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
俞敏洪在北大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大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2008-09-25 22:06:45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英语系80级校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2008年9月21日北大原来从未邀请过校友在开学典礼上讲话,2008年开学典礼,北大邀请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老师讲话,这是俞老师的一种荣幸,更是新东方的一种荣誉。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掌声)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掌声)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
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
(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比如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
(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

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大家好!首先,我想向各位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这个炙热的八月,你们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选择北大这片土地开始你们的大学之旅。
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你们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和思考,我倍感荣幸。
来到北大,你们即将踏入人生中一个全新的阶段。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它给予你们无限的可能性,也同时要求你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为北大的新一届学子,我希望向大家传递几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希望这些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你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奋勇前行。
首先,坚持追求真理。
北大是知识的殿堂,这里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卓越的教师团队。
作为北大的学生,你们应该怀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精神。
大学时光如同彩虹般多彩,而知识则是构筑彩虹的每一片光线。
无论你们选择的专业是哪一个,都要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不断追求真理。
通过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其次,培养批判思维。
大学是一个培养创造性、独立思考的地方。
作为北大的学生,你们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要敢于质疑,要善于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逻辑。
只有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你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独立思考,自信前行。
再次,拥抱变革与挑战。
大学生活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领导力和适应力的阶段。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抱变革与挑战。
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迎接未知和挑战,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
不管是面向未来的科技革命,还是社会发展中的挑战与变革,我希望大家都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勇往直前。
最后,贡献社会、践行公益。
北大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它体现了北大的一贯精神和价值观。
作为北大的学生,我们要具有追求卓越的品质,更要不忘初心,回馈社会。
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我们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 俞敏洪在北大演讲稿.doc

【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俞敏洪在北大演讲稿可以说,北京大学改变了我的生活,把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提升到了世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北京大学,今天就不会有我。
北京大学给我留下了一系列美好的回忆,也许还有一系列的痛苦。
正是在美丽和痛苦中,在挫折、奋斗和进步中,终于找到了自己,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事情。
学生的生活非常美好,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仍然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孩每天在女生宿舍下拉小提琴,希望能引起女生的注意,但是女生扔了水瓶。
我仍然记得,为了吸引女孩的注意力,我每年寒假和暑假都帮女孩提书包。
(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这个女孩有男朋友了。
(笑声)我问她为什么要我拿包,她说让她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
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进入北京大学时,我不会说普通话。
当全班第一次互相介绍时,我站起来介绍自己。
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对我说:“余洪敏,你会说日语吗?”(众笑)我用收音机模仿北京大学树林里的广播站整整一年了,但今天我还是说不好普通话。
一个人的进步可能是一生的大事。
在北京大学,这是我们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许多事情特别感人。
例如,我们很幸运遇到了朱光潜教授。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是我们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和他一起在北京大学散步。
(掌声)每当我推轮椅的时候,我的心里都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钦佩,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因此,我在大学里读最多书的领域是美学。
因为他写了《西方美学史》,这是我大学毕业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书?因为第一本书是这样来的,我进了北京大学后就进了宿舍,我的一个同学已经在宿舍了。
这位同学正躺在床上读一本名为《第三帝国的兴衰》的书。
所以我问他一个问题,我说,“你想在大学里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前拿走,看了我一眼,没有理我,继续读他的书。
这一瞥一直在我心中。
我知道进入北京大学不仅是为了学习专业,也是为了阅读大量的书籍。
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称自己为北京大学的学生。
(掌声)所以我在北京大学读的第一本书是《第三帝国的兴衰》,我读了三遍。
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讲篇一:俞敏洪北大演讲稿各位同窗、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掌声)很是高兴许校长给我恁地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
(掌声)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必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前进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起头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儿事情。
学生生活是很是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还记患上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成果厥后被女生扔了水瓶子。
我还记患上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
(笑声、掌声)厥后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啥子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
我也记患上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窗熬头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先容,我站起来自我先容了一番,成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厥后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患上不好。
人的前进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起头,而不是结束。
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比如说,我们颇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窗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路散步。
(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布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
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往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啥子是第二本呢?因为熬头本是如许来的,我进北大往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窗已在宿舍。
那个同窗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
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秋水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接续读他的书。
俞敏洪北大的演讲稿(通用5篇)

俞敏洪北大的演讲稿(通用5篇)俞敏洪北大的演讲稿1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看到你。
第二种是像树一样活着,吸收日月精华,在烈日中拔起,在狂风中舞蹈,站成永恒。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
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当一个人按照别人的想法活着的时候,不自觉就成为了别人的奴隶。
因为别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没有坚持了自己的追求而想要的东西,你的尊严和自尊是得不到保证的,因为你总是在飘摇中间。
对于我们来说,保持自己尊严和自尊的最好的方法是走自己的路,做自己人生的主宰。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也只是空中楼阁。
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的打下基石,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这样事情才得以圆满。
当你决定了将来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或者变成一座高山。
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以后,你生命就不会摇晃,不会因为有某种机会,你就到处乱窜,这样你才能够做出事情。
我们未来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叫做忍辱负重的能力。
很多社会名流会遇到很多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
而你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
为什么,因为你不忍辱负重,你就没有时间,你就没有空间,没有走向未来的能力。
如果你想走向未来,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你就必须要做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俞敏洪北大演讲稿

俞敏洪北大演讲稿尊敬的北大师生们: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这么多优秀的北大师生们分享我的人生经历和思考。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我对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让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俞敏洪,是一名来自湖南的农家子弟。
我在北大读书之前,家里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却得到了一位老师的帮助和资助,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因此,我深深地感激师恩,同时也相信教育的力量。
回想起我刚进入北大的时候,那种兴奋和好奇心让我难以入眠。
北大是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这里有许多优秀的师资和学生。
而我,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对大城市和高等教育的一切充满了憧憬和未知。
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我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相对较弱。
但是,我从不放弃,我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弥补了自己的不足。
我常常在图书馆里度过整个晚上,加倍努力学习。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我从未丧失过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我坚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根本途径。
在北大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我之后创办新东方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我对教育的热爱,我决定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
于是,我在1993年创办了新东方教育集团。
最初的时候,我只有20多个学生,并且是以每周只上两天课的方式开始经营。
然而,我坚信只要真正为学生着想,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服务,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多年来,新东方逐渐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
我们为无数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发展机会。
我一直将教育视为一项事业,我相信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当谈到我对教育的一些想法时,我想分享几点。
首先,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俞敏洪北大演讲稿

俞敏洪北大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北大前途教育集团的俞敏洪,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经验和思考。
回首我的人生之路,我曾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
小时候,我一直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我并没有被困境打败,相反,我选择了坚持和努力。
正是因为对教育的渴望和坚持,我最终能够进入北大学习。
在北大的四年里,我受益匪浅。
北大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每一门课程都让我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更重要的是,北大教给我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在北大读书并不是我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毕业后,我选择了投身教育事业,希望能够改变中国的教育格局。
然而,我在初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创业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我从不轻易放弃。
我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希望改变中国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我不仅创办了北大前途教育集团,还开展了许多公益项目,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实现教育梦想。
通过多年的努力,北大前途教育集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百个培训机构,为数十万学子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同时,我们还在西部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改变命运。
但是,我依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中国的教育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还远远没有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的目标。
因此,我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呼吁大家一起关注教育问题。
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教育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我也想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和能力。
无论你来自哪里,不管你遇到了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名言来结束我的演讲:“教育改变命运”。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北大原來從未邀請過校友在開學典禮上講話,2008年開學典禮,北大邀請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老師講話,這是俞老師的一種榮幸,更是新東方的一種榮譽。
北京大學2008級新生開學典禮,英語系80級校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作為優秀校友代表發言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学2008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各位同学、各位领導:大家上午好﹗(掌聲)非常高興許校長給我這么崇高的榮譽,談一談我在北大的體會。
(掌聲)可以說,北大是改變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最後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北大,肯定就沒有我的今天。
北大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大概也留下了一連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間,在挫折、掙扎和進步中間,最後找到了自我,開始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能做一點事情。
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学2008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學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我還記得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樓下拉小提琴,(笑聲)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結果後來被女生扔了水瓶子。
我還記得我自己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幫著女生扛包。
(笑聲、掌聲)後來我發現那個女生有男朋友,(笑聲)我就問她為什麼還要讓我扛包,她說為了讓男朋友休息一下(笑聲、掌聲)。
我也記得剛進北大的時候我不會講國語,全班同學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互相介紹,我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結果我們的班長站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学2008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起來跟我說︰"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講日語?"(笑聲)我後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拿著收音機在北大的樹林中模仿廣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國語還依然講得不好。
人的進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北大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有很多事情特別讓人感動。
比如說,我們很有幸見過朱光潛教授。
在他最後的日子裡,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著輪椅在北大裡陪他一起散步。
(掌聲)每當我推著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聖感油然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北大开学典礼演讲稿之完整版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间,在挫折、挣扎和进步中间,最后找到了自我,开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能做一点事情。
学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还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楼下拉小提琴,(笑声)希望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结果后来被女生扔了水瓶子。
我还记得我自己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帮着女生扛包。
(笑声、掌声)后来我发现那个女生有男朋友,(笑声)我就问她为什么还要让我扛包,她说为了让男朋友休息一下(笑声、掌声)。
我也记得刚进北大的时候我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我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跟我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笑声)我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话还依然讲得不好。
人的进步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北大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有很多事情特别让人感动。
比如说,
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
(掌声)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所以,我在大学看书最多的领域是美学。
因为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进北大以后走进宿舍,我有个同学已经在宿舍。
那个同学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做《第三帝国的兴亡》。
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吗?”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
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
我知道进了北大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的,要读大量大量的书。
你才能够有资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学生。
(掌声)所以我在北大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
后来我就去找这个同学,我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他说:“我已经忘了。
”(笑声)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
永远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
(掌声)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老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
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导致考试不及格。
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
”,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
”(掌声)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
当我听说许智宏校长对学生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
(掌声)
我记得自己在北大的时候有很多的苦闷。
一是普通话不好,第二英语水平一塌糊涂。
尽管我高考经过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为我落榜了两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进了北大。
我从来没有想过北大是我能够上学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块圣地,觉得永远够不着。
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试时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七分,我终于下定决心咬牙切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
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比我分数高,我认为自己是不会被录取的。
没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师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
(掌声)但是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
我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
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