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构造和大地构造学说共17页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学说-2013

第二章 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学说-2013
第二章 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学 说
2.1 海底地形
• 陆地多姿多态:山地、丘陵、平原、高原,
河流、湖泊、峡谷等。 • 海底会是怎样一种形态呢? • 如何知道?
海洋水深测量
一、水深测量技术发展
绳测法 声纳测量
卫星遥感测量
公元前85年, Posidonius开始 沧海一粟、误差 大
•20世纪初期, 回声测量仪; •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声纳技 术开始应用。 •旁测声纳
化与岩石圈板块的分离和汇聚运动密切相 关。 • Wilson(1974)研究了大陆分合与大洋开闭的 关系,将大洋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归纳 为六个阶段(表2-6),这就是迄今具有重大 意义的“Wilson旋回”。
板块构造 —— 洋盆的形成和演化(板块开合的“威 尔逊旋回”)
板块最初运动始于洋中脊,热对流将地幔物质带至地表洋 中脊部位,冷却后便成为新生的洋底,并从大洋中脊向两侧作 水平扩张。在其到达大陆边缘后,因受到大陆板块的阻挠而发 生碰撞,部分物质拼贴于大陆边缘,使大陆沿侧向增生长大; 部分物质俯冲下插,最后重新熔融于地幔中而完成一次循环
陆 壳
稳定型
大陆坡 大陆裙 岛弧型
坡缓,海平面升降 影响区 转折地带、陡坡,海底峡 谷(浊流成因)
巨厚扇形堆积、海底峡谷出 口 大陆架、岛弧、陆坡、海沟 狭窄陆架、深邃海沟
活动型
安第斯 山型
不规则的“V”型
侵蚀地形
浊流是陆坡区海底混浊的携带着大量泥 沙的、沿陆坡向下运动的水流。
加州Montery以及Carmel海底峡谷之立体图 旁侧声纳测量证明大西洋大陆坡 基本上都是由海底峡谷占据主导
太 平 洋 海 底 地 形 图
2.2 海底扩展与板块构造学说
洋盆的形成与演化 火山、地震带的形成

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PPT文档19页

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PPT文档19页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PPT课件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PPT课件
(2)活动大陆边缘:具有海沟、岛弧(山弧)、毕 鸟夫带(由海沟向大陆方向依次出现浅源、中源、 深源地震)。
有火山活动,地震频繁,是构造不稳定地区。太平 洋与陆地毗邻地区为活动性大陆边缘。
毕鸟夫带的发现导致了消减作用概念的 产生。其地 质意义说明一部分板块消减在另一板块之下,又 称为其俯冲带,消减作用导致了海沟的形成,环 太平洋岛弧(山弧)的形成。
扩张机制: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
流圈上运动,其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 流。
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
圈的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
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2021/3/9
授课:XXX
9
第二节 海底扩张的新论证
一.古地磁学的论证 1.地磁场转向年代表
地质历史中地磁的南、北极在不断交替,称为地磁 场转向。与现在地磁场一致叫正向,相反则叫反 向。
授课:XXX
10
2021/3/9
授课:XXX
11
2021/3/9
授课:XXX
12
2021/3/9
授课:XXX
13
2021/3/9
授课:XXX
14
二.深海钻探所揭示的海底年龄 资料显示,最老的洋底岩石年龄不超过2亿年,
而且从洋脊轴部向两侧岩石年龄由新变老。
三.洋中脊考察的发现
洋脊轴部的裂谷带内有新鲜的玄武岩熔岩, 具枕状构造;玄武岩发育有大量节理
二.海底地质的考察 1.水深测量:可绘制海底地貌图 2.深潜水考察:查明世界大洋的洋脊情况。
3.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查明洋底地质构造、 物质成分
2021/3/9
授课:XXX
2
4.海底钻探取样及钻孔样品研究:查明海底 沉积物及基岩年龄、构造等。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

第二章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相对陆地的地形而言,人类对海底地形的认识要粗浅的多,特别是对海底地形成因的研究尚处于假说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标志着对海底地形成因有课较为科学的解释。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的结果。

地球圈层结构图: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

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板块构造1.读下图,完成1-2题。

1.关于海底扩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底扩张依据之一是海底岩石年龄较轻,且在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B .海岭是大洋地壳消亡处C .海沟是大洋地壳生长处D .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沟开裂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2.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岩石圈被不同的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B.板块漂浮在硅铝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肯定形成山脉D.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答案:1.A 2. A。

大地构造学说

大地构造学说

第二节 板块构造学说
• • • • • • • • 一 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 hypothesis (一)概述 1912年魏格纳(A.wegener)注意到大陆几何形态的相拼。认为: 在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中生代 开始分裂。 南美和非洲在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分离,更新世时大西洋完成张 裂,格陵兰和挪威在150万年前才分离; 在印度洋方面,最先分离出澳洲,原来是长形的印度与马尔加什 分开 向东北漂移与亚洲大陆挤压形成喜山; 当运动着的大陆前缘遭到大洋底的抵抗时,便被挤压褶皱成山, 如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 格陵兰和南美洲的尖细末端,亚洲以东的岛弧,实际上是一些被 遗留在运动着的岛弧中的落伍者。
• 沉降带:长期下降最活动的地带。又称台褶带。 • (三) 地台的特征 • 厚度较小的沉积建造:下降开始有.铁、铝质岩建造,可燃有机岩建 造,继续下降有石灰岩建造,可形成丰富的沉积矿产。 • 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都微弱。
• 四. 槽台学说存在的问题
• 机制不清,为什么这个地方形成地槽,那个地方形成地台? • 固定论的观点 仅以陆壳为研究重点,无法说明全球构造的演化 对地槽区只知其终不知其始,对地台区只知其始未知其终。 与我国实际不太符合。中国地台是一个准地台。
• • • • • • • •
从地槽下降到上升形成褶皱带,称一个构造旋回,需几千到1亿年。 (二)地槽区特征 巨厚的沉积建造:下降初期有下部陆屑建造、海底火山岩建造。 继续下降有石灰岩建造;回返初期有复理石建造,后期有磨拉石建造。 强烈的构造变动:线形褶皱和逆断层,大规模的碾掩构造。 频繁的岩浆活动:中基性——中酸性——酸性。 显著的变质作用: 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 4.海底热流值由海岭向外递减,由1.82微卡/平方厘米秒, 到大洋盆地的1.28微卡/平方厘米秒,再到海沟处的0.99微 卡/平方厘米秒。 • 三.板块构造说 plate tectonics tueory • 板块构造是海底扩张的引伸,认为地球表面可分为若干大 的岩石圈‘碎块’看上去象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板子,称为 板块。板块之间进行着相互运动,板块被认为是刚硬的, 其基底是坚硬的岩石圈与柔软的软流圈之间的分界面。 •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但各板块的结合处相对活动。

地理课件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

地理课件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



等待你的发现
这种分布规律形成的原因是?
海底扩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赫斯
迪茨
海底扩张学说
洋 脊 洋底
洋底
上地幔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 壳 上地幔 洋壳(硅镁层)密度大 地幔 下地幔 地核 外地核 内地核
陆壳(硅铝层为主)密度小
岩石圈=地壳+地幔顶部(软流圈以上)坚硬部分.
海底扩张学说
地幔物质对流原理
洋 脊 洋底 洋底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
地中海
东 非 大 裂 谷
马 里 亚 纳 海 沟

科 学 探
大陆漂移学说
假设论证法
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海底扩张学说
逻辑推理法


板块构造学说
归纳法
如果我看的比别人远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上地幔
海底扩张示意图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 的板块所构成的,这 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圈 之上,全世界可以划 分为六大板块。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摩根 勒皮雄 麦肯齐 •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包含了支持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的证据。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可以被划分为哪六大板块?
板块边界处分别以哪些地形为主?
红海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挤压
挤压
地壳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岩石圈
地壳
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地核
板块运动的特点
地形
海洋
裂谷 海沟、岛弧 海岸山脉

大地构造学说课件

大地构造学说课件
研究大地构造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的 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构造特征 和演变规律。
大地构造学说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
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地质学理论和现代的大地构造理论两个阶段 。
详细描述
早期的地质学理论包括地壳均衡说、大陆漂移说等,这些理论为现代大地构造理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大地构造理论包括板块构造学说、地幔柱构造学说等 ,这些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地球表面构造的认识。
塔里木地台
以石油、天然气、钾盐等资源 为主,散布于塔里木盆地周边
地区。
大地构造演变与成矿作用
大地构造演变的不同阶段对成矿作用的影响
例如,板块汇聚带在汇聚初期,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形成铁矿和铜矿;而在汇聚晚期,变质作用加强,有利于 形成金矿和石墨等矿产。
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变
成矿系统是在长期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大地构造演变的影响。了解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 变有助于预测矿产资源的散布和富集规律。
02
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1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由若干个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质应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相互碰 撞。
2
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的主要地带,板块的运动和 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形变化等现 象的产生。
3
板块构造理论是目前对地球构造最广泛和最科学 的模型之一,尽管仍有一些未解之谜和需要进一 步研究的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大地构造学说课件
• 大地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 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理论 • 大地构造学说的研究方法 • 大地构造与矿产资源 • 大地构造与地质灾害 • 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2.2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湘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2.2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湘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2.2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湘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2.2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湘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2.2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素材湘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2.2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素材海底扩张说(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1。

海底扩张说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底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相当于中生代侏罗纪(大陆最老岩石年龄在30亿年以上),而且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岩石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岩石年龄愈老,而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六十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

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洋壳“新陈代谢"过程,其所历时间约需2亿年.它也是海底岩石年龄的下限。

2。

沿大洋中部穿透岩石圈的裂缝或裂谷向两侧扩展并导致新生洋壳的学说。

它认为地幔物质在这种裂缝带下因软流圈内的物质上涌、侵入和喷出而形成新的洋壳,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洋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由于洋壳不断向外推移,及至海沟岛弧一线,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插于地幔,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2~3亿年间更新一次.H.H.赫斯于1960年首先提出洋盆的形成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