郑 河 406) 50 4

要 : 述 了手 机 病 毒 的 概 念 、 点 和 危 害 , 重 分 析 了 手 机 病 毒 最 新 发 展 现 状 和 反 病 毒 技 术 的 阐 特 着
破 1 5亿 , 收 发 短 信 、 听 电 话 的 2 、 . G 时 代 发 . 从 接 G 25 展 到 集 成 便 携 电脑 功 能 的 智 能 手 机 的 3 时 代 , 机 G 手
越 多 ,并 且 提 供 的 服 务 业 务 也 随 之 增 多 ,因 此 传 播 速 度 非 常 快 ; 传 播 途 径 多 。 可 以 通 过 GPRS、 D- ② C M A 、 M S、 牙 、 外 、 M 蓝 红 PC 的 US 等 传 播 ; 手 机 B ③
1 3 3 破 坏 系 统 和 数 据 。 机 病 毒 最 常 见 的 危 害 就 .. 手 是 破 坏 手 机 系 统 和 数 据 , 致 手 机 无 法 正 常 工 作 [。 导 7 ] 1 3 4 通 讯 网 络 瘫 痪 。 如 果 病 毒 感 染 手 机 后 , 制 .. 强 手 机 不 断 地 向 所 在 通 讯 网 络 发 送 垃 圾 信 息 , 样 势 这 必 导 致 通 讯 网 络 信 息 堵 塞 。这 些 垃 圾 信 息 最 终 会 让 局部 的手 机通讯 网络瘫痪 。 2 手 机 病 毒 的 发 展 趋 势 2 1 感 染 趋 势 : 染 类 型 向 多样 化 、 特 征 共 存 发 . 感 多

手机病毒分析及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计

手机病毒分析及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计
手机病毒分析及智能手机杀毒 软件设计
目录
01 一、手机病毒分析
02
二、智能手机杀毒软 件设计
03 三、技术实现
04 四、应用实践
05病毒和恶意软件也日益增多, 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本次演示将对手机病毒进行分析,并探讨智能手机 杀毒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2、隐藏性强:手机病毒可以隐藏在普通应用程序、系统文件或蓝牙传输的 文件中,难以被用户发现。
3、危害严重:手机病毒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破坏手机系统、甚至传 播给其他手机用户。
4、更新迅速:手机病毒开发者会不断更新病毒以逃避杀毒软件的检测和查 杀。
二、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计
为了应对手机病毒的威胁,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运而生。智能手机杀毒软件 可以检测、清除手机病毒,并为用户提供安全防护。以下是智能手机杀毒软件设 计的关键点:
2、木马防范:木马是一种常见的恶意软件,通常伪装成正规应用程序。为 了防范木马,杀毒软件需要具备深度扫描和行为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和拦截 木马的行为。
3、系统修复:系统修复功能主要是修复手机的系统漏洞和异常。杀毒软件 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感谢观看
1、实时监控: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实时监控手机应用程序和系统文件,一 旦发现异常行为立即进行拦截和查杀。
2、深度扫描: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具备深度扫描功能,能够检测和清除手 机中的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3、云端数据库: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与云端数据库连接,实时更新病毒库 和恶意软件信息,以便及时检测和查杀新出现的病毒。
4、系统修复:智能手机杀毒软件应具备系统修复功能,能够在检测到系统 漏洞或异常时进行修复,提高手机系统的安全性。

手机病毒的现状与未来

手机病毒的现状与未来

当 时 比 较 著 名 的 有 :世 界 首 例 手 机 病 毒 “ VBS.i F nc ” 2 0 年 6月 发 现 于 T mo o ia , 0 0 西 班 牙 。该 病 毒 会 通 过 运 营 商 的 移 动 系统 向 系 统 内 任 意 用 户 发 送 辱 骂 短 信 ; 而 我 国
通 过 彩 信 进 行 传 播 ; Ve a c l s o会 在 W id ws z 运 行 , 索 P no  ̄台 搜 C上 的 . s s i 文 件 进 行 感 染 ; Cad rp则 会 在 手 r ta 机 存 储 卡 ∞ 安 装 W id ws 毒 ∞ 上 舶 ∞ o 踟 病 ∞。 n
w w w . m . n . 8 7 ti cor Oi l
维普资讯
从 传 播 和 攻 击 方 式 来 看 ,Ca i br
会 使 感 染 手 机 不 停 地 搜 索 周 围 开 通 了 蓝 牙 功 能 的 目标 手 机 ; a c 除 了 L so
关黼
:手 机 病毒
智 能 手机
1 前 言
手 机 病 毒 是 近 一 年 来频 繁 在 各 大 媒 体 曝 光 的热 点 浏 汇 。 本 质 上 i , 机病 毒 是 从 兑 手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一 种 。 但 由于 手 机 与 个 人 隐
私 联 系 比 较 紧 密 , 一 旦 中 毒 给 个 人 利 益 带
维普资讯
电传技

志 , 王延巍 , 朱
林 z
1 京 邮电大学 北 2 京 网秦 天 下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北
北京 北京
10 7 0 86 10 8 0 05
20 0 2年 发 现 的 “ 流 ( c . — lo ) 洪 Ha ks ms b o d ”

手机病毒原理分析解决方法

手机病毒原理分析解决方法

手机病毒原理分析解决方法电脑病毒看不见,却无处不在,有时防护措施不够或者不当操作都会导致病毒入侵。

其实手机也一样,手机病毒是病毒的一个分支,虽然其存在只有短短数年,但在将来很可能大量涌现。

下面一起看看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病毒类型:手机病毒病毒目的:破坏手机系统,狂发短信等手机病毒的始作俑者我用手机的时间很长了,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病毒这个东东存在。

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呢,因为我对最早的手机病毒记忆深刻。

那是在2000年6月左右,短信炸弹病毒在西班牙现身,向许多手机用户发送了骂人的短信。

当时,我才配了电脑没有多久,正忙着在电脑知识方面“充电”,听说这条新闻后,感觉该病毒的编写者无聊至极,尽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不过,短信炸弹病毒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手机病毒,充其量就是一个流氓,偏爱手机的流氓。

病毒危害:中了手机病毒,轻则图标被窜改,某些程序不能运行,重则手机上的资料被删除,在机主不知道的情况下向电话簿中的所有用户发送带病毒的短信,造成系统变慢,甚至出现死机。

可以说,手机病毒比PC平台上的病毒还要可恨一点,在它传播过程中会狂发短信让你破费。

蓝牙助病毒传播在电脑上,碰到病毒并不稀奇,不过手机碰到病毒就真的很稀奇了。

那年是2004年,我换了带蓝牙的手机(Symbian操作系统),美滋滋地带着它出差,有一天我发现手机特别的慢。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中了蓝牙恶霸病毒,一个通过蓝牙传播的蠕虫病毒,它会自动在蓝牙中寻找新的手机或其他设备,一旦发现猎物,就会发送病毒文件,所以我的手机不慢才怪。

这个病毒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

病毒原理:我们可以把手机当成一台袖珍的电脑,这样就容易理解为什么病毒也可以入侵手机了。

由于手机中一些程序具备写入功能,病毒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写入手机中,然后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手机操作系统之间开放度不高(例如接口),手机病毒很难通吃所有的手机操作系统,往往只对一个手机操作系统有效,例如Symbian等。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班级:信管111 学好:1111010315 姓名:李浩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发展现状:说到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自然就要先讲一讲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的背景及发展现状了,那么首先是智能手机又是什么呢?通俗的说智能手机一点就是一个“1+1=?”的公式,即“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

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它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程序下载、音乐以及图片等等。

据资料显示,智能手机的加速成长无疑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的热潮:苹果iPhone 自推出后,销量已超过1000万部;谷歌GPhone刚刚上市,预订数量也已超过了150万部。

iPhone和GPhone的相继推出。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我们在办公文档的查阅与编辑,日程的安排,上网,甚至于网络购物上都在大量运用,而且所有这些对于现在的智能手机来说都只是小菜一碟:以往需要捧着笔记本电脑,甚至要呆坐在台式电脑面前才能完成的事情,对于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的人来说,都只需要移动一下大拇指,便可能完成。

在等车的一个时间空隙中,在从车站走到家的那段路程中,你便可以完成你本来需要在电脑前完成的工作。

甚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已经不能称呼它为手机,而应该称之为“个人智能移动终端”。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对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以安全防护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而、论文主题内容:但是相应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跟传统手机相比智能手机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更大的风险。

首先,智能手机便面临与个人计算机终端相同的病毒风险。

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手机程序。

从近几年的手机病毒分析报告来看,智能手机病毒多通过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进行传播,而单纯的破坏性病毒则减少了。

手机病毒来了吗?

手机病毒来了吗?

者 WA 推 送 的 只会 是 一 个 链 接 ,而 不 是 应 用本 身或 它 的 自我 P
复 制 品。 要 想通 过 自我 复 制 来 传播 。 目前 在 手 机 上 可 行 的 方 法 只 有 通 过蓝 牙 、红 外 .或 附 加 到 电子 邮件 中来 发 送 ,但 要 实 现 这 样 的传 播 方 式 难 度 太 大 .手 机 自 身的 安 全 策 略 就足 以
我们 并 没 有 接 受这 些邀 请 。 其 实 这 和 很 久 之前 的 山寨 手 机 吸
费是 一 样 道 理 ,并 不是 什 么 木 马 或 者 病 毒 .山寨 手 机 的吸 费
应 用是 内置 在 手机 中 的 。而 我 们 遇 到 的 这种 则是 用 户 自 己亲
手 安 装 进 去 的 。这 也 从一 个 侧 面 上 反应 出S 的 猖 狂 ,运 营 商 P
: 的汉 化 组 。拿 S 0 V 的软 规 6 3 吧。稍微 懂 这 个 系统 的人 都知
装¥ 0 V 上 的Si 6 3 S文件是 需 要签
或 者 病毒 的情 况?
【 手 】确 实 有 过 。一 小
借 汉 化 组 之 名 在 应 用 中 植
们借 塞班 ・ C团 队的 名义 , 面 上 DD 表
好 像 是 在 发 布 我 们的 作 品 ,
这 些 作 品是 被 动 过 手 脚 的。
: 已经 成 为 一 个 被 谈 论 最 多 的 而 其 中 手 机 病 毒 尤 为热 炒 , { 和 安 全 公 司 给 出 的 数 据 也 体 人 。有 消 息 显 示 ,第 三 方 汉
} 的应 用 常 常 是 恶 意 软 件 / 改 木 的 主 要 寄 存 体 。 你 怎 么 看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网络与信息安全
姓名
年级
专业
11年12 月20 日
手机病毒的发展现状
手机病毒正逐渐取代电脑病毒成为新的互联网应用问题。

近期的研究发现,从去年6月至今年1月,攻击Android系统的恶意程序增加了4倍,而整体的手机攻击行为增加了2倍。

诺基亚的Symbian、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等,各个智能手机平台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调查表明,58.8%的手机用户表示自己面临安全威胁,超过90%的手机用户遭受垃圾短信困扰,89%曾遭恶意骚扰;47%因感染手机病毒而被骗订SP业务。

目前利用手机病毒牟利的黑色产业链已形成,其手法包括直接扣费、用别人的短信打广告和后台推广软件等。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安全软件的激活用户已超过7240万。

业内估计,通过各种手机恶意软件以及病毒“吸费”行为的黑色产业链,每年收入达10亿元。

手机的病毒数量09-10年之内增加了250%,这么大的增长幅度主要是由于基数不大而造成的,如果在传统PC领域增长1%就是非常大的幅度了。

Android一直说是开放的,一旦开放带来的问题可能比其它系统更加严峻了,达到了400%。

Android Market从玩儿游戏到查数据,人们疯狂下载各种应用程序至手机,这也给了黑客一个入侵手机的好机会。

苹果app store下载应用程序,需经过苹果的认证。

但Google的Android Market则让开发者直接发布他们所写的程序。

因此,Android的开放性同时也使它更为脆弱,易被黑客利用。

我们国家的情况: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用户手机网民增幅较2009年趋缓,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

所以我预测,今后利用手机的违法犯罪活动会越来越多。

我国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产品类型的分类:目前国内智能手机还是占主导,之后是平板电脑。

使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互联网应用的情况:目前浏览网页还是最多的,其次就是通过它进行即时通讯,包括年轻人、成年人手机里也挂着一些QQ或者社交网站等沟通工具,还有收发邮件、手机支付、微博等等,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像手机支付、微博会有快速的上升趋势,上升之后后续的安全问题就会大量的涌现。

一、手机病毒的传播和威胁趋势
1.传播趋势:病毒植入方式更灵活、多变,增加了安全防护的难度。

传播方面,新兴手机病毒植入方式更为灵活、多变,并紧随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而广泛发展。

传播方式更为巧妙,从简单的以“中奖”等诱骗用户回复短信、拨打电话,进入到假借“中国移动”官方名义传播“官方”通知、将病毒主体伪装为常用的手机软件,和通过短信、彩信链接诱导用户点击等,同时会利用蓝牙、手机存储卡等方式进行植入传播。

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了感染手机病毒的机率,对安全防护更增加了难度。

2.威胁趋势:手机病毒将继续向多元化、层次化方向倾斜。

2011年,手机病毒将继续向多元化、层次化方向倾斜,扣费类病毒有望在2011年超越传统的以破坏手机运行为目的手机病毒,成为对用户威胁最大的移动安全威胁。

盗号类病毒也在2010年底开始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同时,手机病毒在此前主要针对塞班平台的基础上,今后将对更多手机系统平台构成威胁。

例如,伴随Android平台目前在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狂飙似的增长,以及该系统平台自身开源性较强,签名验证机制较为薄弱,和系统自身存在漏洞等原因。

2011年,Android 手机将有望成为黑客重点攻击目标。

尽管iPhone和黑莓的操作系统由于对外接口有限开放
性不够,在牺牲了手机功能的情况下,安全性得到了一定保障。

但是,国内一些用户的iPhone “越狱”版则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

也极易遭遇手机病毒威胁。

1)“盗号”类病毒将集体迸发
伴随手机应用体系的日益完善,更多的用户将通过手机运行QQ、网银、炒股软件、Tiwitter等。

因此,账户密码的安全,将成为未来用户关注的重点。

2010年底,伴随“终极密盗”等盗号类病毒的快速增长。

可以预见,基于手机端的盗号病毒将会在2011年集体迸发。

盗号类病毒感染用户手机后,会自动启动后台进程,通过拦截键盘记录和拆解数据包等方式盗取用户手机应用程序密码。

同时,通过自动联网上传或直接通过外发短信方式进行传播,对用户造成了极大威胁。

2)“后门”程序增长迅速
利用软件存在的漏洞开启“后门”发起攻击的现象,在2010年末也出现了抬头趋势。

塞班、Android操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若未能及时修补,或未能通过安装专业手机安全软件的方式给予遏制,以及通过网络端进行封堵,将对用户的手机造成严重威胁。

“后门”程序在后台强行添加恶意代码后,利用软件漏洞上传隐私数据,并远程控制实行扣费操作,通过开通GPS的手机窃取用户地域位置,有针对性推广恶意广告内容等。

同时存在弹出伪装提示,诱骗用户消费的行为。

同时,如网秦全球手机安全中心2010年底拦截的“Geinimi”后门程序,基于Android 平台,通过植入到“入侵脑细胞”、“植物人大战僵尸”等多款流行手机游戏软件中,生成新的软件安装包后在手机论坛、手机软件下载站进行线上分发。

感染用户手机后,“给你米”(Geinimi)后门程序会自动在手机后台启动,并定期连接到“给你米”(Geinimi)网站,上传用户的位置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下载各类恶意推广软件。

并可能会根据所在地域,有针对性的推广各类恶意广告短信。

3)手机病毒将愈发难以发现和清除
手机病毒更为隐蔽,如:伪装为手机常用软件,诱骗用户下载安装;以插件形式植入常用软件,在后台进行恶意行为而不影响软件正常功能;长期“潜伏”,由外来指令控制发作;清除自身痕迹等。

同时,手机病毒制作者通过代码混淆、数据加密等手段,增加病毒分析判定的难度。

另外,手机病毒已出现程序“自我保护”机制,多个威胁进程互相守护,用户安装后,无法利用系统自带卸载功能进行手工清除。

预计今后,手机病毒制造者会更多的采用类似技术,使手机病毒更加难以发现和清除,将对安全厂商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性做出考验,而用户若未使用专业手机安全软件,很难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手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云安全”分析系统的发展趋势
伴随手机病毒数量的高速增长,传统手机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升级方式已难以满足用户实际的反病毒需求。

通过用户分享和样本集成,构筑“云安全”系统来快速识别、分析和对手机病毒进行响应,成为手机安全技术新的发展趋势。

当前,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已实现在得到用户授权同意的前提下,及时收集用户上传的安全威胁,并对病毒行为智能分析方式作出反应,快速同步返回到手机安全端和手机用户实现共享。

三、手机反病毒技术的发展趋势
手机病毒当前已实现通过代码混淆等方式,对专业安全厂商的病毒分析增加了难度、并极大拖慢了响应速度。

传统简单的分析方式,已无法实现对手机病毒有效查杀。

针对手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专业安全厂商也在不断促进技术革新。

1、病毒行为亟待智能判定
未来的病毒分析技术,也将向更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面临手机病毒感染率持续上升的情况,面对大量待分析数据,如何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快速分类判定,成为安全厂商的研究课题。

2、行为分析技术攻克代码混淆难题
由于手机病毒通过代码混淆等手段提升分析难度、隐蔽其威胁行为,传统的分析手段较难准确定位恶意行为,需要模拟程序在实际运行中的状态,通过捕捉和分析程序的行为来对程序安全性进行判定。

3、全生态系协同防护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病毒除了会给手机终端带来威胁,也会给运营商网络带来较大的压力。

同时,手机软件来源的渠道日益丰富,开放的下载网站以及各种应用商场等会成为重要的病毒传播源。

因此,需要打造一个针对病毒传播源(包括应用程序开发者,网站等)、病毒传播渠道(网络)、以及病毒最终目标对象(智能终端)的全生态系的全方位防护,从而更有效的应对手机病毒威胁。

四、总结
现在的安全问题暴露出来的主要是手机病毒、恶意/流氓软件扣费、网络欺诈、个人敏感信息泄露,另外远程受控、手机僵尸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造成安全产生的途径,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是垃圾短信占的比较多,还有就是钓鱼诈骗的信息,而且还有一些网站浏览、骚扰电话、电脑连接、存储介质,这是带来问题主要的一些途径。

近期针对网上的各类诈骗活动正处于上升的趋势,公安机关也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打击力度。

网络诈骗现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形式和方法,对用户来说防不胜防。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更像一个缩微化的PC机,手机目前看还没有真正通过漏洞进行病毒传播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漏洞一旦被发现可能就会被利用。

随着将来性能不断的提高、功能不断的提高,这种大规模的自动传播,甚至大家在这里通过WiFi和其它的无线接入方式,你传我我传你可能在瞬时间内就会造成手机系统的崩溃或者出一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