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最新-《观舞记》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观舞记》教案优秀6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6篇《《观舞记》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篇一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突破措施: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多遍,达到熟练。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从而突破难点。

四、导学准备:竺可桢研究科学过程及杏花图片的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读拼音写词语Yī zhū fàn qǐ yǎng tóu zhòu méi( ) ( ) ( ) ( ) zhǎng wò Céng jīng dí què dà gài( ) ( ) ( ) ( )Míng mèi chéng dù zhàn kāi Zhèng zhòng(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古()曾()却()朱()估()增()确()珠()故()赠()缺()株()2.导学案(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出示课件:杏花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杏花)生答。

你们对它有多少认识呢?可能很多同学对它都不了解,想不想去认识它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块去研究研究这杏花,出示课题:第一朵杏花(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观舞记》中的重要段落;(2)理解《观舞记》的主要内容,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和历史;(3)掌握《观舞记》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观舞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2)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3)通过表演和舞蹈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不同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家的敬仰之情,激发对艺术事业的追求和奉献精神;(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观舞记》的主要内容和文化背景;(2)印度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舞蹈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观舞记》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2)对舞蹈艺术的深度欣赏和批判思维的培养;(3)舞蹈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观舞记》的内容和文化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图片、视频、舞蹈道具等;(3)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2. 学生准备:(1)预习《观舞记》的内容,了解印度舞蹈的基本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做好笔记和写作准备;(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印度舞蹈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印度舞蹈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舞蹈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课堂讲解与讨论:(1)讲解《观舞记》的主要内容,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含义;(2)引导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手势、脚步、表情等;(3)讨论舞蹈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分享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可以选择《观舞记》中的片段或自己创作的舞蹈;(2)学生通过舞蹈表演展示对印度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教师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学设计3篇创意说明:比照赏读是本设计的特点。

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观舞后的感受,两篇课文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若以《安塞腰鼓》的学习为根底,将本文与之进展比照赏读,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审美层次。

教学步骤:一、导入1、简介。

2、简介印度舞蹈。

二、诵读全文三、比照赏读以小组为单位,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文与《安塞腰鼓》的异同。

(也可以不局限于此)1、选材(写作对象)。

2、语言风格。

3、主旨。

教师在学生研讨、沟通的根底上,作一些必要的归纳总结。

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差异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引导学生明白语言风格与作家本人、写作对象的关联。

两篇文章在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应结合详细语言作重点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观舞记》的比方。

四、摘抄、朗读并背诵一些精彩句段。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感悟、积存、仿照是本设计的特点。

这篇通俗却又漂亮如诗的”散文,阅读难度不大,学生通过感悟、积存、仿照三个程序的自学,定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教学步骤:一、导入二、诵读全文个人朗读、默读全文至少三遍。

三、品尝美丽的语言从文中找出用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卡拉玛姐妹美丽舞姿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妙处。

四、妙句摘抄将文中用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卡拉玛姐妹美丽舞姿的句子摘抄下来。

五、仿照运用放一段美丽的舞蹈表演录象,让学生观看后立刻用语言描述出来。

若时间够用,可以马上在班上沟通,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课文比拟,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设计C]创意说明: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比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本设计的特点。

同样是以舞蹈为题材,诗人、画家、作曲家、雕塑家的表现形式与散文家毕竟有何不同?不妨把其它门类的作品各找一幅来,通过比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二、熟读课文三、同题材艺术作品展现将学生收集的有关舞蹈的诗歌、绘画、音乐、雕塑(图片)等方面的作品进展展现。

展现之前提示学生,在观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时候,分析它们的主要特点。

《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观舞记》教案《观舞记》教案(通用13篇)《观舞记》教案篇1《观舞记》课文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初中语文第2册《观舞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初中语文第2册《观舞记》教学设计(优秀3篇)

初中语文第2册《观舞记》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作者整理了3篇初中语文第2册《观舞记》教学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文章精彩的描写,感受舞蹈的神韵及舞者的精湛技艺2.学习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技巧3.初步了解民族文化,培养艺术情趣教学重点:欣赏文章精彩的描写,感受舞蹈的神韵及舞者的精湛技艺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技巧课前准备: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熟读课文,查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艺术及其各种形式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文章精彩的描写,感受舞蹈的神韵及舞者的精湛技艺2.初步了解民族文化,培养艺术情趣导入:欣赏一段印度舞舞蹈精彩吗?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舞蹈。

(找5-6个学生回答)我们发现用语言来表现所看到的这么精彩的舞蹈好像显得太贫乏了传达不出舞蹈的神韵,那现在我们来看冰心这篇《观舞记》看看她是怎样来写舞蹈的。

一、整体感知(直观的感受卡拉玛姐妹精彩的舞蹈)1.提示: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冰心看到的是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冰心在文章里一开始就直接描写了他们的舞蹈吗?齐读1—10段,看看这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明确:冰心看了舞蹈后的感受,用她的感受来做铺垫,突出舞蹈非常精湛,难以用语言描述。

2.过渡:舞蹈到底怎样精湛呢,我们通过冰心的精彩的描写来感受一下齐读11—18段二、研读赏析1.你能从冰心的哪些描写当中感受到卡拉玛姐妹的表演非常精湛?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读一读,解释一下她精湛的表演表现在哪儿?(3—5分钟的时间画出句子,读熟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较后全班交流)总结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特点:出场光艳、物资曼妙、神情丰富、心灵之舞(结合句子“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的理解)、具有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舞台的背景)——“飞动的美”2.理解句子“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入地生根。

2024年《观舞记》教案设计6通用

2024年《观舞记》教案设计6通用

2024年《观舞记》教案设计6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造型及其美学内涵;2. 感受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的精神内涵及其对观众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舞蹈的基本动作、造型及其美学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典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观舞记》的作者、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3. 文本学习:(1)学习第一节“舞之韵”,分析舞蹈的美学内涵和情感表达;(2)学习第二节“舞之形”,讲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造型;(3)学习第三节“舞之神”,探讨舞蹈的精神内涵及其对观众的感染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一道关于舞蹈美学内涵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舞蹈的基本动作,体会舞蹈的美。

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内容:(1)舞之韵:美学内涵、情感表达;(2)舞之形:基本动作、造型;(3)舞之神:精神内涵、感染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示例:舞蹈是一种具有高度美学内涵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舞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它既能展现人体的美,又能传递丰富的情感。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舞蹈艺术,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舞蹈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推荐相关舞蹈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观看,以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舞蹈社团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年《观舞记》标准教案6

2024年《观舞记》标准教案6

2024年《观舞记》标准教案6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观舞记》的背景,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学会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短语的理解,以及文章结构分析。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段民族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在观看舞蹈时,有什么感受?舞蹈是如何表达情感的?”2. 学习文章背景和生词短语(1)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

(2)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造句巩固。

3. 分析文章修辞手法(1)讲解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

4. 分析文章结构(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大意。

(2)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观舞记》2. 主要内容:(1)背景:作者、民族舞蹈(2)生词短语:……(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文章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2)选择一种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

2. 答案:(2)示例:拟人:秋天的风,轻抚着大地,唤醒了沉睡的果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章的修辞手法掌握较好,但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 拓展延伸:(1)收集关于民族舞蹈的资料,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特色。

(2)观看舞蹈表演,体会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建议。

《观舞记》教案优秀8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8篇

《观舞记》教案优秀8篇语文教案《观舞记》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19.观舞记。

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19.观舞记》。

教法分析:1、诵读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

学法要求:1、充分预习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关于印度舞蹈和中国舞蹈的视频、图片资料教学评价:1、小组竞争2、教师的语言评价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

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

还有那巧舌如簧的高超表演——“口技”,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

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二、整体感知:1、运用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之后,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抢答}a 卡拉玛姐妹表演的是哪个国家的舞蹈 {印度}b 作者从哪个角度欣赏这个舞蹈 {3} {1}画家 {2}舞蹈家 {3}纯粹的欣赏者c从历史流派看,她们的舞属于舞 {婆罗多}d请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对这个舞的评价{飞动的美}e文中那些地方体现印度舞的特点教学小结: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赏印度舞蹈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印度舞蹈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舞记》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观舞记》,掌握文章大意
(2)预习生字词
二、教学课题:
1.掌握字词,深入了解作家作品;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观舞记》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本册第四单元第19课,本文用精彩的文字再现了印度著名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妙绝伦的舞蹈表演,在文字背后蕴涵的更是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通过阅读,我们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更可以借鉴作家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感受的描写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对舞蹈进行的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播放电影片段《吉米,来吧》
【百度搜索】
/u57/v_NTQyNDI4MDY.html
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百度搜索图片】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B1%F9%D0%C4&in=9320&cl=2&lm=-1&st=&pn=0&rn=1&di=40304779380 &ln=1998&fr=&fm=hao123&fmq=1331213184312_R&ic=&s=&se=&sme=0&ta 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40304779380&objURLhtt p%3A%2F%%2Fcglx%2F200610%2FW020061027554148190 654.jpg&fromURLhttp%3A%2F%%2Fcglx%2F200610%2Ft200 61027_45344.html&W230&H338&T6965&S20&TPjpg
二、快速略读,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三、研读赏析,集体探究
1.速读1——10自然段,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评价舞蹈的?并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概括这惊人的舞蹈?(飞动的美2)
【百度搜索图片】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D3%A1%B6%C8%CE%E8&in=21075&cl=2&lm=-1&st=-1&pn=2&rn=1&di=1 00976755035&ln=1699&fr=&fm=result&fmq=1331213248281_R&ic=0&s=0&s 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di109439 763510&objURLhttp%3A%2F%%2F200807%2F11%2F
54%2F2565554%2F200807112026055241.JPG&fromURLhttp%3A%2F%2Ftt %2Fread_2565554_1_0.html&W660&H1024&T7634&S84&TPjpg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 %D3%A1%B6%C8%CE%E8&in=7128&cl=2&lm=-1&st=-1&pn=263&rn=1&di= 88575749655&ln=1699&fr=&fm=result&fmq=1331213248281_R&ic=0&s=0&s 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63&-1&di8857 5749655&objURLhttp%3A%2F%%2F2010%2F3%2F7 %2F2010030715371434380522.jpg&fromURLhttp%3A%2F%2Fwww.jujial.co m%2Fhtml%2Fjiaoyu143%2F130%2F5%2F01435130.html&W386&H256&T7 313&S30&TPjpg
2.听读11——18自然段3,概括:舞之美体现在哪几方面?并在原文找出对应语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
找到“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不是技巧之舞。


播放《印度古典舞欣赏:婆罗多舞》
/mzxjqy/13760691_s0p01
根据视频,对应课文,找出最喜欢的语句。

(学生大多会回答17自然段。

但教师不能否定其他学生喜欢16、18自然段。

学生的回答。

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以正面的肯定、鼓励为主。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对17自然段进行小组研讨,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讨论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17自然段)
3.速读19——22自然段,找到并理解“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

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的营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你阅读、观看或聆听过外国的文艺作品吗?如果有,请举例说说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愿同学们能欣赏舞蹈美,感悟舞蹈美,让生活如舞蹈一般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