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成语运用考点总复习必备

合集下载

中考高频成语汇总

中考高频成语汇总

中考高频成语汇总
1.背水一战:形容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比喻处于绝境
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4.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6.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
到任何损伤。

7.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
事。

8.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9.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
非常喜欢。

10.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
领。

11.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
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12.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13.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14.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
造性的构思)。

1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
得不好意思。

16.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
无法挽救的地步。

17.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
理解。

18.不谋而合: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中考必备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备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备成语及解释中考必备成语及解释1. 登峰造极: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 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3. 独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4.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5. 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6.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7. 古色古香:形容书画、器物、建筑等具有古雅的风味。

8. 含辛茹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

9. 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

10. 推心置腹:形容待人真诚。

11. 闻所未闻:形容稀奇少见。

12.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本人。

13. 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发展。

14.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15.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16. 休戚相关:形容彼此的喜忧祸福都紧密相关。

17.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18. 虚怀若谷:形容心胸开阔,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9. 循序渐进:指在学习或工作中逐步深入,不断提高。

20.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21. 心悦诚服:指真心实意地佩服对方,感到很满意。

22. 星罗棋布:形容事物分布得很广,像星星和棋子一样散布在各个地方。

23.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的混在一起来谈论或对待。

24. 息息相关:形容事物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25. 洗耳恭听:形容专心地听别人讲话。

26.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27.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或气氛。

28. 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或思考。

29. 雅俗共赏:指文学艺术作品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能让不同层次的人欣赏和喜欢。

30. 遥遥相对:远远地对着,多形容两样事物的性质或形状相类似,配得上。

31. 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中考必考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考成语及解释

中考必考成语及解释
1. “首当其冲”,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比如,战争一爆发,前线的士兵们可就首当其冲咯!
2. “脍炙人口”呀,是说诗文或事物被大家赞美和传颂。

像那首经典的歌曲,不就是脍炙人口,人人都会唱嘛!
3. “通宵达旦”,就是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还记得那次赶作业,我可是通宵达旦才完成的呀,累惨了!
4.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就像弟弟捧着他最爱的玩具,小心翼翼的样子,真可爱!
5. “焕然一新”,意味着面貌变得崭新。

哇,你看那间重新装修过的房子,简直焕然一新了呢!
6. “迫在眉睫”,表示情况十分紧迫,就在眼前。

中考马上就到了,复习可真是迫在眉睫啦!
7. “津津有味”,是说对事物很有兴趣。

他看那本小说看得津津有味,连饭都顾不上吃。

8. “莫名其妙”,就是让人搞不明白,很奇怪。

这人突然就发火了,真莫名其妙啊!
9. “不耻下问”,是说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学习孔夫子,不耻下问才能有进步呀!
我觉得这些成语在中考中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中考高频考点成语及解释

中考高频考点成语及解释

【导语】初中⽣要想取得语⽂⾼分就⼀定要注意平常积累,下⾯©⽆忧考⽹为⼤家总结了中考⾼频考点成语及解释,仅供⼤家参考。

1初中语⽂成语 01、〖⼩⼼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点不敢疏忽。

02、〖瘦⾻嶙峋〗瘦得⽪包⾻头,像⼭崖突兀的样⼦(嶙峋:形容⼈瘦削。

) 03、〖⼼惊⾁跳〗⼼⾥害怕,肌⾁颤抖。

04、〖头晕⽬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眩:眼睛昏花。

) 05、〖⼀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 06、〖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喻酒⾮常鲜美。

07、〖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样。

⽐喻花开得⾮常茂盛,以⾄于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08、〖盘虬卧龙〗⽐喻枝⼲盘曲嶙峋。

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形容树⽊枝⼲盘旋的样⼦,弯弯曲曲。

09、〖碌碌终⽣〗形容⼈事务繁杂,⾟⾟苦苦但⼜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辈⼦。

10、〖绝处逢⽣〗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路。

1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法控制⾃⼰。

指忍不住要发笑。

(注意:不能与“笑”重复使⽤。

) 12、〖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2⾼频成语及翻译 01、〖⼈迹罕⾄〗⼈的⾜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

02、〖⼈声⿍沸〗⿍:古代煮⾷器;沸:沸腾。

形容⼈群的声⾳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样。

03、〖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势很厉害。

贬义词。

04、〖荒草萋萋〗释义:形容杂草丛⽣的样⼦ 05、〖九曲连环〗本意指黄河的地理、⾃然特征。

现在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06、〖亦复如是〗复:⼜,再。

也是这样。

07、〖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事迹。

褒义词。

08、〖鲜为⼈知〗鲜:少。

很少被⼈知道。

09、〖当之⽆愧〗⽆愧:毫⽆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须感到惭愧。

10、〖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

中考必考的成语

中考必考的成语

中考常考成语篇1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3、【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4、【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5、【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6、【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7、【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8、【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9、【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10、【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11、【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2、【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13、【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14、【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15、【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16、【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17、【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考常考成语大全_中考语文常考成语归纳

中考常考成语大全_中考语文常考成语归纳

中考常考成语大全_中考语文常考成语归纳你们有对中考中常出现的成语进行积累吗?哪些成语是中考中常考的呢?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常考成语大全相关内容。

中考常考成语解释1) 包罗万象:包:包括。

罗:网罗。

万象:各种景象。

形容内容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2) 虚与委蛇:虚:不真实,假意。

与:跟。

委蛇:敷衍。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3) 怨声载道:载:充满。

道:道路。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

形容百姓普遍怨恨不满4) 错综复杂:错综:纵横交错。

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5) 振聋发聩:聩:耳聋。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都听得见。

比喻高超的言论能够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6) 措手不及:来不及处理7) 有口皆碑:皆:都。

碑:刻记着功业的石碑。

人人的嘴都是记颂功业的碑。

比喻人人称颂8) 矫揉造作:过分做作,极不自然9) 重蹈覆辙: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10) 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中考常见成语解释1) 路有饿殍:路边有饿死的人2) 浮想联翩:联翩,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浮想联翩就是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3) 流言蜚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4) 有声有色:形容声势规模大。

也形容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5)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6) 斑驳陆离:斑驳:多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样子。

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

形容色彩错杂不一7) 当仁不让:当:面对。

仁:正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以当仁不让表示应做之事,就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推托8) 出尔反尔:原指你怎么对人行事,人也怎么还报你。

现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9) 蒙昧无知:愚昧,不通事理10) 随心所欲:欲:想要,希望。

指随着自己的意愿,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11) 顾影自怜:顾盼自己的身影,独自可怜叹惜。

中考必备成语大全[附解释]

中考必备成语大全[附解释]

中考必备成语大全[附解释]01、黯然失色:形容某物在比较中显得逊色或某人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02、暗送XXX:既可以指两个有情人暗中传递情意,也可以指含蓄地传递消息或献媚取宠。

03、按XXX:比喻按照线索寻找,或者机械地按照规定办事。

04、暗送XXX:既可以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可以指两个有情人暗中传递情意。

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可以比喻做事适中,不过度也不过少。

06、不绝如缕:形容某种事情十分危急,或者形容声音徽弱,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传播得极快,或者某物丢失。

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

09、不省人事:指昏迷,失去知觉,也可以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辖的人比官更有权威,也可以指在某人管辖之下,只能听从他的命令。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共同前进,也可以比喻互相帮助。

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充足,或者某个势力强大。

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或者指一言不发。

15、不登大雅之堂:指粗俗的文艺作品不能被大雅之人欣赏,也可以指没有资格参与大场面的人。

16、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排除碍眼的事物,或者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7、兵在精而不在多:比喻兵士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也可以指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或者说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地步不肯放弃。

19、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微薄的利禄所动。

20、百发百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可以比喻对事情的预料有很大把握,从不失算。

21、才疏学浅:形容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

2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时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的态度,也可以指对事情毫不在意。

23、XXX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奋勇向前,也可以比喻坏人公然干坏事。

中考成语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成语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成语必考知识点总结中考成语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语言素材之一,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中考成语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1. 基本概念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是由成句的短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有固定的词序,有特定的含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风格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常用的成语在中考中,考生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如“如鱼得水”、“大海捞针”、“一箭双雕”、“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白马非马”等等。

这些成语是常见的、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掌握了这些成语可以在中考语文考试中有较好的表现。

3. 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历史典故或者传说故事,掌握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对于理解成语更为深刻。

例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典故,意思是在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做多余的事情,弄巧成拙。

再比如,“一箭双雕”来自《红楼梦》,意思是一举两得,一举两得的意思便形象的让人记住了这个成语。

4. 成语的运用成语在语言中的使用非常灵活,掌握成语的运用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考生不仅要能够正确地理解成语的意思,还要能够在写作中或者口语交流中运用恰当。

所以,中考考生要多多积累常用成语,提高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5. 成语的辨析在中考中,考生除了要会运用成语外,还需要了解成语的辨析。

比如,“白马非马”和“打草惊蛇”都是成语,但是其含义和使用场景是不同的。

前者指的是由于语境和情况限制,使某个问题或情况被误解或被歪曲;而后者则指的是既有的事实不能由于无关的干扰事物而被理解或被接受。

6. 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来源就好比了解一个深刻的故事,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比如“愚公移山”这个成语,它来源于中国古代一则关于爱护后代,一定会功成的神话传说。

知道其来源之后,更能理解成语的内涵和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7. 成语的反义词有些成语有着与之对应的反义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中考语文成语运用考点总复习必备一、考点分析主要偏重于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

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

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我们同在写作当中,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

样会用到词语。

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

二、备考指南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对于词语的识记,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

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复习要点;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2;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3;)运用的正误辨析词语(或成语); 或成语得体、连贯运用词语(、4能根据语境准确、、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5 正确理解词义一)(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

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因此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他的功底(。

(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部距离短的意思引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浅);();。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而比喻;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本体和喻体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 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词语的感情色彩(二) 类型概念举例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秀壮丽谦逊刚强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笨奸诈卑劣渺小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方法 )(三辨析近义词从意义方面来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从色彩方面来辨析2.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从用法方面来辨析3.”上级,“适用于对长辈、如”搭配对象不同:爱戴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如”“在句中只能作状语,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正确使用成语四)(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1.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2.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张冠李戴。

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3.“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刮目相看他刮目相看。

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4.色彩不当。

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五)语句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1.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2.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3.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短语的常见类型(六动词或形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并列短语: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如:科学技术、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在它们前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如:坚决支持、英雄人物、我的钢笔、紧张地劳动。

一个动词和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的动宾短语:短语叫动宾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如:团结同学、吃午饭、住窑洞、修铁路。

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动补短语:组成的短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

如:写得〈清楚〉、跑〈几趟〉、坐〈起来〉、看了〈一阵〉。

主谓短语:主要由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陈述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庄稼成熟。

如:精神愉快、之间是被陈述和陈述关系。

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搭配,防止搭配不当。

另外,还有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宾语组成,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如:从北京来。

同位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指一个人或事物。

如:鲁迅先生。

)(七示例精析、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例1()是却无一根柱子。

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1)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2) 人的自尊心。

中最的一个角落--着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中学生:“不(3)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 B.宽敞敏锐训诫A.宽敞敏感告诫宽阔敏感训诫D.C.宽阔敏锐告诫分析与解“宽敞”和“宽阔”同有“大”之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宽敞”一般指室内的,“宽阔”多用于指室外的,如水面、草原等,根据句子情况,应选“敏感”也是在相同中存在着;“敏锐”、用“宽敞”区别,他们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如“敏锐”一般同而“敏感”一般同“神“眼神”等搭配,“观察力”、两词同有劝诫之意,和;经”等词搭配“告诫”“训诫”但是“训诫”一词还有“教训,训导”之意在内,结A.合三个词语的情况,故正选答案应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例2《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A. 人口的散文佳作。

都表艰难险阻面前,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扰外患、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慨。

管委会的老马夸夸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C. 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油光可鉴,盘得平的,除下帽来,D.也有解散辫子,宛若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分析与解:选项中的“脍炙人口”用的比喻义,指“比喻人A选项中句语境中应是恰当的;B人赞颂和传诵”,在A选项中用B“坚忍不拔”指意志坚强,决不动摇,在选项中的“夸夸其谈”在来形容中华民族是恰当的;C感情色彩上是贬义词,与句中的“自豪”等词是不协选项中“标致”在感情色彩上是褒义贬用,表调的;D达了鲁迅先生对醉生梦死、耽于玩乐的清朝学生的愤C. 慨之情,结合语境应是正确的,故正选答案为【总结】要解答好这类题,首先要重视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词义的用法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应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

如词语运用性选择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①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 ②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 ③把备选词语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以确定恰当的选④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项。

再如,解答结合语境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这;①准确把握题干所示的语境类试题,也应注意三点:③把词语;②准确判断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的语境含义放到它所在的语境中去检验,保证其使用的准确性。

中考典例(九)(D) 1、下列加红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畸形畸:不正常的诲人不倦诲:教导B.肆虐肆:任意地干无边无垠垠:界限C.镂空镂:雕刻惟妙惟肖肖:相似D.匿名匿:隐藏重峦叠嶂嶂:屏障“重峦叠嶂”本身解析:根据语境能够辨析词义。

是一个并列短语。

“重峦叠嶂”中的“嶂”的意义应该与“峦”相似,在这儿可以解释为“高险像屏障的山”。

如果解释成“屏障”,放在这个短语中是解释不通的。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形发展(2)jī(畸旗息鼓ǎ(1)yn(偃)解析:这两个小题,是考查常见易错字的字形。

题目中考查的这两个字,在现实生活中常说和常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又是容易写错的。

这一类汉字是中考考试中经常考查的。

(B) 、句中加红字解释都正确的是3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触感动鼎大) 古代的一种锅鼎(B.触(接触)) (大(触接触)鼎C.)(正在抵)鼎触D.(“触目解析:考题选用的两句话,都来自于课文。

伤怀”中的“触”字和“人声鼎沸”中的“鼎”字,都是同学们理解词语的关键字。

这个考题,也说明了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扎实地以课本为基础。

(C)、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修长潜滋暗长姹紫嫣B.A.教诲挑拨离间人声鼎沸红豁亮异想天开骇人惊滑稽惟妙惟肖故弄悬虚C.D. 闻项。

辨识错别字,要将字形与字义解析:答案为C。

“故弄玄虚”项中“故弄悬虚”应写为结合起来。

C“玄虚”是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5、在横线处按指定音节填字组词。

)___________ò(chu)____________(ji生活é据不劳作n)___________(jiāàn)__________保持不屑置(bi 默保持缄默。

生活拮据、不辍劳作、不屑置辩、答案:根据所给拼音写汉字组词是传统而有效的考解析:查题型,同学们平时学习时应重视对字词的练习,把词语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记忆,以积累词语。

答案为:生活拮据、不辍劳作、不屑置辩、保持缄默。

在书刊和广告中经常看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6请你以语委会监督员的身份,把下列词语中这样的字) (要求工整、规范找出来,将正确的填在横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