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立身之本作文_优秀作文
2020全国1卷语文作文范文

2020全国1卷语文作文范文【1】 我看管仲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
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
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
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
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
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
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
“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
”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
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
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
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请救邢以从简书。
齐人遂救邢。
”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
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
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成长之道,立身之本

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成长之道,立身之本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大意是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而是要担心有没有足以胜任职位的能力。
更不要担心没有人会知道自己,而是应该去做一些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力的事。
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也是他跟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
以上材料对青年成长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文题解析】:本题材料引用了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的一段话,强调了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
孔子认为,我们不应该担心没有职位,而应该担心自己是否具备胜任职位的能力;我们也不应该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而应该通过实际行动,让别人认识到我们的价值。
这段话对青年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审题立意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1.对孔子的观点的理解: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而是要担心有没有足以胜任职位的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会知道自己,而是应该去做一些能让别人知道自己能力的事。
2.思考青年成长的启示:我们应该以实力为根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要积极展现自己的价值,让别人认识到我们的实力。
3.联系现实生活,关注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面对职业竞争,如何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等。
立意角度:4.强调实力的基石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具备足够实力,才能在职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强调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实际行动,让别人认识到我们的能力,从而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6.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谈论如何提高实力和展现自我价值: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强调实力的重要性、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以及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进行立意。
诚信感恩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深感诚信和感恩的重要性。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感恩是生活的态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自己在诚信和感恩方面的收获与体会。
一、诚信——立身之本1. 诚信待人诚信是我与人交往的基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与同学、老师、朋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我信守承诺,不欺骗他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2. 诚信学习诚信学习是我追求卓越的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抄袭、不作弊,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
诚信学习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为我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诚信工作诚信工作是我立足社会的保障。
在工作中,我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力求做到最好。
我深知,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感恩——快乐之源1. 感恩父母父母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人。
他们无私地付出,给予我生命、关爱和教育。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学会感恩,珍惜与父母的相处时光。
2. 感恩老师老师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用智慧和爱心,为我点亮了求知的道路。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学会了感恩,尊敬老师,珍惜老师的教诲。
3. 感恩朋友朋友是我人生中的知己。
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帮助和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学会了感恩,珍惜与朋友的友谊,共同成长。
4. 感恩社会社会是我成长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学会了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总结诚信和感恩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诚信让我们立身之本,感恩让我们快乐之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诚信和感恩的重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诚信、感恩的品质,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总之,诚信和感恩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诚信、感恩的美好未来!。
人情世故是立身之本作文

人情世故是立身之本作文
咱活在这世上,啥最重要?有人说是钱,有人说是权,可依我看啊,人情
世故才是咱的立身之本!
你想想,要是不懂人情世故,那得多糟糕。
比如说,朋友过生日,大家都
热热闹闹地送礼物、说祝福,就你啥也不干,还傻愣愣地杵在那儿,这朋友以
后还能跟你交心吗?再逢年过节去亲戚家串门,你空着手就去了,连句好听的
话都不会说,人家心里能舒服吗?这关系啊,恐怕也就慢慢淡了。
懂人情世故的人呢,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他们知道啥时候该说啥话,啥时
候该做啥事。
见了长辈,恭恭敬敬,嘘寒问暖;见了晚辈,亲切关怀,鼓励有加。
在单位里,和同事相处融洽,懂得互相帮忙,不抢功,不推诿。
这样的人,大家都喜欢和他打交道,有啥好事也能想着他。
有人可能会说,这人情世故不就是圆滑、世故,甚至有点虚伪吗?这可就
错啦!真正的人情世故,不是让你去讨好谁、巴结谁,而是让你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比如说,同事工作上出了点小差错,你不是上去
就一顿批评指责,而是先关心关心,再一起想办法解决,这多暖心呐!
还有啊,人情世故也体现在一些小细节上。
和别人一起吃饭,主动帮忙拉
椅子;别人帮了你的忙,真诚地说声谢谢;进别人房间先敲门……这些看似不
起眼的小事,恰恰能反映出你的修养和素质。
人情世故这东西,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把这立身之本掌握好,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活得自在,活得精彩!。
有关立身之本品德与能力的语文作文

有关立身之本品德与能力的语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立身之本品德与能力】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生。
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什么是立身之本?简单来说,就是做一个合格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那么,对一个小学生而言,什么才是立身之本呢?老师常说,品德和能力是立身之本。
品德,就是说我们要有好的品行;能力,就是要有一定的本领。
这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先说品德吧。
我们做一个好孩子,首先就要有好的品德。
比如说诚实、守信、友善、勤劳、遵纪守法等等。
有了好的品德,我们就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更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成长。
可是单单有好的品德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一定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勤奋学习、努力钻研,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和知识。
有了能力,我们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问题,独立生活,并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品德很好,但没有任何能力,那他能做什么呢?他只能靠别人的照顾,没办法自食其力。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但品德很差,那他也难以立足。
所以,品德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就像一棵树,品德是根基,能力是树干。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干壮才能枝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品德和能力呢?培养品德,最关键的是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宽容友爱、知恩图报、遵纪守法。
同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用身教和言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培养能力就更简单一些了。
首先,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些知识都是基础。
其次,我们要勤加钻研,专研一门手艺,储备专业技能。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实践出真知。
总之,品德和能力共同构成了我们立身之本。
一个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就朝这个目标前进吧!好了,今天就和大家探讨到这里。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诚信感恩作文(精选38篇)

诚信感恩作文(精选38篇)诚信感恩作文(精选3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诚信感恩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诚信感恩作文篇1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份诚信的态度,是品德之网不可或缺的纲,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许多美德。
感恩与诚信,是人生的立脚点,是人生永久的伴侣。
人,无恩不立,无信不立。
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关键在于心怀感恩、拥有诚信,能缓急与共、生死相托。
感恩与诚信,能耐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切忘恩负义、虚伪矫饰的东西,都必定要被历史的波涛所磨损、淘汰;只有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事物,才能越磨越光彩熠熠、永留人间。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言必信,行必果。
感恩与诚信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
事实上,每个人也非常需要感恩和诚信。
因为,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也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赐予的一切成果了。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你既然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别人为你的付出,接受了别人予你的恩惠,那你的第一个反应就该是今后自己该怎样做,怎样用实际行动去感恩、报恩并做得更好。
也许你会认为这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回报心理,然而,如果人人怀有这种心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是非常有意义的良性循环,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一种契约。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个经常怀着感恩、诚信之心的人,心地自然坦荡,胸怀自然宽阔,会自觉自愿的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那些不会感恩、不守诚信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自然鄙视他们,不屑与他们为伍。
方为立身之本,圆为处世之道作文

方为立身之本,圆为处世之道作文《方为立身之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方”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什么是“方”呢?“方”就是正直、诚实、有原则。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考试,不能偷看别人的答案,要靠自己的努力考出真实的成绩,这就是“方”。
有个小故事,小明和小刚一起在公园里玩,他们看到一棵漂亮的花树,小刚想折一枝带回家,小明赶紧拦住他说:“不能折,花是让大家一起欣赏的,我们要爱护它们。
”小明就是坚持了“方”,他知道不能随意破坏公园里的东西。
我们也要像小明一样,做一个正直、有原则的孩子。
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定地说“不”;在遇到错误的事情时,要勇敢地站出来指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被大家喜欢和尊重的人。
《方为立身之本》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方”。
“方”啊,就像是我们走路的直直的小路。
比如说,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方”。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小红答应了妈妈,每天都会自己整理书包。
有一天,她作业很多,写得很晚,特别累,但是她还是坚持整理好了书包。
因为她知道,说话要算数,这是做人的原则。
我们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也要“方”,不能撒谎,不能欺负别人。
只有这样,大家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
所以呀,“方”是很重要的,我们都要做一个“方”的好孩子!《圆为处世之道》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圆”。
“圆”呢,就是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友好、灵活。
比如说,你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大家对于怎么玩有不同的想法。
这时候你不能太固执,要听听别人的意见,然后大家一起商量出一个都开心的玩法,这就是“圆”。
还有一次,小敏和小辉吵架了,小敏没有一直生气,而是主动去找小辉说:“我们别吵啦,一起好好玩吧。
”小敏就很会用“圆”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圆”,这样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圆为处世之道》小朋友们,“圆”可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哦!“圆”就是让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变得更聪明、更友好。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在班级里画画比赛,小王和小李都想画自己喜欢的主题,争得有点不开心。
不忘立身之本 坚持感恩做人

不忘立身之本坚持感恩做人人就算飞得再高再远都要注意稳健,否则就可能会跌落受伤,甚至毁了自己;人就算走得再好再顺都要居安思危,否则就可能会得意忘形,甚至迷失自己。
人不要被功名利禄遮住双眼,否则就会看不清自己的前进方向,就可能找不到自己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不可在赞誉声中迷失心智,更不能放松对自己约束,那样就会因为懈怠生活而丧失应有的敬畏心和进取心,最终毁自害人。
人应贵在自知之明,时常对标查找“知不足、改不足”,应无论处在多苦多难多险,无论身在何时何地何方,都不应忘记立身之本、不要忘学会感恩、不要忘记中华之根,始终自信自强,始终向善为善,始终积极而为,阳光而行。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是清代官员武承谟任无锡县令时在县衙照壁上的撰联,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检查和对照。
人来到人间,生活在世上,谁都想可以扬名出彩、建功立业?有这样好的理想和抱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通过合法的方式和自身的积极努力来实现是大家需要看到的,更是积极倡导的。
人不管身处什么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从事什么职业、开展何种服务,时刻都应当把为民和责任放在心里、拿在手上、落实到言行。
不能不说不做享受果实,也不能光说不做没行动,应说到做到做实做好,凡是见人见事见思想见行动见好效果。
人要切记得到一些表扬之声就沾沾自喜,那只是算初步认可;人要切记稍有一点所谓名气就夜朗自大,不能戛然止步不前;人要切记取得一点不大成就,别把荣誉看得太重,更不能让荣誉染上“铜臭”。
人不能“本事不长脾气长、水平不高架子高”,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不能总是只看别人的短处、不学别人的长处,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不能天下之大、自己第一,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永远谦虚、永不懈怠、永不停步、永不自满,才可能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攀上新高峰、抵达人生大美之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立身之本作文
小草,因为感恩大地的呵护,所以才能茁壮成长,给大地以绿意的装饰;蜡梅,因为感恩冬雪的磨砺,所以才能在寒冬里坚守,给冬天留下幽幽的暗香;雄鹰,因为感恩天空的恩赐,所以它才能自由翱翔,给天空以划破苍穹的壮美。
同样,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立足于社会。
正所谓,感恩是立身之本。
因为感恩,所以才会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家里不幸失窃,丢了许多财物。
面对朋友来信的安慰,他却说:“亲爱的朋友,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面对失窃,罗斯福没有抱怨,反而列出了感恩的三大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懂得感恩。
因为感恩,所以才会有赠人玫瑰的品质。
他,阿里木,曾经流浪街头,衣食无依,一位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借给他一百元钱。
这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却让他在异乡站稳了脚跟,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
慢慢地,他的收入多了起来,可他的生活依然俭朴。
因为,在他心里,一直不忘那位酒吧老板的帮助,他要传承这份义举资助贫苦儿童。
只要知道哪里的学生交不起学费,哪里的儿童没有书包,他就会及时送上自己的温暖……迄今,他捐助的数目已达15万元。
他,正是凭着这份“草根慈善家”的品质,被评
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善良的阿里木,将一颗感恩之心化作一缕缕春风,温暖了无数贫困学子的心。
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大爱情怀,都缘于这种赠人玫瑰的品质。
因为感恩,所以才会有不畏风雨的雅量。
意大利一位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对记者的惊诧与疑问,她既不欣喜若狂,也没有自吹自擂。
相反,她说,我要感谢这个大沙漠,是它允许我穿越过来。
面对令无数探险家望而却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位女探险家凭着坚忍的毅力成功穿越。
假如她没有感恩大自然的胸怀,面对这次成功,她可能会飘飘然,甚至引以为豪,进而失去一位探险家所应具备的虚心与进取。
因此,面对大自然,同样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炼就不惧风雨的雅量,才能开辟人类探险的新天地。
因为感恩,清末的万其珍一家四代人才会为报答乡亲而坚持百年义务摆渡;因为感恩,徐本禹才会以恩报恩,给贵州贫困学子送去教育的春风;因为感恩,数学家华罗庚从国外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自己的老师王克维……他们用行动,向人们诠释了“感恩”的真正含义。
仰望蓝天,白云悠闲漫步,让蓝天壮美无限;大雁排空秋鸣,给季节一份宁静闲适。
我深知,唯有感恩,才能造就这无限和谐的自然与社会;唯有感恩,方是立身之本,才是做人之道。
【特色点评】1.观点鲜明,结构严谨。
考生在开头以类比起兴的方式引出中心论点:感恩是立身之本。
正文部分则根据中心论点,以“因为……,所以才……”的句式提出三个分论点,使文章结构严谨。
2.事实典型,文采斐然。
针对所提出的分论点,考生列举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以感恩之心对待家里失窃、阿里木感恩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而捐资助学、意大利女探险家感恩自己穿越过的沙漠等事例来论证。
这样,事例典型,论证有针对性。
同时,文章叙述简洁流畅,不拖沓,语言上或用比喻,或用排比,很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