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居住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住宅可变空间设计初探

住宅可变空间设计初探
■建筑 设计 与规 划
2 . 3 . 3居 民职业特性
福建建设科技 2 0 1 3 . N o . 3
它的空 间可变 的能力 就相对 较高 。 家具 在功能空 间 中起着标 示空 间尺度 的作用 , 同时它也 能定义空 间 中所包 含 的空 间容量 的多 少 , 在住 宅 家具 当 中 , 床是最具 有代表性 的家具 , 如下 图所 示 , 具 有床 和书 桌是 最 基本 的卧室兼 书房 的两个 空 间容 量 的房 间 布局 , 随着 家 具 的增加 , 空 间的可 变 和包 含 的功 能用 途 即空 间 容量 也 在 变
形成, 在这之 中结 构技术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 人 类一直在寻求
突破结构对空 间的限制 作用 , 随着 现代结构 技术 的发展 和空 间设计 手法的多样 , 现代住 宅空 间的变化并 不完 全依赖结 构
的支撑和结构技术 的进步 。
在近现代建筑发展 的过程 中 , 结构 的支 撑作用 和围护 作
更加贴切和容 易理解 , 更重 要 的是 它显示 了空 间可变 的量 化 指标 。如某一 卧室兼 有卧室 、 书房 、 起 居厅 的功能 , 相 对而 言
结构技术 的进步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可变空 间设计在推广 和应
用过程 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应有 区别 的看待结构技术对住宅
可变空 间设计 的限制和促进作用 ( 见图2 ) 。
厂预制 , 现场 安 装 。
图1 空 间 容 量 家具 空 间 尺 度 示例
住宅空间设计 , 提倡住宅参与 , 住 宅空间可变化 的支撑体
3 . 2结 构和 设 备
住宅, 房 间内墙体 和隔断以及卫浴 、 厨 房设 施均为工业化集成 部品, 工 厂预制 、 现场 安装 , 空间组合 可根据住 户要求 弹性变

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初探

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初探
是 必 由之 路 , 当今 世 界 建 筑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必 然趋 势 ; 宅 的 生 态性 是 以 绿 色 为基 础 涵 盖 生 态 环 保 , 持 续 发 展 等 多种 理 念 。 是 住 可 关键词 : 宅 生态性 智能性 建 筑设计 环境保护 住
中图分类号 : v T 4 7
住宅 与类人关 系密切 , 是建筑 设计最基 本 的类型 , 也是建筑师应苦练 的基本功 。经过 多年的设 计 、对 建成 后住宅 的调查 及对 当今 世 界住宅建筑的关注 , 我觉 得未来住宅建筑 . L 殳 计的发展方 向主 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
1走可持续发展 的建筑设计道路
对住宅所处 的地方性 及地 域性的理解 , 重 视 本土文脉并建立 公众参 与的意识 ; 结合住宅 功能 性 及多样 性 的要 求 , 用简 单 合适 的技 采 术; 树立 建筑 材料 蕴 含 能量 和循 环使 用 的意 识, 在最大范 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 建筑材 料, 避免使用高温能 量 , 破坏环境 , 产生废物以 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 , 征求 重新利 用旧的 建筑材料 和构 件 ; 对 当地 的气候 条件 , 针 采用 别动式 能源策 略 , 尽量 应用 可再生 能源 ; 完善 住宅空 间使 用的 灵活 性 , 以便减 少建筑体 量 。 5住宅建筑 时空的全面性 将建设所需的资源 降至最少 , 少建筑过程中 减 “ 人为 本 ” 的 住 宅 建筑 , 空 的 延续 以 时 对环境 损害 , 避免环境 的破 坏 , 资源的 浪费以 性使 其具 有了某种低于建筑空 间文化 的特质 , 及建材的浪 费。 实现 了抵 御建筑空 间文化 创新 的再现 , 富了 丰 当前颇 为 雷同 的居 住 模式 。然 而 , 有时 空 仅 2重结构体系将 要以框架结构为主 的 延续性 , 不能符 合现代人 的要求 。为此 , 并 众所 周知 内地大 量 已有 的住 宅均 以砖混 还 必须考 虑其时 空的全 面性 。在完 成了 人性 结构为 主 , 种建筑 结构体 系有 很多 的缺 点 : 空 间与 自然空间的合理结 合之后 , 这 需将适 合现 如抗 震性 能差( 据汶 川特大地址现场调研 , 所倒 代化 社会 发展的 人类 自身生活方 式 的一 些必 塌的绝大部 分是砖混结构 )总高 度受到施工限 要 因素考 虑到其中 , ; 主要 包括住宅建筑的舒适 制; 机械化程度难以提 高 , 作业量 大 , 施工质量 性 , 适应 性, 生态性 , 信息性 , 文化性 , 智能 型等 难以保证 。住 宅采用 框架结 构之 后有利 干新 等 。 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 用 , 提高 了住宅的抗震性 5 1 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 能, 并可 以为 住户提供 自由分割 的空 间, 丰富 住宅 建筑的本 质就是为人服 务 , 首先就要 住宅 的立 面造 型 , 用面 积 系数 也 可提 高 自 使 讲舒适性 , 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 求一种在符 重, 比砖混 结 构的轻 , 单位 面积造 价与 砖混结 合 购买面 积 , 户型的基 础上 , 使得各功 能空 间 质 量 。 构持平 , 由此 可见 , 架结 构承重 结构 体系住 有 合理 有效的安排 , 框 各得其所, 分区 明确 , 并使 新 世纪是一 个注重 生态 、环保 、追求 人 宅是 国 内住 宅的 发 展趋势 。 各功 能的 空间有 诗意 的尺度 , 比例 , 方便家具 与 自然 科学整体 协调 发展的社 会 。住宅 建筑 的布 置和人的活动 , 同时要 保证各功能空 间的 的主流是生态建筑和智能 建筑 , 国 目前正 在 我 3 住宅的寿命将要大大的延长, 超耐久性住 相 对私 密性 。为满 足 室内 环境 质量 , 各功能 建造和 将要建造 的住 宅建筑使 用期 限至少在 宅将要大量出现 空 间要采 光充足 , 通风 良好 , 使用率高 , 并体现 7 年以上 , O 无论是在 建筑 艺术上 , 还是在 设备 目前 , 住宅的 使用寿命按其设计 图纸 来说 定的艺 术性和 超前性 。对 于外部 空间的环 上 , 都应 有超 前意 识 。随 着生 态意 识 的普 及 般是在 5 年左右 , O 人们 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 境 , 居民交往的空 间创建也是 居住舒适性的重 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 , 以我 国 目前的经济 积蓄来 购买一 栋房 屋 , 使用之 后就要 报废 , 要 体现 , 在 应力 求把 原 有的生活 纳入进 来 , 作为 实力 , 建筑技术 , 学技术的实际水 平 , 科 设计和 这种现实的现象实在是 有点不符合 中国国情 , 居 民生存 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 规划要结构 明 建设有 一定技术 水平 和艺术水 平的 住宅将带 所以人f  ̄ 迫切的要求提 高住宅的耐久性 , fR l 现 朗 , 形象纲举 目张 , 设计要 多种围合 , 群体 变化 动建 筑业 的新 一轮 迅猛 发 展 。 在超耐久型混凝土 的研究正在兴起 , 在不远的 多变的私 密 , 半私 密的 空间 , 配合如一 , 广场 , 将来有 望使混 凝土 的耐久 性达到 几百年 以至 绿地 , 小品 , 通透环廓等 构成统一景观 , 做到安 参考 文献 上千年 , 当住 宅采 用框架 结构之 后 , 可以采 全 宁静 , 就 温馨 而利 于 交往 。 I 1 ]刘海龙 . 发展生态 建筑 , 改善 人民环境 . 住 用超耐 久型混 凝土从 而大 大的提 高住宅 的耐 5 2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 宅 科技 , 0 l 9 2 0 ,. 久性 , 实现我 们拥有超 耐 久型住 宅的梦 想 , 其 主要 表现在 多样性和可变性 两方面 , 多样 【 2 】李效 军 , 陈翔 , . 等 可持续的 生态建 筑设计 .

当代广州旧城居住区更新模式初探的开题报告

当代广州旧城居住区更新模式初探的开题报告

当代广州旧城居住区更新模式初探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人口众多,且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区的更新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城市更新政策的强调和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国内城市的更新工作日益活跃起来。

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的大城市,其旧城区更新的任务更是艰巨,因此探索有效的更新模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初步探索现阶段广州市旧城区更新的情况、问题和前景,探讨更新模式所涉及的政策、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并借助广州市的目前的实践情况就现有的广州市旧城区更新项目进行调研,了解旧城区更新专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成效等情况。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选取了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广州市旧城区更新模式。

首先,进行文献综述及案例分析,了解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的主要理论、政策、技术与实践等方面的情况,掌握比较全面的现有更新模式,并结合广州市的实践情况,分析广州市旧城区更新所涉及的背景、政策、技术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其次,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交叉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旧城区更新专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成效等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对旧城区的基础设施、空间规划、居住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价,以及深入了解广州市旧城区更新的业主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预期和创新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全面了解现有广州市旧城区更新模式的特点、问题、前景和建议,为今后更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对广州市旧城区更新模式的政策、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反思旧城区更新工作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创新的策略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旧城区更新工作的进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西安城市环境中小户型住宅可持续发展初探

西安城市环境中小户型住宅可持续发展初探

西安作为我 国著名 的古都 , 近几年 随着经 济的不 断增长城 市 题 也在西安突显 出来。城市 环境 的好 坏直 接影 响到居 住 环境状 化发展 速度 迅猛 , 市规模 不 断扩 大 , 同时在人 们 赖 以栖息 的 况 , 城 但 特别是小户型住 宅 与城市 结合 的 紧密 , 必然受 到城 市卫 生环
西 安城 市 环 境 中小 户型 住 宅 可 持 续 发展 初 探
张 磊
摘 要: 根据 西安小 户型住宅现状 , 对城 市环境 与小户型住宅 可持 续发展 的相互影响进行 了阐述 , 并针对城 市环境 介绍 了促 进“ 户型” 小 住宅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途径 , 以促进西安城 市住 宅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户型住 宅, 小 城市环境 ,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 U-9 . T 081 文献标识码 : A
人文环境 , 甚至治安环境 的影 响。同时 , 小户 型住宅所 处位 置 住宅建筑外面 , 水泥森林 、 破败 屋顶 、 五彩 阳台 、 交通 阻塞 、 山垃 境 、 成 圾 、 流污水 时有 所见 。城 市环境 状况 不是很理 想 , 气污染 严 的特点 , 横 空 也影 响和制约着城市环境 的提高和发展 。
宅的发展。 道 相接 , 没有 过渡 。小 户 型住 宅 的外环 境的减 少 , 直接影 响到室
1 城市环 境 与“ 户 型住 宅” 持 续发 展 的相 互影 响 小 可
内住户的居住舒适度 , 而外界城市环 境不 良的卫生状 况和城市 噪
城市小 户型住宅 根据 其特 点 , 大部分 集 中在 城市 中心地 段 、 音 很容易通过这些小 规模 的小 区场地进 入住 宅 内部 。在有 限 的 提高 土地合理 的使 用率 , 面积小 , “ 但效 果好 ” 是在西安发 C D、 B 经济开发 区等 , 而这些地段往 往是 城市化 程度 高 , 项基 础 用地上 , 各 展城市小户 型住宅的生态 可持 续发展问题 中重要的一环 。 设施 最齐备的区域。所 以城 市小 户型住 宅往 往 受城市 环境 影 响 程度 最大 , 也更 受周边环境 的制约 , 这也是 由其 自身性质决定 的 。 2 2 有效提 高绿 化率 . 在西安 , 大部分小 户 型住宅 受用 地 面积 的制约 , 加上一 些 再 由于城市 中心地段 比较 繁华 , 种交 通和 商业 活动 频 繁 , 各 于是产 生了大量 的城 市噪音 。如 位于 长安 路上 的 “ 马公 寓” “ 登主 必要 的设备 、 骊 、摩 服务 、 车 、 停 疏散 的要求 , 留给住 宅的外 环境绿化 的 场”位 于解放路上 的“ 朗国际”位 于土门商 圈的“ 城芳洲 ” ; 裕 ; 西 这 面积 和条件 不是很多 。有一 些开 发商 为 了能 提高 容积 率多 增加 扩大利润 以牺牲 小 区 内的绿化 面 积为代 价 , 减少必 要 些楼盘所在 的位 置都是西安最繁华 的地 段 , 而象 “ 摩登 部落 ” “ 、交 建筑面积 , 大瑞森 云峰” “ 、柠檬公寓 ”“ 、海佳云顶” 等都 在西 安交通 最 繁忙 的 的绿化措施 。甚 至有 的开发 商主 观地认 为小 户 型住宅 不需要 小 二环路边上 。随着 地铁 2号 线正 式动 工 , 这种趋 势越 来越 加 剧 , 区绿化 , 为小户型住宅 只求使 用功 能不求环境 设施 。这些 观点 认 所 以小户 型住 宅 的外 部环 境 受到 城 市 自身 特性 的制 约和 影 响。 无疑是不正确 的。小 区内绿化 建设 是绿 色生 态小 区的一 项重 要 同时 , 小户 型住 宅本身也影响着外 部城市 环境 的发 展 。小户 型住 指标 , 是小户 型住宅可 持续 发展 的重要 标 志 , 绿化建 设 直接关 系 宅多为高层建筑 , 于土 地 的有效 利用 , 理开 发产 生 着积极 的 到居住生态环境有序 的 良性发展 。 对 合 作用 , 生态环境 的可 持续发 展角 度 出发 , 从 为确 保 整个 城市 生态 2 3 综 合 利 用 环 境 .

城市居住区体验式景观建设初探

城市居住区体验式景观建设初探
1 体 验 式 景 观设 计
中对 可 食 果 树 的 应 用 。 整 体 而 言 , 目前 国 内 的 感 官 体 验 设 计 主
要依 附于视觉体验设 计 , 且综合 应用方式较 混杂 . 缺 乏 专 业 的 感官体验设计系统 。
2 . 1 行 为体 验 式
行 为 体 验 是 从 使 用 者 对 交 往 的需 求 、对 知 识 的需 求 等 要 求 出发 .结 合 人 的 行 进 运 动 特 点 创 造 出符 合 人 们 行 为 需 要 的 、 更 舒 适 便 利 地 为 人 们 服 务 的 空 间环 境 。 阿尔 伯 特 ・ J ・ 拉 特 利 奇 认为 , 环境设计 成功 的前提 , 必 须 是 设 计 者 建 立 为 使 用 者 的 行 为 需 要 服 务 的思 想 . 设 计 过 程 实 际上 就是 探 索 怎样 满 足 行 为 需
设计 , 如深圳万 科第五 园 , 在 居 住 景 观 设 计 时针 对 居 住 者 的 特
觉、 知觉 、 下 意 识 和 潜 意 识 抗 拒 膜拜 等 等 心灵 剧烈 活动 状 态 。 据 相关研究 , 体 验式景观设 计可概 括为“ 以 规 划 设 计 的服 务 对 象 作为观 赏者 , 通 过 多 样 化 的 要 素 创 造 出满 足 使 用 者 要 求 , 与 人 们的内心真正相连的空间形态 , 使 使 用 者 获 得 景 观 认 同感 。” 1 . 2 体 验 式 景 观 设 计 的设 计 方 法 体 验 式 景 观 设 计 根 据 不 同 的体 验 方 式 可 以有 多 种 设 计 方 法。 如五 感体 验式 ( 通 过视 觉 、 触觉 、 听觉 、 嗅觉 、 味 觉 获 得 体 验) , 行 为体 验 ( 在行进 运动获得 体验 ) , 情感 体验 ( 在 生 活 情 境 中获得体验 ) , 叙事体验( 在 叙 事 主题 游 览 中获 得 体 验 ) 等。 但 是 就 人 的感 受 方 式 的不 同 可 以 概 括 为 三 大 类 : 感官体 验 、 行 为 体

大型居住社区治理模式初探——以上海三林世博家园社区为例

大型居住社区治理模式初探——以上海三林世博家园社区为例
镇 世 博 动迁 居 民一 万 多户 , 计 近 4万 人 。三 林 共
值取向
1 .以人 为本 、 众 满 意的价 值 观 群
群众 是 社 区建 设 的主 体 ,社 区 工作 的 对象 是 群 众 ,社 区建 设 的真 正 资源 和动 力 也 是群 众 。三
林 世 博家 园社 区改变 过 去 以各种 考 核 量化 指标 为
士研 究 生 ; 高业 , , 济 学硕 士 , 为 日照 市委 宣传 部 讲 师 团副 团长 、 师 。 李 男 经 现 讲
[ 图分 类号 ] 9 6 中 C 1 [ 献 标 识 码 ] 文 A [ 章 编 号 ] 0 8 7 7 ( 0 0)5 0 0 — 6 文 1 0 — 6 2 2 1 0 — 0 1 0
区不 仅 建 立 了较 为 完 善 、 合 社 区 实 际 、 有 世 适 具
博 家 园特 色 的社 区 服 务体 系 , 且在 实践 中探 索 而
群 众共 享 ” 的理念 。 价 值 观与 方法 论 是 统一 体 。确 立 了 以群 众 满
镇 管社 区管 理 新模 式 , 断 完善 “ 合 治 理 ” 不 复 的社
|j
l_
_

● 社 会学与社会 工作
大型居住社区治理模 式初探
以上 海 三林 世 博 家 园社 区为 例
范 志 海 刘钢 李 高业 。
( . 东 理 工大 学 社 会 工 作 系 , 海 2 0 3 ; 2 复 旦 大 学社 会 科 学 基 础 部 上海 2 013 1华 上 02 7 . 02 ; - 3 3 .山东 省 日照 市委 宣 传 部 , 山东 日照 2 0 1 ) 5 0 1
近年 来 , 海 为贯彻 落 实 住房 保 障体 系建 设 , 上

滨水居住小区规划及表现手法的初探

滨水居住小区规划及表现手法的初探

滨水居住小区规划及表现手法的初探提要结合滨水小区的特点,通过对武汉银湖国际规划设计的实例分析,探讨在规划层面上,如何利用滨水资源提高居住品质;在设计表现层面上,如何将繁琐的理论用简洁易懂的手法表现出来,最终达到设计理念与表现技法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滨水居住区方案构思表现手法在崇尚自然、生态的居住潮流下,滨水居住小区已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典范。

久居都市的人们较之以往更加向往自然,开阔的水面和流动的水系所形成的自然风光给城市增添了许多诱人的魅力。

设计师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水为空间载体,巧妙地把水景融入到住宅区景观中去,以满足居民向往自然、亲近水体的需求和感受,营造出和谐、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市中河流空间、城市街道和住宅区内部景观保持相依相存的关系,三者和谐地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流水柔美的同时又展现沿岸城市空间的多样化,给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

现以武汉银湖国际规划设计为例,该方案的创作从设计场地条件的解读入手,通过对用地条件的分析,设计师提出了若干问题,再以塑造(图解)空间形态的方式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得出设计方案。

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本项目为国际投标项目,我们在与其他四家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

规划用地位于武汉市西北部的东西湖区,距市中心9.5公里,距汉口火车站7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17.6公里,地理位置便利。

地块北靠东西湖区中心干道——金山大道,与武汉高尔夫城市花园住宅小区为邻,地块西侧临银湖南段水面,并隔湖与武汉万科城市花园小区遥遥相望。

地块东侧为武汉市邮检中心大楼,东南侧为房地产项目用地,南侧是轻工业用地。

现状条件:水——用地西侧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体资源;用地——场地平整,没有待拆迁建筑;外部景观资源——北面是银湖高尔夫俱乐部;交通——北面金山大道承担市区与本地块的交通联系。

2 关于方案构思的几点思考通过对规划用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地形地貌的综合分析考虑,以及和同类型项目的对比,并对该项目开发的优劣条件进行了认真分析与评估之后,我们提出了四个问题:(1)周围的环境以何种方式和场地发生关系?(2)湖岸线如何利用?(3)如何处理建筑的布置、体量与环境的关系?(4)公共设施如何布置?基于规划用地临水性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空间结构组织形式和多种滨水地区的造景手法,我们设计出了若干个方案。

居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一体化规划设计初探

居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一体化规划设计初探
适 生 活 品 质 的 追 求 ,实 现 居 住 区建 筑 与 环 境 景 观 的 整 合 。 居 住 区 景 观 从 表 层 形 式 的 角 度 上 去 理 解 ,注 重 一 定 视 觉 范 围 内 和 视 景 方 向 上 的 优 美 场 景 以 及 场 景 序 列 的 安 排 和 营 造 ,着 眼 于 人 们 的 主观 感 受 ,强 调 视 觉 感 知和 景 象 ,包 括 对
界 ,建 筑 形 态 与 景 观 形 态 的 深 层 次 整 合 也 日益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中心 。 1 9 年 在 北 京 召 开 的 UA 会 上 , 两位 主 题 报 告 人 9 9 I大 不 约 而 同 的 将 建 筑 与 景 观 的 整 合 放 到 了十 分 重 要 的 位 置 :
它们共 同构成 了有机 统一 的建筑 形态 。因此 ,居住 区建筑 形
态 构 成 包 括 形 体 的构 成 和 空 间 的 构 成 两 方 面 ,是 把 构 成 建 筑
形态 的基本 要素按照 一定的造型 原则和空 间序 列组成某种具 体 的形态形式 。 居住 区规 划是对 居住 区布局结构 、住宅群体 布置 、道路 交通 、生活服 务设施 、绿地和游 憩场地、市政 公用设施和市
视知觉规律 的研究 ,和 对视觉 质量的评价 。另外 ,居住 区景 观也是经 人造或人类 改变过 的空 间构成 的整体 ,人是身在其 中的 ,意味 着景观不能 仅仅被视 为一种视觉场 景 ,而是具有
空 间 性 和 结 构 性 。 对 它 的认 知 不 仅 仅 基 于 观 视 , 而 是 要 通 过 空间知觉与体验。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城 市 化 进 程 的加 快 ,人 们 对 居 住 方 面 的 需 求 已 经 远 远 超越 了追 求 住 宅 面 积 、讲 究 房 型 、 日照 朝 向 、通 风 采 光 等 , 开始 从 单 纯 的物 质 需 求 渐 渐 向 更 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