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0504041525)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0504041525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百分点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以人为中心从事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和取值方法,熟知常用的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和常用家具尺度等,了解人在特定的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宜人的产品和环境。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基本概念的了解,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概念,领会其在各个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图表举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二、应用于工业设计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一、心理和行为二、感觉和知觉三、注意和记忆四、思维和想象五、领域和空间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测量有初步了解并能运用于设计中,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基本要求:掌握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人体测量真正运用到设计中去。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图片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础数据二、人体心理与生理计测第二节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一、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二、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三、人体动态测量参数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为室内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责任教学单位:艺术系修读方式:必修总学时数:60 学分: 3 编者:张岗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人体工程学》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工程学规律及设计方法。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深化,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为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人体家具、准人体家具、建筑家具尺度要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使学生熟悉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与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了解人在特定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使设计更科学合理。

课程的重点是: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之间的设计更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课程的难点是: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学时:按本专业教学要求,计划课时3周,周课时为20节,总课时合计60节。

具体安排如下: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3、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4、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2、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3、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人体与室内(6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由来与发展2、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3、尺寸的分类(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尺寸的分类。

2、熟悉内容: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课程大纲专业代码: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教学学时: 课程性质: 制 定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540104 G1A0078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45学时 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实践教学时数: 30 学时教学大纲总体说明部分一、课程概述: 《人体工程学》 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 生 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 研究如何使人 —设施 —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 生理心理特点, 以实现人、设施、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使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能有效 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 —设施 —环境的相互结合;为设计中考虑 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 “物 ”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 提供设计准则, 为进行人 —设施 —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 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服务于人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生活及休 四、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课程结果结束时的考试作业占 成绩占 30%。

70%,平时作业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学应用》 洪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阮宝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3 月 [ 课程主要参考书 ] : 刘春荣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人机工程学》 赵江 教学大纲文本部分一、课程核心内容: 《人机工程学》 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主要研究如何使人 -机- 环境系统的设 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 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使处在不同条件的 人能安全、 高效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人 - 机-环境系统的设计准则和基本方法。

《人体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黑体小四)
实验目的:
充分理解和掌握人体尺寸,灵活应用在环境设计当中。

实验任务
1.掌握人-机-环境的关系
2.理解人体尺寸的应用
实验基本要求:
1.绘制人体尺寸
2.绘制设计图,三视图
二、实验内容简介
实验一:绘制人体尺寸
(一)实验内容
绘制人体各部分尺寸
(二)实验要求
掌握成人人体尺寸
实验二:绘制三视图
(一)实验内容
1.绘制课桌三视图
2.绘制椅子三视图
(二)实验要求
1.准确把握造型
2.准确标准尺寸
实验三:绘制教室平面图
(一)实验内容
绘制教师平面图
(二)实验要求
1.准确把握空间
2.准确标准尺寸
三、实验学时分配
注:实验要求:必做或选做;实验类型: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四、实验设备和器材配置
五、实验教材
1.实验教材:
[1]刘昱初、程正渭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参考资料:
[1]刘盛璜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怀敏编著.《人体工程应用与实训》.东方出版中心.2008.
六、考核方式
根据所绘制图形的造型,以及对尺寸把握的准确度进行设计考核。

编写人:
审核人:。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一、引言1.1 目的和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二、课程概述2.1 课程简介2.2 课程内容2.3 学习资源三、人体工程学概述3.1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3.2 人体结构和功能3.3 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四、人体工程学的研究领域4.1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研究领域4.2 人机工程学与人体工程学的区别与联系4.3 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五、人体生物力学5.1 骨骼系统介绍5.2 肌肉系统介绍5.3 生物力学原理六、人体工程学评估方法6.1 主观评估方法6.2 客观评估方法6.3 人体工程学评估工具与技术七、人体工程学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7.1 办公室人体工程学7.2 工业人体工程学7.3 运输工具人体工程学八、人体工程学的未来发展8.1 人体工程学与智能技术的结合8.2 人体工程学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展望8.3 人体工程学的挑战和前景九、教学评价与考核9.1 课堂表现评价9.2 学术论文评价9.3 期末考核方式十、参考文献十一、附录11.1 课程进度安排11.2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1.3 参考资源列表引言: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改善人类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人体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评估方法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在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人类健康领域做出贡献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课程概述:本课程将涵盖人体工程学的概述、人体生物力学、评估方法、工作环境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相关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应用人体工程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人体工程学概述:章节将从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人体结构和功能,强调人体工程学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和兴趣。

本章将深入探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人机工程学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人体工程学 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  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608Z10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Ergonomic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设计制图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
1、主编《室内人体工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李文彬等编著《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属环境设计专业辅助课,是培养学生应用人体工程学进行家具设施与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教学环节,并与家具与陈设、住宅室内设计等课程构成课程群。

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方法,来创造一个具有舒适性、效率性、安全性的工作、生活环境或家具设施产品;目的是培养在家居环境设计中利用普适尺寸、感性工学等相关知识的精英设计人才。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方法,为设计具有舒适性、效率性、安全性的工作、生活环境设施与环境服务;
2、要求学生在家具与陈设设计、环境设计中对普适尺寸、感性工学等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人体形态馆考察,要求写出考察报告;
2、人体尺寸的测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上课讲义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上课讲义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人体工程学》课程(0504041525)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0504041525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百分点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以人为中心从事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

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和取值方法,熟知常用的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和常用家具尺度等,了解人在特定的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宜人的产品和环境。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基本概念的了解,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概念,领会其在各个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图表举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二、应用于工业设计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一、心理和行为二、感觉和知觉三、注意和记忆四、思维和想象五、领域和空间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测量有初步了解并能运用于设计中,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人体测量真正运用到设计中去。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图片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础数据二、人体心理与生理计测第二节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一、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二、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三、人体动态测量参数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为室内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206·课程英文名称:Human Engineering·授课对象: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开课学期:第2学期·学分/学时:2 /36·先修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方式:理论讲授、课题讨论及方案设计·考核方式:作业及其讲评·课程简介:人体工程学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为专业必修主要课程。

该课程知识是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构成。

通过人机工程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获得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具体设计中的人机问题分析方法,使学生能综合分析人—机—环境之间的综合关系,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如何使设计与人体的各种要求(生理要求、心理要求)相适应的问题,从而使设计出的室内空间、家具具有实用、经济、美观、高效,实现设计的人性化;其二使学生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8学时)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定义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第三节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人体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第五节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分析内容本章的学习重点为建立起人体工程学的概念,能够对人体工程学学科的定义、发展历史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做出正确的描述;对室内设计专业为什么要学人体工程学,学些什么,怎么去学有正确的认识理解。

第二章人体工程学中人的特性研究(8学时)第一节人体尺寸及其应用第二节人体肌肉施力特性及运动输出特征第三节人的感知觉特征第三节人的信息接受、处理与传递本章的学习重点为了解人体尺寸测量的工具和方法;熟悉国家人体尺寸标准中的各种人体尺寸;了解人体尺寸的类型;理解人体尺寸的特性,掌握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原则和方法;理解和掌握人的视觉特征(视野、视距、常见视觉现象、视觉运动规律)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了解人对信息接受、传递与处理过程以及影响人信息接受传递与处理的各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程学》教学课程大纲
专业代码:540104
课程编号:G1A0078
适用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教学学时:4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时数:3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制定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大纲总体说明部分
一、课程概述:
《人体工程学》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设施—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设施、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设施—环境的相互结合;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设施—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服务于人。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课程结果结束时的考试作业占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阮宝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 [课程主要参考书]:《人机工程学应用》刘春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7月《人机工程学》赵江洪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文本部分
一、课程核心内容: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在不同条件的人能安全、高效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机-环境
系统的设计准则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
1.1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2 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想演进 1.3 人机系统与人机工程设计 1.4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本章重点]:
1.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机工程学教学的目的与重要性 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历史与发展方向 [本章难点]:
1.人机系统含义理解
2.通过实例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机学问题
第二章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人体尺度国标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标准、具体测量项目,能够熟练的查阅相关标准,将数据科学的应用于具体设计案例中。

[本章主要内容]:
2.1 人体尺度概述 2.2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2.3 其他国家的人体尺寸
2.4 产品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本章重点]:
1.人体尺寸的数据查阅方法 2.人体尺寸的数据应用 [本章难点]:
1.尺寸修正量的选取 2.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数选择 3.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第三章桌椅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经典案例桌椅设计中的人机工学研究内容应用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人机工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应用与检验的具体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3.1 桌椅设计概述 3.2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3.3 座椅的功能尺寸 3.4 坐姿与靠垫
3.5 办工桌的功能尺寸 [本章重点]:
1.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2.桌椅的功能尺寸选择
第四章显示装置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人的生理特点的研究,根据人机工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指导显示装置设计,使之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

[本章主要内容]:
4.1 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 4.2 显示装置的类型与设计原则 4.3 显示仪表的设计与布置 4.4 信号显示设计
第五章操纵装置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人的生理特点的研究,根据人机工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指导操纵装置设计,使之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

[本章主要内容]:
5.1手足尺寸与人体关节活动 5.2 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 5.3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 5.4 操纵器的布置与控制台设计 5.5 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 [本章重点]:
1.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 2.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 [本章难点]:
1.操纵器设计的人机学原则 2.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
第六章手握工具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人的生理特点的研究,根据人机工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指导手握设计,使之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

通过本章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人机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实践人机设计原则应用的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5.1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 5.2 手工具设计的人机学因素 5.3几种手工具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2 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想演进 1.3 人机系统与人机工程设计 1.4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本章重点]:
1.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机工程学教学的目的与重要性 2.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历史与发展方向 [本章难点]:
四、复习思考题: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情况自定
学时分配
《透视和制图》教学课程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