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二)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
1.定义: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 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 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作用: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道路的曲线 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 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3.城市道路设计速度的规定
双幅路(两块板)

设中央分隔带,分隔对向车流 适用:城市快速路和郊区道路
“二块板”横断面
压缩中央分隔带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断面的二块板型式
(3)三幅路(三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不分离,机非分离。
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 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减弱了交通公害的影 响。 缺点:占地多、投资大,在公汽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
六、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
1.道路建筑限界 (1)定义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作用 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 在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 间界线。道路建筑限界是横断面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 时应充分研究组成路幅要素的相互关系及道路各种设施 的设置规划,在有限空间内作出合理的安排。

车行道为机非混合行驶 适用: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支路
单幅路(交通组织尚不完善)
单 幅 路
单幅路
(2)双幅路(二块板) 交通组织形式:双向分离,机非不分离。 优点: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行人 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 便于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 缺点:机非混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且 车道使用灵活性降低。 适用于单向二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路段,快速路多是 此形式(但无非机动车道)。横向高差较大的路段也可采用 此形式。

道路勘测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路幅分隔的方式:
分隔带分隔(整体式断面) 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加以分隔(分离式断面)
昌九高速公路 沪蓉西高速公路
行车道
右路肩
路幅布置类型 ⑴. 单幅双车道
⑵.双幅多车道
⑶.单车道
( 四 级 公 路 )
双幅多车道(高速、一级公路) 部分四级公路)
单幅双车道( 二、三级公路及
单 车 道
公路横断面小结
• 最大超高坡度: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等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高横 坡度不应大于10%,其他各级公路不应大于8 %,积雪冰冻地区不宜大于6%。 • 超高坡度的确定:根据圆曲线半径,自然条 件和公路等级按《规范》确定。
超高坡度=路拱横坡
无中间带公路
三、超高过渡方式
有中间带公路
超高坡度>路拱横坡
一、加宽值
1. 几何加宽值
-几何关系
b
NA 2R
2
2. 摆动加宽值
-速度
b
0 . 05 V R
3. 标准规定的加宽值(内侧全加宽)
b N( A
2

0 . 05 V R
)
2R
• 4. 加宽值的运用 • 平曲线半径≤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表3.15 、3.16 •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
1 .路肩的构成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 铺设硬路肩 结构部分。
进行了铺装的路 肩,可以承受汽 车荷载的作用力 又称“加固路肩 ” 路 缘 带 路肩的构成
路肩
硬路肩 土 路 肩 又称“保护路肩 ”
• 2 .路肩的作用 (1)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 (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 (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 (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7)在不损坏公路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 位置; (8)挖方路段,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第五章横断面

第五章横断面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定义: 道路横断面图:指道路中线上各点垂直于路线前进 方向的竖向剖面图。 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路基横断面结构组成及尺寸 的过程。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一、公路横断面组成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 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 在保证必要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 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经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
按双车道公路错车时行驶速度于横向间距的关系 确定行车道宽度:
不同速度错车时,两汽车车厢所需净距(x) 值与错车速度(V1+V2)的关系及汽车后轮边 缘距行车道边缘应有一定的距离(y),通过 实验测定。
2.50
x
2.50
y 2.31 x
2.31 y
路面


第五章横断面
(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第五章横断面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3.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 非机动车车道。
第五章横断面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4.四幅路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
第五章横断面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一、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行车道是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 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在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 上还有非机动车道。
行车道的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 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
行车道宽度应该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双车道 公路应满足错车、超车行驶所必须的余宽,四 车道公路应满足车辆并列行驶所需的宽度。
第五章横断面
(一)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 双车道公路有两条车道,行车道宽度包括汽车宽度和

道路勘测与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道路勘测与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插入高一级公路的横断面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路幅布置:
01
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交通量较大, 非机动车混入率高
双幅多车道:高、一级公路,立交,全封闭,服务设施--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
单车道:车道宽度3.50m,设置错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02
03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机动车道 行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分隔带、绿带 单幅路(一块板):混合行驶,占地少,投资省,不 利于安全,机动车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 <=40m、中小城市 双幅路:分隔带,可设置绿化照明管线,机动车较 多,非机动车少--不宜采用,次要、郊区 布置: 三幅路:中间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利于 交通、布置--占地多,优先考虑,适 用机动车、非机动车多(优先考虑) >=40m 四幅路:分隔带,最有利,占地多,适用机动车速 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高速公路
超高形成过程: 准备阶段、双坡阶段、旋转阶段。 准备阶段: 提肩,Lo=1~2m,将路肩横坡提高至与路面同坡。 双坡阶段: 路面内侧不动,外侧绕中线旋转至与内侧同坡,所需的路线长度为Xo。 P=B*ih / Lc=B/2*2iG/X0 X0=Lc*ih / iG
HY
ZH
R
L0
x0
全超高断面
临界断面
第六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路基土石方调配 确定填方土的来源,挖方弃土去向,计算土石方数量及运量等。 先横后纵 不跨沟调运,减少上坡运土 原则: 照顾运土方式 综合考虑占地与移控作填 回头曲线路段,上下线上方竖向调运 土石方调运方式: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调查横向平衡经济运距纵向调配借、弃土运距复核 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借方=填土 横向运距+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交通运输】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交通运输】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b bx
L
Lx
b
L
HY zh (a) 设缓和曲线的弯道比例过度 YZ (b) 不设缓和曲线的弯道比例过度
图 5-12 比例过度
31
(5-18) 式中: Lx―――任意点至缓和段起点的距 离 (m) ; L―――加宽缓和段长 (m) ; b―――园曲线上的全加宽 (m) 。 比例过渡简单,容易实现,但经加宽以 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在缓和 段的起点和终点出现破折,对行车稍有 不利,于路容也不美观。所以,这种加 宽方法只可用于一般二、三、四级公路。
d d B2 a2 2 2 (5-9)

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 x d B3 a3 2 2
(5-10)
25

式中:x――反向行驶汽车间的安全 3/ 4 间隙 (m) ; x 0.7 0.02V1 V2 d――同向行驶汽车间的安全间 隙 (m) ; d 0.7 0.02 V 3/ 4 c――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间的 横向安全距离 (m) ; a1 、a2 、a3 ―――车厢全宽 (m) 。 V、V1、V2 ―――实际车速 (km/h) 。
A12 A22 b b1 b2 2R
返回
(5-17)
30
加 宽 的 过 渡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 到曲线上的加宽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 在加宽缓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渐变化的宽 度。加宽过渡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 比例过渡

如图5-12所示,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 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则加宽缓和段内任 意点的加宽值为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道路勘察设计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
城市道路交通主要由行人交通和车辆交通两部分组成, 在设计中必须合理解决行人与车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 的交通矛盾。通常是利用路缘石和绿带把人行道和车行道布 置在不同的位置和高度上,以分隔行人和车辆,保证交通安 全。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应否分隔还是混行,则 应根据道路和交通的具体情况分析而定;不同的交通组织, 它的机动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形式也相应不同。 根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不同布置形式,城市道路 横断面的布置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
4)四车道 当相邻的行车到为同向行驶,靠近路肩的车道宽度 b3=(a+c)/2+y+D m 当相邻的行车到为同向行车时,中间车道的宽度 b4=a+2D m 当相邻的车行到一边为同向行车,而另一边为对向行车时,则 中间车道的宽度 b5=a+D+x m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
表5-1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
图5-5地下管线布置要求的 人行道最小宽度
图5-6路缘石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的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別、 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交 通量和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 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 , 行人交通的安全畅通。 城市道路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部分组成,如车行道、人行 道、分隔带、路肩、绿化、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等,彼此均 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其位置和宽度都要在横断面上给 予合理安排,并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这就是所谓的城市道 路横断面综合布置。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3、分车带设计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二)路幅布臵形式 1.单幅双车道,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 整体式的双车道公路。这类公路的交通量范围 大,最高达7000辆/昼夜,行车速度可以从 20km/h至80km/h。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和一部分四级公路都属于这一种。此类公路的 最大缺点是混合交通所造成的交通干扰。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3.单车道,对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 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可采用单车道,我国《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中的山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 路面宽度为3.50m的就属于此类。此类公路虽然交 通量很小,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车,为此,应在不 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臵错车道,使驾 驶员能够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驶来的车辆。错车道处的 路基宽度≥6.5m,有效长度≥20m,错车道的尺寸规 定见图1.4.2。
Qh Qda k 4315711% 0.6 2848 pcu / h).13 1690 pcu / h) (
N设计 N可能 c 1690 0.8 1352 pcu / h) (

N Qh 2848 2.11 N设计 1352

2.双幅多车道 ,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的 公路,中间一般都设中间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 “双幅”路。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 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 这种类型的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每条 车道能担负的交通量比一条双车道公路的还多,而且 行车顺适、事故率低。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 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属于此种类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主要差别在是否全立交和 全封闭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环境美化等方 面的完备程度。

《道路工程》讲义第五章-道路横断面

《道路工程》讲义第五章-道路横断面
行车道宽度应该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双车道公路应 满足错车、超车行驶所必须的余宽,四车道公路应满足车 辆并列行驶所需的宽度。
§5.2 行车道
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双车道公路有两条车道,行车道宽度包括汽车宽度 和富余宽度。根据《标准》规定,设计车辆最大宽度为 2.5m,加错车、超车所必须的余宽来确定行车道的宽度。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
•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 行道、绿化带、分隔带、设施带等部分组成。城市道路横 断面的布置形式有四种,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 幅路。
• 单幅路(一块板)
(1)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辆在中 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分离式路基,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也可设置 成向路基外侧倾斜的单向横坡。但在积雪冻融地区,应设 置双向路拱。
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曲线形、折线形等。
§5.3 路肩、中间带、边坡和边沟
• 路肩
各级公路都要设置路肩。路肩的作用是: (1)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 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 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 适感,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 事故。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未 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等使用。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单车道公路的横断面一般由行车道和土路肩组成,有 时还应根据需要设置错车道。单幅单车道路面的车道宽为 3.5m,两侧土路肩的宽度各为0.5m,其路基宽度为4.5m。 当在不大于300m的直线路段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时, 其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事故。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2、路肩宽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பைடு நூலகம்
右侧硬 路肩 宽度
土路肩 宽度
一般 值
3.50 或 3.00 2.50 2.50 1.50 0.75



3.00
最小 值
一般 值
最小 值
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视等级一般取7.5、 7.0、6.5、6.0m。
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从 120至80,每条车道宽度均采用3.75m。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当设置左侧硬路 肩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 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双幅多车道
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顺适、 事故率低。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 只有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 意义,且远景交通量较大时才修建。
单车道
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 交通量小,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 车的问题。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 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 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 20 m。
3.00 2.50 1.50 1.50 0.75 0.25 — —

0.75 0.75 0.75 0.50 0.75 0.75
0.75
0.5 0
0.25
0.50
(双车道) (单车道)
0.75 0.75 0.75 0.50 0.50 0.50
三、分隔带
1、中间带
1.将上、下行车流分开,防止对向车辆互撞,减少事故, 保证车速。
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
(3)增加有效行车道宽度,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 分,能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4)作为道路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6)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
等使用。
(7)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8)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
2.杜绝车辆在路上随意调头,防止交通混乱。 3.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 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 用。 4.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和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 5.为公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 6.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 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 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7.宽分隔带可供障碍车辆临时停放及检修之用。
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
城市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设计与
公路类似,其大小取决于设计车辆外廓宽
度、设车计型车及速行驶、状横态向安全距离。车道宽度
大型汽车或大小汽 车混行
设计速度/()
≥40 <40
3.75 3.50
小型汽车专用线
3.50
公共汽车停靠站
3.00
二、 路肩
1、路肩的组成和作用
路缘带: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 连接,用行车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 色来表示。由于路肩的路缘带在行车道的右 侧故称为右侧路缘带。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一、公路横断面组成
1、路幅
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 的部分。对于等级高等级公路(如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上行与下 行的车辆分开。
整体式断面(分割带分隔):行车道、 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 道等。
分离式断面(不同平面分隔):行车道、 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
第五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 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
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 边沟边坡、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 保护等设施。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中,还包括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横 断面设计有时也称“路幅设计”。
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一般值 3.00
2.00
2.00
2.00
中央分隔带宽度
最小值 1.00
2、断面形式的选用
三幅路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对交通安全有 利。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 路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路占地较多,只有红 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 求。
四幅路不仅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而且将对 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对行车安全更为有利,行 车速度将更快。适用与机动车辆速度高、非机动 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1、布置类型 单幅路:一块板 双幅路:两块板 三幅路:三块板 四幅路:四块板
2、断面形式的选用
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 于交通安全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 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拆迁困难的旧 城改建道路。
双幅路断面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 干扰,提高了车速。主要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 而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如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 动车通行的快速路或郊区道路。
第二节 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设计
一、行车道
一般双车道公路宽度的确定
双车道公路有两条车道,车道宽度包
括汽车宽度和应满足错车、超车行驶所必需
的余宽。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40 30
20
车道宽度
3.75 3.75 3.75 3.5
3.00 3.5 3.25 (单车道时
为3.50)
硬路肩: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 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 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在填方路段,为使路 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 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路肩的作用
(1)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 (2)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保护行车
2、路幅布置类型
单幅双车道: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车 道。
双幅多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 道的公路,中间一般都设分隔带或作成 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
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 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可采用单 车道。
单幅双车道
这类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范围大,最高可 达7000辆/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